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A.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C.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1920年11月,陈独秀在《共产党》创刊词《短言》中说,“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可”。据此可知,陈独秀意在说明A.民主革命是挽救危机的根本B.新文化运动阵地发生了变化C.社会主义革命才是救国之路D.马克思主义在华已广泛传播3、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其中,也闪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思想火花,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的出现。但《西厢记》等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却被当政者禁毁、歧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C.小农经济占居主导D.理学思想根深蒂固4、学者魏斐德在研究中国某一时期思想史时指出:“他们通过割断超越的宇宙中的等级与现世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使帝国的统治失去了神圣的光彩,并将经典中主张的那种古代的‘封建’重新调整,以此代替传统的统治四方的中央权威。”这里的“某一时期”和“他们”最有可能是指A.先秦的儒学家B.明清之际的思想家C.晚清的维新D.民初的新文化运动者5、一位被誉为“西方的孔子”的哲人,曾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那么他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A.提出“知识即力量”B.认为“感觉即知识”C.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D.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6、2020年赣州市五色云数字产业智能馆获批“赣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利用VR设备模拟开会场景,逼真的人物;场景、氛围,加上绘声绘色的配音,令人振奋不已。利用高科技设备及生动的表现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智能馆的发展充分体现了。

A.党史学习是教育的重中之重B.中国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C.科技创新助力红色产业发展D.技术发展提高了再现真实历史场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8、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9、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1、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3、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4、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16分)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计划完全不感兴趣。而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开始大量涌现,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称赞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伟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力量”。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计划完全不感兴趣。而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开始大量涌现,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称赞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伟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力量”。——摘编自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界逐渐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竞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高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世界。——摘编自马理文《世纪思潮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特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世界的进步意义。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界逐渐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竞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高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世界。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1912年将清朝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工作,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发展之意见》,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和,尊孔与信教自由相悖”,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宗旨。在我国率先提出德智体美四育思想,这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1912年9月,北京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史称“壬子学制”),在新学制下,分为三段四级,即初等教育(2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又包括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不同系统。壬子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选自《民国初期的教育》(有删改)(1)依据材料;概括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作用。17、孙中山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924年1月;孙中山曾说:“(俄国)最初之共产主义,亦由六年间之经验渐与民生主义相暗合。可见俄之革命,事实上实是三民主义。”过了一个多月,他又说:“俄国政府两年前实行的政策,其原则与方针与我政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俄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如出一辙这个政策在两国实施的情况迥异,但是它们的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调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这是一种充满辩证思想的远见卓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

——摘编自杨天石《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简析他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2)孙中山主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相为用”。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对其观点进行论述。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表5)。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材料三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王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恩格斯还认为,“社会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阅读材料并回答。

(1)材料一所示;古代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中确立了科技中心的地位,其“科技中心”地位确立的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造纸术外传对欧洲历史的近代化可能有哪些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分析欧洲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中国西欧作者著作成书时间作者著作成书时间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年徐光启译《几何原本》1607年哈维《血液循环论》1628年徐光启《农政全书》1639年霍布斯《利维坦》1651年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2年威廉《賦税论》1662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63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顾炎武《日知录》1670年洛克《政府论》1690年

从表中提取中外相关信息,自拟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宇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个观点代表了“新文化、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激烈批判,今天看来或许有些过激,但也确实揭示了一个事实:历史并不只有光明的一面,而且还有黑暗的一面。一个人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那么他对历史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摘自李伯重《历史书写真的是可怖的》阅读材料,自拟一个与材料基本观点相关联的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楚,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2、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故A项正确;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在三大改造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是在200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19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的准确解读和分析,结合材料《共同纲领》颁布的时间和所学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2、C【分析】【详解】

根据“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可”可得出其强调劳动者要联合起来进行斗争,进行革命,才能救中国,故C正确;材料强调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阵地,排除B;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3、A【分析】【详解】

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等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却被当政者禁毁、歧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理学思想根深蒂固等,被当政者禁毁、歧视的最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故CD两项排除,A项正确。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是《西厢记》等作品流传的促进因素,而不是阻碍因素,故B排除。4、B【分析】【详解】

明清之际的儒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重新调整,以此代替传统的统治四方的中央权威”符合该时期思想特点,故B项正确;A没有体现中央权威信息;C是借用儒家思想进行变法;D是批判传统思想。5、C【分析】【详解】

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孔子”,结合所学可知,智者学派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苏格拉底则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故选C;培根提出“知识即力量”,排除A;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认为“感觉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排除D。6、C【分析】【详解】

据材料“利用高科技设备及生动的表现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可知,利用高科技设备及生动的表现方式模拟开会场景,逼真的人物、场景、氛围,加上绘声绘色的配音,令人振奋不已,这说明了科技创新助力红色产业发展,C正确;教育的重中之重因阶段和环境不同而不同,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扫盲教育,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安全教育,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利用“数字产业智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故B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体现的是利用“数字产业智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D说法不准确。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9、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16分)15、略

【分析】【详解】

(1)因素:由材料“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可知辛亥革命未能取得成功;由材料“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计划完全不感兴趣”可知西方并不想中国强大,而是想通过扶持军阀达到继续侵略的目的;由材料“而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想基础,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也进一步诱导了这样的趋势;由材料“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称赞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伟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力量’”可知,近代教育发展与知识分子对进步的追求也促使人们转向马克思主义。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因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阶级条件。

(2)特点:由材料“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竞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可归纳为形式以学术研究为主;由材料“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界逐渐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到“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可归纳为思潮起伏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由材料“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高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可归纳为主要用途是针对西方的社会问题。

意义:先由材料“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可知马克思主义被资本主义国家借鉴,这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开创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两方面入手分析。【解析】(1)因素:辛亥革命未能取得成功;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教育发展与知识分子的进步追求。

(2)特点:形式以学术研究为主;思潮起伏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主要用途是针对西方的社会问题。

意义: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批影响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16、略

【分析】(1)根据材料“《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得出通过立法方式进行;根据材料“凡各种教科书;一律禁用”得出具有民主革命色彩;根据材料“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得出废除传统经学教育;根据材料兴办各级教育及“半日制学校规程,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得出重视公民教育。

(2)近代教育的发展为近代化培养人才;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的推行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建立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过来能够推动政治和经济近代化;此外还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解析】(1)特点:教育宗旨明确;体现反专制;求民主的特点;主张全面教育;

教育体系完善;体现了向西方学习。

(2)作用:有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巩固新政权;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17、略

【分析】【详解】

(1)认识:根据材料“但是俄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如出一辙”可归纳出孙中山认为“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具有一致性。原因:可从当时苏俄政策的转变及孙中山个人因素进行分析即可。

(2)关于孙中山的观点可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意义、罗斯福新新政的特点及意义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相为用”的观点。【解析】(1)认识:孙中山认为“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具有一致性。

原因:苏俄的政策发生转变;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的态度相对缓和;孙中山寻求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逐渐确定了“联俄”的政策。

(2)示例:1921年;苏俄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恢复自由贸易;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等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等措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面对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不再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实施了“新政”,通过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和调控市场等措施,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社会矛盾。

两国分别借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互相为用”。18、略

【分析】【详解】

(1)因素:结合当时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表现进行作答即可。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近代世俗教育的兴起。

(2)原因:结合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表现进行作答即可。如经济上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概括。政治上从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政治保障的角度概括;文化上从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角度概括,即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解析】(1)经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达;为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国家长期统一稳定,大多数朝代统治者重视科技。文化上:中国历来科技发达,领先于世。

作用: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近代世俗教育的兴起。

(2)根本性差异: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传统科技。

原因: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政治保障;文化: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五、论述题(共2题,共16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的解答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根据《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些科学著作更多的是对古典科技的总结,缺乏创新性,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而根据《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以看出,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渐确立,这些科学著作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推动西方近代化进程。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材料信息,理清科技发展状况和当时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论证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差异性。解答过程要做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示例:论点: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具有差异性。

论证:16—17世纪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思想束缚文化专制,《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一系列科学著作更多是对古典科技的总结,缺乏创新性,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渐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思想不断解放,《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科学著作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推动西方近代化进程。

总结:16—17世纪中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科技发展的差异性,这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20、略

【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这个观点代表了“新文化、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激烈批判,今天看来或许有些过激,但也确实揭示了一个事实:历史并不只有光明的一面,而且还有黑暗的一面。一个人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那么他对历史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可得出如古代君主专制统治是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论题,然后结合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对社会的控制,对人民的压迫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或得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及近代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论题,然后结合中国专制时代的积极影响和产生的成就、封建时代后期和近代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之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统治压抑人性为维护皇帝的家国天下和巩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皇权至高无上;中央机构设置、地方行政区划、法律、选官等制度设计和安排,确保皇帝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把人民的基本权利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后历代王朝继承秦朝的基本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