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针对某一事件,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当时的一位官员则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场改革()A.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B.使农民获得完全解放C.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改革D.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2、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A.甲B.乙C.丙D.丁3、16世纪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是拉丁美洲的统治者,如果一群西班牙人要带领家人移民到拉丁美洲,下列地区中他们没有权力去的是()A.阿根廷B.巴西C.秘鲁D.委内瑞拉4、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5、下列哪一项事件的实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依法治国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C.三大改造D.政治协商制度6、【题文】“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种景象出现在A.罗马共和国B.法兰克共和国C.阿拉伯国家D.雅典城邦7、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一个新的理论和信仰开始升起,这是一个建立在丛林原则上的信仰。信仰提倡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竞争”,是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强者对弱者的掠夺。这一论述揭示了()A.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C.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D.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有()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C.股票销售量大D.破坏性大9、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表现有()A.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B.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C.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D.疯狂迫害犹太人10、哥伦布的船队曾到达今天美洲的()A.古巴B.海地C.智利D.玻利维亚11、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主要代表作有()A.《向日葵》B.《复活》C.《安娜•卡列尼娜》D.《战争与和平》12、下列与孙中山有关的选项有()A.创办了黄埔军校B.领导了辛亥革命C.1911年12月,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中共一大中央局书记13、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讲述了许多革命的故事.其中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是()A.四渡赤水河B.血染卢沟桥C.强渡大渡河D.巧渡金沙江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____起义,使革命达到了高潮;____年8月1日中共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5、根据所给信息;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1)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____。

(2)他是伟大的史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是____。

(3)他是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他是____。

(4)他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享誉古今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_。

(5)他是著名农学家,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他的成就。他是____。

(6)他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____。16、(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

(2)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

(3)割地最多的条约是____

(4)火烧圆明园的战争是____

(5)洗劫颐和园的战争是____。17、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____。18、填空题1927年,蒋介石在____建立国民政府。19、1498年,达•伽马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______(判断对错)20、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一)科学源于探索。

材料一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1782年,他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材料二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1)材料一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写出材料二中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一例。

贡献:____;发明:____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瓦特、爱迪生等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成功因素:____

____

(二)科技促进发展。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3)指出A;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A____;B____

(4)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系:____。

(三)科技是双刃剑。

漫画。

(5)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问题:____;

建议:____。2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圆。

错误____改正____。22、19世纪末;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错误:____

理由: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3、春秋时期,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____(判断对错)24、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百日维新”。____(判断对错)25、南北朝之际,匈奴杰出首领呼韩邪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____(判断对错)26、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西欧查理·马特改革后形成的等级制度实质上都是封建等级制度。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3题,共6分)27、明成祖时设锦衣卫加强监管监视。()改正:28、()(1)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01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是唐胥铁路。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是中华书局。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945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共同纲领》。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目前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问题突出,其中宗教信仰问题是中东问题的关键。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5题,共50分)30、【题文】(9分)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2分)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有何企图?(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请简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2分)31、【题文】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

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

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32、【题文】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材料五:这部法令是法国的;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部法令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请回答:

⑴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2分)

⑵材料二文献出自哪国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2分)

⑶材料三中“这些殖民地”指什么?(1分)

⑷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材料五谁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2分)

⑸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五则法令有何共同之处?(1分)33、【题文】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使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2分〕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2分)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34、【题文】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1分)

(2)图2中“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2分)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解析】【解答】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保留的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却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A.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车上书、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以及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本题的限制时间为“1912年”,四个中国人所说的内容必须发生在此时间之前或这一年才是有可能的。“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因此甲说的有可能;乙提到的“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1年被镇压,因此也有可能;丙说的“东交民巷”在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成为各国的使馆区,并且不准中国人居住,因此他的话不符合史实;丁说的内容是1912年元旦所发生的,符合史实。由此可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解析】【答案】C3、B【分析】本题考查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统治。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经分析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4、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的相关知识。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不再受敌人的牵制,战略上占据主动。由此可以看出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故选C。【解析】【答案】C6、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古希腊城邦中;雅典民主政体的建立在时间上先于其他城邦,因此可以认为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体的发源地,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解析】【答案】D7、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析】【解答】题干材料中说“信仰提倡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竞争’;是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强者对弱者的掠夺.”这一论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BD【分析】本题考查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是: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各个生产部门;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下降了三分之一,对外贸易下降三分之​二。股票销售量大不符合当时的事实。故选ABD。【解析】ABD9、ABCD【分析】略。

【解析】ABCD10、AB【分析】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和海地.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

本题以哥伦布的远航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11、BCD【分析】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这些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品。

故选:BCD。

本题考查了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解析】BCD12、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解析】【解答】依据所学;中共一大中央局书记是陈独秀.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11年12月,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

故选ABC.13、A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解析】【解答】红军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血染卢沟桥发生在1937年7月不属于长征时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武昌192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解析】【解答】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故答案为:

武昌;1927.15、张仲景司马迁祖冲之郦道元贾思勰王羲之【分析】【分析】(1)本题解题关键是从“医圣”切入;结合所学张仲景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解答.需掌握张仲景的相关知识.

(2)本题解题关键是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切入;由“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判断是《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了《史记》.

(3)本题解题关键是从“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切入;由此判断人物是祖冲之.

(4)本题解题关键是从“地理学家”“《水经注》”切入;由“地理学家”“《水经注》”判断是郦道元.

(5)本题解题关键是从“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切入;由“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判断是贾思勰.

(6)本题解题关键是从“书圣”切入,由“书圣”判断是王羲之.【解析】【解答】(1)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描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4)《水经注》是我国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5)《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答案为:

(1)张仲景.

(2)司马迁.

(3)祖冲之.

(4)郦道元.

(5)贾思勰.

(6)王羲之.16、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中俄《瑷珲条约》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5)本题考查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的史实.【解析】【解答】(1)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

(2)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是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3)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圆.大伙烧了三天三夜,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篇废墟.

(5)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颐和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

故答案为:

(1)中英《南京条约》.

(2)《辛丑条约》.

(3)中俄《瑷珲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权利法案》的颁布【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点评】掌握《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18、略

【分析】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解析】南京19、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是意大利的一位水手。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解析】×20、改进蒸汽机电灯兴趣、反复实践,不怕失败勤奋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瓦特的主要贡献和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2)本题主要考查瓦特;爱迪生等人成功的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4)本题主要考查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5)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及改善问题的好建议.【解析】【解答】(1)据材料一“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1782年,他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可知,瓦特的主要贡献是改进蒸汽机;材料二中爱迪生的发明创造有电灯等.

(2)据材料一“几乎没上过学的瓦特;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763年,瓦特发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的缺陷.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多次失败反复实践,”可知,瓦特成功的因素有兴趣;反复实践,不怕失败;据材料二“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可知,爱迪生成功的因素是勤奋.

(3)据图片中A“1765--1780”可知;A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76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开始;B“1870--1945”可知,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4)据材料一可知科技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5)根据以上漫画“排放烟和污水”可知;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根据以上漫画“街上接龙的汽车”可知,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交通拥挤.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针对以上问题,改善问题的好建议有: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故答案为:

(1)贡献:改进蒸汽机;电灯.

(2)兴趣;反复实践;不怕失败;勤奋.

(3)A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B点: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4)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5)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21、八国联军英法联军【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解答】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

故答案为:

错误:八国联军;改正:英法联军.22、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义和团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19世纪末的义和团“扶清灭洋”,所以没有反封建【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性质.【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先,应该确定义和团运动是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来抗击外国侵略者,但本质上仍然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且因为在运动当中的口号明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所以,义和团运动不能说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只能说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故答案为:

错误: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理由:义和团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19世纪末的义和团“扶清灭洋”,所以没有反封建.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城濮大战.【解析】【解答】春秋时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故答案为:

√.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公车上书.【解析】【解答】1895年5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应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故答案为:×.2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秦汉时期和匈奴的关系.【解析】【解答】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同汉朝订立了和好盟约.

故答案为:

×.26、×【分析】【分析】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印度后;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统治了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法兰克宫相时,进行了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五、改错题(共3题,共6分)27、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厂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监管臣民设置的。明成祖迁都北京后,进一步强化君权,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有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陈敏监视和侦查。故题目错误,锦衣卫改为东厂。【解析】×;锦衣卫改为东厂2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光绪帝实行变法。“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本题说法正确。(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本题说法错误,《马关条约》改正为《辛丑条约》。(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张铁路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詹天佑被清政府任命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克服了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而且还设计出人字形路轨减缓坡度,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詹天佑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故本题说法错误,唐胥铁路改正为京张铁路。(4)本题考查商务印书馆的有关知识。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机构,它的诞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故本题说法错误,中华书局改正为商务印书馆。(5)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史实。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从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本题说法错误,《共同纲领》改正为《双十协定》或《会谈纪要》。【解析】(1)【√】(2)【×】错误:《马关条约》;改正:《辛丑条约》。(3)【×】错误:唐胥铁路;改正:京张铁路。(4)【×】错误:中华书局;改正:商务印书馆。(5)【×】错误:《共同纲领》;改正:《双十协定》或《会谈纪要》。29、错误:“宗教信仰”改正:“巴以冲突”【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目前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问题突出,其中巴以冲突问题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东地区矛盾的准确识记。动荡的中东问题·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六、其他(共5题,共50分)3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材料一中两次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的原因:拿破仑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