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36/3B/wKhkGWekSqiAL6-jAAHbk-1Kapk174.jpg)
![2025年上外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36/3B/wKhkGWekSqiAL6-jAAHbk-1Kapk1742.jpg)
![2025年上外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36/3B/wKhkGWekSqiAL6-jAAHbk-1Kapk1743.jpg)
![2025年上外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36/3B/wKhkGWekSqiAL6-jAAHbk-1Kapk1744.jpg)
![2025年上外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36/3B/wKhkGWekSqiAL6-jAAHbk-1Kapk1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
。性别只患甲病只患乙病患甲病和乙病不患病男/个291150104549女/个2871324698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乙病B.乙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D.甲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乙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2、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调节光圈;丙.转动细准焦螺旋;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标本.A.甲→乙→丙→丁B.戊→丁→乙→丙C.乙→甲→戊→丁D.丁→戊→丙→乙3、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适当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4、能参与生物大分子的形成,或影响酶的活性,其在人体内的含量有一定的比例的物质()A.蛋白质B.激素C.维生素D.无机盐5、磷脂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A.生物膜的重要成分B.保温作用C.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细胞内主要的贮能物质6、酸碱物质在生物学实验中有广泛作用,下列有关实验中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时需先加斐林试剂甲液,目的是为CuS04与还原糖的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浓硫酸可为重铬酸钾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后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D.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请根据下面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获得甲生物合成该蛋白质的信使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生物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
(1)①操作过程需加入的四种核苷酸是____.
(2)②过程首先要用____酶切断质粒DNA,再用____组在一起.
(3)在②操作过程中,若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为则其运载体与之相对应的黏性末端是____
(4)经过③过程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是否能够自主复制?____.
(5)④是目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包括.____.8、(2012秋•台州期中)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1]的主要成分是____.图中[2]的作用是____.
(2)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____]____的____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____]____.
(4)若如图所示的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来做____实验以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5)若如图所示的是洋葱根毛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__.9、(2014•黄州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
。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4000.10.20.3100.21.01.93.14.0200.41.32.23.34.5350.71.22.84.45.05500.10.20.30.4(1)实验开始时应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其目的是____.
(2)该实验中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____.
(3)表中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的量,20℃时它产生的平均速率是____mL/min.
(4)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温度是____,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____(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10、(2015秋•宿州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细胞结构名称)
(1)图中结构1是____.
(2)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为[____]____;
(3)结构5为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__;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
(6)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
(7)在分泌蛋白的合杨、加工、运输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器依次有____、____、____和线粒体等.11、(2016•天津模拟)德国小蠊(二倍体)是常见的室内昆虫;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其抗药性增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解释是____.
(2)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科学家检测德国小蠊是否具有s抗性基因,先用____技术将其扩增,再用____技术进行检测.
(3)德国小蠊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仅含有1条X染色体).某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____;图表示该个体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表示部分染色体,含性染色体),则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____.
(4)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蠊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则抗性基因频率为____.12、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的去向是____,丁点叶绿体中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
(3)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所需的气体条件是____.
(4)在丁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是____.(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13、某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____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
(4)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m2•d)];请分析回答:
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d段的增长曲线呈____型,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
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
(5)随着规模扩大,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内质网的存在有利于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____.(判断对错)15、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____(判断对错)16、细胞分化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____(判断对错)17、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____.(判断对错).18、无花果没有花也没有果.____.(判断对错)19、有丝分裂后期,分离的姐妹染色单体以相同的速度移向细胞两极T.正确F.错误20、突触小体是突出前神经元轴突或树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____(判断对错)21、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1题,共9分)22、(2010•江苏模拟)如图的四个部分(Ⅰ一Ⅳ)是四种类型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低等植物细胞的是____(填编号),这是因为其含有[]____;四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
(2)图中的Ⅳ中,结构⑥的主要功能是____.
(3)有的同学说:“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Ⅱ,细胞核中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____(正确;不正确).
(4)若图Ⅱ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图象中应该去掉的结构有____(填符号),且该细胞在显微视野中的形状一般为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3、(每空2分,共14分)玉米相对性状差别显著,易区分观察;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生长期短,繁殖速度快;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将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结果在甜玉米果穗上结甜粒和非甜粒。在非甜玉米果穗上只结非甜粒。甜粒与非甜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欲获得杂种F1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应选用上述____玉米果穗上所结的____玉米粒进行播种。(2)正常玉米雌雄同株,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序而成为雄株,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bbT_。基因型为tt的植株上雄花序变成雌花序而成为雌株,故雌株基因型为B_tt。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也变成雌株。该研究小组让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接受基因型为BbTt植株的花粉,将收获的种子种下后,得到正常株1201、雄株1210、雌株2430。①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规律②要使后代只产生雄株和雌株,必须选用基因型为的亲本进行杂交。玉米的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测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研究小组从果穗上取黄粒和红粒种子,分别种植后自交,若只有红粒玉米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____为显性性状;若黄粒及红粒玉米的自交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应进一步采用____的方法进行鉴别。24、【题文】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细菌;在饮用水的检测中常用它作为水源是否受到污染的指示菌,在遗传学上常作为实验材料,在基因工程中常用它作为受体细胞,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请回答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问题:
(1)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渗透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条件。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易培养、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_____。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___________稀释。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___。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25、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幼苗易发生黄叶病,表现为叶片发黄,无光泽。科研人员对黄叶病玉米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下图中的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普通型玉米(A)、黄叶病玉米(B)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图表示栽种普通型玉米的大棚一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甲可知黄叶病玉米光合作用力较弱,光照强度为y时,黄叶病玉米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普通型玉米;此种光强下每天光照时间必须大于____h,黄叶病玉米才能生长。(2)乙图b点后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阶段先增强所致,c点时大棚中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3)如果大棚内作物由普通型玉米改为黄叶病玉米,乙图中b点将向____方移动,e点向____方移动。(4)为了了解黄叶病的发病原因,可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出的叶绿体色素,并用____法鉴定黄叶病幼苗叶绿体色素的缺陷,结果发现滤纸条上的第三、四条色素带明显变窄,说明___,黄叶病玉米对____-光的吸收能力减弱。(5)玉米黄叶病在幼苗期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随着幼苗的生长黄叶现象也会逐渐消失,且无病虫害现象,由此可推测黄叶病可能是因_____的缺陷而引起的。26、【题文】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1)请将下列实验名称与试剂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每项只准选择一次。
。实验名称。
试剂。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观察线粒体。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健那绿染液。
30%蔗糖溶液。
双缩脲试剂。
醋酸洋红染液。
无水乙醇。
(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用大豆组织样液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没有出现紫色而出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所看到的细胞主要处于________期;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答题卡绘图区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甲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91+287+10+2)÷(291+150+10+4549+287+13+2+1698)×100%=4.9%;乙病的患病概率是(150+13+10+2))÷(291+150+10+4549+287+13+2+1698)×100%=1.75%;又由表格信息可知,甲病患者在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乙遗传病的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析】【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的患病率高于乙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乙遗传病的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甲病患者在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C正确;
D;甲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显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D.2、B【分析】【分析】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在移动的过程中要在哪朝哪移),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解析】【解答】解:低倍镜下看清物象后;为进一步放大该结构,需要先移动标本,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此时若视野太暗,需要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故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戊→丁→乙→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B【分析】【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解析】【解答】解:A;在高倍镜使用时;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A正确;
B;在高倍镜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B错误;
C;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C正确;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D正确.
故选:B.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无机盐能参与生物大分子的形成,或影响酶的活性,在人体内的含量有一定的比例。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解析】【答案】D5、A【分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解析】【解答】解:A;磷脂是细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
B;脂肪是储能物质;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B错误;
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
D;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A.6、C【分析】【分析】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使用时称加NaOH,后加CuSO4;目的是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碱性染料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浓硫酸能够提供酸性条件.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解析】【解答】解:A、鉴定还原糖时,需先将斐林试剂甲液NaOH与斐林试剂乙液CuSO4需混合使用,与还原糖反应的是Cu(OH)2;不需要提供碱性环境,A错误;
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的是二氧化碳;鉴定酒精用重铬酸钾,B错误;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由于核酸呈酸性,所以漂洗后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C正确;
D;健那绿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性染料;DNA染色的试剂是甲基绿,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氧核苷酸限制DNA连接酶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分析图解:①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需要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②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要用限制酶切割质粒,然后用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在一起;③过程为转化过程;④过程表示目的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所用的原料包括四种含有A、U、G、C的核糖核苷酸.【解析】【解答】解:(1)①过程表示利用mRNA通过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由于合成的是DNA,因此需加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氧核苷酸的四种核苷酸.
(2)②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首先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连接重组在一起.
(3)在操作过程中;目的基因和质粒利用了同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因此产生了相同的黏性末端.(具体见答案)
(4)经过③转化过程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能够自主复制.
(5)④是目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故答案为:
(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氧核苷酸。
(2)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3)
(4)能。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8、磷脂和蛋白质保护细胞核支撑植物体4叶绿体光合11线粒体14液泡质壁分离及其复原4叶绿体【分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壁,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染色质,8是核膜,9是核液,10是核孔,11是线粒体,12是内质网,13是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14是液泡,15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由于该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植物细胞.【解析】【解答】解:(1)图中[1]是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图中[2]是细胞壁,植物的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非生物界的能量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界.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
(4)若如图所示的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来做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以证明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5)若如图所示的是洋葱根毛细胞;则应该没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
(1)磷脂和蛋白质保护细胞核支撑植物体。
(2)4叶绿体光合。
(3)11线粒体。
(4)14液泡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5)4叶绿体9、除去氧气和灭菌CO20.935℃少葡萄糖因消耗而减少【分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实验装置图.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实验观察因变量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液体进入移液管说明锥形瓶中有物质增加,最可能的就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增多.因此移液管中液体量的变化可表示无氧呼吸强度,表格中可以看出35℃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多,无氧呼吸最强.【解析】【解答】解:(1)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在实验开始时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这样就是为了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
(2)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不是乳酸.
(3)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测得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推测,所以表中记录的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在20℃时5分钟之内总共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从表中可知是4.5mL,所以在20℃时二氧化碳产生的平均速率为0.9mL/min.
(4)从表中可知35℃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多;所以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会逐渐被消耗减少,所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会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
(1)除去氧气和灭菌
(2)
(3)CO20.9
(4)35℃少葡萄糖因消耗而减少10、细胞膜9线粒体高尔基体4叶绿体13中心体11核糖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析】【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动物细胞结构、B表示植物细胞结构,其中1~14依次是细胞膜、液泡、细胞质基质、叶绿体、高尔基体、核仁、染色质、内质网、线粒体、核孔、核糖体、核质、中心体、核膜.【解析】【解答】解:(1)结构1是细胞膜.
(2)9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
(3)5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大葱根细胞中没有[4]叶绿体.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13]中心体.
(6)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11]核糖体.
(7)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
(1)细胞膜。
(2)[9]线粒体。
(3)高尔基体。
(4)[4]叶绿体。
(5)[13]中心体。
(6)[11]核糖体。
(7)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11、经自然(杀虫剂)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PCRDNA分子杂交雄性B30%【分析】【分析】本题是对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PCR技术和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减数分裂过程、种群基因频率计算方法的综合性考查,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梳理相关知识点并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德国小蠊种群本身可能存在抗药性基因的突变体;
当长期使用杀虫剂后;由于杀虫剂对个体起到了选择作用,存在抗药性基因的突变体容易存活,进而使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
;因此长期使用杀虫剂,灭虫效果越来越差.
(2)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是PCR技术;采用PCR技术将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后,然后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
(3)由题意可知;雌性个体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某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雄性;分析题图可知,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是一条X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B.
(4)由题意可知;SS=26,Ss=18,ss=6,因此s的基因频率是:(2×6+18)÷100=30%.
故答案为:
(1)经自然(杀虫剂)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
(2)PCRDNA分子杂交。
(3)雄性B
(4)30%(或0.3)12、由线粒体扩散到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部分扩散到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部分通过气孔进入大气f、g、h、a有氧存在12【分析】【分析】图二分析可知,甲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a;乙点: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c;丁点: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共同加入叶绿体,即进入叶绿体的二氧化碳总量是h、c、b;甲乙之间: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a、c;乙丁之间: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共同加入叶绿体,即进入叶绿体的二氧化碳总量是h、c、b.【解析】【解答】解:(1)乙点: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扩散到叶绿体中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丁点: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绿体中产生的O2;部分扩散到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部分通过气孔进入大气.
(2)在图二甲状态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释放出细胞外,即h;a.氧气只能从细胞外吸收,即f、g.
(3)由图一中物质变化可推知;物质A是丙酮酸,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4)由图二分析可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为4.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为8.由公式:植物的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在丁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是=8+4=12.
故答案为:
(1)由线粒体扩散到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部分扩散到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部分通过气孔进入大气。
(2)f;g、h、a
(3)有氧存在。
(4)1213、生产者光照强度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稻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的输出不断减少,需要及时补充S减少肉食动物粪便11.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光照强度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稻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的输出不断减少,需要及时补充.
(4)图l中该种群在ad段λ大于1;故该种群数量在ad段的增长曲线呈S型.该种群数量在ad段λ小于1,故e点种群数量比d点减少.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含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终极消费者的同化量为16+5=21,肉食动物的同化量为21+272+90=383,草食动物的同化量为383+2265+720=3368,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为草食动物,第三营养级为肉食动物,故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83÷3368≈11.4%.
(5)随着规模扩大;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池塘,但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分析】【分析】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解析】【解答】解: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析】【解答】解:真核生物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细胞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发生改变,因此细胞分化不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两个过程.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解析】【解答】解:在体液免疫中;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的呈递,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免疫中,需要依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因此,T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生长素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延缓衰老;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解析】【解答】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并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无花果是有花的,无花果不仅开花,而且花多得不计其数,它们很小,人们因为不容易看到无花果的花,就认为它是没有花的.我们平时吃的无花果,其实也不是它真正的果实.这是由花托膨大形成的假果.而真正的果实和花一样,也很小,隐藏在肉球似的假果里.
故答案为:
×19、F【分析】略【解析】F20、×【分析】【分析】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解析】【解答】解: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而非树突末端膨大部分,突触小体上的膜可以构成突触前膜,突触小体是突出前神经元轴突或树突末端膨大部分,这句话错误.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细胞内不含纤维素.【解析】【解答】解: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细胞内不含纤维素,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纤维素.
故答案为:×.四、其他(共1题,共9分)22、Ⅳ[③]中心体核糖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不正确④和⑤正方形【分析】【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线粒体、③是中心体、④是叶绿体、⑤是液泡、⑥是高尔基体、⑦是核糖体.细胞Ⅰ中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细胞Ⅱ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细胞Ⅲ没有形成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Ⅳ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属于低等植物细胞.【解析】【解答】解:(1)图中;细胞Ⅳ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属于低等植物细胞.无论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具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并且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
(2)图中的Ⅳ中的结构⑥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明显看出;细胞Ⅱ中含有大液泡,说明该细胞为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
(4)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状态;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则该图象中应该去掉④⑤,并且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故答案为:
(1)Ⅳ[③]中心体核糖体。
(2)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不正确。
(4)④和⑤正方形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3、略
【分析】试题分析:(1)在非甜玉米果穗上只结非甜粒,则非甜粒为显性;甜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佣金居间协议合同范本
- 协议供销合同范本
- 公司宿舍合同范本版
- 单位工装定制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发光音乐键盘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UPVC板材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术室照明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19-2025年中国茵栀黄颗粒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护肤卸妆膏生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石墨坩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10套试卷(附答案)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六章 数字内容加工、管理技术
- 【中考真题】广东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五级人工智能训练师(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DL∕T 5452-2012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档商务酒店连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治
-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JTT1066-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