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包含生命现象()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2、人做屈肘动作时,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3、“金蝉脱壳”的本意是指昆虫。
A.产卵繁殖后代B.卵孵化成幼虫。
C.蛹羽化成成虫D.蜕去限制身体生长的外骨骼4、如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B和D在发育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变态发育B.C在生殖和发育的特点的胎生哺乳C.A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D.D的共同特点是体内有脊柱5、下列几种狗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警犬追踪犯罪嫌疑人。
B.马戏团的小狗会算算术题。
C.狗啃骨头时流口水。
D.狗看到小孩吃食物时流唾液。
6、(2016•常州)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有千姿百态的动物卡通形象,如小蜗(蜗牛)、蟹老板(螃蟹)、章鱼哥(章鱼)、泡芙老师(鱼)等,这些卡通形象对应的动物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蜗牛B.螃蟹C.章鱼D.鱼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刺猬遇到敌害时,会蜷曲成一个“刺球”,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8、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咀嚼食物B.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C.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D.哺乳动物全部都是恒温动物9、下列水中生活的动物,体内有脊柱的是()A.海蜇B.章鱼C.梭子鱼D.鲫鱼10、流行性感冒是至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传染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有()A.流行性感冒病的病原体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能独立生活。
B.流行性感冒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疫苗是一种抗体,能预防人体得流行性感冒11、如图是蚕豆种子的外形和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B.蚕豆的种子营养贮藏在胚乳部分构成C.蚕豆的种子主要部分是胚D.蚕豆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种皮四部分构12、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3、鸟卵中;既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又能提供水分的是()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系带。
14、“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刺猬遇到敌害时,会蜷曲成一个“刺球”,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_____(判断对错)16、(4分)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此图回答:(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戊所代表的生物成分属于。(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3)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的变化可能是。17、通俗地说,____亲子代间的相似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和____实现的.18、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图示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图一中受精卵是在[____]____中形成的.
(2)受精卵发育成胚.图二中,胚的组成包括____(填图中序号).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二中的[____]____,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
(4)春天到来新芽绽放,图三中的c将来发育形成图四中的[____]____.
(5)若图一表示桃花的部分结构,则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19、下列内容两两相关;请将与每小题相关内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金龟子遇敌假死____;
(2)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____;
(3)劳伦斯____;
(4)法布尔____;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____;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
选项:
A.学习行为B.防御行为C.捕食行为D.《昆虫记》E.节律行为F.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20、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建立了青海湖____自然保护区。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1、哺乳动物所有的运动都只由运动系统来完成。()22、青少年朋友要拒绝吸烟、酗酒和吸毒。()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3、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1)请填写A、B、C所代表的动物类群: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A和B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进化而来的。(3)________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________。(5)图中体温恒定的动物类群有________。24、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对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孵化温度的测定.自然孵化条件和过程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卵)时鸡卵温度:不足40°C;
③母鸡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卵)时;鸡卵温度低于30°C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一次鸡卵;
⑤母鸡两天下抱一次;
⑥小鸡孵化时间为21天.
下面是该科技小组进行的两组实验:
A组实验:取一定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w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控温,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小鸡.
B组实验:使用与第一次实验中同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卵进行42°C恒温条件孵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______.
(2)B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先孵化出小鸡的是A组;孵化率高的也是A组,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所有的完好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25、如图是小晓的血常规化验单;请据表分析回答:
(1).根据化验结果;你初步诊断小晓患有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除看医生外,饮食中他还应该多吃含______和______丰富的食物.
(2).如果小晓因病急需大量输血;应给他输______型血.
(3).如果小晓扁桃腺发炎;化验单中______的测定值会高出参考值.
(4).小晓因工作需要从上海到西藏;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他血液中______的数量会增加.
(5).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______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1题,共10分)2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图中所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则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数量增多。(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5)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除了有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等生物,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春眠不觉晓,是人对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处处闻啼鸟,是鸟类的繁殖现象;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花落知多少,是植物的繁殖现象.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2、C【分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可以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故选:C
本题考查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解析】C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蜕皮现象,意在考查考生认识昆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特点的能力。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的外骨骼的特点。【解答】
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4、D【分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家鸽属于鸟类;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A;变态发育是指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产生较大的差异;如B青蛙的发育是:卵→蝌蚪→青蛙;D蝗虫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成虫.它们的共同发育特征都是变态发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按照生殖方式;动物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C大熊猫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A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A家鸽属于鸟类,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熊猫属于哺乳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5、C【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警犬追踪犯罪嫌疑人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行为;是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B;马戏团的小狗会算算术题;不是生来就有的,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C;狗啃骨头时流口水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
D;狗看到小孩吃食物时流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行为,是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6、D【分析】【解答】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它们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D
【分析】(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2)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BC【分析】刺猬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的一种防御行为,该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解析】【答案】BC8、BD【分析】解:A;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分化;其中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因此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A正确;
B;胎生、哺乳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哺乳为幼子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因此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不是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B不正确;
C;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属于复杂的陆生生活,C正确;
D;哺乳动物绝大部分都是恒温动物;只有鸭嘴兽和裸鼹鼠体温不恒定,D不正确.
故选:B;D.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明确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知道鸭嘴兽和裸鼹鼠体温不恒定.【解析】【答案】BD9、CD【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鲫鱼、梭子鱼属于鱼类,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选:C;D
【解析】CD10、A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传染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和免疫的类型。【解答】A.流行性感冒病的病原体由外面的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才能生存,错误;B.流感疫苗是灭活的病毒,进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从而获得免疫力,正确;C.接种疫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正确;D.疫苗是一种抗原,体内产生的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属于抗体,抗体能预防人体得流行性感冒,错误。故选AD。【解析】AD11、BD【分析】解:如图蚕豆种子的主要结构。
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为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
A;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主要部分,A正确;
B;蚕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为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B错误;
C;蚕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提供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C正确;
D;蚕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D错误.
故选:BD.
考查的是种子结构和成分.单子叶种子和双子叶种子都包括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子叶的数目、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等.
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可以看做是新的植物体.【解析】BD12、AD【分析】解:A;具有保护色变异的野兔在与鹰的生存斗争过程中更容易生存下去;而具有锐利视觉变异的鹰在与野兔的生存斗争中更容易捕获到野兔,在长期的相互选择中,形成了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A正确;
B;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错误;
C;蛇属于爬行动物;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但仍然可以爬行,C错误.
D;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D正确.
故选:A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无论哪一种生物,无论其高等、低等、简单与复杂,现在能够正常地生活在地球上,就说明其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否则的话就已经被淘汰掉了.【解析】AD13、AB【分析】
A;卵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初期需用的养料和水分;故符合题意;
B;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故符合题意;
C;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故不符合题意;
D;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鸟卵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了胚盘和卵白的功能和作用.
14、BC【分析】刺猬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的一种防御行为,该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解析】【答案】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幼体生活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由繁盛到衰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而成体需要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随着气候向干燥方向的变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缩减,以及水污染,会直接影响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解析】√16、略
【分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和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是指人和动物,以绿色植物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为食物来源;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遗迹;阳光、空气等为非生物因素。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因营养关系形成的链状联系,起点是生产者,数量最多,其次是消费者,一般食物链至少2—3个环节组成,箭头指向后的消费者,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向后传递,越向后获得的能量越少。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同时食物链是保持动态平衡,当某一个环节减少,前一个环节的生物的数量增加,后一个环节的数量减少,不断地进行调节平衡状态。本图表示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甲,乙和丙是消费者,通过箭头表示戊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回归无机物环境之中,促进其物质循环利用。构成了两条食物链:甲→丁,最短;甲→乙→丙,当乙的数量减少,则甲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因此,⑴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甲或生产者。戊所代表的生物成分属于分解者。⑵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是甲→丁。⑶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的变化可能是甲增加,丙减少。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链的概念和正确写法。【解析】【答案】(1)甲或生产者分解者(2)甲→丁(3)甲增加,丙减少17、略
【分析】
亲子代之间的在性状上相似性叫遗传;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多细胞生物大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精子来自父方,卵细胞来自母方,由此可见子代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下一代的,因此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如图:
故答案为:遗传;生殖;发育.
【解析】【答案】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18、略
【分析】
(1)①花粉②是子房壁③胚珠;由花的结构及受精过程看,卵细胞在③胚珠中,并在这里完成受精.
(2)图二中①是胚芽②子叶③种皮④胚轴⑤胚根;胚的组成包括①是胚芽;②子叶、④胚轴和⑤胚根.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二中的⑤胚根,将来发育成根,此种子的营养储存在子叶中且有两片子叶,因此,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②子叶;
(4)由图可知:a幼叶将来发育成图叶;b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芽轴将来发育成图四中C茎.
(5)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的发育:可知桃的可食用部分--果皮是由若图一中②子房壁发育而来.
故答案为:
(1)③;胚珠;(2)①②④⑤;(3)⑤,胚根;②,子叶;(4)C;茎;(5)②,子房壁。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双受精的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果实形成的知识;据图作答.
19、略
【分析】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动物建立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捕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
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活,属于取食行为.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受季节变化形成的节律行为.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金龟子遇敌假死,是为了不引起敌害的注意力,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
劳伦斯撰写了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和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均属于生物学史.
故答案为:(1)B(2)E(3)F(4)D(5)A(6)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以及生物学史等知识.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等方面来切入.
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青海东部的湿地,青海湖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封闭特大微咸水湖,保护区是湖中几个岛屿(海心山、三块石、海西皮岛、沙岛和蛋岛)组成,环湖分布着沼泽地和大片湿地草甸,自然和文化价值都很高,游客可在夏季观鸟.青海湖和沿湖周围有鸟类162种,水禽候鸟,主要为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10余种鸟,其中繁殖鸟类最大的种群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和鸬鹚,该地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的水禽都来此栖息和停歇。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解析】【答案】鸟岛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1、×【分析】试题分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运动的完成。【解析】【答案】错22、√【分析】试题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故此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考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解析】【答案】√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3、(1)哺乳类鸟类节肢动物
(2)爬行类
(3)两栖类
(4)单细胞动物
(5)鸟类和哺乳类(或A、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动物的进化历程。明确动物的进化历程及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图中的A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哺乳类,生长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B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C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觉分节,体表有外骨骼。(2)从图中可以看出A哺乳动物和B鸟类都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3)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4)据图可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结构最简单,最低等。
(5)自然界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鸟类和哺乳类,体表被覆羽毛(毛),心脏四腔,调节体温的能力强。因此,图中体温恒定的动物类群有鸟类和哺乳类(或A、B)。
【解析】(1)哺乳类鸟类节肢动物(2)爬行类(3)两栖类(4)单细胞动物(5)鸟类和哺乳类(或A、B)24、略
【分析】
(1)因为是用手动调温器来控温;所以需要温度计.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B组试验与A组试验的不同就是温度不同,是A组的对照试验.
(3)A组成模仿的是自然状态;所以如果先孵化出小鸡的是A组,孵化率高的也是A组,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鸡卵在自然状态下孵化速度;孵化率最高.
(4)鸡属于鸟类;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16太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宪法学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珠宝鉴定师考试的复习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儿童琴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一单元 任务二《诗歌朗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保温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便拆立式多级管道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低聚糖牛磺酸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公仔衣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装修合同:武汉地区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合同7篇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24-0201住建部
- 企业合同欠款追讨起诉书范文
- 中兴通讯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 价值驱动AI创新开启高阶自智网络新篇章
- 16 有为有不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2025年安康岚皋县岚水流韵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版车辆抵押借款合同(含贷款利率保密条款)3篇
- 2025年云南曲靖师宗县县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4月四川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春季实习生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