![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15/31/wKhkGWemxoyAHXX4AAFpiI1tqHw916.jpg)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15/31/wKhkGWemxoyAHXX4AAFpiI1tqHw9162.jpg)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15/31/wKhkGWemxoyAHXX4AAFpiI1tqHw9163.jpg)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15/31/wKhkGWemxoyAHXX4AAFpiI1tqHw9164.jpg)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15/31/wKhkGWemxoyAHXX4AAFpiI1tqHw9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黄金是Au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形似黄金.下列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方案是()A.在空气中灼烧B.放在盐酸中C.放在NaOH溶液中D.放在AgNO3溶液中2、下列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海水、雨水B.新鲜空气、硫粉C.氧气、优质矿泉水D.氧化镁、氧气3、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rm{(}rm{)}A.rm{N}B.rm{O}C.rm{2H}D.rm{Cu}4、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rm{(}rm{)}A.最外层电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质子数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的药品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6、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成立的是()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感应电流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所以导体切割磁感线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C.可燃物的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把以上的仪器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
④____⑤____⑥____
(2)按要求填空(填标号;下同):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
<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____.<4>实验室中固体存放在____.
<5>可以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____.8、某工厂废液中,可能含有H2SO4、Na2CO3、Na2SO4、KCl、CuSO4、NaNO3六种物质中的三种;有关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试根据各步实验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再推断所取废液的组合.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推断结论1取废液倒入试管中观察废液无色、澄清废液中不含CuSO42用pH试纸测定废液的pHpH=83向废液中滴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足量的稀HNO3先有白色沉淀出现,然后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4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
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废液成分的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____.9、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后,D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极.
(2)如果D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毫升.
(3)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
(4)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10、请结合下列四瓶溶液回答问题。
rm{(1)}常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2)}治疗胃酸过多选用的一种药剂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3)}应与食盐水归入同一药品柜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4)垄脵}rm{垄脷}rm{垄脺}三种溶液的rm{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rm{(}填序号rm{)}11、联合国将rm{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适逢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rm{100}周年rm{.}常温下,镭是一种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为rm{6.0g/cm^{3}}熔点为rm{700隆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镭和氢气rm{.}回答下列问题:
rm{(1)}从上述叙述中找出镭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
rm{(2)}写出镭rm{(Ra)}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rm{(3)}举出一个例子,说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______.12、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离子rm{(}______、______等rm{)}构成的.
rm{(1)}半导体材料“硅”和金属“铁”都是由______直接构成的.
rm{(2)}水;二氧化碳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rm{(3)}同种原子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rm{.}如:一个氢分子是由______构成;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rm{(4)}不同种类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分子rm{.}如: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13、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rm{垄脵2}个氧原子______rm{垄脷3}个钠离子______rm{垄脹}铁元素______.14、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rm{(1)}二个氯气分子;______
rm{(2)}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rm{(3)}硫酸亚铁;______
rm{(4)+2}价钙元素;______
rm{(5)}三氧化二氮分子;______
rm{(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推断题(共9题,共18分)1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rm{(1)}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一个丙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rm{(2)}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rm{(3)}依据图示可得到的信息:rm{垄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A、rm{B}rm{C}rm{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rm{A}和rm{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rm{B}和rm{D}是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rm{(}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rm{)}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__________。rm{(2)A}转化为rm{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rm{(3)}写出由物质rm{C}转化为物质rm{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rm{(1)}写出仪器的名称:rm{A}______、rm{C}______、rm{H}______.
rm{(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____rm{.(}填字母或仪器名称rm{)}
rm{(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______rm{.(}填仪器名称rm{)}18、现有rm{A}rm{B}rm{C}rm{D}四种物质。rm{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rm{B}在rm{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rm{C}rm{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rm{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rm{A}rm{B}rm{C}rm{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rm{A}是___________;rm{B}是___________;rm{C}是___________;rm{D}是___________。19、在点燃条件下,rm{A}和rm{B}反应生成rm{C}和rm{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rm{(1)1}个rm{B}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rm{(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rm{(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rm{(}填图中字母rm{)}rm{(4)}写出该图示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rm{(5)}在该反应中,生成的rm{C}和rm{D}的质量比为______rm{(}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rm{)}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rm{A}rm{B}rm{C}rm{D}为化合物,且rm{A}与rm{B}的组成元素相同,rm{C}与rm{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且rm{C}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rm{.}试推断:rm{(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rm{C}____rm{D}____;rm{(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B隆煤}甲rm{+}乙:____;甲与其他物质化合反应生成物质rm{D}甲rm{隆煤D}。21、rm{C}在rm{A}中燃现象______;
B、rm{C}rm{D}均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中单质,其余为两种元组的化合物,rm{CA}中燃烧化合生成rm{D}在rm{A}中燃生成rm{D}和,在一定条下可转化生成rm{A.(}用rm{-}”示两种质之间能够发反应,用“rm{隆煤}”表一种物可以化为一物质,部分物之间反应及化关系如图所示rm{)}
rm{D}的一种途______;
rm{E}在一定条件转化生成的化学方式______.22、rm{28}现有rm{A}rm{B}rm{C}rm{D}四种物质,rm{A}rm{B}为无色气体,rm{C}rm{D}为黑色粉末,rm{B}跟rm{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rm{A}rm{A}和rm{D}都能跟rm{C}反应生成rm{B}和一种红色固体rm{E}其中rm{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rm{F}rm{(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rm{B}____rm{C}____rm{D}____rm{(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rm{B+D隆煤A}____rm{A+C隆煤E+B}____2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A、B、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G由三种元素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
(2)C发生缓慢氧化的条件是______;
(3)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D→F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rm{(1)}一个水分子共有______个原子核、______个质子rm{.}一个rm{M}rm{g}rm{{,!}^{2+}}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rm{C}rm{l}rm{{,!}^{--}}的最外层电子数和_____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rm{(2)}我发现如下规律:
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数rm{.}此外还能发现什么规律:______.25、下图是水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rm{(1)}写出表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rm{(2)}写出你从该示意图中所获得的信息rm{(}写两条rm{)}rm{垄脵}____;rm{垄脷}____26、将rm{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rm{15.4g}固体混合物.
求:rm{(1)}生成多少氧气?
rm{(2)}有多少rm{g}氯酸钾分解?
rm{(3)15.4g}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答】解:A;在空气中灼烧黄金无颜色变化;而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假黄金能变黑,故能区分;
B;放在盐酸中黄金不反应;而假黄金中的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能区分;
C;因为黄金与假黄金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无现象,故不能区分;
D;因为铜锌的活动性均大于银;所以两者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银,而金不能与硝酸银反应,故能区分;
故选C.
【分析】A;根据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B;根据锌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C;依据两者的是否反应分析解答;
D、根据铜锌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进行分析.2、C【分析】【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解答】
A.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新鲜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硫粉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优质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符合题意;
D.氧化镁;氧气中都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解析】rm{C}3、D【分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rm{N}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rm{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rm{2H}只表示rm{2}个氢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rm{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rm{D}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解析】rm{D}4、A【分析】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A;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B;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C;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
D;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质子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rm{A}.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5、B【分析】【分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精心选择实验药品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好药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A.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故A不适合;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比较平稳,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适合;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为碳酸钠是粉末状的,易溶于水,反应很剧烈,不容易控制,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C不适合;D.石灰石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D不适合。故选B。【解析】rm{B}6、A【分析】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故推理成立;
B.必须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推理不成立;
C.可燃物的燃烧不仅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故推理不成立;
D.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而非单质,故推理错误。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B.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
D.根据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可能为混合物进行分析.
本题较难,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
(1)①是试管;②是广口瓶;③是量筒;④是烧杯;⑤是胶头滴管;⑥是水槽;
(2)<1>胶头滴管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常在试管中进行.
<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4>实验室中固体存放在广口瓶中.
<5>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广口瓶;③量筒;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水槽;
(2)⑤;①;③⑤;②;①.
【解析】【答案】根据常用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8、略
【分析】
2;由pH=8的溶液呈碱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于碳酸钠和硫酸能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硫酸;
3;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时先有白色沉淀出现;然后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从而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
4;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现象发生;所以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即无氯化钾;
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铜、硫酸、可能含有硝酸钠。
故答案为:①Na2CO3、Na2SO4或②Na2CO3、Na2SO4、NaNO3
【解析】【答案】2;依据溶液pH=8溶液显碱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3、向废液中滴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足量的稀HNO3;然后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生成了碳酸钡和硫酸钡;
4;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无氯离子的存在;
9、略
【分析】解:(1)由电解水试验的装置图可知;接通直流电后,D管产生的气体是较少是氧气,C管产生的气体是较较多是氢气,则A电极为电源的负极.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如果D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是氢气,体积为10毫升.
(3)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4)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故答为:(1)氧气;负;(2)10;(3)增强水的导电性;(4)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分析回答.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能支持燃烧,负极生成了氢气,能燃烧,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电解水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比较简单,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析】氧气;负;10;增强水的导电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Ca(OH)2;④;④;②>④>①【分析】解:rm{(1)}常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的是氢氧化钙;故填:rm{Ca(OH)_{2}}
rm{(2)}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治疗胃酸过多选用的药剂是碳酸氢钠;故填:rm{垄脺}
rm{(3)}食盐是一种盐。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属于碱;碳酸氢钠属于盐,可以与氯化钠溶液放一起;故填:rm{垄脺}
rm{(4)垄脵}是盐酸,rm{pH<7}氢氧化钠属于碱,其溶液的rm{pH>7}碳酸氢钠溶液是盐的溶液,显弱碱性,rm{pH>7}碱性比氢氧化钠弱,所以rm{垄脵}rm{垄脷}rm{垄脺}三种溶液的rm{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m{垄脷>垄脺>垄脵}故填:rm{垄脷>垄脺>垄脵}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以及溶液的酸碱度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基础知识,难度比较小。【解析】rm{Ca(OH)_{2}}rm{垄脺}rm{垄脺}rm{垄脷>垄脺>垄脵}11、常温下,镭是一种银白色固体等镭﹢水→氢氧化镭+氢气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分析】解:rm{(1)}物质的颜色、状态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rm{.}故填:常温下;镭是一种银白色固体等.
rm{(2)}镭与水反应镭rm{(Ra)}生成了氢氧化镭和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镭rm{漏聙}水rm{隆煤}氢氧化镭rm{+}氢气;
rm{(3)}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rm{.}故填: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
故答为:rm{(1)}常温下,镭是一种银白色固体等;rm{(2)}镭rm{漏聙}水rm{隆煤}氢氧化镭rm{+}氢气;rm{(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
rm{(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rm{(2)}根据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镭和氢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rm{(3)}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析】常温下,镭是一种银白色固体等镭rm{漏聙}水rm{隆煤}氢氧化镭rm{+}氢气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等12、略
【分析】解: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故答案为:分子;原子.
rm{(1)}半导体材料“硅”和金属“铁”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rm{(2)}水;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rm{(3)}同种原子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rm{.}如: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rm{(4)}不同种类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分子rm{.}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rm{(1)}原子;rm{(2)}分子;rm{(3)}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rm{(4)}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根据对物质结构的掌握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析】分子;原子;原子;分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13、略
【分析】解:rm{垄脵}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rm{.}所以rm{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rm{2O}
rm{垄脷}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rm{3Na^{+}}
rm{垄脹}铁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为:rm{Fe}
故答案为:rm{垄脵2O}rm{垄脷3Na^{+}}rm{垄脹Fe}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2O}rm{3Na^{+}}rm{Fe}14、略
【分析】解:rm{(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二个氯气分子可表示为rm{2Cl_{2}}
rm{(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rm{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rm{CO_{3}^{2-}}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rm{3CO_{3}^{2-}}
rm{(3)}硫酸亚铁是由显rm{+2}价的铁元素和显rm{-2}价的硫酸根组成,其化学式为:rm{FeSO_{4}}
rm{(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rm{+2}价钙元素,故可表示为:rm{overset{+2}{Ca}}
rm{(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氧化二氮分子可表示为rm{N_{2}O_{3}}
rm{(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rm{H_{2}O}
故答案为:rm{(1)2Cl_{2}}rm{(2)3CO_{3}^{2-}}rm{(3)FeSO_{4}}rm{(4)overset{+2}{Ca}}rm{(5)N_{2}O_{3}}rm{(6)H_{2}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2Cl_{2}}rm{3CO_{3}^{2-}}rm{FeSO_{4}}rm{overset{+2}{Ca}}rm{N_{2}O_{3}}rm{H_{2}O}三、推断题(共9题,共18分)15、(1)NH3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
(2)化合反应
(3)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提供的原子模型、分子模型可以判断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分子的构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结合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rm{(1)}根据提供的原子模型和分子模型可以看出,一个丙分子由rm{1}个氮原子和rm{3}个氢原子构成,故丙的化学式是rm{NH_{3}}故答案为:rm{NH_{3}}rm{1}个氮原子和rm{3}个氢原子;rm{(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而生成物是一种,故是化合反应;rm{(3)}从提供的原子模型、分子模型可以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rm{垄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rm{垄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rm{垄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析】rm{(1)}rm{NH_{3;;}}rm{1}个氮原子和rm{3}个氢原子rm{(2)}化合反应rm{(3)垄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rm{垄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rm{垄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6、(1)H2O2
(2)分解反应
(3)【分析】【分析】A、rm{B}rm{C}rm{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rm{A}和rm{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且rm{A隆煤B+C}rm{B}为无色气体,则rm{A}为rm{H_{2}O_{2}}rm{B}为rm{O_{2}}rm{C}为rm{H_{2}O}无色气体rm{D}与rm{H_{2}O}能相互转化,rm{H_{2}O}电解生成rm{H_{2}}和rm{O_{2}}rm{H_{2}}在rm{O_{2}}中燃烧生成rm{H_{2}O}rm{H_{2}}和rm{O_{2}}都能与rm{H_{2}O}相互转化,而rm{B}为rm{O_{2}}所以rm{D}为rm{H_{2}}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答】A、rm{B}rm{C}rm{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rm{A}和rm{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且rm{A隆煤B+C}rm{B}为无色气体,则rm{A}为rm{H_{2}O_{2}}rm{B}为rm{O_{2}}rm{C}为rm{H_{2}O}和rm{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且rm{C}rm{A隆煤B+C}为无色气体,则rm{B}为rm{A}rm{H_{2}O_{2}}为rm{B}rm{O_{2}}为rm{C};rm{H_{2}O}与无色气体rm{D}与能相互转化,rm{D}电解生成rm{H_{2}O}和rm{H_{2}O}rm{H_{2}}在rm{O_{2}}中燃烧生成rm{H_{2}}rm{O_{2}}和rm{H_{2}O}都能与rm{H_{2}}相互转化,而rm{O_{2}}为rm{H_{2}O}所以rm{B}为rm{O_{2}}代入框图验证,符合图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rm{D}由以上推断可知,rm{H_{2}}是rm{(1)}故填:rm{A}rm{H_{2}O_{2}}由以上推断可知,rm{H_{2}O_{2}}转化为rm{(2)}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有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所以rm{A}转化为rm{B}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有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所以rm{A}转化为rm{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转化为rm{A}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rm{B}是水,rm{A}是氢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反应的rm{B}rm{脣庐xrightarrow[]{脥篓碌莽}脩玫脝酶+脟芒脝酶}故填:rm{脣庐xrightarrow[]{脥篓碌莽}脩玫脝酶+脟芒脝酶}rm{(3)C}【解析】rm{(1)H_{2}O_{2}}rm{(2)}分解反应rm{(3)脣庐xrightarrow[]{脥篓碌莽}脩玫脝酶+脟芒脝酶}rm{(3)脣庐xrightarrow[]{脥篓碌莽}脩玫脝酶+脟芒脝酶
}17、试管;酒精灯;铁架台;E(或胶头滴管);量筒【分析】解:rm{(1)}根据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可知,rm{A}是试管,rm{C}是酒精灯,rm{H}是铁架台.
rm{(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胶头滴管;
rm{(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最后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添加;故还需要量筒.
故答案为:rm{(1)}试管;酒精灯;铁架台;
rm{(2)E(}或胶头滴管rm{)}
rm{(3)}量筒.
rm{(1)}由各种常用的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rm{(2)}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rm{(3)}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要用量筒.
本题很简单,考查常用实验仪器的用途,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实验中、课堂上多加留心各仪器的用途.【解析】试管;酒精灯;铁架台;rm{E(}或胶头滴管rm{)}量筒18、氧气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分析】【分析】本题型特点是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推理判断的一种题型。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突破口”,采用正推法、逆推法等方法层层推进,得出结论。【解答】根据题中的叙述“rm{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rm{B}在rm{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rm{C}”,可知rm{A}为氧气;rm{B}是铁丝,rm{C}为四氧化三铁;根据“rm{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把rm{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可知rm{D}是二氧化碳。
故填:氧气;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解析】氧气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19、(1)2(2)14:3(3)AD(4)(5)14:2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要增强识图的能力,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解答】rm{(1)}由rm{B}分子模拟示意图,该分子由rm{2}个氧原子构成;故填:rm{2}
rm{(2)A}物质的分子由rm{1}个rm{N}原子、rm{3}个rm{H}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rm{NH_{3}}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rm{=14}rm{(1隆脕3)=14}rm{3}故填:rm{14}rm{3}
rm{(3)AD}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rm{AD}rm{(4)}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4N{H}_{3}+3{O}_{2}overset{碌茫脠录}{=}2{N}_{2}+6{H}_{2}O}rm{4N{H}_{3}+3{O}_{2}
overset{碌茫脠录}{=}2{N}_{2}+6{H}_{2}O}在该反应中,生成rm{(5)}和rm{C}的质量比为:rm{D}【rm{(2隆脕14隆脕2)}】rm{6隆脕(1隆脕2+16)}rm{=14}故填:rm{27}rm{14}
rm{27}【解析】rm{(1)2}rm{(2)14}rm{3}rm{(3)AD}rm{(4)4N{H}_{3}+3{O}_{2}overset{碌茫脠录}{=}2{N}_{2}+6{H}_{2}O}rm{(4)4N{H}_{3}+3{O}_{2}
overset{碌茫脠录}{=}2{N}_{2}+6{H}_{2}O}rm{(5)14}rm{27}20、(1)H2O2CO2CO(2)【分析】【分析】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因此甲、乙、rm{A}rm{B}rm{C}rm{D}分别是氧气;氢气、过氧化氢、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rm{(1)A}rm{C}rm{D}分别是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化学式分别是rm{H_{2}O_{2}}rm{CO_{2}}rm{CO}
故填:rm{H_{2}O_{2}}rm{CO_{2}}rm{CO}
rm{(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overset{碌莽陆芒}{=}2{H}_{2}隆眉+{O}_{2}隆眉}甲是氧气,rm{2{H}_{2}O
overset{碌莽陆芒}{=}2{H}_{2}隆眉+{O}_{2}隆眉}是一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故填:rm{2{H}_{2}Ooverset{碌莽陆芒}{=}2{H}_{2}隆眉+{O}_{2}隆眉}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
rm{D}【解析】rm{(1)H_{2}O_{2}}rm{CO_{2}}rm{CO}rm{(2)2{H}_{2}Ooverset{碌莽陆芒}{=}2{H}_{2}隆眉+{O}_{2}隆眉}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rm{(2)2{H}_{2}O
overset{碌莽陆芒}{=}2{H}_{2}隆眉+{O}_{2}隆眉}21、略
【分析】解:rm{A}rm{B}rm{CD}rm{E}均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rm{A}为单质其余均为种元素组成化合在rm{A}中燃烧化合生成,在rm{A}燃烧生成rm{D}和rm{E}所是氧气,rm{E}定条件下以转化成rm{A}所以是氧气,rm{B}气反会生成水和rm{D}以是甲烷,rm{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rm{C}可以互相所以rm{C}是一氧化,经验证,推导确,所以是rm{CH4}rm{E}是rm{2O}
rm{E}一定条件下转化生成rm{A}反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气,化方式为:rm{2H2Odfrac{overset{/{赂帽}/{脥篓碌莽}/{驴脮}/}{.}}{/{驴脮}/}H2+O2隆眉}.
在rm{2H2Odfrac{
overset{/{赂帽}/{脥篓碌莽}/{驴脮}/}{.}}{/{驴脮}/}H2+O2隆眉}中燃烧现象:产生色火;放热,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色浑浊的气体;
产生蓝色火放热;成一种使澄清石灰白色浑的气体;
故答案为:rm{A}rm{CH}
rm{H2Odfrac{overset{{驴脮赂帽}/{脥篓碌莽}/{驴脮}/}{.}}{{驴脮赂帽}/}2H2隆眉+隆眉}.
根据rm{H2}rm{H2Odfrac{
overset{{驴脮赂帽}/{脥篓碌莽}/{驴脮}/}{.}}{{驴脮赂帽}/}2H2隆眉+隆眉}rm{A}均初中化学学习中见物质,为单质,余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rm{BC}中燃化合生成rm{D}在rm{CA}中燃生成和rm{DB}以是氧,在一条件下以转成rm{A}以rm{E}是氧气rm{A}和气反应生成水和rm{E}所是甲,是二氧化,二氧化碳和rm{B}可以互相化,所以rm{D}是一化碳;然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此类时,首先将题中有征物,然后结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关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进行证即可.rm{C}【解析】rm{CH_{4}}rm{H_{2}O}灭火;产生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rm{2H_{2}Odfrac{overset{;{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rm{2H_{2}Odfrac{overset{;{脥篓碌莽};}{
.}}{;}2H_{2}隆眉+O_{2}隆眉}22、略
【分析】【分析】根据rm{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rm{F}所以rm{B}就是二氧化碳,rm{F}就是碳酸钙,常见的红色的粉末有:红磷、铜、氧化铁,rm{A}和rm{D}都能跟rm{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红色固体rm{E}所以rm{E}就是铜,rm{A}为无色气体,rm{C}rm{D}为黑色粉末,所以rm{C}是氧化铜,二氧化碳跟rm{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rm{A}所以rm{A}是一氧化碳,rm{D}是碳,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
rm{(1)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rm{F}所以rm{B}就是二氧化碳,rm{F}就是碳酸钙,常见的红色的粉末有:红磷、铜、氧化铁,rm{A}和rm{D}都能跟rm{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红色固体rm{E}所以rm{E}就是铜,rm{A}为无色气体,rm{C}rm{D}为黑色粉末,所以rm{C}是氧化铜,二氧化碳跟rm{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rm{A}所以rm{A}是一氧化碳,rm{D}是碳;各种物质都满足题中的转换关系;
故答案为rm{A}rm{CO}rm{B}rm{CO_{2}}rm{C}rm{CuO}rm{D}rm{C}
rm{(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故答案为:rm{C+CO_{2}}rm{2CO}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rm{CO+CuO}rm{Cu+CO_{2}}【解析】rm{(1)CO}rm{CO_{2}}rm{CuO}rm{C}rm{(2)C+CO_{2}}rm{2CO}rm{CO+CuO}rm{Cu+CO_{2}}23、CO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Ca(OH)2+2HCl═CaCl2+2H2O等CH4+2O2CO2+2H2O等【分析】解:前提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且为两种元素组成,应该是氧化铁;D是可供给呼吸的气体为氧气。C和D都是单质,且C能够和氧化铁相互转化且能和氧气反应,所以C为铁,而B能与氧化铁反应且能和氧气反应,所且B为两种元素组成,所以B为一氧化碳,而E和一氧化碳能像话转化且能由氧气转化得到,所以E为二氧化碳。G为三种元素组成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反应,所以G为氢氧化钙,F能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也能和氧气相互转化,且F为两种元素组成,所以F为水。
(1)根据分析可知;物质B为一氧化碳,对应的化学式CO;
(2)C是铁;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为生锈,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3)G→F是氢氧化钙生成水,可以是氢氧化钙和酸反应也可以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等;
(4)D→F是氧气具有还原性或者可燃性,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是有机物和氧气反应,所以对应的化学方程可以为CH4+2O2CO2+2H2O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万圣节礼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耳机铝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钢烟囱内衬料喷涂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清废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活性银美白滋润晶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棒式磁性过滤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参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框眼镜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全磨制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皮带采制样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居民自建房经营业态不超过三种承诺书
- 公司资产情况说明范文百度
- 河南省陕州区王家后乡滹沱铝土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医疗器械中有害残留物检验技术
- 2015-2022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GA/T 914-2010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 GA/T 642-2020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