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宛敏渭教学目标:1、 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2、 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获取,筛选,整合的能力3、 了解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从而认识唐宋诗歌的价值及读故事的趣味,积累一些古诗4、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教学重点:抓住唐宋大诗人诗中描写的特点规律,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物候知识。教学难点:1、对唐宋诗内容的理解; 2、本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出《大自然的语言》的片段,根据内容请学生说说什么是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竺可桢和宛敏渭的《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再次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了解古诗中物候现象及规律。二作者简介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三文体知识简介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说明的对象2说明对象的特点3说明文的分类:内容: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语言: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4.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5.说明顺序:间顺序时空间顺序逻辑顺序6.说明的语言:准确性四检查预习情况1 检查本课字词,请同学读准字音卉(huì)勰(xié)瀛(yíng)滹沱(hūtuó)蕃(fān)瀼(ràng)涪(fú)2 解释下列词语:相得益彰:至理名言:3,通过预习课文说说本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师友共同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4,第二部分中作者又从那两个方面来关注物候的?(3至5)自然段举例说明唐宋诗中对植物的关注;(6至7)自然段说明唐宋诗中对动物的关注。5,根据文中的介绍,哪个组来说说什么是物候?6,研究物候对农业有什么作用结合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来回答(师友共同合作讨论交流)明确: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师友共同讨论完成)1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诗有什么作用?2“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和“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两句话矛盾么?3研究石头和花卉有什么作用?(从文中找出来)4可见,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是什么?(从原文找出来)明确:1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引出本文说明的目的2不矛盾。说石头和花卉没有语言,是指他们不能通过语言表达情意,不会说话;说鸟语花香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花香鸟语能暗示并告知人们大自然的一些规律。3略。4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二阅读第二段并回答1、唐宋大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2、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他们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词、民歌,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民歌、竹1枝词编成诗句。答案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为何能掌握大自然语言,编成诗句。三阅读3至7自然段填表回答1,课文中引用的诗词反映了怎样的物候现象。填写表格,师友共同完成表格。诗人 诗文 物候规律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物候规律是:1、草木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规律2、循环随物候转变。 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李白“东风已绿瀛州草……”《扶风豪士歌》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总结:说明物候有区域性 李益《临滹沱见蕃使》刘禹锡《竹枝词》王之涣《出塞》毛泽东 《送瘟神》总结:说明杨柳是初春的象征;物候的地域性和历史变迁是分不开的。杜甫 “西川有杜鹃……” 侯鸟与物候的关系 陆游 《鸟啼》 侯鸟与农事的关系 2在第五段中作者引用大量的材料,目的何在?明确:关注这些诗中涉及的地点变化,就会发现树木抽青是随着地点变化而变化的,从而表明杨柳抽青也因地点而不同,在实践上也有早晚。四阅读最后一段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确:这段话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告诉我们在读诗观察物候时“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不要以诗歌为限,指明了物候研究的方向。五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子来说明。提示: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举例子和引用的说明方法。如:文中列举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芳草的枯荣,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这循环随着气候转移,:春天到,芳草就苏醒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和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告诉了人们春天到来的标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如作者采用分类别等方法,准确分析了唐宋大诗人作品中的物候现象,山川鸟兽,月露风光,无所不及。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这一课一方面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我们欣赏到很多名作佳作,把科学与文学结合在一起,使文章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六课堂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增进自己的见识、修养。七本文写作特色1多出引用诗文充满诗情画意;2条理清晰用了“总ᅳ分ᅳ总”3语言生动、平时八课堂练习按照下列诗句描写景物的不同季节,分类。(1)表示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2)表示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3)表示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4)表示冬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①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②溪水觉暖微函碧,山杏经春半吐红。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⑤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若尔盖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食品供应合同范本
- 天津市红桥教育中学心2025年第二学期初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中建-工程分包合同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书店员工合同协议书
- 古诗阅读渔歌子赏析课件
- 发热症状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信息技术 《For…Next语句》教学设计 沪教版选修1
- 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3.2风的利用 教案
-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课内外古诗词对比阅读
- 《用户体验设计导论》第16章 视觉设计的用户体验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课件
- 通 用泛亚在线测评题
- 2025届高考物理讲座课件:《对标三新寻求突破》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三篇
- 绿化带改停车位施工方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 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