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4首贾生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4首贾生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4首贾生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4首贾生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4首贾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24首

生唐·李商隐古诗词曲梳理写作背景1内容梳理2作品主旨3理解探究4写作背景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谊,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诗人写的就是这件事。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宣室求贤访①逐臣②,贾生才调③更无伦④。内容理解:第一句诗中一“求”一“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次句赞美贾谊才华横溢。这两句诗,由“求”到“访”到“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崇器重。后两句诗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炼字:“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不顾百姓疾苦的批评之情,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写作手法:先扬后抑,前两句诗貌似歌颂汉文帝,后两句诗却转为了诗人的叹息和讽刺,“问”与“不问”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访道的昏庸,感慨贾谊的怀才不遇,讽刺辛辣,感慨极深。汉文帝寻求贤士,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内容梳理【重点注释】①访:咨询,征求意见。②逐臣: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③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④无伦:无人能比。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可怜⑤夜半虚⑥前席⑦,不问苍生⑧问鬼神。

内容理解:第一句诗中一“求”一“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次句赞美贾谊才华横溢。这两句诗,由“求”到“访”到“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崇器重。后两句诗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炼字:“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不顾百姓疾苦的批评之情,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写作手法:先扬后抑,前两句诗貌似歌颂汉文帝,后两句诗却转为了诗人的叹息和讽刺,“问”与“不问”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文帝不关心国计民生,自顾求仙访道的昏庸,感慨贾谊的怀才不遇,讽刺辛辣,感慨极深。可惜汉文帝深夜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不是垂问百姓,只是关心鬼神。【重点注释】。⑤可怜:可惜。⑥虚:徒然。⑦前席: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⑧苍生:指百姓。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全诗先扬后抑,议论精警,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作品主旨1.“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赏析。(词句赏析)理解探究“可怜”是可惜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汉文帝不顾百姓疾苦的批评之情。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写作手法)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艺术手法。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