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1 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三单元11 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三单元11 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三单元11 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第三单元11 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课文结构,体会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贯通”的特点。学习通过正反说理论证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教学重难点】正反说理论证的论证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课前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字音正伶官(líng)仇雠(chóu)锦囊(jǐn)沾巾(zhān)契丹(qì)所溺(nì)请其矢(shǐ)通假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通“毋”,不要)一词多义微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地位低下,卑贱)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告诉)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其意气之圣,可谓壮哉(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之极邪?(是……还是)词类活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间;向东)负而前驱(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函梁君臣之首(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事;智谋勇气)导入李清照曾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学习《项羽之死》时,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把其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可见,帝王对于自己的失败很多时候是归结于天命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事呢?合作学习第一段这是一篇史论文,欧阳修在第一段中,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呢?(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没有)【明确】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作者依据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呢?(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相关链接】李存勖,是唐庄宗(885年-926年),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长子,后唐开国皇帝。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就是死敌梁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叫“大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梁朝,定都洛阳。天成元年(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第二、三段合作学习:默读二、三段,请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庄宗做一个简单的履历表。年代岁数事件90823接受三矢,继续遗命91227系燕父子以组92338函梁君臣以首9264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明确】得天下十几年,失天下只有三年。用原句回答得天下和矢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兴国”时庄宗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的【明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5.阅读庄宗灭国时,作者是对场面的描写部分?作者描写前后两种不同的场面有何用意?【明确】“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答:与前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人震撼,发人深省。通过分析庄宗得失天下,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总结本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第四段行文到第三段,已得出结论,似乎可以结束,那么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明确】否,作者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之上,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逆”的经验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安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自然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不是简单的重复。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通过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矢天下的历史事实,阐明了国家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以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要戒骄戒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不要重蹈覆辙。板书设计(第一段)提出论点,引出论据举例论证(得天下)伶官传序伶官传序举例、对比论证(第二、三段)具体论证举例论证(失天下)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四段)总结教训,收束全篇五、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016重庆巴蜀中学期末,4-7,19分)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传》(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B.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C.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D.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答案】A“觉”的主语为“事”,“事”后不能断句。排除B、D。“反”是“王温”的举动,“王温”不能断句,排除C项。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缙绅,愿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B.藩镇,亦为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末未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藩镇。C.朔,古人把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晦”,农历每月十五称为“望”,农历每月十六称为“既望”。D.崩,古代把帝王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帝王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答案】C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宗既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后唐的灭亡。B、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们在伶官面前敛声屏气,小心翼翼。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乂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乂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和他开玩笑,问他还想干什么。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答案】C强加因果,郭门高是因为军功而当上从马指挥使的。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译】从他做主,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到了灭亡。(2)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译】庄宗喜欢唱戏,最终就被郭门高弑杀,尸体被用乐器焚烧,这难道不是真的吗?难道不应该戒惧吗?【参考译文】(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到了灭亡。当时,众伶人出入宫廷,侮辱戏弄官员,群臣又愤怒又痛恨,却不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被宠信而升迁。各地藩镇,争相送他们财物贿赂,而景进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庄宗派景进等人出宫到民间访查,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奏报。他每次在大殿中奏报事情,左右的人全部屏退,军事机要和国家政务他都参与决策。三司使孔谦用对待哥哥的礼节对待他,叫他“八哥”。庄宗驾临邺都,就派遣景进等人搜罗邺地美女上千人,来充实后宫。而景进等人借机干坏事,士卒的妻子、女儿因此而逃跑的有上千人。庄宗回洛阳时,景进用车载邺地美女数千人跟从,在道路上一个接着一个,男女混杂。郭门高名字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他虽然是凭着伶官的身份飞黄腾达,但曾经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乂又收他为养子。郭崇韬死,李存乂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酒,愤然流下眼泪,诉说两个人的冤屈。这时,从马直的士兵王温在宫中宿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刺激他手下士兵说:“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到攻破邺,就把你们这些人全部坑杀。”士卒们相信了他,全都想叛乱。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宗向东退往汴州,然而李嗣源先进入汴州。庄宗到了万胜镇,不能前进,就又往回走。士兵逃散,还剩二万余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往汜水去,想扼守关隘抵挡李嗣源。四月丁亥朔日,庄宗在中兴殿大会群臣,宰相奏对三刻后结束。随从皇帝车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列阵、步军在五凤门列阵等候。庄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