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3首泊秦淮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3首泊秦淮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3首泊秦淮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3首泊秦淮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七下第23首泊秦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23首

泊秦淮唐·杜牧古诗词曲梳理文学常识1写作背景2内容梳理3作品主旨4理解探究5文学常识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写作背景秦淮,即秦淮河,其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享乐游宴的场所。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词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内容梳理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船停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内容理解:第一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图,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第二句叙事,点明船夜泊地点。修辞:两个“笼”字,运用互文,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烘托出了朦胧迷茫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商女①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内容理解、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看似在讽刺歌女不知亡国之恨,其实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愤慨。情感、炼字:“犹”字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暗示了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使国家走向灭亡。讽刺了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晚唐统治者,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重点注释】①商女:歌女。②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的悲和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通过对夜泊秦淮时所见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象的描写,讽刺了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切忧虑。作品主旨1.“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内容理解)理解探究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主旨与情感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