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B.中俄两国的西北边界问题C.中俄两国的贸易问题D.蒙古的归属问题2、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3、“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4、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汉口D.浙江河姆渡5、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①张骞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读图做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按图中“东南西北上中下”方位,填上战国七雄的名(7分)7、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_。都江堰凝聚了______父子改造自然,造福百姓的智慧,至今令人敬仰。8、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在我是要遵守/应该我拥有的自由。
学校里____①行人A.交通规则a.接受教育。
火车上____②学生B.乘客须知b.安全行走。
旅游景点里____③乘客C.游客须知c.阅读;购买书籍。
书店里____④顾客D.学校的规章制度d.观赏名胜古迹。
街上____⑤观众E.剧场秩序e.文明乘车。
影剧院里____⑥游客F.爱护图书f.观看喜欢的影片9、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其中大运河中经过苏州的一段叫做邗沟。______(判断对错)。10、______初年,玄奘从______出发,途经我国______及______,一路上备尝艰辛,最终到达佛教圣地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12、周朝统治者为了维系分封制的稳定,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13、“仁”的思想源于孟子,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唐朝的阎立本被称为“画圣”,他的画,立体感强,风格奔放,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A.正确B.错误15、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______(判断对错)16、判断题。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1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的情况。18、文成公主下嫁给尺带珠丹,加强民族交流。______(判断对错)19、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商鞅变法。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6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当时“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什么变化?
(2)“百家争鸣”中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的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
(3)“百家争鸣”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4)“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30分)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1)尽力了唐朝由盛转衰且作品被称为是“诗史”的是____(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宋代词人是____(3)元朝元杂剧作品《窦娥冤》最负盛名,其作者是____(4)堪称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是____22、(1)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被誉为“开元盛世”。错误:____理由:____(2)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3)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误:
理由。
(4)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错误:____理由:____23、根据所学列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代君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中俄雅克萨之战清军胜利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客观上遏制了沙俄继续向东扩张,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清朝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B【分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宋辽澶州之战后,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的知识点。3、B【分析】据所学知;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故选:B。
本题以“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遗址。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解析】B4、D【分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5、C【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依据题干信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生活在唐朝的”,结合所学知识:张骞生活于汉朝,郑和生活于明朝。唐朝时期,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玄奘西游加强了中印文化的交流。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东:齐南:楚西:秦北:燕上:赵中:魏下:韩【分析】【分析】战国七雄中的具体地理方位是最北面的是燕国;最南面的是楚国,最东面的是齐国,最西面的是秦国。中间是“三家分晋”后形成的三个国家,自上而下分别是赵国;魏国、韩国。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战国七雄的具体方位。另外学生还要知道战国时期的史实有:时间:公元前473年——前221年;“合纵”指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指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7、略
【分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都江堰凝聚了李冰父子改造自然,造福百姓的智慧,至今令人敬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之国”。
故答案为:
黄帝;李冰。
本题考查了黄帝和李冰。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帝和李冰的主要事迹。【解析】黄帝;李冰8、②—D—a③—B—e⑥—C—d④—F—c①—A—b⑤—E—f【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角色、遵守的规则和享有的自由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与我们拥有的自由是相对的,我们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同时我们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故答案依次是学校里,我是②—D—a;在火车上,我是③—B—e;在旅游景点里,我是⑥—C—d;在书店里,我是④—F—c;在街上,我是①—A—b;在影剧院里,我是⑤—E—f。
【点评】知道生活中的角色、遵守的规则和可以享有的自由,懂得自由是相对的,同时知道遵守规则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9、略
【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位时,开通的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的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经过扬州的一段叫邗沟,经过苏州的一段叫做江南河..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解析】×10、略
【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一路上备尝艰辛,最终到达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并把印度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来,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答案为:
贞观;长安;新疆、中亚诸国、天竺.
本题考查玄奘西行.
本题掌握玄奘西行相关知识.【解析】贞观;长安;新疆;中亚诸国;天竺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分析】【分析】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晋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故本题秦应改为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的来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12、√【分析】【分析】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维系分封制的稳定。西周礼乐制度在当时起到教化民众;凝聚宗族、巩固统治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本题考查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维系分封制的稳定。13、×【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而不是孟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故本题说法错误,故选F。【解析】F14、×【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唐朝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我国古代史上,唐朝的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被后世誉为“画圣”。吴道子的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5、√【分析】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解析】√16、√【分析】【分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秦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所以本题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长城的相关知识,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7、√【分析】【分析】题文中的诗句反映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极低;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三十老明经,四十少进士”这句诗也说明了这一点。故本句表述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科举制度相关知识。18、×【分析】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密切;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不是文成公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知道金城公主入吐蕃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唐蕃和同为一家。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9、×【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孝文帝改革不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四、材料题(共1题,共6分)20、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当时“社会急剧变化”主要变化.
(2)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中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及主要主张.
(3)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中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张.
(4)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1)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可知,材料一中当时“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2)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强调把“礼”和“法”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明确尊卑等级.
(3)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秦朝开创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就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论的.
(4)百家争鸣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促成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甚至东方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故答案为:
(1)变化: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或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2)孟子和荀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强调把“礼”和“法”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明确尊卑等级.
(3)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百家争鸣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促成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甚至东方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五、列举题(共3题,共30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的考查,较为简单。据所学可知唐诗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是李白,被称为诗仙;现实主义是杜甫,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本人被称为诗圣。(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的考查,较为简单。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词可分为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词开豪放一派,二人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的代表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婉约派的李清照和柳永。(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的考查,较为简单。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曲代表有以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的考查,较为简单。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小说主要是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古代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是长篇英雄主义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最高峰。【解析】20(1)杜甫(2)苏轼(3)关汉卿(4)红楼梦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阿拉伯语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学院《外国史学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理工学院《社会学原理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生物统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赤峰学院《教育史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现代舞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电子测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据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纳税人进项税额分摊方式备案报告表(样本)
- GPS公交车报站器使用说明书V
- 乘坐地铁安全指南(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 中建(轮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7421.2-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 小区燃气安全宣传新闻稿
- WORD一级上机题答案
- 合唱社团第二学期活动记录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公路)环评报告
- 矢量分析和场论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