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1期) 带解析_第1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1期) 带解析_第2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1期) 带解析_第3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1期) 带解析_第4页
专题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1期) 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考点目录考点44洋务运动

考点45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考点46戊戌变法

考点4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44洋务运动1.(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组织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谭嗣同 D.蔡锷【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组织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结合所学可知,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A项正确;左宗棠是清末湘军首领之一,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其还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排除B项;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排除C项;蔡锷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军事家,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并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被称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著名学者姜铎说:“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A.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D.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答案】B【详解】据题干“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可知,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生产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B项正确;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未引进政治制度,排除C项;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观察下表,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建厂时问厂名建厂官员主要产品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小火炮、炸弹1865年江南制造局李鸿章、曾国藩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1890年汉阳枪炮厂张之洞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A.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汉阳枪炮厂的建厂时间和建厂官员及主要产品,主要产品均为各种武器,说明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各厂制造近代武器的内容,且建厂官员为洋务派,没有涉及维新派和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的信息,排除BC项;材料仅反映了洋务派制造近代化武器,没有体现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陆续采取了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陆军、举办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生等措施。该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C.“扶清灭洋” D.“振兴中华”【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洋务运动”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城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A项正确;“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排除C项;“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节选)根据要求,完成探究。材料一

187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见图)由上海乘轮赴美,1875年最后一批送毕。按规定,学生出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等(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与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其目的何在?材料二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准备选址建铁厂。(2)假设你是当时留美回国学员,利用图并考虑近代工业发展条件(如:资源、交通等),在甲、乙、丙三处中推荐最合理的一处厂址,说明理由。【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推荐厂址乙;理由:靠近原料产地,铁资源和煤资源丰富;临近水路和陆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详解】(1)运动:根据材料“187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见图)由上海乘轮赴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曾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所以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目的:根据材料“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根据材料图示,考虑资源、交通以及市场等因素可知,最合适的厂址是乙。因为乙处交通便利,临近河流和乡村,而且离甲的铁矿和丙的煤矿都比较近,资源丰富,市场比较广阔。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节选)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根据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答案】(1)目的:抵御侵略、实现自强。作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详解】(1)目的:根据题干“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可知,洋务派创办洋务企业是为了抵御侵略、实现自强。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考点45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1.(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丘逢甲写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日本割占台湾,台湾人民掀起了保台运动,后遇到挫折,但抗日志士的抗日之心不变,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点,B项正确;鸦片战争英国割香港岛,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割地,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己。”这一条言壮语说于(

)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答案】C【详解】据所学可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C项正确;鸦片战争由英国发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解放战争与日本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表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历史时期英雄人物英雄事迹A元朝中期戚继光荡除中国东南沿海倭寇B明朝初期郑成功从葡萄牙手中收复台湾C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杀敌殉国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左宗棠抗击日本侵略血洒疆场A.A B.B C.C D.D【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杀敌殉国,C项正确;明朝中期,戚继光荡除中国东南沿海倭寇,表述错误,排除A项;清朝初期,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表述错误,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左宗棠已经去世,他率军收复了新疆,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年重庆市A卷)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伊云:听彼鼓噪,我自有法,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伊云:我亦闻此事。李云:台民戕(杀)官聚众,视为常事,他日不可怪我。伊云:中国一将治台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A.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侵占台湾 B.清朝官员为虎作张加速台湾沦陷C.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可知,台湾同胞坚决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岛给日本,A项正确;从李鸿章的话可知,李鸿章是想借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事情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施压,从而不割让台湾,B项表述不恰当,排除B项;当时《马关条约》还未签订,台湾还没有被日本侵略者侵占,排除C项;根据所学历史可知,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的确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但当时日本侵略者还没有进入台湾岛,D项所述历史还未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以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庆

④上海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答案】B【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60年的《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①②③,B项正确;而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6.(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陈独秀曾说“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对交战双方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答案】对日本: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刺激日本称霸和奴役亚洲的野心;改变日本社会观念(军人地位提升);巨额赔款有助于日本近代化发展等。对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赔款增加人民负担;促进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深入发展;促进民族觉醒;清政府腐败进一步暴露,统治进一步削弱等。对国际: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改变东亚国际格局;改变西方侵略方式,进入资本输出阶段等。【详解】影响:对日本:根据材料“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得出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根据材料“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得出改变日本社会观念(军人地位提升);结合所学可知,对日本的影响还可从日本国内发展着手,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有助于日本近代化发展,刺激日本称霸和奴役亚洲的野心。对中国:根据材料“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得出促进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深入发展,促进民族觉醒;结合所学《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附属岛屿,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赔款增加人民负担,从甲午战败的原因分析,得出清政府腐败进一步暴露,统治进一步削弱等。对国际:根据材料“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改变东亚国际格局,改变西方侵略方式等。7.(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整理表格和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完善下表中两个条约的内容,并分析两个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条约名称内容《南京条约》割①给英国;赔款②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请分析两个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⑤。《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③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④等。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答案】香港岛2100万台湾开设工厂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第一个横线处填写“香港岛”,第二个横线处填写“2100万”。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因此,第三个横线处填写“台湾”,第四个横线处填写“开设工厂”。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南京条约》开放了五口通商,《马关条约》也增辟了通商口岸,可知这两个条约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是,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因此,第五个横线处填写“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考点46戊戌变法1.(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人物主要活动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梁启超《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严复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推动民主共和传播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使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觉醒。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据此可知,“新的高度”即表格内容体现的是宣传维新启蒙思想,A项正确;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B项;1915年,陈独秀等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C项;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表格人物”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年河北省)19世纪末,某女士在《女学报》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民,皆得上书,夫民也者,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辈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洋务运动的兴起C.戊戌变法的实行 D.中华民国的创建【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中“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实行戊戌变法,变法规定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项正确;太平天国建立于19世纪50年代,排除A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B项;中华民国创建于1912年,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关于变法的时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8世纪末 B.庚子年 C.光绪二十四年 D.清朝中期【答案】C【详解】根据“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和所学可知,1898年6月,清德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为光绪帝在1875年继位,所以1898年正是光绪二十四年,C项正确;1898年是19世纪末,排除A项;1898年是戊戌年,庚子年是1900年,排除B项;1912年清朝灭亡,所以1898年属于清晚期,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图中殉难的历史人物所参加的运动(

)A.严厉禁止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颁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令C.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天 D.在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答案】D【详解】根据图片,可知人物是谭嗣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戊戌变法因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D项正确;严厉禁止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与戊戌变法内容不符,排除A项;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图片体现戊戌变法内容不符,排除B项;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天,不符合史实,因为戊戌变法历时103天,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年云南省)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C【详解】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战争,康有为、梁启超没有参与,排除B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下图中“初步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初步发展的时间是1895年-191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推动了晚晴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与“初步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B项正确;洋务运动1861年至1895年晚清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是1914年8月—1918年11月,新文化运动时间开始于1915年、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均与初步发展的时间1895年-1912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考点4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A.阶级基础 B.斗争方式 C.失败原因 D.斗争对象【答案】D【详解】此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义和团运动主要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阶级基础都是农民阶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都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年陕西省B卷)近代以来列强通过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正确;《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A项;《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道:“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这种局面始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合法地驻兵于中国国土,产生了一个武装化的使馆区,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各国派兵驻守,与材料信息“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相对应,D项正确;《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北京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开始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附庸和工具,《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但是均未涉及外国派兵驻守大沽炮台的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4.(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该条约是《辛丑条约》,D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均与题干“完全沦为”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5.(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C.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和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D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排除A项;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是在19世纪,排除B项;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是在1895年初,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国传统纪年一般采用干支纪年法,如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请问1901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方法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每60年为一个循环,每增加一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向后推一位。因此,已知1894年是甲午年可得出,1901年是辛丑年(也可根据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进行判断),C项正确;甲午年是题干中的1894年,排除A项;戊戌年是1898年,排除B项;辛亥年是1911年,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1)19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