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地球运动(讲义)_第1页
专题03 地球运动(讲义)_第2页
专题03 地球运动(讲义)_第3页
专题03 地球运动(讲义)_第4页
专题03 地球运动(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地球运动考情分析命题角度考情分析①地球的运动形式:通过考察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②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及二分二至日: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春分、秋分等现象的解释,考察学生对地球轨道和季节变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太阳关系的理解和解释能力。③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察学生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现象的计算和解释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能力。④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考察学生对地球轨道倾斜和季节变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球气候和地理分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⑤太空探索成就:培养学生对太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太空探索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命题规律】地球运动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时差;地球公转则引起了季节变化和气候带的形成。【命题预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热点事件来简单地球运动额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探索和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地球运动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依据。

知识建构

重点01地球的运动形式真题探究考法01地球的自转(2023·河北石家庄·中考真题)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图为电影剧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2.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 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考法02地球的公转(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结合图(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3.会议召开期间(

)A.东营市白昼逐渐变长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地球公转到乙丙之间 D.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

核心考向探究1、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天即24小时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④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是没有地球的运动,就没有昼夜更替。2、地球的公转定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约为365天)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公转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四季更替④五带形成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命题预测(23-24上·广东湛江)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五带的形成2.地球自转一圈的周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月 D.一年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极昼极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23-24下·吉林长春)如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

)A.抚远 B.北京 C.台州 D.海马滩5.北京市1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6.1月1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23-24下·广东揭阳)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杭州亚运会处处彰显着友好和谐的氛围,通过体育盛会向世界传递和平与团结的力量。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7.参加亚运会的外国运动员们来到杭州,首先要适应时差,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自转 D.月球公转8.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9.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渐短 D.昼渐长(2024·重庆)重庆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通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完成下面小题。10.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1.北京市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有(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重点02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及二分二至日真题探究考法0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2023·新疆·中考真题)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道,春回大地。左图是九九消寒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A.北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考法02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的判读2.(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21日至24日。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题。读图2,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核心考向探究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直射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或0°纬线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或23.5°N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赤道或0°纬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或23.5°S直射次数南北回归线上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2次南北回归线之外0次直射点移动规律向北移动①和④向南移动②和③2、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的判读①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一般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时间,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太阳光线指向的重要纬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根据地轴两端的不同倾向来判断二分二至日:地轴北端倾向太阳,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地轴南端倾向太阳,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地轴北端倾向一侧,表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地区夏至日夏至日至冬至日冬至日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最大由大变小最小由小变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最小由小变大最大由大变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其他时间随太阳直射点的远离或接近变小或变大侧视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俯视图

命题预测(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B.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与经线完全重合C.点A在点N的正北方向 D.太阳直射①到②时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变大2.如上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①时,我国东北小麦长势旺盛B.太阳直射②时,徐州一年中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C.太阳直射④时,非洲南端频发洪灾D.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20-21上·河南漯河)2020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与6时12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航天器与月球轨道成功交会对接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B-C段 B.C-D段 C.A-B段 D.D-A段4.对接当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漯河市昼渐长夜渐短

②漯河市昼渐短夜渐长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④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广西防城港·模拟预测)2024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2024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6.2024年立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重点03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真题探究考法01昼夜长短的变化(2023·湖北黄石·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搭载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当日直到2023年夏至日期间,湖北省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短考法0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21·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遂宁某中学小明同学从智能手机天气预报APP中了解到某日遂宁、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截图如图。据此可判断(

)A.当天位置越偏北,白昼时间越长B.该日三城市昼夜长短情况均为昼短夜长C.该日遂宁正值冬半年中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H北京<H哈尔滨

核心考向探究1、昼夜长短的变化节气日期昼夜长短状况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①赤道地区常年昼夜平分②春秋分(一般为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③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圈出现极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④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渐长夜渐短①和④昼渐短夜渐长②和③2、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夹角,正午时的太阳高度是一日中最大值(H)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降低。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零。表现为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

命题预测(23-24上·山东潍坊)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下图为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两国元首会晤期间,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A.芒种 B.处暑 C.小寒 D.小雪2.会晤期间,旧金山(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B.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C.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D.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23-24上·山东济南)济南某中学在国庆期间进行了“日影方位观测及规律”的实践活动,图为某同学的观测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由探究照片可知,测量当日日影(水杯影子)朝向(

)A.自东北至北再至东北 B.自西北至北再至东北C.自西南至南再至东南 D.自东南至南再至西南4.一天中,正午时(

)A.太阳高度最高,日影最长 B.太阳高度最高,日影最短C.太阳高度最低,日影最长 D.太阳高度最低,日影最短

重点04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真题探究考法01四季的变化(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2023年8月19日是恩施州建州四十周年纪念日,届时将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做客恩施。读某时刻光照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州庆期间,世界友人来恩施可以感受(

)A.稻田插秧热火朝天 B.油菜花开十里飘香C.玉米采摘一片繁忙 D.高山滑雪激情飞扬考法02在地球公转图上判断节气(2023·湖北·中考真题)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三位航天员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春 B.谷雨 C.处暑 D.霜降考法03五带的划分(2023·贵州遵义·中考真题)生活在我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地区的雷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颜色因季节改变而改变,这是雷鸟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完成下面小题。3.雷鸟在我国的生活区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4.与雷鸟羽毛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分布 C.昼夜更替 D.四季更替

核心考向探究1、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移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地在不同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存在差异,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下表为北半球季节划分)。南球季节相反。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在地球公转图上判断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上判断各点的节气,关键是判断出二至日的位置,判断的方法有3种①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定:北夏南冬:首先画出太阳与地球中心的连线,标出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右图中的a点),该点就表示太阳直射点。该点若在北回归线上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如右图中的a点;该点若在南回归线上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如右图中的b点。②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判定:北倾为夏,南倾为冬:即南半球地轴倾向太阳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如上图中地球公转至丙位置时的地轴:北半球地轴倾向太阳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如上图中的甲位置。③根据极圈内的极昼和极夜状况判断:①北昼为夏,南昼为冬: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如上图中甲位置;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如上图中丙位置。②二至日的位置确定之后,再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判定春分日、秋分日的位置。如上图中的乙是秋分日,丁是春分日。3、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根据一年中各个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五带纬度范围现象气候特点热带23.5°N~23.5°S有太阳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北温带23.5°N~66.5°N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南温带23.5°S~66.5°S寒带北寒带66.5°N~90°N无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南寒带66.5°S~90°S

命题预测(2024·新疆)《二十四节气歌》有如下表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廿:二十)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下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我国各地(

)A.开始进入春季 B.开始进入冬半年 C.同时进入夜晚 D.昼夜基本平分2.图中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③④位置附近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 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23-24上·广东惠州)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举办,杭州将成为我国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杭州地理位置和会徽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杭州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北温带 B.中纬度、南温带C.高纬度、北半球 D.低纬度、南半球4.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太阳直射赤道C.杭州的白昼逐渐变长 D.杭州的黑夜逐渐变长

重点05太空探索成就真题探究考法01太空探索成就(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格物致知,叩问苍穹”。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开启中国太空探索新征程。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位置处于图中(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核心考向探究1、太空探索成就探月工程我国的嫦娥计划已经成功发射了多个任务,包括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等。北斗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建成,正在向全球推广应用。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已经按计划完成多次飞行任务。最新消息为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乘组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目前,在实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任务的同时,工程也在全力推进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长征系列火箭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生产数量和占世界发射比例已经升至第三位。火星探测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近期已经成功着陆。2、太空探索的意义①对生命科学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②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社会化进程。③引发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④丰富的宇宙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⑤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

命题预测(23-24上·广东深圳)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2.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①探月工程②火星探测③天宫空间站④访问小行星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23-24上·广东清远)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嫦娥”逐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技术不断创造新高度。图为地球卫星照片。完成下面小题。3.我国太空探索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技术 D.交通4.目前,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专题03地球运动重点01地球的运动形式真题探究考法01地球的自转(2023·河北石家庄·中考真题)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图为电影剧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2.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 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答案】1.A2.A【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若地球停止自转,有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白昼,无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黑夜,但也有昼夜现象,A符合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因此若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不可能见到以一天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即太阳不会每天东升西落、人类作息规律也不会是昼伏夜出、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的时间差异现象也会消失,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法02地球的公转(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结合图(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3.会议召开期间(

)A.东营市白昼逐渐变长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地球公转到乙丙之间 D.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答案】3.A【解析】3.会议召开期间是5月18日至1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的东营市白昼逐渐变长,A正确,B错误;地球公转到甲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乙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C错误;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D错误。故选A。命题预测(23-24上·广东湛江)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五带的形成2.地球自转一圈的周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月 D.一年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极昼极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答案】1.A2.B3.B【解析】1.图中演示的为地球自转,可观测到的是昼夜更替现象,A正确;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形成是公转产生的,BCD错误。故选A。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3.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B正确;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ACD错误。故选B。(23-24下·吉林长春)如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

)A.抚远 B.北京 C.台州 D.海马滩5.北京市1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6.1月1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答案】4.A5.D6.C【解析】4.位置越偏东,日出越早,读图可得,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抚远,该城市位置最偏东。故选A。5.春分是3月21日,夏至是6月22日,秋分是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北京市1月1日最接近的节气是冬至日,故选D。6.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故选C。(23-24下·广东揭阳)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杭州亚运会处处彰显着友好和谐的氛围,通过体育盛会向世界传递和平与团结的力量。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7.参加亚运会的外国运动员们来到杭州,首先要适应时差,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自转 D.月球公转8.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9.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渐短 D.昼渐长【答案】7.A8.B9.C【解析】7.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A选项正确;地球上时间差异与地球公转、太阳自转、月球公转无关,因此BCD选项错误。故选A。8.结合所学知识地球的公转,据图可知A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发生了极昼),B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C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发生了极夜),D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是9月23日秋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B。故选B。9.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是9月23日至10月8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杭州位于北半球,故选C。(2024·重庆)重庆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通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完成下面小题。10.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1.北京市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有(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0.D11.A【解析】10.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重庆市位于北温带,一年中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即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该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阳光照进室内会达到最大,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季。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北京比重庆市的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照进室内的阳光会更多,若借鉴这一设计,两地的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如果北京市的安装高度不变,则要加长遮阳板;若遮阳板长度不变,则要降低安装高度,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选A。重点02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及二分二至日真题探究考法0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2023·新疆·中考真题)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道,春回大地。左图是九九消寒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A.北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答案】1.B【解析】1.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地处南半球,位于低纬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考法02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的判读2.(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21日至24日。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题。读图2,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B【解析】2.图2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表示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图2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对应图1中的②位置,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故选B。命题预测(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B.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与经线完全重合C.点A在点N的正北方向 D.太阳直射①到②时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变大2.如上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①时,我国东北小麦长势旺盛B.太阳直射②时,徐州一年中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C.太阳直射④时,非洲南端频发洪灾D.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答案】1.B2.B【解析】1.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并与纬线垂直的半圆,B、D两点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A错误。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完全重合,B正确。点N是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正南,点A在点N的正南方向,C错误。太阳直射①赤道到②北回归线时北极地区极昼范围变大,D错误。故选B。2.太阳直射①赤道时,是我国的春分日,我国东北是春季播种的春小麦,此时是小麦播种的季节,A错误。太阳直射②北回归线的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徐州位于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正确。非洲最南端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太阳直射④南回归线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非洲最南湍降水少,不易发生洪灾,C错误。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D错误。故选B。(20-21上·河南漯河)2020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与6时12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航天器与月球轨道成功交会对接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B-C段 B.C-D段 C.A-B段 D.D-A段4.对接当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漯河市昼渐长夜渐短

②漯河市昼渐短夜渐长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④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3.B4.C【解析】3.读图可得,航天器与月球轨道成功交会对接时间是2020年12月6日5时42分,此地球公转到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此时北半球的漯河市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C。(2024·广西防城港·模拟预测)2024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2024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e之间6.2024年立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答案】5.D6.B【解析】5.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立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读图可知,d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a或e春分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2月4日位于d冬至到e春分之间,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冬至(12月22日)到次年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是向南移动的。所以2024年立春(2月4日)至春节(2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重点03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真题探究考法01昼夜长短的变化(2023·湖北黄石·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搭载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当日直到2023年夏至日期间,湖北省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短【答案】1.C【解析】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在2023年5月30日,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这段时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太阳直射点正往北移,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故选C。考法0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21·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遂宁某中学小明同学从智能手机天气预报APP中了解到某日遂宁、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截图如图。据此可判断(

)A.当天位置越偏北,白昼时间越长B.该日三城市昼夜长短情况均为昼短夜长C.该日遂宁正值冬半年中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H北京<H哈尔滨【答案】2.A【解析】2.由日落时间减去日落时间就可以知道三地均昼长夜短,为夏半年中的某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正确,BC错误。距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所以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H北京>H哈尔滨,D错误。命题预测(23-24上·山东潍坊)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下图为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两国元首会晤期间,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A.芒种 B.处暑 C.小寒 D.小雪2.会晤期间,旧金山(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B.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C.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D.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答案】1.D2.D【解析】1.材料可知,2023年11月15日,两国元首会晤,芒种在5月21到6月22之间,A错误;处暑在8月23左右,B错误;小寒在12月22日至1月20日之间,C错误;小雪在11月22左右,D正确。故选D。2.2023年11月15日两国元首会晤,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此时的旧金山(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ABC错误,D正确。故选D。(23-24上·山东济南)济南某中学在国庆期间进行了“日影方位观测及规律”的实践活动,图为某同学的观测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由探究照片可知,测量当日日影(水杯影子)朝向(

)A.自东北至北再至东北 B.自西北至北再至东北C.自西南至南再至东南 D.自东南至南再至西南4.一天中,正午时(

)A.太阳高度最高,日影最长 B.太阳高度最高,日影最短C.太阳高度最低,日影最长 D.太阳高度最低,日影最短【答案】3.B4.B【解析】3.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对位于北温带的济南来说,一天中太阳先从东南边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再从西南边落下,所以当日的日影朝向是自西北至北再至东北,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4.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高、日影最短,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低、影子长,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重点04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真题探究考法01四季的变化(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2023年8月19日是恩施州建州四十周年纪念日,届时将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做客恩施。读某时刻光照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州庆期间,世界友人来恩施可以感受(

)A.稻田插秧热火朝天 B.油菜花开十里飘香C.玉米采摘一片繁忙 D.高山滑雪激情飞扬【答案】1.A【解析】1.由题目可知,2023年8月19日是恩施州建州四十周年纪念日,恩施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在这期间可以看到“稻田插秧热火朝天”,故A正确。油菜开花出现在春季,故B错误。恩施位于亚热带,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C错误。恩施地处亚热带,此时又是夏季,不可能看到高山滑雪现象,故D错误。故选A。考法02在地球公转图上判断节气(2023·湖北·中考真题)2023年4月2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青少年进行了“天宫对话”。三位航天员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此次“天宫对话”时,地球运行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春 B.谷雨 C.处暑 D.霜降【答案】2.B【解析】2.4月20日此时位于3.21日春分日至6.22日夏至日之间且靠近春分日。立春位于12.22日冬至日至3.21日春分日之间,A错;谷雨位于3.21日春分日至6.22日夏至日之间,B对;处暑位于6.22日夏至日至9.23日秋分日之间,C错;霜降位于9.23日秋分日至12.22日冬至日之间,D错;故选B。考法03五带的划分(2023·贵州遵义·中考真题)生活在我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地区的雷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颜色因季节改变而改变,这是雷鸟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完成下面小题。3.雷鸟在我国的生活区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4.与雷鸟羽毛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分布 C.昼夜更替 D.四季更替【答案】3.C4.D【解析】3.由题目可知,雷鸟主要生活在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北温带,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4.由题目可知,雷鸟的羽毛颜色会因季节改变而改变,这是由于雷鸟生活的地区属于温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故D正确。与海陆分布、降水分布和昼夜更替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命题预测(2024·新疆)《二十四节气歌》有如下表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廿:二十)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下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我国各地(

)A.开始进入春季 B.开始进入冬半年 C.同时进入夜晚 D.昼夜基本平分2.图中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③④位置附近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 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答案】1.A2.C【解析】1.读图可知,春分这一天时间是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我国冬半年结束,开始进入春季,A正确,BD错误;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产生时间差异,东早西晚,不是同时进入夜晚,C错误。故选A。2.读图可知,根据①③④轨道月份,按顺序找到对应节日:①劳动节5.1,③国庆节10.1,④元旦1.1,故选C。(23-24上·广东惠州)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举办,杭州将成为我国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杭州地理位置和会徽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杭州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北温带 B.中纬度、南温带C.高纬度、北半球 D.低纬度、南半球4.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