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图中,与“书圣”直接相关的是()A.B.C.D.2、下图是杭州岳王庙的一尊雕塑,他是古代抗金名将()

A.文天祥B.蒙恬C.岳飞D.秦桧3、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里所盛赞的是()A.神农教民农耕B.黄帝创制历法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每周一我们升旗的时候要唱的《国歌》歌词,1949年9月之前,这首歌曲叫《义勇军进行曲》,其作者是()A.徐悲鸿B.鲁迅C.冼星海D.聂耳5、【题文】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6、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B.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C.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D.到都城长安旅游7、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使()成为沃野。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华北平原D.成都平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_开始的。9、观察图片;请将下列原始人类遗址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10、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发掘结果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高粱的国家.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11、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______(判断对错)12、辛弃疾的词婉约中带豪放,以完成统一大业和歌颂征战为基调。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______(判断对错)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种辩证法思想出自《道德经》。______(判断对错)15、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居民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判断对错)16、史实:“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土与儒生》

推论: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17、半坡人会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______(判断对错)18、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力在这一时期大大减弱。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24分)19、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a)中这部书被誉为“万经之王”,它主要记录了谁的学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个典故,请你用图(a)中的观点对这个典故进行简单的解释。(2)图(b)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的标志,为什么把这个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突出贡献?(3)图(c)反映的内容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人持这种观点,他是谁?除他之外,你还知道当时哪些著名思想家?(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为什么在战国时期却出现了思想空前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请你结合上述图片并联系现实,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20、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一时期人类创造的文明。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青铜器】图一图二(1)图二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是今天哪个城市吗?

(2)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甲骨文】图三图四(3)图三和图四中的文字形成于哪个朝代?它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4)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2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此外,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朝代(两个即可)?(2)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元朝对东南地区进行管辖的史实。这有何历史意义?22、(1)这部史书的作者是谁?它的编写体例是什么?

(2)与该书作者齐名的中国古代另一位史学家叫什么名字?其史学著作是什么?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3、说一说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各有什么特点24、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结合两则材料,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到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根据所学结合地图说明他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有何作用?

材料二:

。时间(朝代)侵略者反侵略代表人物主要事迹明朝AB台州九捷明末清初荷兰CD清初E康熙帝F(2)请将表格中的A-F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商家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浙民俗谷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3)材料三反映了清代帝王怎样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述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变化特点。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请回答:(1)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2分)它被称作什么?(2分)(2)商周时期有一种文字称为“金文”,它被铸刻在哪里?(2分)(3)秦朝时全国统一文字是什么?(2分)你最喜欢哪种字体?(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王羲之的相关知识点。东晋王羲之,集书法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形式”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D是王羲之的作品。故ABCD错误,D正确。故选D。【解析】D2、C【分析】略【解析】C3、D【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根据材料“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可判断此事件为大禹治水。故选D。【解析】D4、D【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正处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这首歌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解析】D5、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据题意和所学知识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通南北水路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解析】【答案】C6、C【分析】指南针是在北宋才发明的;唐朝时不可能出现商人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社会生活.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指南针的发明时间.【解析】【答案】C7、D【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沃野,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D.

本题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子目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中的内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可知,故填商朝。考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解析】【答案】商朝9、据所学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故把A填入上框,B填入下框。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知识。【解析】据所学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故把A填入上框,B填入下框。

故答案为:

10、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

错误:高粱;改正:粟.

本题考查学生对河姆渡和半坡生产生活的认识.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河姆渡和半坡生产生活的主要史实.【解析】高粱;粟11、略

【分析】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故答案为:√。

本题以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为依托;考查元朝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统一的知识点。【解析】√12、略

【分析】辛弃疾的词或婉约或豪放;不是婉约中带豪放,以完成统一大业和歌颂征战为基调.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辛弃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文化成就.【解析】×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氏族的有关内容【解析】×14、√【分析】材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出自《道德经》,反映的是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故答案为:√。

本题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为切入点,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著作。【解析】√15、√【分析】【分析】在我国;回族和维吾尔族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其教徒是穆斯林.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16、√【分析】【分析】据“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可知,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做法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主义,只不过二人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措施的异同。17、√【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半坡人会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18、×【分析】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王权衰落,诸侯已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中国历史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局面。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东周的分期;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本题考查东周的分期,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24分)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老子的相关知识。根据图(a)中的信息“道德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是反而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2)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包括“仁”和“礼”两部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由此可知,把这个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是把这个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是因为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由此可知,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观点。除墨子之外,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还有,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道家学派的庄子、法家学派的韩非等。(3)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观点。除墨子之外,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还有,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4)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及(3)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时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解析】(1)老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是反而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2)因为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教育的贡献: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3)墨家学派的墨子。儒家学派的孟子、道家学派的庄子、法家学派的韩非等。(4)战国时期,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时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青铜文明。本题图片二是司母戊鼎,在河南安阳出土,由此河南安阳得名“鼎都”。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2)本题考查青铜文明。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3)本题考查我国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本题的图片三是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觉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炎黄子孙的不懈努力成就辉煌历史,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解答本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河南安阳。(2)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祭祀。“泥范铸造法”。(3)商朝。意义: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言之有理即可)(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元朝、秦朝和隋朝的建立。本题的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元朝时期。我国历史的秦朝和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的长期分裂的局面。(2)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实行了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元政府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已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西藏地区。(3)本题考查元朝对东南地区的管辖。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解析】(1)元朝;忽必烈;秦朝、隋朝。(2)行省制度、西藏地区。(3)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史学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纪”“表”“书”“世家”“列传”,成为后世史书编写的典范。《史记》内容完整,结构严谨,文字优美,“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具有极高的史学成就和文学价值,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解析】【小题1】司马光,编年体通史;【小题2】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评分细则:有错别字不得分,《史记》不带书名号不得分)

五、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3、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特点是通风、防潮。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特点是冬暖夏凉。【分析】【分析】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干栏式房屋具有通风;防潮性能。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少雨,半地穴式冬暖夏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的特点。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河姆渡聚落;中华文明的起源·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半坡聚落。24、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分封制及其实施的目的.

(2)本题考查分封的对象及被分封者的义务.

(3)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作用.

分封制是考查的重点知识,应注意识记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其作用.【解析】(1)由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和材料二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2)据所学知;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有亲属和功臣,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

(3)据所学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故答案为:

(1)分封制;巩固统治.

(2)亲属;功臣;他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3)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25、略

【分析】

(1)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

(3)本题考查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影响.

(4)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变化特点.

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识记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了解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解析】(1)由材料一地图中的信息“明”“刘家港”“西洋”“非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