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
病因、病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医教研室病因、病机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而引发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就是病机。病因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疠气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劳逸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自然界的六种不同的气候,称为“六气”。正常情况下,“六气”不致病。只有在非正常情况下,“六气”才致病。这时才称为“六淫”。“淫”,太过或不及,所以“六淫”又称为“六邪”。是一切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外感致病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六淫邪气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故称外感病。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可单独使人致病、也可合并使人致病。转化性: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寒化热、湿化燥等。外感致病六淫的性质
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寒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属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暑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燥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热易耗气伤津热易生风动血热易致肿疡热(火)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称疫气、毒气、时气、杂气、异气、戾气、乖戾之气等。致病特点: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影响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气候、环境、饮食、预防措施、社会等因素。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逆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的阴阳气血而发病,病自内生,又称“内伤七情”。七情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五志分属五脏;“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七情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影响病情变化情志致病医案一一女子病不食,面北卧者半载,医告术穷,翁诊之,脉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气结于脾故耳。”叩之则许嫁丈夫入广五年。翁谓其父曰:“是病惟怒可解,盖怒之气击而属木,故能冲其土之结,今宜触之使怒耳。”父以为然。翁入而掌指面者三,责其不当其有外思。女子号泣大怒,怒已进食,翁复潜谓其父曰:“思气虽解,然必得喜,则庶不再结。”乃诈以其夫有书,旦夕且归,后三月,夫果归,而病不作。情志致病医案二孙姓童,一日游寺观,见神像有须,试拔之,得一茎,归告其母。母信佛,吓之曰:“今夜神必来捕汝,其慎之。”童信其言,恐惧万状。入夜果寒热剧作,延某名医往诊,医询得真情,因谓之曰:“神像泥塑者也,拔一须无碍也。”童不信,医佯为愤怒,谓童曰:“我往拔以示汝”,旋返,出须示之,童遂悦服。翌日热降病愈,其实医生示看,乃猪鬃也。饮食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饮食不洁:导致胃肠炎、寄生虫病、中毒等。饮食偏嗜:五味偏嗜寒热偏嗜
劳逸过劳: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过逸:过度安逸痰饮痰饮:痰和饮都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致病特点:阻滞气机、气血;致病广泛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重浊粘滞缠绵。瘀血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液运行不畅而凝滞;还有外伤、气虚统摄失职或邪热迫血妄行,使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瘀血致病特点病位不一,病症各异。病证虽多,特点共同: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疼痛加甚。肿块:固定不移。出血:多紫暗色,或夹有血块。肌肤爪甲失荣:面色黎黑或紫暗,肌肤甲错,口唇青紫。瘀血舌象:舌色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迂曲。瘀血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结石形成:脏腑本虚,湿热浊邪乘虚而入,蕴郁积聚不散,或湿热煎熬日久而成。致病特点:病位不同,病证不一。易致疼痛,易惹湿热。病程较长,时起时伏。病机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使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正邪相争
正邪相争与发病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正邪相争与发病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发病与否
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正邪之间消长盛衰变化,必然导致疾病发展趋势上出现表邪入里,或里邪出表的病理变化过程,亦即病邪出入。
表邪入里
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肌肤卫表引发表证,而后则内传于里,转化为里证的病理传变过程。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反映,多由于机体正气受损,疾病能力减退,正气不能制止病邪的致病作用,病邪得以向里发展;或因邪气过盛,或因失治、误治等,指表邪不解,传变入里而成。里邪出表
指病邪由里透达于表的传变过程。是邪有出路,病势有好转和向愈之机的反映,多因正气渐复,邪气日衰,正气驱邪外出所致。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虚实病机虚实变化
虚实病机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即致病邪气和机体抗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而正邪相搏,斗争剧烈。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即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邪盛和正衰同时并存在的病理状态。虚实转化: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所导致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虚实真假: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别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可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是指本来以邪气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实性病理变化,转化为以正气亏虚为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由虚转实:是指本来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理变化,由于脏腑功能衰弱,水湿、痰饮、瘀血等实邪留滞蓄积体内,转化为邪实为主要方面的实性病变的过程。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是指本质为正气不足,但由于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出现邪实假象的病理状态。真实假虚:是指本质为邪气虚实,但由于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而出现正虚假象的病理状态。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阴阳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维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即所谓“阴平阳秘”。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状态。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亡失
阴阳偏胜
阳偏胜:“阳胜则热”阴偏胜:“阴胜则寒”热寒寒热夹杂阳阴阴阴阳阳阳盛阴盛阳亢阴盛阴阳偏衰阳偏衰:“阳虚则寒”阴偏衰:“阴虚则热”阳阳阳阴阴阴热寒寒热夹杂阴虚阳虚阴阳两虚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俱虚阴阳格拒阴盛格阳:真寒假热阳盛格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性别教育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旅行套餐采购合同
- 产业分析实习协议
- 教官学期工作总结
- 辛集中学高二语文限时训练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食品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集体活动健康教育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书法理论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时间轴时间线课件图表
- 物业小区危险源识别
- 矿山应急管理培训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司机职业素养及礼仪培训
- DB43T 874-2016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 DB15T 435-2020 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规程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第1号修改单)》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道法六下 第4单元 大单元任务群教案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原卷版)
- 2024-2030年中国相变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