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2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正确的是:()A.
干燥氨气B.
测定某溶液的pHC.
用橡皮塞塞住试管D.
滴管取液后防止液体流出2、下列化学符号既能代表一种元素,又能代表一个原子,还能代表一种单质的是()A.ClB.OC.2HD.Fe3、实验室中欲制备一种气体.已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有剧毒.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4、蚂蚁在寻找到食物后,会分泌一种跟踪剂,其化学式为C10H18O,下列有关跟踪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154g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1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我国土壤酸碱性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碱性.如图所示,符合冲洗过程中土壤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A.B.C.D.6、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①燃料(CH4、CH3OH等)→燃烧产物(CO2、H2等);②燃烧产物(CO2、H2O等)→燃料(CH4、CH3OH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①;②两个转化过程所属变化为()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7、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钠+氯气氯化钠。
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C.碳酸氢钠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D.丙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8、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铪、钨属于不同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A.中子数B.质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5.6克氧化铜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稀硫酸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D.用10毫升量筒量取6.6毫升溶液10、(2010•河池)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1、下列变化后温度降低的是()
A.Mg与盐酸反应。
B.NaOH固体溶于水。
C.CO2与C反应。
D.NH4NO3固体溶于水。
12、现有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A.X一定是Ba(OH)2B.Y可能是HClC.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l3513、下列除杂试剂或方法选择正确的是()
A.CO(CO2)--蒸馏水。
B.NaCl(BaCl2)--Na2SO4溶液。
C.CaO(CaCO3)--高温加热。
D.CO2(HCl)--NaOH溶液。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一定含有____元素.15、关于酒精灯使用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心对物质加热。
B;向酒精灯添加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二分之一。
C;酒精灯中的酒精不慎流到桌子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扑灭。
D、____.16、推断题:A;B、C、D四种微粒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但都不超过18,A微粒失去二个电子后呈中性;A、B、C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且A与C可形成CA型离子化合物;B和D微粒均不显电性,D微粒的第一层比第三层少5个电子.试判断:
(1)A微粒的符号;
(2)B微粒的名称;
(3)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D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17、用化学符号填空:
(1)镁离子。
(2)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3个氮分子。
(4)5个铁原子.18、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3个碳酸根离子____.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③水银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____.19、下列三套装置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
(3)利用图2装取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溶液中,理由是____
____.
(4)图1和图3装置相比利用图2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主要的不足是____.(写一条即可)
(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20g
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
反应后经过过滤;千操等操作;最后称量,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5g1.5g第二次加入5g1.0g第三次加入5g0.5g第四次加入5g0.3g①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
②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其过程)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前,应进行的关键的一步是____;
(2)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是____,长颈漏斗中加入的液体是____;
(3)若长颈漏斗底端的管口在液面以上,出现的后果是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1、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____(判断对错)22、由于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许多科学家都在从事石油的勘探工作.虽然人类不能用自己的眼睛直接透视到地层中的石油,但是科学家和勘探队员已掌握了多种探测石油的方法.其中精确度最高的一种是“地震勘探法”.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8分)23、根据如图所示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组成的.
(2)B中夹持铁丝的仪器是____,B中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放出大量热,有____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
(3)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C中一段时间,观察到纸花变____色,发生该现象的化学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4、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rm{(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rm{(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______;部分变质;______.
rm{(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rm{垄脵}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rm{垄脷}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
盐酸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rm{垄脷}______部分变质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rm{垄脷}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脵}______
rm{垄脷}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rm{(4)}小结与思考:
rm{垄脵}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垄脷}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它的水溶液在实验室通常用来______.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rm{(1)}实验rm{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______.
rm{(2)}通过实验rm{2}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rm{(3)}实验rm{3}中,一星期后,铁丝锈迹斑斑,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共同作用.2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rm{(1)}写出rm{垄脵}的仪器名称______,写出实验室用rm{B}发生装置制取气体的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rm{(2)}若选择rm{B}rm{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
rm{(3)}实验室利用rm{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
rm{(4)}若用rm{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从rm{E}装置的______rm{(}填rm{a}或rm{b)}进入rm{.}若用rm{E}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先在rm{E}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rm{E}装置的______rm{(}填rm{a}或rm{b)}进入.
rm{(5)}加热分解rm{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r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止液体倒流,腐蚀胶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2、D【分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析】【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Cl可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3、C【分析】【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有毒,故为防止中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难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该气体最适宜的方法排水法.
故选:C.4、D【分析】【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析】【解答】解:A.该信息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
C.该信息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8):(16×1)≠10:18:1;故错误;
D.该信息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8):(16×1)=60:9:8;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故选D.5、C【分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pH减小,越来越接近7.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析】【解答】解:
北方土地呈碱性;显碱性的土壤的pH大于7,用淡水冲洗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其值越来越接近7.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知道C图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情况.
故选:C.6、C【分析】
①燃料(CH4、CH3OH等)→燃烧产物(CO2、H2O等)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产物(CO2、H2O等)→燃料(CH4、CH3OH等)由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7、D【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A;反应物是钠和氯气两种;生成物是氯化钠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所以错误.
B;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碳两种;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所以错误.
C;反应物是碳酸氢钠一种物质;生成物是碳酸钠、二氧化碳、水三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所以错误.
D;反应物是丙烷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水两种物质,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所以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A;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判断.
B;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判断.
C;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判断.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定义判断.
8、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的定义为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质子数,而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铪、钨属于不同种元素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考点:元素的定义【解析】【答案】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D【分析】【分析】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
B;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C;根据普通温度计能精确到0.1℃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故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故该数据合理.
B;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硫酸,误差太大;且符合10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该数据不合理.
C;普通温度计能精确到0.1℃;不能精确到0.01℃,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不可能为25.62℃,故该数据不合理.
D;用10mL量筒量取6.6mL液体;符合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能量取,故该数据合理.
故选AD.10、BD【分析】
回忆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三项的实验现象都正确,但D的描述不对.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故选B;D.
【解析】【答案】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等.这个题考查的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通过回忆实验现象,整理思路.
11、CD【分析】
A;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于放热的置换反应,温度升高.
B;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应属于非常特殊的分解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B属于吸热反应,温度降低.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故选:CD
【解析】【答案】判断是否发生吸热放热的反应的常见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具体的化学事例判断.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②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能反应.
物质溶于水时;有的因溶解放出大量热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则溶解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降低,也有的无明显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也无明显改变.
12、AD【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X+H2SO4═BaSO4↓+2Y,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解析】【解答】解:A、X可以是Ba(OH)2,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符合X+H2SO4═BaSO4↓+2Y.但不是一定是.错误;
B;X是氯化钡时;Y是盐酸.正确;
C;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硫酸钡中不含有氢元素,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正确;
D;因为Y的系数是2;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不是135.错误.
故选AD.13、BC【分析】
A、CO2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但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很少,不能把二氧化碳全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O4溶液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考虑.【解析】【解答】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甲醇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C、H.15、略
【分析】
A;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选项错误;
B;酒精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故选项错误;
C;酒精灯中的酒精不慎流到桌子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故选项正确;
D;再添一个正确答案: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等;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有:①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③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16、略
【分析】
①微粒D不显电性;其第一层比第三层少5个电子.从这句话可以判断出D是Cl原子.所以A;B、C的核电荷数都小于17;
②微粒A失去2个电子后呈中性.这句话说明A微粒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应该就是氧离子(结合核电荷数小于17,且依次增大),核外电子层结构为2;8结构;
③A;B、C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B不显电性,微粒内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且A、C可形成CA型离子化合物.这句话说明B是原子,为Ne原子;C微粒为镁离子,可与氧离子结合成氧化镁(MgO)离子化合物.
综上所述,A为O2-,B为Ne(原子),C为Mg2+;D为Cl(原子).因为四种必须都是微粒.
故答案为:O2-,氖,MgO,.
【解析】【答案】微粒D不显电性;其第一层比第三层少5个电子.从这句话可以判断出D是Cl原子.然后根据已知条件,逐一推断即可.
17、略
【分析】
(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镁离子。
表示为:Mg2+;故答案为:Mg2+;
(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H2故答案为:H2
(3)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氮分子表示为:3N2;故答案为:3N2;
(4)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5个铁原子表示为:5Fe;故答案为:5Fe.
【解析】【答案】(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3)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4)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18、3CO32-OHg【分析】【分析】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③水银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汞,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析】【解答】解: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CO32-.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③水银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汞;其化学式为:Hg.
故答案为:(1)3CO32-;(2)O;(3)Hg.19、略
【分析】【分析】(1)熟记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熟记常见仪器名称;
(3)明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4)根据装置的区别来分析;
(5)由于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因此由表中每次加入5g稀盐酸固体减少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
(1)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
(2)仪器A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3)长颈漏斗的末端一定要伸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4)比较两图可见;图1加用了分液漏斗,能控制滴加液体药品的速率,控制反应的进行;故填:不能随意控制反应的速率;
(5)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每加入5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1.5-1.0)g=0.5g,因此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反应掉的质量=1.5g+0.5g=2.0g,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减少的质量=0.5g-0.3g=0.2g,小于0.5g,即此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剩余的0.3g就是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那么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5%.
设与0.5g碳酸钙反应需要HCl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73
0.5gx
则;解得x=0.365g.
0.5g碳酸钙与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CO2↑+H2O;
(2)锥形瓶;
(3)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4)不能随意控制反应的速率;
(5)85%;7.3%.20、略
【分析】
(1)实验开始前;应进行的关键的一步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故填: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是大理石或石灰石;长颈漏斗中加入的液体是稀盐酸.
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3)若长颈漏斗底端的管口在液面以上;出现的后果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故填: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已集满.
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已集满.
【解析】【答案】(1)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3)长颈漏斗的末端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1、×【分析】【分析】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能结合成分子.【解析】【解答】解: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能结合成分子,例如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结合成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等.
故填:×.22、√【分析】【分析】石油的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法、重磁电勘探法、地质勘探法、钻井勘探法等方法.【解析】【解答】解:地震勘探法:用炸药等震源激发地震波;根据地震波携带的信息勘探石油;
重磁电勘探法:利用地下重磁电的异常来勘探石油;
地质勘探法:应用地质理论;分析石油应该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石油勘探;
钻井勘探法:直接打井进行石油勘探.
勘探石油的方法中;精确度最高的一种是“地震勘探法”.
故填:√.五、简答题(共1题,共8分)23、略
【分析】【分析】(1)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的现象;结论分析回答;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解析】【解答】解:(1)由A装置的特点可知,此装置属于通电分解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H2↑+O2↑;a试管收集的是正极上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同时生成了氢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由B装置可知,B中夹持铁丝的仪器是坩埚钳,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瓶中事先放少量的水;
(3)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C中一段时间,观察到纸花变红色.发生该现象的化学原理的是:CO2+H2O=H2CO3.
故答为:(1)2H2O2H2↑+O2↑,氧气,氢、氧两种元素;(2)坩埚钳,火星四射,黑,3Fe+2O2Fe3O4,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红,CO2+H2O=H2CO3.六、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4、没有变质;完全变质;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全部变质;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没有变质;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CO2↑+H2O;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rm{(2)}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氢氧化钙变质的情况有: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故答案为:没有变质;完全变质;
rm{(3)}实验探究: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rm{垄脵}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rm{垄脷}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如果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rm{垄脷}有大量的气泡冒出,那么药品部分变质;如果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rm{垄脷}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药品全部变质;如果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rm{垄脷}没有气泡产生;药品没有变质;故答案为: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全部变质;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没有变质;
rm{(4)}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rm{Ca(OH)_{2}+2HCl=CaCl_{2}+2H_{2}O}rm{CaCO_{3}+2HCl篓TCaCl_{2}+CO_{2}隆眉+H_{2}O}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氢氧化钙变质的情况有: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实验探究: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rm{垄脵}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rm{垄脷}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如果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rm{垄脷}有大量的气泡冒出,那么药品部分变质;如果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rm{垄脷}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药品全部变质;如果rm{垄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rm{垄脷}没有气泡产生,药品没有变质rm{.}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水溶液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rm{.}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rm{.}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rm{.}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解析】没有变质;完全变质;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全部变质;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没有变质;rm{Ca(OH)_{2}+2HCl=CaCl_{2}+2H_{2}O}rm{CaCO_{3}+2HCl篓TCaCl_{2}+CO_{2}隆眉+H_{2}O}检验二氧化碳气体25、温度要达到着火点;阴离子或酸根离子;水;氧气【分析】解:rm{(1)}白磷的着火点是rm{40隆忙}rm{80隆忙}的热水可以达到其着火点,而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达到着火点;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rm{.}故填: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rm{(2)}酸类因为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相同,有形同的化学性质,又因为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rm{.}故填:阴离子或酸根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简易
- 路灯买卖合同协议书
- 教育培训机构场地租赁合同
- 地下室出租协议书
- 施工工程承包合同
- 企业运输合同个人运输合同
- 经销商销售合同协议
- 铁路货物的运输合同
- 出口商品买卖合同
- 装修水电承包合同协议书
- 信贷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 水轮机结构总体介绍
- “求是鹰眼”反无人机系统
- 《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14000字(论文)》
- YS/T 441.1-2014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第1部分:铜选矿冶炼
- GB/T 23791-2009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
- GB/T 19470-200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网
- GB/T 18913-2002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
-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六篇
-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