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怎样协同坦克作战_第1页
步兵怎样协同坦克作战_第2页
步兵怎样协同坦克作战_第3页
步兵怎样协同坦克作战_第4页
步兵怎样协同坦克作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兵怎样协同坦克作战从古德里安将军提出应该成立有坦克,摩托化步兵,炮兵,工兵以及其他一切所需要的支援兵力组成的装甲师的概念后,各兵种协同作战问题就得到了各国军事课题组的大力研究和演练。。时至今日,虽然兵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幅增长,但最能直接支援坦克和步兵作战的仍然是步兵和装甲战车。步兵与坦克可以说是生死存亡,荣辱与共的伴侣。坦克需要步兵来协同实施诸如战斗侦察,侧后掩护,清扫残敌等行动;步兵也迫切需要坦克强大的火力。机动的迂回以及强悍的防护效果。。

一般来说,步兵与坦克的协同战术包括以下几种。

一:开阔地带的攻击与防御。

开阔地带由于战线比较广阔。当坦克部队以前三角队型实施楔型突击敌人作战线时,步兵应展开成散兵线,紧随坦克前进,以坦克的强大火力和防护为依托,攻击敌堑壕中的步兵及各前进指挥所,观察所。并通过目视确认敌火力点,补给站,炮兵阵地和指挥系统。为炮兵和空军指示目标。而在防御时候则相反。步兵在组成防线的同时,集中防护我方指挥。补给。观察系统。同时努力切断敌人坦克与协同步兵之间的联系。为分割敌人进而歼灭创造条件。坦克则应发挥火力优势,为我前线步兵提供部分直接火力支援。并组成预备队随时准备实施反冲击。。

二:渡河及登陆场作战

假设一只军队在追击或者退却时,很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小溪或大河。在这一地域作战的方法和技巧真是双方指挥官的基本功之一。本文即根据笔者自己的简单理解,通俗浅显的给予一个简单的解读,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假设我军是攻击军。那么河流作战一般包含3种情况。一:敌人背靠河流组成战斗线。拼死阻击我军的前进。这种情况一般是处于战略方面的考虑。敌人企图以此哀兵来牵制我突击集团,分散我军突击强度。从而赢得宝贵的时间来调整战略部署或在决定点上发动反冲击。二:河流后方是敌人的首都或者重要战略据点。敌人将不惜一切代价与我军争夺该地域。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大林格勒。该城从一开始的战术中转站升级为地区战略决定点,后来由于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威望因素而在短时间内上升到全局战略点的地位。只要有一个苏联士兵在战斗,斯大林同志就可以说苏联红军仍然坚守在伏尔加河,从而获得美英继续支持苏联的信心和保证。而如果德国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就能够加大宣传的力度,声称苏维埃的崩溃即将到来。进而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中,近东以土耳其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国家的政策调整,甚至充实到轴心国阵营中来。三:敌人落后的军事思想导致。39年的波兰军把全部兵力分为7个战略集团,平均部署在维斯瓦河,维斯图拉河和桑河一线。整体技战水平低下,轻视德国装甲部队的突防能力,缺乏纵深的梯队掩护侧翼等等低级错误导致了波兰军的迅速崩溃。由于装甲部队一般担任突击前锋任务,当到达不能直接涉水度过的河流时,往往无法得到师属舟桥连的支援。指挥官不能墨守成规,应马上派遣小股部队泅渡过河,侦察对岸的情况。并找出适合装甲部队通过的浅滩同时联系当地村庄的部族长老,从那里得到对岸具体的地形地貌以及注意事项等。当然,陷入民族性战争的侵略军是例外。如果对面敌人比较稀少并且大都部署在纵深地域,那么我军度过河流的轻装兵应立即占领浅滩附近的环行防线并构筑工事。在河流对岸我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援下全力击退敌人的反冲击,直到我大部队到达。反过来,假如我军占领了一个登陆场而敌人正不断的压迫我军。那么这个登陆场建立在桥梁前面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铁路桥。因为一般情况下掩护铁路桥的高炮群十分强大。这样基本上可以抵消敌人的空军王牌。迫使敌人接受近战。而从正面攻击预有准备的阵地,一般来说,敌人如果是为了赶时间是不会再迂回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去寻找我侧翼防御薄弱的地点的。这样我军就可以大量牵制敌人的攻击集团,赢得时间。而如果河流附近没有合适的桥梁,那么我军指挥官的能力就得到了艰巨的考验。需要仔细的分析侦察员的情报以及俘虏的口供,排除里面的可疑和假象。然后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敌人的活动规律找出该地的战略决定点和制订出合理的作战计划。想想莫陷入了一场民族性的消耗战争中。比如1812年拿破仑侵入俄国的战争,这一问题就比较难以解决甚至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俄国人撤走时销毁了一切可以被利用的东西。虽然法国人占领了莫斯科,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是不得不放弃它。并最终开始了法兰西共和国的衰败。

此外,指挥官合理的指挥对于军队的撤退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对于撤退的时机,进程以及秩序的维持。对于撤退的时机很多人持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主张全力抗击敌人的冲击,然后利用夜幕掩护撤退(当然这指的是一战以前的战争而不是现在越来越先进的高技术战争)。有的人主张放弃抵抗,干脆的来一个千里大逃亡,迅速的赶到本国或盟国的作战基地,依托坚固的筑垒地域抗击敌人的追击,等到挫败敌人的锐气后,再施行反攻获得主动。其实这两种方法都行的通,关键就是时机的把握。。如果我军统帅是名机智大胆,心思缜密的将军,他可能会在撤退中遍地设伏,不时的还能够来个漂亮的反冲击。遏制甚至击退敌人的追击。1943年初的哈尔科夫攻防战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如果我军将领是个比较审慎保守,机智有余勇猛不足的参谋型将官,那么他很可能就放弃了很多的抵抗机会。

如果说上述内容是体现主将的取舍水平的话,严明的纪律,肃整的军容则是撤退成功的具体保障。假设一支新败的军队,如果没有这些纪律的约束,逃兵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当将官希望他们全速的前进到指定地点扎营时,带队主官却说士兵过于疲乏而随便的扎营。这对于全军的安危是很不利的,尤其是陷入民族性战争的干涉军来讲。

撤退时候的军队部署也很有意思。。前锋,主力和后卫应该预留足够的时间(一天或者半天)。最好选择几条平行的道路或者是离心方向的道路撤退。前提是离心的距离不能过远。并且要避开通向我重要据点的道路如首都,战略重镇等。。举个简单的例子讲。比如第3次长沙会战。日寇越过汨罗江进攻我湖南守军,锋头直指省会长沙。我第9战区薛岳部不与日军优势兵力抗衡。20,58,99和37军分别向左右方向做离心式撤退。大家看,很典型的凹进防御阵型。这样做1来避免我前方军撤退时越过后方防线造成混乱,2来造成日军长驱直入的假象,助长敌人的骄横气焰,3来我军保留实力,每个敌后的我军部队都是日军如绠在喉的硬刺,随时可以包抄敌人的补给线,来个瓮中捉鳖~!!!

但是如果是需要全军渡河撤退则向心的道路比较适合。尤其是长江或者多瑙河这样的大河。。因为在战时,大河上的摆渡设备必然很少,那么这样部署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混乱和拥挤。部队到达河边后,各部队应占领环形防御并构筑工事,谨记:再简陋的工事对于防御来讲都有好处。顺序是让前卫过河再让辎重和炮兵,医务以及后勤等部队过河。然后是主力但是要从主力中抽调部分兵力占领登陆场。后卫从该部兵力间隙通过并度过大河。由这些新力军来替换疲惫的后卫阻止敌人的攻击。最后,后卫在我后方炮火的掩护下撤离河岸。一般到这个份上,敌人的锐气基本上已经消耗怠尽,双方很有可能会隔河对峙,这样双方就有了一段时间来整合兵力和给养以准备下一阶段的战斗。。

下文属于

<战争艺术>节选

由于军队的作战是一们相当精密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注重战略战术技巧的同时也应注意后勤方面的问题。在此谨写此文章以给予补充。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后勤补给概念。

当部队的运动要经过一个很远的距离时候。尤其是我军已经深入敌国境内,我们的补给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很久以前,波斯的DARIUS是怎样在THRACE供给他那支庞大的军队呢?在中世纪,希腊人,日珥曼人和后来的十字军也都曾经在那里维持了很大编制的军队。恺撒曾说:以战养战。压榨征服地区的资源是军队维持补给的一条重要原则。如果侵入的国家是例如法国或者匈牙利这样的富饶地区,那不愁找不到饭吃。可是如果我军是深入了俄国或者瑞典,土耳其这样相对贫瘠的土地,则补给就成为了一个另人头疼的问题。。

一位指挥官应该尽可能的利用被入侵国家的一切资源,以使他的作战行动能够顺利进行。假使该国仍有有效的地方行政机构可供利用,就应首先利用它来为我占领军服务。假使已经没有这样的机构,那就应利用当地的部族首领,组成临时政府,使之具有相当权利来为我服务。就象现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现政府似的。。此外,所有搜集起来的物资要集中管理,放置于对我军作战最有利的地点。为了减少当地人民的反抗,还可以派遣若干支队分头行动,在各个乡镇掩护物资的征发活动。。

一般而言,补给大概可以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如果该地域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并且不含敌意。且距离敌人有一段距离。那么我军就可以在这里维持相当数量的部队,仅仅依靠当地的资源以维持日常的作战消耗。。

2战斗第一阶段中,军队大多数是属于行军状态,在此时应该利用原有补给,度过这一时期。同时注意到处搜集物资,囤积在适当的地点。以便于军队完成第一阶段的作战后,能够直接利用该储备,完成下一部作战行动。。

3不管是购买还是征发,所获得的物资都应成梯次排列,尽可能的放置在3条不同的交通线上。以使两翼也能够得到响应的供给。此外还要注意补给站的防御问题。一切补给站都应该设置在战斗线附近。通常该战斗线位于中央方向后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距离敌人相对遥远,对于敌人的突袭没有那么多的敏感。或者说是感觉暴露。2当敌人突然进攻并取得一定胜利时,对于我军的撤退比较便利。。

4在人口稀少,物资贫瘠的地区。军队很难找到足够的物资,此时就应该很谨慎的活动。部队尽可能不要远离补给范围。并且要携带足够的物资,以便于在遭遇挫折时可以很快的返回补给基地。

5在民族性战争中,如俄国和土耳其。当地居民全部逃走,并且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破坏一切物资。这时若是在作战正面附近,那么一旦我方物资供应一时短缺,那么很容易造成士气的混乱。军队也就无法前进。这时,进攻就会变的很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

6在收集物资后,应重点保护。补给物资与军队一起或是尾随前进是很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在急行军时候。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运输便利。口粮应尽可能采用轻便的物品。如饼干和大米。车辆也需要轻便坚固,用来通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此外,对于征发的车辆要优待车主。最好采取驿站似的运输方式。这样可以避免车主远离家乡的忧虑。。军队本身也应该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有能力携带几天的口粮。。

7靠近海洋,对于物资运输有极大的价值,谁拥有制海权,谁就可以自由的运用该优势。但是也不是一成不边的。。如果一个海洋国家为了保持其军队和补给基地间的联系或者战略方面的需要,有可能派遣部队在海岸上作战。不要远离补给基地的范围。一旦部队离开过于遥远,旧可能被敌人切断补给线。部队越是深入大陆这种危险越大。

8大陆性的军队如果也想利用海运。其基地应设置在大陆上,且自己要储备一部分物资,不可以全部依靠海运。此外在面对海洋战略线的顶点附近要设置一条退路。以防万一。

9在我军作战线附近如果有河流或者运河,那对于物资的运输也有很大的便利。至少可以避免道路上车辆的过于拥挤。因为这个原因,在考虑作战计划的时候,这也是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不过河流本身不是作战线,我军反而需要与其保持相当距离,以避免敌人把我外围侧卫赶到河里去的危险。。

在敌人领土内作战时。河流的利用很不现实。敌人很可能已经破坏了航运的工具。并且只要有一点点兵力就可以阻断我军的航运。这就需要我军完全占领河流两岸,这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