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鼻黏膜中有丰富毛细血管,这有助于()A.气体交换B.形成黏液粘住灰尘C.产生嗅觉D.温暖空气2、某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为了让铁钉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是()

A.对调电源的正负极B.将滑片向右端滑动C.减少铁钉上所绕线圈的匝数D.去掉一节干电池3、60g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252g硫酸盐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A.4.0gB.3.9gC.3.0gD.2.5g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B.纯碱和烧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生理盐水和石蕊溶液都是混合物D.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5、下列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A.电熨斗B.空调C.太阳能电池D.电脑6、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B.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蒸腾作用C.阔叶树在秋天落叶的最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D.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7、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4分钟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米/秒C.乙同学第4分钟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米8、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U形磁体中间,惊讶的发现灯丝在晃动,关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说法是()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B.灯丝晃动是磁能转化为机械能C.灯丝晃动是灯丝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10、(2014·杭州)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___。11、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2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停止拨动转盘后,转盘还会继续转动,这是由于转盘具有____________.

12、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上的房屋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在向____行驶,乙车是在向____行驶。13、黄曲霉素(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14、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撑住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1标准大气压值等于____帕。15、小明同学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所示是他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和2应连入开关和电灯,则开关应装在____方框中。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____。16、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要使用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的铁块完成探究后(选填“相同体积”或“不同体积”),还需要____继续进行实验(选填“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8、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9、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0、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2分)22、如图所示;根据信息,标出电源“+”;“﹣”极和小磁针的“N”极.

23、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背面接线示意图中连有开关的电灯和三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24、如图是防汛报警器的装置图;请用笔画线正确连接电路.当水位上涨时,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报警.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24分)25、如图将图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虚线方框内完成),要求:26、实验室有一根外形与条形磁铁一样的金属棒,为判断其是否就是条形磁铁,请写出两种方法。27、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已完成部分器材的连接,如图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解答】解: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鼻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故选:D2、B【分析】【解答】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多少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滑片向右端滑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磁性越强,所以选B.

【分析】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

②使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也就是使其磁性增强.3、A【分析】【解答】镁;锌、铁都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镁、锌、铁的混合物60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25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含硫酸根的质量为252g﹣60g=192g;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其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1×2):(32+16×4)=1:48;

则硫酸中所含硫酸根的质量为192g时;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4g,即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4g.

故选A.

【分析】镁、锌、铁的混合物60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25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含硫酸根的质量为252g﹣60g=192g;根据硫酸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比,计算出氢元素的质量,即产生氢气的质量.4、C【分析】【解答】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其组成元素不同,故错误;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不含氢氧根离子;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错误;

C;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石蕊溶液中含有水、石蕊等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钙属于人体的常量元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分析;

B;根据纯碱和烧碱的化学式分析;

C;根据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分析.5、C【分析】【分析】根据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可进行判断: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知道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解答】解:在电路中;用电器是用来消耗电能的,本题中电熨斗;空调、电脑在电路中消耗电能,都属于用电器.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提供给用电器,属于电源.

故选C.6、C【分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解答】解:A;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故A正确;

B;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B正确;

C;.阔叶树的叶较大;利于蒸腾作用,秋天温度较低,气候干燥,降雨少,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保水.故C错误;

D;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故D正确.

故选:C.7、C【分析】【分析】A、通过图象找出甲和乙4min中运动的路程,根据求出甲和乙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

B;根据上述求出的甲的速度进行判断;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乙物体一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也就是甲和乙图象的交点,找到这个交点表示的路程即可.

【解答】

A、由图象可知:乙4min运动的路程是240m,乙的速度

甲4min运动的路程是120m,甲的速度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A是正确的;

B;甲在0~10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同学在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是正确的;

C;乙在0~4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内乙运动的速度是1m/s,乙同学4min之后保持静止,所以C是错误的;

D;甲图象和乙图象的交点就是甲和乙的相遇的时刻;此时甲和乙运动的路程都是240m,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C.8、D【分析】【分析】通过灯丝的晃动;联系到受力,进而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思路,发光的灯丝告诉了灯丝中有电流通过;灯丝颤动说明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相关知识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有电流通过的灯丝置于磁场中晃动;体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综上分析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硫酸铜溶液(或碘酒)蒸馏水氯化氢气体(或酒精)​【分析】【分析】判断是否溶液要根据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解答】(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或碘酒)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

(3)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如:氯化氢气体(或酒精)

故答案为:

硫酸铜溶液(或碘酒)蒸馏水氯化氢气体(或酒精)​10、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分析】【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常用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热量上升使下端的木条的温度达不到木头的着火点,所以没燃尽就熄灭。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是因为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11、4不改变惯性【分析】【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在离转盘2m高处有一盏电灯;灯在玻璃转盘中的像离转盘的距离也是2m,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为2m+2m=4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用手水平拨动转盘时,通过玻璃转盘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不改变;

停止拨动转盘后;由于惯性转盘还会继续转动.

故答案为:4;不改变;惯性.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12、西西【分析】【分析】

本题是已选定参照物;让我们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根据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到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判断出甲车和乙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上的房屋向东运动,表明甲车相对于地面在向西行驶,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西行驶;表明乙车问曲离甲车越来越远,而甲车也在向西行驶,所以乙车相对于地面是向西行驶的。乙车向西离甲车越来越远是由于乙车运动得比甲车快。

【解答】

(1)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上的房屋向东运动;以地面或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西运动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还向西行驶,说明乙车一定是向西比甲车更大的速度运动,才能和甲发生向西的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西;西.13、351:831265.4%【分析】【分析】(1)根据每个黄曲霉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17+12+6=35个原子.(2)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16×6)=1:8.(3)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7+1×12+16×6=312.(4)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5.4%.

故答案为:35;1:8;312;65.4%.14、托里拆利761.0×105【分析】【分析】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值的测定;大气压值;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这些内容都要牢牢的记住.

【解答】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0.76m水银柱,故p大气=p水银=ρ水银gh=13.6×103×9.8×0.76Pa≈1.0×105Pa.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76;1.0×105.15、2|零线断路【分析】【分析】开关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了.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和电灯与开关的接法.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亮,测零线应不亮.【解答】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2处.当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

故答案为:2;零线断路.16、天平|不同体积|不同物质|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分析】【分析】①根据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目的可知:需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与体积;其中质量用天平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测量;

②为了探究规律应多测量几组实验数据;并且应测量不同种类的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解答】解: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

先用天平测量不同的体积的铁块的质量;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再选用不同物质继续进行实验;看看其他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否也不变,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天平;不同体积;不同物质;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8、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9、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0、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其他(共3题,共12分)22、解:因为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所以螺旋管的右端S极,左端为N极,则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根据磁感线的方向确定螺旋管的N;S极;然后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确定磁针的N、S极,再利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会根据螺旋管的性质判断出磁体的NS极,会熟练应用安培定则.23、解: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分析】灯泡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