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13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2、植物的向光性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单侧光改变生长素的分布B.植物具有应激性C.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D.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3、(2014·湖州)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和化学性质相似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4、学校教室中六盏灯的连接方式是()A.都是并联B.都是串联C.两两串联后并联D.两两并联后再串联5、有关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的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B.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氯化钠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的质量相等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晴朗的白天进入植物体叶片气孔和从叶片中通过气孔散失的气体依次是()A.二氧化碳;氧气B.水蒸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D.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7、如图表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例如柳树)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预测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8、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电路前首先应该认真观察电流表,明确电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及指针是否指在____。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量程及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____,电流表的示数是安____。

10、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11、燃烧是一种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12、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

(4)氦气____.13、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g氯仿可与11.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同时生成____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____共____种元素组成。14、甲、乙两个带电的气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个点上,静止时呈现如图所示情形.这两个气球带的是____(同/不同)种电荷,其中甲球对乙球的力记为F1,乙球对甲球的力记为F2,可以判断F1____F2(>/</=)

15、如图所示;四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A、B、C、D集合分别表示: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16分)22、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23、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面的力。

①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

②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24、如图所示为小黄家客厅的实物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25、如图所示,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

①同时闭合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电灯才能亮;

②三孔插座单独接入。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36分)26、一只质量为60g的鸡蛋漂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画出鸡蛋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7、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8、通电螺线管与磁体A相互吸引.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体A的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9、如丙图所示;a是垂直纸面放置的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请画出能产生感应电流的一种导体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答】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故选:A.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尖的结构如图: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2、C【分析】【分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单侧光照射,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相对多,促进生长快.背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少,促进生长慢,所以植物弯向光源.【解答】解:A;在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单侧光能够使生长素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A正确;

B;向光性属于应激性;B正确;

C;向光性实验并没有体现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生长素的两重性的典型实例为顶端优势.C错误;

D;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D正确.

故选:C3、D【分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CO+O22CO2;由此可知:

A;反应前是三个分子;反应后是两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该变,故错。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

D;氧气的化学性质是由氧分子保持的;故对。

答案:D。4、A【分析】【解答】因为教室中的灯泡都可以单独工作;当其中一个灯泡坏了;并不影响其它灯泡的工作,即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教室中的六盏灯间的连接一定是并联。

故选A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支路中的用电器,各用电器之间是互不影响的。5、A【分析】【解答】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的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但是溶液质量不一定相同,故溶解度不一定相同,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氯化钠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正确;

C;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的质量相等,正确;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进行判断,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的在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溶解度与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关系,据此解答.6、C【分析】【解答】首先明确白天植物体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在白天,通常光合作用强度大大高于呼吸作用,在叶片内产生的氧气足够呼吸作用的需要,所以不必再从外界吸收氧气,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光合作用利用,并且还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从叶片气孔处释放水蒸气。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各部分的功能7、D【分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情况等.

【解答】解;A;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利用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A不符合题意;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缓慢,故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B不符合题意;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快,故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进行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进行生理活动,故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并不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D符合题意.所以选D8、C【分析】【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D;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答案: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零刻度线0.020.32【分析】【分析】使用电流表前要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要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零刻度线处,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最小刻度值为0.02安。

【解答】由图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指针在“0.4”后第三小格处,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A+6×0.02A=0.32A.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0.02;0.32。10、8【分析】【解答】根据浮力大小的计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代入公式可知,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则有F浮=F下-F上=13N-5N=8N;所以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8N。

【分析】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11、发光放热【分析】【解答】燃烧时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分析】根据燃烧的概念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2PNO3﹣CaHe【分析】【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磷原子表示为2P;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NO3﹣;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

(4)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故答案为:(1)2P;(2)NO3﹣;(3)Ca;(4)He.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4)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13、7.1g碳、氢、氯三【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生存氯气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中C的质量分数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算出二氧化碳中含有碳的质量;同理根据水中H的质量分数和水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水中含有氢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计算出该物质中含有氧的质量,据此判断;计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解答】解:设生成氯气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8.8g+5.4g+x=10.1g+11.2g,解得x=7.1g。

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为:8.8g×=2.4g;水中氢的质量为:5.4g×=0.6g;则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质量之和为2.4g+0.6g+7.1g=10.1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7.1g;碳、氢、氯;三14、同种|=【分析】【分析】①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答】解:

由图知:

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知:两个气球都带电,并且带的是同种电荷;

甲球对乙球的力F1与乙球对甲球的力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同种;=.15、饱和浓溶液饱和稀溶液不饱和浓溶液不饱和稀溶液【分析】【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和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关系.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是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A是饱和浓溶液;

B是饱和溶液和稀溶液的相交处;B是饱和稀溶液;

C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处;C是不饱和浓溶液;

D处是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相交的区域;故D是不饱和稀溶液;

故答案:A.饱和浓溶液B.饱和稀溶液C.不饱和浓溶液D.不饱和稀溶液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16分)22、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解答】

(1)确定一个标度为5N,如图;(2)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3〕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2倍,〔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识F=10N23、【分析】【分析】力的图示的画法:首先画出标度;然后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线段的末端标出力的大小.

【解答】

(1)

画出标度3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竖直向上6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6N.如图:

(2)

画出标度50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与地面成30°角150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150N.如图.24、【分析】【分析】对于电灯接线的基本要求是:“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口,火线接在开关上,通过开关进灯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