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蚯蚓走迷宫B.大山雀偷喝牛奶C.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奶D.黑猩猩利用箱子垫高自己获取香蕉2、下列图片中在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幅图片不同的是()A.B.C.D.3、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①晶状体曲度过大②晶状体曲度过小③配戴凹透镜④配戴凸透镜.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蕨类植物()A.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B.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C.比苔藓植物高大D.用孢子繁殖5、下列生物都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小丑鱼、牡蛎B.乌贼、大闸蟹C.蜗牛、宝贝D.海葵、涡虫6、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必须营养物质()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激素7、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越不稳定D.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山西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的115名矿工获救生还,他们在井下顽强生存8天8夜的基本条件只有空气和水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描述了昆虫的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C.“春蚕到死丝方尽”描述的是昆虫发育的不完全变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预示着枫树即将落叶“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9、下列属于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A.身体呈流线型B.胸肌发达,长骨中空C.消化能力强D.没有膀胱,直肠很短10、(多选)下列属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措施的是()A.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使营养结构复杂化B.保护和发展植被,实行适度开采C.控制污染物的排放D.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植物11、当我们观看到电影的感人情节,会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下列关于这一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非条件反射B.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人类所特有D.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12、如图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田鼠与鹰的数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1代表田鼠B.图甲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1代表鹰C.图乙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2代表田鼠D.图乙表示二者的关系,曲线2代表鹰13、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细菌培养基(由一些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组成)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h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编号abcdef处理。

方法接种。

细菌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接种细菌,全表面被醋覆盖接种细菌无接种细菌温度40℃40℃40℃40℃0℃40℃观察。

结果全表面呈浑浊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全表面呈浑浊全表面清晰全表面清晰全表面清晰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编号a与f比较可知,有细菌则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C.将编号e和f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h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混浊1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D.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注:在“[]”中填字母,在“横线”上填写文字.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图;图甲中[____]____是细胞甲的最外层结构,主要是对细胞起____和____的作用.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_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在细胞结构中,[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图中结构E的名称是____;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____]____中.

(6)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____.

(7)如图丙所示,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体,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

(8)若载玻片上印有“6<9”的图样,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____.16、阅读资料;回味科学家的探索,回答相关问题.

探索一:植物靠什么长大?探索二:植物能否清洁空气?

1642年;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猜测植物生长需要,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用小白鼠做的营养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为此他做了柳树生长实验.了两组对照实验.

(1)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的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____.我们现在知道土壤减少90g的主要成分是____;海尔蒙特浇的雨水大部分是用于植物的____.

(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现在我们已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普里斯特利有一次晚上做了同____.17、如图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填序号),另一类是____(填序号),你分类的依据是____.

(2)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____(填序号)

(3)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____(填序号)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____.18、(2015春•贵州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其中前者包括____填序号)

(2)瘦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____]____内被消化为____.

(3)图中⑧分泌的消化液对____、____、____都有消化的作用.

(4)写出下列序号所对应的器官名称:

①____、⑤____、⑥____、⑧____、⑩____.19、(2011秋•沅江市校级期中)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A是____,图B是____.你区分的依据是____.

(2)A、B中能产生青霉素的是____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是____.

(3)根据霉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请说出日常生活中防止衣物霉变的措施有哪些?____.20、阅读以下关于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近来一则江西资溪猎杀猕猴的新闻报道引起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关注.被誉为“华夏翡翠;人类绿洲”的江西资溪藏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各种野生生物;但是近日却因猎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走进人们的视野.前不久,记者亲临猎杀猕猴现场,将这一惨景公布于世,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全国开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1)从动物分类的角度看,猕猴属于哺乳动物.请你写出一条猕猴属于哺乳动物的理由:____;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划分,猕猴吃的植物属于生产者,猕猴属于____.

(2)下列动物与猕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

A.草履虫B.鸵鸟C.扬子鳄D.大熊猫。

(3)图2是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长脖子的进化过程.请你仿照这一形式;绘制一个图解来解释:猕猴为什么有较强的攀援能力.

(4)该不该人为保护猕猴,孙悟同学有以下观点: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自然界会不断淘汰不适应环境的物种,同时又会形成适应环境的新物种,既然有新的物种不断产生,我们就不必担心这个世界的物种减少.因此,猕猴不值得去刻意保护.请你针对孙悟同学的观点,简要发表自己看法.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1、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通过遗传杂交育种培育而成的.____.(判断对错)22、动物、植物都要进行呼吸.____(判断对错)23、驴和马交配产生的后代骡子不是马科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24、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池塘水、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生态瓶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水草进行的______作用。

(2)4个生态瓶中;都未显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3)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___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25、如图甲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乙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丙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人因炎症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在心脏的[______]______中发现。

(2)当血液流以图丙时;e内液体在成分上与血液的区别是______。

(3)g内液体中不含葡萄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图丙中[______](填字母)部位,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作用。

(4)某人因车祸导致图甲中[b]处受伤;此时鲜红的备注喷射而出,针对此情况,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加压或包扎的位点是[______](填“a”或“c”)。

(5)根据图乙写出在③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______。26、如图是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若将[②]处切断;用针刺[⑤],______(填“有”或“无”)形成反射;______(填“有”或“无”)产生痛觉.

(3)语文课上;某同学感觉尿意,面对着课堂的精彩,却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冲动由[③]上传至[⑥]______,并受其控制.

(4)音乐欣赏课;一曲《二泉映月》使你流下泪水,这种反应属于______反射,此时,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感受器是______.

(5)上体育课的时候,某同学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将球准确地送入篮筐,在此过程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的中枢神经结构是[⑦]______.27、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华坐在公交车上;远处的树木和近处的行人都能看清楚,这是由于人的眼球能够通过调节甲图所示[______]______的曲度,使远近物体形成的物像都能清晰地落在[______]______([]内填图中序号)

(2)坐在小华旁边的一位同学戴着近视镜;近视镜属于______(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请你给小华提出一些预防近视的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

(3)乙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将图中字母进行排序,以表示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提示:从a点开始):______。

小华想起这个有趣的实验;便试做了一下,但膝跳反射现象不明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4)当看到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放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杯中夺冠的场面时;小华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是由于人体______调节和______调节的结果。

(5)“广场站到了”,听到提示音小华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种反射属于______反射(选填“简单的”或“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与______有关的反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析】【解答】解:ABD;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利用箱子垫高自己获取香蕉;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C;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奶;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奶.

故选:C2、A【分析】【解答】解:A的结构层次是植物体;BCD的结构层次属于器官,其中B是果实C是种子D是叶.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3、A【分析】【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析】【解答】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方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因此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①晶状体曲度过大;③配戴凹透镜.而②晶状体曲度过小会形成远视眼,可④配戴凸透镜矫正.

故选:A.4、B【分析】【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殖依然离不开水,还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解析】【解答】解:A;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主要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子.A正确;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但是没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无输导组织,C正确;

D;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

故选:B5、C【分析】【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软体动物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会游泳,有的不会游泳.【解析】【解答】解:A;小丑鱼属于鱼类;牡蛎是软体动物.A不符合题意;

B;乌贼是软体动物.大闸蟹属于节肢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蜗牛、宝贝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C符合题意;

D;海葵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6、D【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析】【解答】解:水;无机盐、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不属于营养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故选:D7、C【分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解析】【解答】解:而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A;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种生物,即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A正确;

B;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C错误;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BD【分析】【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

(2)昆虫的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3)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解析】【解答】解:A;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矿难10天后被救出时体重减轻,此过程中不能通过进食获得能量,不可能存活这么长时间,A错误。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描述了昆虫的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B正确;

C;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描述的是昆虫发育的完全变态,C错误;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预示着枫树即将落叶“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BD9、ABD【分析】【分析】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形态、生理特征来切入.【解析】【解答】解: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消化能力强是适于飞行生活的生理特征.

故选:ABD10、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解析】【解答】解: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一般的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剂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蚱蜢以青草作为生产者,数量最多;蚱蜢为初级消费者,数量次于青草;青蛙是三级消费者,蛇是三级消费者,数量最少.因此,平衡植物和动物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而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植物,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态系统稳定.

故选:ABC11、BC【分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解析】【解答】解:“当我们观看到电影的感人情节;会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这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故选:B、C.12、AD【分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题干中存在的食物链是草→田鼠→鹰.【解析】【解答】解:A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图甲中曲线1的数量始终大于另一条曲线,所以曲线1代表的是田鼠,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食物链草→田鼠→鹰;鹰是以田鼠为食的,鹰数量增加,田鼠的数量就减少;反之,鹰的数量减少,田鼠的数量就增加,所以图乙中曲线2代表的是鹰,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13、BC【分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编号a与f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接种细菌.编号a接种细菌;全表面呈浑浊;编号f不接种细菌,全表面清晰.因此编号a与f比较可知,有细菌则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故不符合题意;

B、编号b和c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抗生素不同.编号b覆盖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编号c覆盖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全表面呈浑浊.因此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X比抗生素Y的杀菌能力强.故符合题意;

C;编号e和f有两个不同的变量是否接种细菌和温度;因此将编号e和f的结果比较可知,不能得出0℃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根据a和f的结果比较可知,可得出0℃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故符合题意;

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空气中的细菌会落入f内,因此24h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混浊.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14、BD【分析】【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可结合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直接的证据,B正确.

C;生物是不断进化的;通过进化才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生物,因此生物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D错误.

故选: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分析】图中[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叶绿体,[F]液泡.图丙中①是转换器、②是物镜、③是遮光器、④是目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细准焦螺旋、⑦是反光镜,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甲图与乙图相比;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甲图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乙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甲中[A]细胞壁是细胞甲的最外层结构,主要是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控制有益的物质不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入细胞.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细胞膜的作用.

(3)在细胞结构中;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图中E是叶绿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樱桃等水果的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的液泡.

(6)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生理盐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7)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6]细准焦螺旋.

(8)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若载玻片上印有“6<9”的图样,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6>9.

故答案为:(1)甲;[A]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B]细胞膜。

(3)[C]细胞核。

(4)叶绿体。

(5)[F]液泡。

(6)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产生气泡。

(7)[⑥]细准焦螺旋(8)6>916、略

【分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解析】【解答】解:(1)通过上面的几个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柳树增重的74.6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90克,说明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增重的74600-90═74510克来自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水只是少部分被植物吸收进行了光合作用,其余的大部分都用于了蒸腾作用).所以赫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雨水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水和二氧化碳).我们现在知道土壤减少90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赫尔蒙特浇的雨水大部分是用于蒸腾作用.

(2)第一组实验将小白鼠和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由于小白鼠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很快,钟罩内的氧气就被消耗殆尽,小白鼠因缺氧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蜡烛也因缺氧无法燃烧而熄灭;第二组实验将小白鼠和新鲜的薄荷枝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如果放在光下,因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如果是在晚上或是黑暗处做此实验,由于植物在黑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却极强,植物和小白鼠就会因争夺氧气呼吸而都无法存活.此实验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

故答案为:

(1)水和空气;无机盐;蒸腾作用;

(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薄荷叶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但小白鼠和植物都要呼吸消耗氧气.17、略

【分析】【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析】【解答】解:(1)根据植物是否产生种子可以把题中的六种植物分为无种子植物和有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①水绵;④葫芦藓和⑤肾蕨属于无种子植物;②向日葵、③油松和⑥玉米都属于有种子植物.

(2)③油松属于裸子植物;产生种子,种子的外面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没有果实.

(3)①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4)②向日葵和⑥玉米都属于属于被子植物;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故答案为:(1)①④⑤;②③⑥;有无种子;

(2)①;

(3)③;

(4)②⑥.18、略

【分析】【分析】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②口腔、③咽、④食道、⑥胃、⑩小肠、⑨大肠,消化腺包括①唾液腺、⑤肝脏、⑧胰腺.【解析】【解答】解:(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②口腔;③咽、④食道、⑥胃、⑩小肠、⑨大肠组成.

(2)瘦肉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图中⑧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4)图中①唾液腺;⑤肝脏、⑥胃、⑧胰腺、⑩小肠.

故答案为:

(1)消化道;消化腺;②③④⑥⑩⑨;

(2)⑩小肠;氨基酸;

(3)淀粉;蛋白质;脂肪;

(4)唾液腺;肝脏;胃;胰腺;小肠.19、略

【分析】【分析】青霉和曲霉的营养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的内部,从营养物质的内部吸收营养;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生长,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产生孢子的结构.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所以青霉显出绿的颜色;曲霉的直立菌丝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随着曲霉种类的不同而呈黄色、橙红色或黑色.【解析】【解答】解:(1)图A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是曲霉.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判断是青霉还是曲霉的结构图的依据是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还是放射状,呈扫帚状的是青霉.

(2)B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它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青霉属于真菌.青霉和曲霉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后代,所以青霉和曲霉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3)为防止家庭食品或衣物霉变宜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存放.

故答案为:(1)曲霉青霉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还是放射状;呈扫帚状的是青霉。

(2)B孢子生殖。

(3)宜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存放20、胎生、哺乳消费者D【分析】【分析】(1)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解析】【解答】解:(1)猕猴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因此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划分,猕猴吃的植物属于生产者,猕猴属于消费者.

(2)猕猴属于哺乳动物;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鸵鸟属于鸟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因此,与猕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大熊猫.

(3)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猕猴存在着攀援能力强和攀援能力弱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攀援能力强的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攀援能力弱的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攀援能力弱的就被淘汰了,这样,猕猴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猕猴.因此猕猴攀援能力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过程如图所示:

(4)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一方面导至更多的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当今世界上很多濒危物种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破坏了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的,而且物种灭绝速度惊人,所以人类应该保护濒危物种.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消费者;

(2)D;

(3)

(4)当今世界上很多濒危物种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破坏了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的,而且物种灭绝速度惊人,所以人类应该保护濒危物种.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1、√【分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解析】【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除此之外还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解析】【解答】解: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动物通过呼吸释放能量,用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按照动物分类学,马、驴、骡子都属于脊索动物们的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Equidae)、马属.【解析】【解答】解:按照动物分类学,马、驴和骡子都属于脊索动物们的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Equidae)、马属.习惯上,我们统称马、驴、骡子为马属动物.

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都是这样杂交的.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母骡子的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是使母骡怀孕.严格地说,公驴和母马所产后代称为马骡;公马和母驴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24、光合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AB【分析】解:(1)生态瓶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水草进行的光合作用。

(2)4个生态瓶中;都未显示的生物成分是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就要设置以小虾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因此最好选择A和B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

故答案为:(1)光合;

(2)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3)A和B;

本题综合考查了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解析】光合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AB25、①右心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f肾小管重吸收a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分析】解:(1)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青霉素;药物进入血液经臀部毛细血管→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跟踪检查,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①右心房。

(2)尿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官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当血液流以图丙时,e肾小囊内液体在成分上与血液的区别是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g内液体中不含葡萄糖;这个变化发生在图丙中[f]肾小管部位,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4)根据分析可知:b表示各级动脉;动脉出血:血流速度快;血色鲜红,应该在a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5)图乙中③处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在此处,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此处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故答案为:(1)①右心房。

(2)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f;肾小管重吸收。

(4)a

(5)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

(1)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图甲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肺部毛细血管、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⑥是小肠静脉、⑦是小肠动脉、⑧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a表示主动脉,b表示各级动脉;c表示各级静脉;图乙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丙是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d肾小球;e肾小囊、f肾小管、g输尿管,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小肠的功能、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辨认图中的结构名称。【解析】①右心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f肾小管重吸收a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26、反射弧⑤→④→③→②→①无有大脑皮层条件耳蜗小脑【分析】解:(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

(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肌肉无收缩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所以图中②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3)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非条件反射,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的控制,因此语文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课堂精彩的诱惑,你坚持下课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