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9/29/wKhkGWekRiuAbrhQAAFtNKY6N4U083.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9/29/wKhkGWekRiuAbrhQAAFtNKY6N4U0832.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9/29/wKhkGWekRiuAbrhQAAFtNKY6N4U0833.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9/29/wKhkGWekRiuAbrhQAAFtNKY6N4U0834.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9/29/wKhkGWekRiuAbrhQAAFtNKY6N4U0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2、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印度建一农药厂,这一思路反映了()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A.24时B.365日6时9分10秒C.23时56分4秒D.365日5时48分46秒4、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5、【题文】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P地可能()
A.位于欧洲西部B.河流汛期出现在7月前后C.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D.所处的国家独立占有一块大陆6、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居民区与工业区布局合理的是()
A.B.C.D.8、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9;10题。
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A.顶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B.槽部受张力,易遭侵蚀C.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D.顶部受张力,易遭侵蚀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A.过镜后天气转晴B.过境时气压升高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10、【题文】2007年4月10日;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盱眙观测站用刚安装不久的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据此完成两题。
4月11日;科研人员测量显示出这颗近地小行星在星空中以每天0.54度的速度快速移动。这颗近地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地球相比。
A.公转角速度快B.距离太阳近。
C.公转周期长D.公转轨道短。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天象观测环境比建站初期明显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A.水污染加剧B.光污染加重。
C.臭氧层破坏,紫外辐射增强D.酸雨腐蚀增强11、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图中①、②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C.高山草甸带D.高寒荒漠带12、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如下意义A.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B.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C.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D.避免环境污染13、读下图回答,图中四个因素分别代表影响我国南疆盆地的棉花、美国的商品谷物、海南的甘蔗、江南丘陵的茶叶的主导区位因素,连线正确的是:A.①—南疆②—美国B.③—海南④—江南C.①—南疆③—美国D.②—海南④—江南14、【题文】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完成(1)~(3)题。
(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
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B.为劳动密集型产业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
(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包头建棉纺织厂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C.大亚湾建核电厂D.黑龙江建制糖厂。
(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
A.“硅谷”地区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D.四川盆地15、【题文】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三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
①23°26′N和120°E②23°26′S和60°E
③23°26′N和120°W④23°26′S和60°W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若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B点的区时是()
A.某日6时B.某日15时C.某日18时D.某日24时。
(3)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①某日16时②某日18时③次日4时④某日12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6、【题文】图甲为6月22日四地日出时刻与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
据图甲判断;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图乙为某地二至日影子的日变化示意图;最有可能对应图甲中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10分)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示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南北、东西)方向力的作用,此力属于_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或“乙”)地;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地。18、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6分)(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___地。(4分)(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请分析主要原因。(4分)(4)一般而言,B附近岩石年龄分布规律是;C附近岩石年龄分布规律是;19、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随纬度和高度分异的理想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自然带①的类型是,它在40ºN的山地分布高度的下限是米。(2分)(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为什么?(2分)(3)自然带④在大陆东侧的典型植被是,在大陆西侧的典型植被是。(2分)20、【题文】地球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跟地球自转有关。21、27.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农产品玉米蔬菜苹果乳、肉、蛋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5301550(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分)A.广州近郊。
B.济南远郊。
C.西安近郊。
D.上海郊区。
(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2分)(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2分)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4)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4分)____________22、(10分)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是波,B是波,判读理由。(4分)(2)右侧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D、F为分界面,D是界面,F是界面。(2分)(3)F界面处,A地震波,B速度。这说明F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态,以下为态。(4分)23、(6分)读图,回答:(1)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2)一般说,A地比B地降水。(3)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和,那里一般是气压带。24、如图是以L经线为旋转轴的复合经纬网图;若经线L的度数为东经9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之间相差______°;时差为______小时。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经度相同的是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
(3)图中丁的经度为______,丙位于乙的______方向。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5、地球上只有在春秋分日的时候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大致相等。评卷人得分五、填表题(共2题,共12分)26、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每空2分,共16分)A.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B.日地距离适中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E.适宜的温度F.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G.体积和质量适中H.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27、将下列事物的代号,根据其内在因果联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每空2分,共16分)A.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B.日地距离适中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E.适宜的温度F.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G.体积和质量适中H.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8、读太阳光照图(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1)判断该日节气为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___前后,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该日厦门昼长_____夜长(大于或小于)。(3)此时,B点地方时为______点,C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4)图中A、E两点的昼长之和为______小时。(5)若B点所在经度为45°E,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为___________。29、【题文】(10分)读图;中国局部示意图甲与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乙,结合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分异规律。
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分异规律。(2分)
(2)图甲中①②处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和____。(2分)
(3)图乙山地应该在图甲中____(数字)处,此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存在哪些差异?试说明原因。(6分)30、【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09年1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552亿;比2008年的第一天增加0.9%,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美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2分)
(2)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的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对流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而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故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解析】【答案】C2、B【分析】【分析】农药厂生产污染严重;故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企业分布到发展中国家属于污染的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材料中的工厂类型和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分析即可。3、D【分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对应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若以天空中的某一颗恒星为参照物,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4、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图示①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图示②表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图示③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示④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解析】【答案】B5、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P地受季节性西风带影响;则判断为受副热带高压与盛行西风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说明图示P点位于南半球。则7月为P地的冬季,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类型的影响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等。【解析】【答案】B6、D【分析】【分析】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那么①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②代表海洋水汽蒸发,③代表大气降水,④代表地表径流。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地表径流,D对。
【点评】岩石圈物质循环,海陆间水循环主要环节。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有一种观点表示只有变质岩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由此区分图中的变质岩和沉积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三类岩石都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图中常有三个箭头指向岩浆。本题属于前一种情况。掌握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7、C【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与居民区的合理布局及看图能力。居民区应布局在工业区的上风向,这样工业产生的废气才不会污染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间有卫生防护带,可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污染;A图东北风会污染南部居民区,布局不合理,故排除A;B和D图东北风会污染西部居民区,布局不合理,故排除BD;C图居民区在盛行风的上风向,且有防护林隔离,布局合理,C对。故选C。【解析】C8、D【分析】解: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在地貌上成谷地,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顶部受张力,易遭侵蚀。
故选:D。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解析】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后,都受单一气团控制,故天气转晴,A项正确;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故气压升高,而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故气压降低,B项错误;冷锋的降雨发生于锋后,暖锋降雨发生于锋前,C项错误;由于冷气团的密度大于暖气团,故冷气团始终位于锋面之下,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答案】AD10、CB【分析】【解析】小行星在木星和火星之间;所以公转的角速度比地球慢,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公转的周期比地球长,公转的轨道比地球长。
光污染加重不利于夜晚观测星空。【解析】【答案】CB11、CD【分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看出①②自然带海拔较针叶林带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不可能是山地常绿林带和针阔叶混交林带,A、B错。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可能为高山草甸带和高寒荒漠带。考点:该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答案】CD12、AB【分析】试题分析:观光农业需要发展相关服务部门,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游客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利于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观光农业目的不是直接销售农业产品,而是通过农业来发展旅游,扩大农业的经济范围,同时增加收入。考点:该题考查新型农业。【解析】【答案】AB13、C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我国南疆盆地的棉花的主导因素为水源,优势因素为光热资源,影响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技术,影响海南的甘蔗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江南丘陵的茶叶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解析】【答案】CD14、CDB【分析】【解析】
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密集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
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密集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解析】【答案】
C
D
B15、CCC【分析】【解析】此图为北半球出现极昼时期的图示;此时为夏至日,直射纬度为23°26′N,当60°为东经时,A点为120°W,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为A点;当60°为西经时,A点经度为120°E。所以选C。
B点比A点在时刻上早6小时。可计算当A为120°E时的结果;当A为120°W时,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当A为120°E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时,当A为120°W时,北京时间与A点相差16小时,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解析】【答案】CCC16、CB【分析】【解析】6月22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故①位于北回归线,赤道永远6点日出,故②位于赤道,③地0点日出,正好出现极昼,位于北极圈,④点6点到12点之间日出,位于赤道到南极圈之间(6点日出为赤道,12点日出则为极夜)。夜长短变化幅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增大,故C正确。
图乙中,二至日时日出和日落影子方向均为正东和正西方向,说明该地一年中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故为赤道。【解析】【答案】CB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略
【分析】试题分析:(1)地质构造的类型为褶皱和断层。甲处沉积岩层上拱,所以为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部位,丙处沉积岩层发生断裂且两侧岩层有明显的错动位移所以为断层构造。(2)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该地受到水平挤压力作用即南北方向上,致使岩层变形变位。(3)背斜成谷的原因为背斜岩层上拱,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上覆岩石是由于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形成。(4)隧道的开挖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即甲处,原因天然拱形可用,且结构稳定,不易储水。而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原因是向斜部位岩层向下弯曲,利于地下水的汇聚,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原因是岩层封闭,不易挥发,且油气密度比水小。考点:考查地质构造类型及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解析】【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背斜向斜断层(2)南北挤压(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堆积(4)甲乙甲18、略
【分析】试题分析:(1)图示B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C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A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2)褶皱是由于岩层受挤压力作用而发生弯曲形成,故反映地壳的水平运动。挖隧道应选择背斜拱形结构,主要从力学原理和地下水的运动两方面分析。(3)根据图中B处为背斜,由于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图中C处为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地。(4)图中B处为背斜,一般情况下,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图中C处为向斜,一般情况下岩层中间新,两翼老。考点:该题考查褶皱地貌。【解析】【答案】(1)BCA(2)水平B(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4)中间老两边新;中间新两边老。19、略
【分析】试题分析:(1)自然带①分布在雪线附近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为苔原带,从图中可以看出,北纬40度附近的山地找中①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为4000米。(2)从水平分布看,自然带②分布在50度到60度之间,该纬度的南半球地区绝大部分为海洋,因此没有该自然带的分布。(3)从水平分布看,自然带④分布在30度到40度之间,大陆东岸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大陆西岸同纬度地区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考点: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答案】(1)苔原带(1分)4000米(1分)(2)否(1分)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1分)(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2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即有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解析】【答案】对21、略
【分析】(1)读图表可知,该地农产品的构成以农副产品为主,应该布局在近郊,且种植苹果和玉米,说明该地在北方地区,因此选择C。(2)生产过程1和生产过程2主要侧重的是经济效益,生产过程3把生产过程1和生产过程2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成电能输送出去,所以生产过程3的环境效益最大。(3)普通购物袋使用塑料制成,所以会产生白色污染,而该农村利用玉米叶片生产购物袋,这种购物袋不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所以选B。(4)此农业属于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该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经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解析】(1)C(2分)(2)生产过程3(2分)(3)B(2分)(4)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经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任答两点得4分)(4分)22、略
【分析】【解析】根据横波的传播速度较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地球内部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界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读图直接可判断,经过F界面,横波消失了,纵波速度也明显下降。根据F界面以上,横波能够传播,反映物质状态为固态,而F界面以下横波消失,反映F界面以下的物质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解析】【答案】横(1分)纵(1分)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分)莫霍古登堡(2分)消失减慢固液(4分)23、略
【分析】试题分析:(1)赤道附近由于热量充足,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盛行上升运动,形成低气压带;副热带地区由于气体在高空一定高度处积聚,最终盛行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副极地地区由于来自高低纬度性质不同的两支气流在此交汇,盛行上升运动,形成低气压带;极地地区由于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少,气候寒冷,体积收缩盛行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据图可知:此时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南半球,说明此事是北半球的冬季。(2)A地气体由低纬向高纬运动,水汽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而B地气体由高纬向低纬运动,水汽不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所以A地比B地降水丰富。(3)据图可知:赤道附近由于热量充足,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盛行上升运动;副极地地区由于来自高低纬度性质不同的两支气流在此交汇,盛行上升运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解析】【答案】(1)冬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2)丰富(3)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每空1分)24、略
【分析】解:(1)图示半个地球为180°;平均分成6分,所以经度差是30°,甲;乙之间分为三部分,所以两地相差90°;由于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两地时间相差6小时。
(2)从题干可知;图是以L经线为旋转轴的复合经纬网图,所以如果把图示上部分折回去,可以看出甲和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由于极昼极夜现象只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所以丁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从题干可知;经线L的度数为东经90°,丁地位于L经线的东侧,经度差30°,所以丁的经度是120°E.从(2)题可知,图是以L经线为旋转轴的复合经纬网图,所以如果把图示上部分折回去,可以看出甲和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所以丙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所以丙位于乙的北方;两地经度差为90°,所以丙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
(1)90°;6
(2)甲;丙;丁。
(3)120°E;西北。
(1)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位置看到的时间早。根据地球球面划分的区域可以确定经度差。
(2)根据L经线为旋转轴的复合经纬网图可以确定甲丙在同一条经线上;极昼极夜现象只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
(3)根据经线L的度数为东经90°和经度差可以得出丁的经度。同一条经线是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条纬线是正东正西的关系。同是东经度,数值大的在东,数值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值小的在东,数值大的在西。一条是东经,一条是西经,如果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同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侧,数值小的在南侧;同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侧,数值大的在南侧;一条是北纬度,一条是南纬度,则北纬度在北侧,南纬度在南侧。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属于基础题,该题最简单的做法是翻转法,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球侧视图。【解析】90°;6;甲和丙;丁;120°E;西北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晨昏线为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的地球大圆,故始终平分地球,进而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范围始终大致相等。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分布特征。【解析】【答案】错误五、填表题(共2题,共12分)26、略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的二个条件,分别是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自身的三个条件,分别是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太大。【解析】【答案】如表27、略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的二个条件,分别是地球处在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处于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听评课记录1
-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2《社会和谐 人人共享》听课评课记录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听评课记录2
-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听课评课记录1
- 环保工程合同(2篇)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听课评课记录4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听课评课记录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听评课记录9
- 无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时《通分》听评课记录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2 盾构构造认知
- 《港珠澳大桥演讲》课件
-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