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6首饮酒其五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6首饮酒其五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6首饮酒其五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6首饮酒其五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6首饮酒其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36首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古诗词曲梳理文学常识1内容梳理2作品主旨3理解探究4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结庐①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③?心远地自偏。内容梳理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情感:“心远”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内容理解:前四句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前两句设置悬念,写诗人虽然居住在闹市,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引发人们思考。后两句运用设问,自问自答,揭开身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谜底。【重点注释】①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②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③尔:如此,这样。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④见南山。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内容理解: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穆、淡远的画面。以景物衬托诗人悠闲自得、物我两忘的境界。“东篱”象征诗人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质。“悠然”写出了诗人远离俗世后的怡然自得、闲适恬淡。炼字:“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的随意和自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惬意【重点注释】④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山气⑤日夕⑥佳,飞鸟相与还。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写出了傍晚云气美好、飞鸟入林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内容理解:前句承上启下,承上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后句飞鸟返林。傍晚,山间的云气十分美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重点注释】⑤山气:山间的云气。⑥日夕:傍晚。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内容理解:“真意”既指自然之趣,又指诗人领悟到的生命真谛。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情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这首诗融情入景,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作品主旨1.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词句赏析)理解探究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用“见”字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符合。而“望”字却是有意为之。2、“问君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