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5年春)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3题16分)小冀所在的学校正在以“盛世中华·何以中国·我的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校刊。请你参与,帮小冀完成相关任务。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文学社社员根据校刊主题搜集美诗、美图,撰写了“设计有感”,准备选取最符合主题的刊物外观。请你阅读,回答问题。(8分)封面外观A:悬崖(qiàobì),勇者无惧。设计有感:泱泱中华,少不了敢于创造亘古未有的壮举的先驱。封面外观B: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设计有感:坚韧不拔,爱护人民,爱国(shìyán)铮铮作响。封面外观C: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木兰诗》)设计有感: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义无反顾,保家卫国。封面外观D: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设计有感: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戎马倥偬,万千思念凭君传语。(1)根据封面外观A、B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①(qiàobì)___________ ②(shìyán)___________(2)给封面外观A、B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亘古___________ ②坚韧不拔___________(3)结合封面外观与设计有感,完成名句①~④的默写。(4分)2.小冀在修订序言时,在本子上罗列了几个句子。其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2分)()A.《黄河颂》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魄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B.《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随军赴朝鲜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C.《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就节选自该作品。3.为让校刊更加凸显文化底蕴,小冀和其他编辑一起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并做了如下记录。请你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①【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乙】②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套,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善本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内底铸有金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1)【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此即五千多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丁】(1)将下面文字填入上文,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当后人回望我们的时候,希望能一如我们凝视前人一样,满怀自豪地说:“这,就是中国!”A.【甲】B.【乙】C.【丙】D.【丁】(2)下列对文段画线句中的成语或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全面表达了这次展览的意义。B.“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以体现何尊在展览中的重要地位。C.“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气象万千”应换成“气势不凡”,以表现何尊的特点。D.“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以对偶的修辞手法,既表现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又表达了百世祖先对“何以中国”的回答。(3)“流”的本义指液体移动;流动。根据语境,“源”“流”“汇”中的“流”是指______________。(2分)第二部分(4~17题54分)一、古诗文阅读让我们通过品读古诗文,进一步感受古人的爱国情怀。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8题。(共19分)【甲】逢入京使(节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乙】木兰诗(节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丙】明史钞略(节选)呼良朋,字汝兰,号益斋,镇东人。从戚继光御倭,战海上,数立功,累迁广西总兵。奉命征府江。以二万人为四队,绝险并进,斩虏贼数千。进击诸支洞,尽平之。当是时微①良朋两粤道路几绝。又念江岸纡阻,林菁蒙密,易以薮②奸。乃置戍建堡,分田给饷。贼无所凭怙于其间。令戍卒刊蒙翳③,治桥梁,邮置亭馆,络绎不绝。两江之间,往来如砥。(有删改)①微:如果没有。②薮(sǒu):指人或物聚集的地方。③令戍卒刊蒙翳:让戍卒砍伐遮天蔽日的杂树。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甲诗歌所展现的画面。(3分)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又念江岸纡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田给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是/时微良朋/两粤道路几绝 B.当/是时微良朋/两粤道路几绝C.当是时/微良朋两粤道路/几绝 D.当是时/微良朋/两粤道路几绝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以二万人为四队,绝险并进,斩虏贼数千。8.甲、乙、丙三篇诗文的主人公都曾在边塞面对外敌,请结合诗文内容,以及你对人物的了解,分别概括人物形象。(6分)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1题。(共9分)诗人光未然——黄河的歌者梁若冰①“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②1939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位英俊的诗人——年轻的革命家光未然,心中蓄积已久的创作激情,被壶口瀑布一泻千里的惊涛骇浪和纤夫们艰辛的劳动号子所点燃。③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11月出生在湖北省光化县老河口一个旧钱庄职员的家庭。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浪潮波及老河口,当时仅有13岁的光未然愤慨于中国百姓被洋人杀戮,便跟随同学们一同参加了游行示威,在街头演讲、演出爱国文明戏。他开始满腔热情地阅读革命书籍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认真思考民族的危亡和中国少年的使命。1927年春,光未然加入共青团。1929年,鄂北党团组织合并,光未然转为正式党员,这一年,他刚刚16岁。④两个唯美灵魂的相遇,成就了不朽的文艺作品。1939年1月,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在晋西抗日行军的途中,不慎从马上跌落摔断左臂,中央特批全队与诗人一起赴延安整训。在延安,经柯棣华医生手术后修养的短暂期间,他回想起多次经过黄河所看到的壮丽景象,在病床上口述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听到光未然的朗诵后,一把抓住歌词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冼星海顽强奋战了6天6夜,《黄河大合唱》终于在当年4月于延安首演,冼星海指挥,光未然亲自朗诵,为防止他吊着绷带有碍观瞻,别人还专为他披上了一件黑斗篷,很有战场气氛,也很气派。这部音乐史诗首演合唱尾音未落,毛泽东就跳起来高声叫好。⑤从此,《黄河大合唱》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黄河大合唱》到底鼓舞了多少青年的抗日救亡热情?答案是:不计其数!《黄河大合唱》以其雄浑铿锵的气势,展示了一幅中国人民屈辱、哀号、抗争、怒吼、复仇和搏斗的画面。很多人说:正是听到了《黄河大合唱》的咆哮和怒吼,才奔赴延安,奔赴解放区,奔赴抗战前线。⑥冼星海的学生、指挥家严良堃常说:“《黄河大合唱》哺育了我,我是在《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中成长的。”当时已经90多岁高龄的他仍然清楚地记得,1940年,他指挥了一场在重庆的演出,嘹亮的歌声划破了重庆上空消沉的雾霾,连国民党的公职人员宿舍也不时传出“风在吼,马在叫”的歌声,这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国统区的抗战士气。⑦激越的歌曲进入终章,黄河的歌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2003年7月,家人遵循光未然的遗愿在青海省选中黄河源头附近的高原小县——循化县作为骨灰安葬地。这位黄河的歌者、长江的儿子的骨灰伴着玫瑰花瓣静悄悄地、诗意地融入了那给予过他灵感与激情的母亲河。⑧奔涌的黄河将铭记他的才情!怒吼的黄河将铭记他的诗章!(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9.文章开头引用《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有什么作用?(3分)10.结合文中光未然的事迹和经历,谈谈作者为什么称他为“黄河的歌者”。(3分)11.小语所在的学校要举行“理想信仰·家国情怀”的主题活动汇报展演,他准备朗诵《黄河颂》,请你选择并推荐一种可以展现诗歌艺术风格的乐器,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3分)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琵琶【链接材料】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5题。(共18分)追击魏巍①刘大顺早已看好了接近敌人的道路,就带着两个新战士悄悄地钻进树林里。②这片松树林一直延伸到敌人左边。他们迅速隐蔽地穿行着,踏着积雪下了山坡。他们看到了树林尽头,才发现离那三个敌人还有一段距离。那三个敌人正在那里坐着吃东西。有一个人仿佛吃完了,手一挥,把一个罐头盒子当啷啷地扔到旁边。刘大顺提着枪沉吟了一下。他想,如果贸然钻出树林,敌人发现,势必拼命逃跑,也就难得抓住活的。他再一看,敌人后面有一块一丈多高的大石头。如果绕到大石头后面,从那儿突然出现,这几个家伙就跑不掉了。想到这里,他就吩咐那两个新战士就地停止,瞄好敌人,然后就向旁边悄悄地绕了过去。③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不一会儿,就来到大石头后面。即将到手的胜利,使他的心兴奋得怦怦直跳。他想,即使你们插上翅膀,也逃不出我的手心了。想到这里,他端着冲锋枪跃身而起,从大石头后边猛然跳了出去……④哪知就在这一瞬间,面前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原来山坡上坐着二三百个美国兵,正在仓皇地用饭,一见他,发出一片惊喊声,乱哄哄地都站了起来。刘大顺一愣,正要开枪射击,他的枪口已经被一个满脸胡茬子的美国兵紧紧抓住。接着,慌乱的敌人趋于镇定。他们发现,只不过是一个人,于是发出一阵狂叫,拿着枪呈扇面队形包围过来。即将陷入重围的刘大顺,一看敌人要来捉活的,心想:“我是共产党的兵,决不能当俘虏。今天就是死了,也要拉几个垫背的!”他抽出手猛力地向敌人脸上挥了一拳,接着飞快地从腰里掏出一颗飞雷,一拉导火索就投在地上。他的意思本来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没想到脚下是一面斜坡,那颗飞雷咕咕噜噜地滚了下去,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就像落下一颗大炮弹似的。黑烟起处,正在扑过来的敌人和那个满脸胡茬子的家伙,不知道他使的是什么武器,掉过头乱吼乱叫地跑开了。⑤飞雷的浓烟一散,刘大顺看见敌人没命地乱哄哄地向前逃去,精神为之一振,心想:“今天我非削倒你几个不行!”就端着冲锋枪猛扫起来。那两个新战士也赶了上来,他们一面扫,一面追,一面喊:“哪里跑!”紧紧跟着混乱的敌群,打得十分痛快。山上的同志们也纷纷开枪射击。这时敌人只嫌跑得慢,把身上的东西纷纷丢掉,枪也扔了。其中一个军官,皮带不知何时丢掉,用一根绳子串着手枪束在腰里。现在他也感到不便,一面跑一面将绳子解开,把手枪丢在地下。这时满地都是枪,刘大顺干脆把自己的冲锋枪往身后背,随手捡起一支枪就打。子弹打完,往旁边一扔再换一支,打得真是万分高兴!心想:“哈哈,连子弹都替我压好啦!今天我就打个便宜枪吧!”⑥这些魂不附体的美国兵,虽然个大腿长,拼命猛跑,但他们平常都是坐汽车的,又穿着笨重的大皮靴,哪里有我们的战士行动迅速?⑦不一会儿,刘大顺就插在了敌群中间。前面一股,后面一股,夹着刘大顺向前猛跑。刘大顺忽然一转念头:如果像这样追下去,还是难得抓住多少活的,说不定敌人还有跑掉的可能,不如先抓住一股再说,于是他陡然反过身来,大喝了一声:“站住!”接着“哗哗哗哗哗哗”地朝天空横扫。后面那股敌人就纷纷举起手来,在稻田里“扑通”“扑通”地全跪倒了。有些人不知什么时候把皮靴也脱下扔了,光着两只脚。一个一个用充满恐惧的蓝眼睛望着刘大顺,哆哆嗦嗦像筛糠一般抖个不停。(有删改)12.请梳理全文的故事情节,将下面的横线处填写完整。(4分)追到敌人时,刘大顺想抓住敌人,他绕到大石头后面;胜券在握时,刘大顺想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跃身跳了出去;将要陷入重围时,刘大顺想不能当俘虏,他(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敌人向前逃时,刘大顺想打倒敌人,他(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插在敌群中间时,刘大顺想(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反身大喝。1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才发现离那三个敌人还有一段距离。……这几个家伙就跑不掉了。(称呼变化)(2)那颗飞雷咕咕噜噜地滚了下去,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就像落下一颗大炮弹似的。(拟声词)14.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刘大顺的英勇的。(4分)15.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6分)【链接材料】从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战争结束,先后有290余万名志愿军入朝作战,197653名战士牺牲。零下40摄氏度,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地区连续激战五天五夜,全歼有着“北极熊团”之称的美军步兵7师31团。上甘岭战役中,人民志愿军抵御了敌方的无数次进攻,历时43天,敌人未能前进一步。告慰英烈,以一个更好的中国!三、整本书阅读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16~17题。(共8分)16.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请说说《骆驼祥子》所采用的叙事角度,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4分)17.祥子堕落的原因,一部分来自家庭悲剧。如果他生活的年代有微信,请你帮他设置一个微信家人群。要求:①写出入群的两位家人的名字;②分别写出这两位家人的特点。(4分)第三部分(18题50分)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请以《乡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5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1.(1)①峭壁②誓言(每空1分)(2)①gèn②rèn(每空1分)(3)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③马上相逢无纸笔④凭君传语报平安(每空1分)2.D(2分)点拨:《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故选D。3.(1)D(2分)(2)B(2分)(3)发展(2分,意思对即可)4.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亲人和家乡,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3分,意思对即可)5.(1)有余(2)同“贴”(3)思考,考虑(4)赐予,给予(每小题1分)6.D(2分)7.(1)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故乡。(2分)(2)(呼良朋)把(手下的)二万人分为四支队伍,穿越险境一同前进,斩获俘虏了几千名贼寇。(2分)8.岑参随军征戍多年,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祖国和人民的思念和热爱之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2分)花木兰是个忠孝双全、不慕名利、谨慎机敏、勇毅坚强的巾帼英雄,从她代父从军,拒绝当尚书郎可见。(2分)呼良朋平贼寇,多次建立战功,他善于领兵打仗,有勇有谋。(2分)【参考译文】【丙】呼良朋,字汝兰,号益斋,是镇东人。(他)跟从戚继光抵御倭寇,在海上与倭寇大战,屡次立下功劳,多次升迁后任广西总兵。(他)奉命出征广西府江。(呼良朋)把(手下的)二万人分为四支队伍,穿越险境一同前进,斩获俘虏了几千名贼寇。接着又攻击(藏贼寇的)各个支洞,把他们全部平定了。在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呼良朋,两粤间的道路几乎断绝了。(他)又考虑到府江两岸阻隔而曲折,草树茂密,容易聚集坏人。于是(他)就设置驻防,修建堡垒,把田地分给士兵耕种,发放军饷。贼寇在两岸之间再没有依靠和躲藏的地方。(他)又让戍卒砍伐遮天蔽日的杂树,修建桥梁,设置驿站亭馆,来往络绎不绝。两江之间的往来(非常顺畅),就像在磨刀石上一样。9.引用《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光未然;(1分)激昂磅礴的歌词将读者带回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雄浑壮阔的时代浪潮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用的歌词耳熟能详,为后文展现光未然对黄河的深情和一腔爱国热忱的形象作铺垫。(1分)10.光未然的创作灵感来自黄河的壮丽景象;(1分)《黄河大合唱》激发了当时国人救亡图存的抗战士气,有着极其伟大的现实意义;(1分)诗人光未然用一生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