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练习/4.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2023黑龙江鹤岗模拟)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完整呈现了“成岩一成山一成景”的地貌过程。图
1为三清山深谷中一根长达128米的巨型石柱,酷似蛇首,“巨蟒出山”因此得名。图2表示岩浆、沉
积物和各类岩石的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题。
上升裸露
1.形成“巨蟒出山”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2.形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A.③①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①③④②⑤
D.③①④②⑤
(2023湖南株洲一模)洋中脊是绵延于各大洋底的总长达8万千米的火山山脉。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
处上升,快速冷却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
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下图示意大洋中脊
扩张过程。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大洋中脊处()
A.受水平挤压形成断层
B.热液区多花岗岩
C.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
D.洋壳不断向外扩张
4.图中洋壳的新老关系表现为()
A.从O到P先变老再变新
B.从。到P由新到老
C.从O到P先变新再变老
D.从。到P由老到新
下图分别为房山区某山体的局部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E3
5.在地壳活动稳定的情况下,图中的岩石将()
A.在①⑥作用下形成丙
B.在②作用下形成丁
C.在③作用下形成岩浆
D.持续沉积而“长高”
6.流动性好的岩浆喷发可形成平坦的台地地貌,此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B.乙
C.丙D.T
(2023河北邯郸月考)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图1
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图1
7.艾尔斯岩石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A.甲B.乙
C.丙D.T
8.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其形成的主
要地质作用是()
A.①B.②
C.③D.@
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9〜10题。
亥新
盗I
三I
二老
马河流
图1
9.图中A地的地形为()
A.背斜山B.背斜谷
C.向斜山D.向斜谷
10.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图2
A.aB.bC.cD.d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
(2023山东郛城一中阶段检测)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
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据此完成1〜2题。
地表
1.图中的岩层由老至新的顺序是()
A.甲一乙T丙一丁一戊T己一庚一辛
B.辛一>庚一>■己一>戊一>■丁一>丙一>■乙一>甲
C.辛一■己—■庚一•戊一丙一•丁一•乙一•甲
D.辛—己—>戊—丙—>丁一庚—>乙—甲
2.该地质剖面图中,能反映的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有()
①侵蚀作用②断层③变质作用④岩浆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湖南娄底统考模拟)鄂西一渝东区是地质构造复杂区,下图为鄂西一渝东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
中A〜H表示岩层,其中“上构造层”为陆相砂泥岩地层,其岩层形态与地面构造类似,断裂破坏作用较
弱。“中构造层”主要是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该构造层断裂发育,具隆凹相间的结构特征。“下
构造层”总体表现为构造宽缓,断裂相对不发育。据此完成3〜5题。
上
构
造
甲
构
造
下
构
造
A
3.图中地貌主体所属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B.断块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4.据图文推测以下地理要素或现象最先形成的是()
A.上构造分布的柔性岩层
B.中构造中形成的断层②
C.下构造中形成的断层④
D.下构造分布的刚性岩层
5.由图可知,柔性地层厚度纵向上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及表现最可能是()
A.埋藏深度一F层埋深浅,压力小,厚度最大
B.岩性差异——G层岩性最为柔软,厚度最小
C.沉积环境——C层沉积环境最好,沉积厚度最大
D.外力作用——G层靠近地表,被外力剥蚀,厚度最小
艾尔萨克雷格岛(下左图)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
成为制造冰壶(下右图)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
K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6〜7题。
6.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堆积
C.岩浆喷出一地壳下沉一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一地壳下沉一外力堆积
7.K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
A.保护石材资源
B.减少地质灾害
C.提高冰壶价格
D.减小对鸟类的影响
(2023山东聊城月考)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EZ2
角壁岩
沉寂物
砂岩
£
石灰岩
粉砂岩变质岩
8.图中()
A.甲为背斜山
B.乙断层形成早于褶皱
C.丙为火山岛
D.丁由板块碰撞形成
9.图中①岩石()
A.经冷却凝固形成B.为沉积岩
C.由变质作用形成D.有气孔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草海(湖泊)是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多,有''水下草原''的美誉。据考证,草海地
区石灰岩广布,构造运动剧烈。历史时期,草海一度变为无水盆地,后在1857年经历连续40余天的降
水,山洪暴发,草海得以恢复。图1、图2分别示意草海地区位置及地质构造剖面。
104°12'104°18'
26°52,
26°50'
图1
海拔/m
2175Pss
2155二三S纥三
2095
2075
■泥炭层目砂土0泥炭土
制灰岩区]黏土国碎屑层
图2
(1)推测草海砂土层和黏土层形成时的地壳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2)地质历史时期,草海经历了积水一干涸一再积水的演变过程,分析草海(湖)水三个演变阶段的形成
原因。
(3)说出草海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参考答案
考点练习14岩石圈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1-2.1.D2.C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形成“巨蟒出山”的岩石属于花岗岩;依据图2中的箭头
指向可知,a是喷出岩,b是沉积岩,c是沉积物,d是侵入岩,e是岩浆,f是变质岩。故形成“巨蟒出山”
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d,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据材料“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貌
景观完整呈现了‘成岩一成山一成景'的地貌过程''可知,①为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成岩”;③
为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成山”;④②⑤是外力侵蚀“成景”,故形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地质作用过
程依次是①③④②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4.3.D4.B解析第3题,由材料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地幔的岩浆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形
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
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由此可推断,洋中脊处两侧地
壳向外张裂扩张,为生长边界,A错误,D正确;热液区岩石多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在远离洋中
脊的地方,大洋地壳逐渐变冷变重,俯冲板块边界俯冲入地幔,B、C错误。故选D。第4题,从上
题可以得出,大洋中脊处地壳向外扩张,结合材料中对大洋地壳循环的描述可推测,大洋中脊处形
成的岩石最新,越往两侧,岩石越老,最终在海沟处消失,形成大洋地壳循环。所以图中从。到P
岩石的新老关系表现为由新到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D6.B
7-8.7.D8.A解析第7题,艾尔斯岩石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因此它是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
积物形成的。读图2可知,丁代表沉积岩,甲代表喷出岩,乙代表侵入岩,丙代表变质岩。第8题,
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这是由长
期的风化、侵蚀也就是外力作用引起的。读图2可知,①代表外力作用,②代表变质作用,③代表
重熔再生作用,④代表冷凝作用。
9-10.9.C10.A解析第9题,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A地,说明其地势高,为山地;结合图中岩
层的新老关系可知,A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第10题,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说明
该处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箭头指向d,而d只有一个
箭头指出,由此可以判断出d为岩浆,c为岩浆岩;因为b经过外力作用形成a,所以a为沉积岩,b
为变质岩。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
1-2.1.D2.B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岩层的位置,辛、己、戊、丙为沉积岩,下部老上部新,辛
最早形成。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所以丁为侵入丙岩
层的侵入岩;后岩浆侵入以上岩层,形成侵入岩庚。以上岩层被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随地壳下
沉,上部依次形成沉积岩乙和甲。所以岩层由老至新的顺序是辛一己一戊一丙一丁一庚一乙一
甲,D正确。第2题,该地质剖面图中,有外力侵蚀形成的侵蚀面,能反映①侵蚀作用;图中无断层
分布,不能反映②断层;图中无变质岩分布,不能反映③变质作用;图中有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能反映④岩浆活动。B正确。
3~5.3.A4.D5.C解析第3题,从岩层走向看,图中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从地貌
上看,根据材料可知,岩层形态与地面构造类似,可判断地貌主体所属构造地貌为背斜山,A正确,B、
C、D错误。故选A。第4题,图中岩石均为沉积岩,根据沉积岩的沉积顺序,越在底部越先沉积,
所以下构造中的岩层是最先形成的。下构造中的岩层形成后,在其上方覆盖了中构造的岩层,接
着经历了断层活动,产生了①〜⑥六个断层,后来地壳抬升,在中构造的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
上覆盖了上构造中的陆相砂泥岩地层,而后发生褶皱。所以最先形成的是下构造中的刚性岩
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5题,影响沉积岩厚度的因素主要有沉积环境、沉积物的
来源、外力剥蚀等。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三个柔性岩层的厚度C层最厚,F层居中,G层最薄。中
构造中的岩层是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说明在中构造的岩层形成时,当地应是海洋环境,海
拔较低,沉积环境最好,沉积物最厚,C正确;F层不是最厚的,A错误;三个岩层都是柔性岩层,不能
具体判断哪个岩层更软,B错误;G层没有出露地表,因此没有受到外力的剥蚀,D错误。故选C。
6-7.6.A7.D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由岩浆活动形成,岩石致密坚硬,孔隙率
小,吸水性弱,是侵入岩。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侵入海底基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
致密坚硬、透水性弱的花岗岩,后地壳抬升,覆盖在花岗岩表层的物质被外力侵蚀、搬运,岩石出
露地表。故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过程是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第7题,由材
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K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减
小对鸟类的影响。十年开采石材一次,开采量不一定少,所以保护石材资源、减少地质灾害、提
高冰壶价格不是主要目的。
8~9.8.D9.A解析第8题,甲处为向斜山,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
地,A错误;弯曲的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说明乙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错误;丙处和陆地连为一体,
是大陆岛,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大陆板块被挤压抬升,再加上海峡处断裂下陷,形成岛屿,C
错误;丁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沟状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