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与地球仪 (原卷版)_第1页
1.2 地球与地球仪 (原卷版)_第2页
1.2 地球与地球仪 (原卷版)_第3页
1.2 地球与地球仪 (原卷版)_第4页
1.2 地球与地球仪 (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

第1页共9页.

1.地球的形状

(1)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猜想)→月亮和太阳(逻辑推理)→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证明)→卫星照片(亲

眼目睹)。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为球体。

★航行顺序:西班牙出发→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穿越赤道次数:4次

(2)真实形状:

★能够证实地球为球体的证据:①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船②月食现象③全球任何地方,重力都

向下④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2.地球的大小

(1)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注意单位。

3.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制作: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地球仪为正球体,地球为不规则球体,地球仪不能完整

表示地球全貌)

(2)地球仪五要素:

地轴(假想轴,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南极(地球最南端)、北极(地球最北端)、纬线、

经线。

4.经线和纬线:横纬竖经

要素纬线经线

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

定义

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线也叫子午线。

长度长度有长有短,最长的是赤道,经线长度都相等

第2页共9页.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形状纬线都是圆圈(除极点)经线都是半圆

相互关系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构经纬网

特殊纬线0°(赤道)、23.5°N(北回归线)、23.5°S(南回归线)、66.5°N(北极圈)、66.5°S(南极圈)

特殊经线0°(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图形记忆

5.纬度和经度

要素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赤道(0°纬线)—9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180°经线

表示符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

变化规律南纬度数越大。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判断南北纬方法: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判断东西经方法: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半球划分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

★重点

①组成经线圈的条件: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②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小于20度的在东半球,大于160度的在西半球)其

余度数,W为西半球,E为东半球。

★经纬网如何定位:

定位步骤1:判断南北纬(以赤道为界,南大南纬,北大北纬)

定位步骤2:判断东西经(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第3页共9页.

★书写方法:先写纬度,再写经度。例(20°N,120°E)

★重要城市经纬网坐标:①北京(40°N,116°E)②伦敦(51°N,0°)③纽约(40°N,73°

W)

活动一:教材P12,认识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不仅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

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食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比较项

地球表面积约为约相当于7.2857X1010个足球场的总面积

5.1亿平方千米(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50小时

约4万千米(飞机平均飞行速度约800千米小时

2.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太阳我的表面积约为6090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94倍

月亮我的周长约为1.09万千米,地球周长相当于3.6倍我的周长

活动二:教材P17,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

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经线和纬线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区别。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找出

他们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

1.观察地球仪,找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1.4和表1.5。

表1.4经纬线特点比较

项目经线纬线

形状纬线都是圆圈(除极点)经线都是半圆

长度有长有短,最长的是赤道,

长度经线长度都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表1.5经纬度特点比较

项目纬度经度

第4页共9页.

度数范围赤道(0°纬线)—9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180°经线

表示符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

分布规律南纬度数越大。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判断南北纬方法: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判断东西经方法: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2.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拓展资料:如何确定重要的纬线。

将南北极距离等分180份,在180份中间画上一圈作为纬度的参照系,也就是中间一圈是赤道。

赤道,叫做0°纬线,它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一条。越靠近两极的纬线越短;越靠近赤道的纬线越长。

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在距离赤道两边分别找出23.5等分,分别画两个平行赤道的两个圈,这两个圈就分别是南北回归

线。再在南北极分别量出23.5等分,以南北极为圆心画圈,这两个圈就分别是南北极圈。

北纬23.5°纬线为北回归线,南纬23.5°纬线为南回归线。北纬66.5°纬线称北极圈,南纬

66.5°纬线称南极圈。

3.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如果以此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看看哪些

国家被划分在两个半球。

拓展资料:

按照由北到南的顺序,0°经线穿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

按照由北到南的顺序,180°经线穿过俄罗斯、美国、图瓦卢、斐济、新西兰。

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下图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2.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4万千米B.6371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8万千米

考点二地球仪

第5页共9页.

3.小亮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正确的是()

A.B.C.D.

考点三经纬度和经纬线

1.下列关于经线、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经线都平行B.所有的纬线长度相等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经线都是圆圈

2.在地球仪上,关于0°经线与0°纬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经线是最长的经线B.0°纬线是最短的纬线

C.0°纬线比0°经线长D.0°纬线与0°经线等长

阅读经纬网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④的地理坐标为()

A.(70°N,20°E)B.(70°S,20°E)C.(70°N,20°W)D.(70°S,20°W)

考点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位于③地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2.②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是()

第6页共9页.

A.(40°N,40°E)B.(40°N,140°w)C.(40°S,140°E)D.(40°S,40°w)

一、单选题

1.(2024·山东聊城·模拟预测)下列数据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B.地球表面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C.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D.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024·安徽池州·二模)2021年7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天宫TV》第六集,曝光了中

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它不停地旋转,美到令人窒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2.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A.天圆地方B.倒扣的盘子C.正方体D.球体

3.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地球的卫星照片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天圆地方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23-24八年级下·四川内江·期中)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的

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手绘了一个由经线圈、纬线圈,圆面之间相互垂直构成的一

个球体。读图后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地球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的周长是4千米

B.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立方千米

C.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5.若a点所在纬线代表赤道,所在经线代表本初子午线,那么b点的坐标是()

A.0°,90°WB.0°,90°C.0°,90°ED.0°,180°

6.若飞机甲从南极沿同一条经线飞到北极,飞行航程超过了()

A.2万千米B.3万千米C.4万千米D.5万千米

(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7页共9页.

7.图中M区域位于()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8.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间经纬线实际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B.ab>cdC.ac<bdD.ac>bd

9.c点位于b点的()方向

A.东北B.西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