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02重难创新练
03真题实战练
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1.下图是艾弗里用两种肺炎链球菌进行的两组实验,实验1得到结果1,实验2得到结果2.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S型细菌f瑞常+R型细菌f|结果1|
DNA酶水解加甘
s型细菌DNA+R型细的结果2
A.结果1为培养基上长S型、R型细菌
B.结果2为培养基上仅长R型细菌
C.实验2自变量控制运用了“减法原理”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B.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相同的
3.菌株甲能够降解煌类物质A,不能降解煌类物质B;菌株乙能够降解煌类物质B,不能降解煌类物质A„
将菌株乙中的某种物质提取出来,加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株甲,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A
又能降解物质B。推测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A.降解物质B的酶B.DNAC.RNAD.多糖
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4.现有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科研人员设计了如表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将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分为两组,一组用适量DNA酶处理(a组),另一组用等量检测是否有子代病
I
RNA酶处理(b组),然后分别侵染宿主细包毒产生
将被侵染的宿主细包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喀咤核昔酸(c组)和胸腺检测子代病毒是否
II
喀咤核昔酸(d组)的培养基上,之后接种该病毒具有放射性
A.I中采用的是“减法原理’
B.II中不能都用3H标记尿喘咤和胸腺嚏咤
C.a组可作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假设
D.b组有病毒产生、d组病毒有放射性说明其遗传物质是DNA
5.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之分。烈性噬菌体也称为毒性噬菌体,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
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包后,
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DNA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
进行增殖,是不引起宿主细包裂解的噬菌体,又称溶源噬菌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发生了生态重组
B.两类噬菌体合成核酸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菌
C.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温和噬菌体
D.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是用T,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噬菌体20分钟后会引起大肠杆菌裂解。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组:光标记大肠杆菌
A.A组试管III中有少量子代噬菌体含32P
B.本实验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C.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了模板、原料和酶等
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7.下列关于科学方法、技术及实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推出测交实验理论值为1:1,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
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
D.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和手机拍下的显微镜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的照片都属
于物理模型
8.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
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
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
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遗传物质
9.RNA世界假说是科学家依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一条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生命起源的
早期阶段,RNA是生命的主要构成要素和遗传物质。以下科学事实中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核糖体中的rRNA可以催化肽键的形成
C.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
D.细包中是先合成核糖核甘酸,再将核糖核甘酸转变成脱氧核甘酸
㈤2
一、单选题
i.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材料及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卡尔文循环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
验中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B.辛格和尼科尔森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尝试制作真核细包的三维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都用到了物理模型建构法
C.从细包中分离各种细包器、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相
同的离心法
D.脂肪鉴定的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实验、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
到酒精的浓度和作用均不相同
2.对遗传的认知不断深入。下表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中,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科学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或结论
A摩尔根假说一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生态定位在X染色体上
B赫尔希、蔡斯离心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沃森、克里克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梅塞尔森、斯塔尔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A.AB.BC.CD.D
3.烟草花叶病毒和车前草病毒均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下图是两种病毒的重建实验。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感染
草
烟花
病
叶毒
草
烟
叶
花
毒
病
―乙
原始状拆开的组合病毒
态病毒病毒
A.该实验证明了RNA是某些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
B.重建形成的病毒,病毒形态可能无法稳定维持
C.两种病毒的重建过程中发生了生态重组
D.可利用3H对两种成分进行标记开展实验探究
4.离心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分
离,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包器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离心技术将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
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含不同N元素的DNA分布在试管的不同位置
D.科学家可以用离心法直接将番茄细包和马铃薯细包融合得到杂种细包
5.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的DNA将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理是生态重组
B.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大部分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C.烟草花叶病毒RNA能感染烟草叶片,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可以单独侵染宿主细包
D.大肠杆菌分裂三次后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两条粗细一致的条带
6.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生态表达的部
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RNA聚合酶是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的
B.图乙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tRNA、mRNA和核糖体
C.图甲中形成①②时存在T—A配对,形成③④时存在A—U配对
D.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
7.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
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
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
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
8.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保沪搅拌离心
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一含35s的大肠杆菌一■——上7►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
A.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都很高
B.子代T2噬菌体均会被35s标记
C.大部分子代T2噬菌体被32P标记
D.实验前需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T2噬菌体
9.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依次经过培养一离心-搅拌一检测等步骤
B.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C.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②过程搅拌不均匀
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
10.单链RNA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抗菌肽来降低肠道内菌群的数量和丰富度,导致有益菌群受到削弱
从而降低机体抗病毒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的单链RNA能携带遗传信息
B.抗菌肽与RNA均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
C.抗菌肽与RNA均含有C、H、0、N四种元素
D.服用抗菌肽制成的药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
二、多选题
11.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i、sn、SIII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生态突
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I、RikRIH),R型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I、SII、
SlIDo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包,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
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若甲菌为RII,乙菌为sm,子代细菌可能为SIII和RH,则能说明RH是转化而来的
C.若甲菌为SIII,乙菌为RII,子代细菌为SIII和RII,则能说明SIII是转化而来的
D.若甲菌为SIII,乙菌为RIII,子代细菌为SIII和RIII,则能排除生态突变的可能
12.在对照实验中,控制变量可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
“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中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作加热、滴加FeCb溶液、滴加肝脏研
磨液的处理
B.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观察其生殖器是否萎缩
C.格里菲斯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观察小鼠是否存活
D.“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完全培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
13.物种去除实验是指从群落中去除一种或几种物种的实验方法,被用在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某一特
定种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等研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去除一种生物后,另一种生物也随之消失,说明两种生物是互利共生关系
B.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种植物,生态系统功能会发生相同程度的变化
C.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去除物种造成的影响越小
D.物种去除实验运用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
14.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细菌和R型细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会遗留下完整的各DNA片段,下图为肺
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R型细菌
A.S生态能与R型细菌DNA整合是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推测S生态可能具有控制荚膜形成的作用
D.加热处理对氢键和磷酸二酯键均有破坏作用
15.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质如下:处于特定生长期的R型细菌分泌感受态因子诱导自身产生细包壁自溶素,
从而使自身细包壁局部缺失而呈感受态(一种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S型细菌中控制多糖荚膜合成
的相关生态进入R型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进而表达。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细
菌和R型细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R型细菌分泌的细包壁自溶素可用于分解植物细包的细包壁
B.将R型细菌的DNA与S型细菌混合,不能产生R型细菌和S型细菌两种细菌后代
C.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其后代也是S型
D.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细菌主要来源于R型细菌的转化
三、非选择题
16.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和。将上述a〜f以正确的时间顺
序排列(a为子代噬菌体):.(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o以32P
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e〜f过程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时出现的异
常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曲线中,用来表示Tz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最合理的是
行的操作是—。
(4)某种感染动物细包的病毒M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为探究病毒M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某研究小组展开了相关实验,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酶、RNA酶、小白鼠及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I、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
②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请完善下表(已知A/B为实验组,C/D为对照组且D组为空白对照
组):
组别ABCD
注射溶液适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II、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1.(2024・湖南・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成功用噬菌体治疗方法治愈了耐药性细菌引起的顽固性尿路感染。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用噬菌体治疗时,噬菌体特异性侵染病原菌
B.宿主菌经噬菌体侵染后,生态定向突变的几率变大
C.噬菌体和细菌在自然界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协同进化
D.噬菌体繁殖消耗宿主菌的核昔酸、氨基酸和能量等
2.(2022・重庆•高考真题)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B.生态在染色体上
C.DNA是遗传物质D.DNA半保留复制
3.(2022・辽宁・高考真题)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下表对教材中相关研究的叙述,
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材料生物学研究
A小球藻卡尔文循环
B肺炎链球菌DNA半保留复制
C枪乌贼动作电位原理
DT2噬菌体DNA是遗传物质
A.AB.BC.CD.D
4.(2022・河北・高考真题)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生态位于染色体上
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
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5.(2022・广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生态在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6.(2022•浙江・高考真题)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
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
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
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包形态得到实验结果
7.(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生态自由组合定律
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02重难创新练
03真题实战练
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1.下图是艾弗里用两种肺炎链球菌进行的两组实验,实验1得到结果1,实验2得到结果2.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s嚣2+R型细菌
S型细菌
DNA酶水解
S型细菌DNA「
A.结果1为培养基上长S型、R型细菌
B.结果2为培养基上仅长R型细菌
C.实验2自变量控制运用了“减法原理”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A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
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详解】A、结果1中含有S型细菌的DNA,能使得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结果1培养基上含有
S型、R型细菌,A正确;
B、结果2不含有S型细菌的DNA,而DNA为转化因子,则培养基上仅长R型细菌,B正确;
C、实验2利用了酶解法去除S型细菌的DNA,采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的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o
2.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B.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相同的
【答案】B
【分析】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菌落表面光滑、有多糖类荚膜的有毒的S型细菌和菌落表面粗糙、没有
多糖类荚膜的无毒的R型细菌。
【详解】A、艾弗里的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转化因子
究竟是什么物质,A正确;
B、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落特征不同,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R型细菌向S
型细菌的转化,C正确;
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相同的,其实质都是生态重组,D错误。
故选B。
3.菌株甲能够降解煌类物质A,不能降解烧类物质B;菌株乙能够降解烧类物质B,不能降解煌类物质A„
将菌株乙中的某种物质提取出来,加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株甲,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A
又能降解物质B»推测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A.降解物质B的酶B.DNAC.RNAD.多糖
【答案】B
【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小鼠。
2、实验原理:S型肺炎链球菌使小鼠患败血病死亡;R型肺炎链球菌是无毒性的。
3、实验过程: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
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无毒性
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4、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A又能降解物质B,表明菌株甲可能
整合了菌株乙中降解物质B的DNA,因此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可能是菌株乙的DNA,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o
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4.现有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科研人员设计了如表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将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分为两组,一组用适量DNA酶处理(a组),另一组用等量检测是否有子代病
I
RNA酶处理(b组),然后分别侵染宿主细包毒产生
将被侵染的宿主细包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喀咤核甘酸(c组)和胸腺检测子代病毒是否
II
喀咤核昔酸(d组)的培养基上,之后接种该病毒具有放射性
A.I中采用的是“减法原理”
B.II中不能都用3H标记尿喘咤和胸腺嚏咤
C.a组可作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假设
D.b组有病毒产生、d组病毒有放射性说明其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包内寄生并
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包型微生物;
2、鉴定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方法:
(1)成分分析法:分析新病毒核酸中的含氨碱基种类或五碳糖种类进而确定核酸类型;
(2)酶解检测法: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两组新病毒的核酸,然后将处理过的核酸注入宿主细包,
观察能否产生子代病毒;
(3)标记宿主法: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一组宿主细包内的T和另一组宿主细包内的U,而后用新病毒
分别侵染两组做过标记的宿主细包。
【详解】A、I中采用的方法是酶解法,向a、b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减法原理,A正确;
B、尿嚏咤和胸腺嚏咤分别是RNA和DNA特有的碱基,且都含有H元素,因此可以用3H标记尿嚏咤和胸
腺喀咤,B错误;
C、由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因此a组可作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假
设,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该假设的正确性,C正确;
D、b组用RNA酶(RNA被分解)来处理,结果b组有病毒产生,酶具有专一性,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是DNA;d组加有胸腺喀咤核甘酸(合成DNA的原料),结果子代病毒有放射性,说明该病毒可以利用胸
腺喀咤核甘酸,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B。
5.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之分。烈性噬菌体也称为毒性噬菌体,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
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包后,
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DNA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
进行增殖,是不引起宿主细包裂解的噬菌体,又称溶源噬菌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发生了生态重组
B.两类噬菌体合成核酸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菌
C.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温和噬菌体
D.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是用T2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答案】B
【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包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
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包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包,病毒就无法进行
生命活动。
2、噬菌体是DNA病毒,它的宿主细包是大肠杆菌,它的增殖过程为:首先吸附到大肠杆菌,注入DNA到
大肠杆菌,自身提供模板DNA、其它原料由大肠杆菌提供来合成新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组装成子
代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详解】A、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其生态整合于细菌DNA分子上,说明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
会发生生态重组,A正确;
B、两类噬菌体都是在寄主内,利用寄主细包提供的原料、场所、能量完成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故两类
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菌,B正确;
C、T2噬菌体会引起大肠杆菌裂解,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烈性噬菌体,C错误;
D、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利用大肠杆菌细包内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因此T2噬菌体感染被32P
标记大肠杆菌增殖后DNA才能获得32P标记,D错误。
故选B。
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噬菌体20分钟后会引起大肠杆菌裂解。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
试管nm
L「r
接种
培养1小时
搅拌、离心
上
清液
沉淀
A组:32P标记大肠杆菌
B组:光标记大肠杆菌
A.A组试管III中有少量子代噬菌体含32P
B.本实验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C.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了模板、原料和酶等
【答案】A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
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一注入一合成T组装一释放。
【详解】A、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宿主细包内,32P标记的DNA进入了宿主细包内,经多次半保
留复制,A组试管中沉淀中少量DNA含有32p,A正确;
B、本实验中A组和B组都是实验组,形成对比实验,B错误;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主要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明了DNA能自我复制,能控制蛋
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证明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C错误;
D、噬菌体增殖过程中的原料、酶和能量均由大肠杆菌提供,噬菌体提供模板,D错误。
故选Ao
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7.下列关于科学方法、技术及实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推出测交实验理论值为1:1,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
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
D.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和手机拍下的显微镜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的照片都属
于物理模型
【答案】A
【分析】1、以实物或图画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2、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
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根据假说内容推理,预期测交实验结果理论值为1:1,属于“假说-演
绎法”中的“演绎推理”内容,A正确;
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存在转化因子,使活的R型肺炎
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但他没有继续设计并实施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B错误;
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DNA酶等,利用酶的专一性,使提取液中的蛋白
质或DNA水解,分别观察没有蛋白质或DNA的提取液是否具有转化能力,这属于控制变量中的减法原理,
C错误;
D、照片是真实的物像,不属于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D错误。
故选Ao
8.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
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
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
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遗传物质
【答案】A
【分析】核酸种类与生物种类的关系如下表:
生物类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
原核生物和含有DNA和RNADNA„细包核与细包质的遗小麦、水稻、肺炎链
真核生物两种核酸传物质都是DNA球菌等
只含DNADNA噬菌体
病毒
只含RNARNA烟草花叶病毒
由上表可知: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A、不具细包结构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
A错误;
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肺炎链球菌的细包内既有DNA又有RNA,但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是针对整个生
物界而言的,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o
9.RNA世界假说是科学家依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一条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生命起源的
早期阶段,RNA是生命的主要构成要素和遗传物质。以下科学事实中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核糖体中的rRNA可以催化肽键的形成
C.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
D.细包中是先合成核糖核甘酸,再将核糖核甘酸转变成脱氧核甘酸
【答案】B
【分析】题意分析,如果“RNA世界”的假说正确的话,那么很多生命活动都应该以RNA为基础,据此做出
判断。
【详解】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支持该假说,不符合题意,A正确;
B、核糖体中的rRNA可以催化肽键的形成,说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和RNA有关,支持该假说,不符合题
意,B错误;
C、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说明先有DNA,再有RNA,不支持该假说,符合
题意,C正确;
D、细包中是先合成核糖核甘酸,再将核糖核甘酸转变成脱氧核甘酸,即先合成RNA,再合成DNA,支持
该假说,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
㈤2
重难创新练
一、单选题
i.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材料及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卡尔文循环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
验中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B.辛格和尼科尔森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尝试制作真核细包的三维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都用到了物理模型建构法
C.从细包中分离各种细包器、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相
同的离心法
D.脂肪鉴定的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实验、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
到酒精的浓度和作用均不相同
【答案】B
【分析】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自水;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
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卡尔文循环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放
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但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运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并未设计放射性同位素,A正确;
B、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属于物理模型,辛格和尼科尔森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也用到了物理模型构建法,B
正确;
C、从细包中分离各种细包器、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离心
法,但有所不同,如分离各种细包器用到的是差速离心法,DNA复制方式的研究用到了密度梯度离心法,
C错误;
D、脂肪鉴定的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实验、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到酒
精的浓度和作用不完全相同,它们所用到的酒精浓度依次为50%酒精、无水乙醇、95%酒精和95%酒精,D
错误。
故选B。
2.对遗传的认知不断深入。下表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中,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科学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或结论
A摩尔根假说一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生态定位在X染色体上
B赫尔希、蔡斯离心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沃森、克里克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梅塞尔森、斯塔尔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A.AB.BC.CD.D
【答案】B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生态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生态在染色体上。
3、1958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含有&N标
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4N的培养液中,然后,
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详解】A、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生态定位在X染色体上,进而证明生态位于染色
体上,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通过离心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而不是提取噬菌体的DNA,B
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从而使人们能直观认识DNA的结构,
C正确;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错误。
故选Bo
3.烟草花叶病毒和车前草病毒均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下图是两种病毒的重建实验。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烟草
花叶
病毒
乙
―
毒
合病
的组
拆开
原始状
病毒
态病毒
传物质
主要遗
病毒的
是某些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质生态改良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各种用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范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九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奋斗新青年演讲稿范文(30篇)
- 公司实习生2024工作总结(31篇)
-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1.1.2 信息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
- 2025年软式透水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dule6 Unit 2 How old are you?(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度互联网+业务提成合作框架合同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T-CSPSTC 111-2022 表层混凝土低渗透高密实化施工技术规程
- 食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 医院急救中心劳务外包采购项目评标办法(评分细则表)
- 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 2024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QCT1067.5-2023汽车电线束和电器设备用连接器第5部分:设备连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石灰石开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 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