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6文言翻译
12.考情探究•
1.考点分布
(2024、2023新课标I、II,2022/2021/2020新高考I、II,T13)把材料(文)中
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命题规律】
①题型上,主观题。
②综合性强,考查的内容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其中文言实词(包括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和文言句式是考查的
重点。
③形势上,重视结合语境的准确理解,与教材的关联度逐渐变高,如2023
年新课标I翻译题中的“意”“请”“审”和2022年新高考I翻译题中的
“岁”“奈何”“折节”“去”等均源自课文。
【备考策略】
1.归纳整理:整理归纳课内外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和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
法。
2.专题研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
含的语言运用规律。
3.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I2.考点梳理卜
考点精讲01采分点与翻译原则
1.理解翻译七处采分点
(1)一词多义;(2)重要虚词;(3)古今异义;(4)通假字;
(5)词类活用;(6)特殊句式;(7)固定结构
2.理解翻译原则
原则一: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词地进行翻译,除一些无实义的虚词可以不译
外,做到字字落实。翻译文言文句子要以直译为主,在能够直译的时候尽量直译。
原则二:意译为辅,灵活变通
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多变,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活用现象比较普
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频繁,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明确。遇到
这种情况,不能被原文束缚,更不能机械地强行直译,而应灵活采用意译的方法,
即根据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确保句子顺畅,句意明确。
考点精讲02突破方法与步骤
1.文言翻译“六字法”
方法一留
所谓“留”,就是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1)人名、地名、朝代、年号、谥号、庙号、爵位名、书名、官职名、器
物名、典章制度和度量衡单位等。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可译
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让人对项羽说”。
(2)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
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鸿门宴》中的“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
封侯之赏”,“劳苦而功高”是成语“劳苦功高”的意思,所以“劳苦功高”这
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
方法二换
所谓“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1)将古代汉语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如,古人讲“书”,现在讲
“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
讲“食”,现在讲“吃”;等等。
(2)将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画线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3)将古今异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如“沛公居山东时”,译为“沛
公居住在嵯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就换成了“嵯山以东”。
(4)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译为“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其中“距”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
“把守”“内”,接纳,译为“进来”。
(5)将词类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例如,”渔樵于江渚之上”,译为
“在江边捕鱼砍柴”,“渔樵”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打鱼砍柴”。
方法三调
所谓“调”,就是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
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应译为“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宾语前置句。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3)定语后置句。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译为“村中有个好事的少
年”。
(4)状语后置句。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译为“靛青,是
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颜色还要深”。
方法四删
所谓“删”,就是略去不译。文言文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
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等,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对
译,而删去之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文言实词中有些重
文和互文,有时也可略去不译,有的则可以合并译出。
例如:“登轼而望之”,其中“而”连接两个动作,在时间方面前后相承,
不必勉强译为“而且”。
又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其中的“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合译为“(秦
人)趁着十分有利的形势”。
再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只译其中的一个即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昼夜勤作息”,“作息”为偏义复词,其中的“息”无实义,不译。
方法五补
所谓“补”,就是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增补法。
(1)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是“(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辞)”的省略,因此应译为“(你)估计我回
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2)省略了的介词“于”等要补上。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是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的省略,因此应译为“将军(在)黄河
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3)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为判断句,应
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方法六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几种方法都用上了,还
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
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
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可译为“坚固的城池”。②对
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
尺”“纨绮”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
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
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2.翻译步骤
第一步,通读文句,找出译点明重点。
第二步,直译为主,多方联系细揣摩。
第三步,意译为辅,灵活变通保顺畅。
典例引领
(2024年•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
胡。及贰师击匈奴㈤,陵叩头自请日:“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
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材料二:
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日“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2024年•新课标I•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
而文焉者也。
(2024年•新课标n)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上乃大惊,目:“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日: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
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
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
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
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2024年•新课标n-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即时检测
(2024.吉林白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
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怨?"对日:“尤而效之,
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材料二:
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
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日:
“盍亦求之?“推日:“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日:
“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2024.浙江•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日:“敢有谏者,死!”含々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
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日:"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
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日:“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
今寡人有国家,立科罩,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日:“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
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乃入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
基础过关
(2024.广东•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杳,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
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
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休,宁若此乎!
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
乱?故晋明学耳,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
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
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L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
(2)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
(2024•山东枣庄•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马日:“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日:“卿
不远赵,而悉数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日:“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
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韩仓日:
“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心日再拜赐死,剑征之于柱以
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噬乎,司空马!”
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
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
(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
(2024.广东汕头.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夫东南之苦海患者且六十余年,其荼毒生灵,虚糜国计,不可胜数。公底
成厥绩,宣威绝徼。稽古开拓元勋,诚不愧云。
材料二:
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
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也。若红毛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东南之苦海患者且六十余年,其荼毒生灵,虚糜国计,不可胜数。
(2)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若红毛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
(2024.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
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归者,农不离其田
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
亲焉。
材料二:
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是非之实有所定矣。世称
纣力能索铁伸钩,又称武王伐之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当人,则是孟贲、
夏育之匹也;以不血刃之德取人,则是三皇、五帝之属也。以索铁之力,不宜受
服;以不血刃之德,不宜钝兵。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索
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2)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
(2024.河北唐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独,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襄
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
明其仁也。成列而藜,是以明其信也。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
德,而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
(2)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2024.辽宁辽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
以著兹游之伟。”
材料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
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
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
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
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盂叔侄为逆。
!能力提升
(2024.山东淄博.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应之日:“是不可冒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
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商鞅为法。术者,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
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及法,而罚加乎干令者也。……时日:
“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
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
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则申不害
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调其辞矣。
L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2)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
(2024.山东烟台.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此何故也?君子持正,不能如小人之善悦其君;孤立无朋,不能如其
多羽翼;临事则听命,无金帛货财赂要人而求辅助;直于言而刚于色,不能诡伪
欺诈,宛转以求必胜。是数者,皆不及小人,而小人兼之,此胜负之所以不战而
分已。而吾以为犹不止此。天下之事,有道焉,有机焉。非道也,无以得事之正;
非机也,无以沛事之成。自古君子于小人,平时则用怒之状见于颜色,若不可与
朝夕处。一旦欲攻击,则谋之他人。考其事实,迟濡隐忍,不能遽发。至于起而
攻之,又必倡言于朝,细数其罪,若结讼而上,以待听断者。然吁吾谋未成,而
彼也预防而为之地者,亦已久矣。若夫小人则不然。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数者,皆不及小人,而小人兼之,此胜负之所以不战而分已。
(2)考其事实,迟濡隐忍,不能遽发。
(2024.江苏宿迁.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
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孤之不元,废也,其谁怨?
材料二: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日:“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
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生。“孙子无辞,亦无惨
容。穆子退而告人日:“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凌,亡之本也。”
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
(2)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
(2024.湖南长沙.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皓疾玄名声,复徒玄及子据,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
工。据到交址,病死。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奕未忍杀。会奕
暴卒,玄殡敛奕,于器中见敕书,还便自杀。
(选自《三国志•吴书•王楼贺书华传》,有删减)
材料二: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
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选自《新唐书•魏征列传》,有删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
(2)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真题感知
(2023年•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子①用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日:“晋阳
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
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
日:“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笫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
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
当世之圣人也。”子射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
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
(2023年•新课标全国I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2023年•新课标全国n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栗十号宽广之地。闻鼓则进,
田拿则斗,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沈
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日:“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
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
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材料二:
太宗日:“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日阀:“前代战
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芳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
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
(2023年•新课标全国II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日:“今秦且攻魏,愿大王
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
文日:“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
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日:“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
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日:“大变可得闻乎?”日:“也
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
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
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2022年•新高考全国n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日:"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
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鸯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
以汉为大将军。……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
“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
最野事,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
笃,李孥亲临,问所欲言。
(2022年•新高考全国H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典例引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料二:
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日“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2024年•新课标I•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
而文焉者也。
【答案】
(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
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
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⑴“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
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
(2024年•新课标H)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上乃大惊,目:“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日: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
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
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
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
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2024年•新课标II•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答案】
(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
交游呢?
(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
文侯的礼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辟”,通“避",逃避,躲避;“自”,自愿;“游”,交游。
(2)“……者,……也”,……的原因是……,……是因为;“贤”,以……为贤;
“高”,形容词做动词,推崇。
即H峋也
(2024.吉林白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
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怨?"对日:“尤而效之,
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材料二:
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
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日:
“盍亦求之?“推日:“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日:
“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答案】
(1)下面的人把他们的罪过当作合乎道义的事情,上面的人对奸邪行为给予赏
赐,上下相互欺骗,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2)谴责别人的罪过而又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况且我说出埋怨的话,(以
后)更不应吃国君的俸禄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义”,意动,把……作为合乎道义的事;“蒙”,欺骗;“难与处矣”,省略
句,应为“难与之(他们)处”。
(2)“尤”,责备;“效”,效仿;第一个“食”,动词,吃。
(2024.浙江.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日:“敢有谏者,死!”含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
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日:"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
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日:“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
今寡人有国家,立理磐,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日:“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
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乃入谏。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
【答案】
(1)这三个家伙都是一定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回头看它们身后有
祸患。
(2)处在君主(给予)的官位,享用君主(给予)的丰厚俸禄,吝啬自己的生
命而不劝谏君主,这就不是忠心的臣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务”,一定;“顾”,回头看;整体句式,判断句。
(2)“爱”,吝啬;“则非忠臣也”,判断句。
基础过关
(2024.广东•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杳,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
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
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贞臣之休,宁若此乎!
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
乱?故晋明彗池,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
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
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L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
(2)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
【答案】
(1)当天子在城外的时候,他却在城内兴起了兵事,(先皇的)陵墓的封土还没
有干,就急忙开始了诛杀朝臣。
(2)虽然在当时能够隐瞒过错,但是最终还是会在后世被人们嘲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内”,在城内;“陵土”,陵墓的封土;“遽”,急忙。
(2)“隐过”,隐瞒过错;“见”,被;“嗤”,嘲笑。
(2024•山东枣庄•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马日:“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曰:“卿
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日:“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
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韩仓日:
“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心前再拜赐死,剑征之于柱以
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噬乎,司空马!”
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
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
(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
【答案】
(1)假如大王分割半数国土来贿赂秦国,秦国兵不血刃便获得赵国的一半,
定非常高兴。(2)而他又认为,司空马被秦放逐并非因为没有智慧,离开赵国并
非因为没有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裂”,分割;“赂”,贿赂;“接刃”,兵刃相接,即交战;“悦”,高兴。
(2)“以为”,认为;“逐于秦”,被秦放逐;“知”,通“智”,智慧;“不肖”,没有
能力,没有才华。
(2024.广东汕头.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夫东南之苦海患者且六十余年,其荼毒生灵,虚糜国计,不可胜数。公底
成厥绩,宣威绝徼。稽古开拓元勋,诚不愧云。
材料二:
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
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也。若红毛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东南之苦海患者且六十余年,其荼毒生灵,虚糜国计,不可胜数。
(2)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若红毛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
【答案】
(1)东南地区遭受海寇忧患之苦,几乎六十多年了。这其中生灵涂炭,白白耗
费国家钱财,都不可计算。
(2)逃窜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
况且如果红毛趁机再次占领,一定会偷偷觊觎内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⑴“苦”,意动用法,以……为苦;“且”,几乎;“虚糜”,白白耗费;“胜”,全
部。
(2)“窜匿”,逃窜藏匿;“藉”,借;“赍”,送;“窃”,偷偷地。
(2024.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
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归者,农不离其田
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
亲焉。
材料二:
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是非之实有所定矣。世称
纣力能索铁伸钩,又称武王伐之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学人,则是孟贲、
夏育之匹也;以不血刃之德取人,则是三皇、五帝之属也。以索铁之力,不宜受
服;以不血刃之德,不宜钝兵。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索
铁、不血刃,不得两立;殷、周之称,不得二全。不得二全,则必一非。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2)今称纣力,则武王德贬;誉武王,则纣力少。
【答案】
(1)所以用兵,是用来讨伐暴乱之人、禁止不义行为的。
(2)如今称赞纣的力气(大),那么武王的道德就被贬低了;称誉武王(的道德),
那么纣王的力气就被小看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兵”,名词作动词,用兵;“所以”,表目的,是用来……的。
(2)“称”,称赞;“贬”,被贬低;“少”,被小看。
(2024.河北唐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独,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曩
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
明其仁也。成列而藜,是以明其信也。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
德,而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
(2)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答案】
(1)从前的时候,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超过一百步,追踪主动撤退的敌人不超过
九十里,这是用来表示礼让。
(2)诸侯都心悦诚服,外国也来臣服,诉讼和战争都没有了,这就是圣明君主
的治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曩者”,过去,以前;“奔”,动词作名词,逃跑的敌人;“纵绥”,追踪主
动撤退的敌人;“三舍”,九十里;“是",代词,这。
⑵“说”,通“悦”;“海外”,外国;“服”,臣服;“狱”,诉讼,案件;“弭”,平
息、停止;“寝”,止息;平息;“圣德之治也”,判断句。
(2024.辽宁辽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
以著兹游之伟。”
材料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
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
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
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
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
(2)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盂叔侄为逆。
【答案】
(1)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
游的伟观。
(2)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
叛国行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济”,渡河;“阴”,暗中;“著”,显示。
(2)“度”,揣度;“诟",诟骂;“数”,列举。
,能力提升
(2024.山东淄博.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应之日:“是不可举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
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商鞅为法。丕意一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
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干令者也。……时日:
“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
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
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则申不害
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调其辞矣。
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2)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
【答案】
(1)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名位去责求实绩,操控生杀大权,
考核群臣的能力。
(2)申不害不专一地推行新法,不统一韩国的法令,奸邪的事情就多起来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者,……也”,判断句;“任”,才能;“课”,考核。
(2)“擅”,专一地推行;“一”,统一;“奸”,奸邪的事情。
(2024.山东烟台.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此何故也?君子持正,不能如小人之善悦其君;孤立无朋,不能如其
多羽翼;临事则听命,无金帛货财赂要人而求辅助;直于言而刚于色,不能诡伪
欺诈,宛转以求必胜。是数者,皆不及小人,而小人兼之,此胜负之所以不战而
分已。而吾以为犹不止此。天下之事,有道焉,有机焉。非道也,无以得事之正;
非机也,无以不事之成。自古君子于小人,平时则用怒之状见于颜色,若不可与
朝夕处。一旦欲攻击,则谋之他人。考其事实,迟濡隐忍,不能遽发。至于起而
攻之,又必倡言于朝,细数其罪,若结讼而上,以待听断者。然吁吾谋未成,而
彼也预防而为之地者,亦已久矣。若夫小人则不然。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数者,皆不及小人,而小人兼之,此胜负之所以不战而分已。
(2)考其事实,迟濡隐忍,不能遽发。
【答案】
(1)这几种手段,都赶不上小人,但是小人却兼而有之。这就是胜负不用对战
就已经分明的原因。
(2)考察他们的事实,又迟缓甚至停滞隐忍不发,不能马上爆发出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数者”,几种手段;“不及”,比不上;“所以”,……的原因。
(2)“考”,考察;“迟濡”,迟缓,停滞;“遽”,即刻,马上。
(2024.江苏宿迁.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
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孤之不元,废也,其谁怨?
材料二: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日:“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
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色。“孙子无辞,亦无惨
容。穆子退而告人日:“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惨,亡之本也。”
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
(2)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
【答案】
(1)我想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君位,发号施令不敢不成熟,你们发布命令百姓不
听从,所以要求助于明君来谋议解决的办法。
(2)诸侯朝见天子时,我们君主不曾列在卫君后面。现在您不比我们君主后一
个台阶,我们君主不知道有什么过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处”,保持;“二三子”,诸位,你们;“访”,谋议。
(2)“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后”,名词作动词,列在后;“一等”,
一个台级;“过”,犯过错。
(2024.湖南长沙.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皓疾玄名声,复徒玄及子据,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
三。据到交址,病死。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奕未忍杀。会奕
暴卒,玄殡敛奕,于器中见敕书,还便自杀。
(选自《三国志•吴书•王楼贺书华传》,有删减)
材料二: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
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选自《新唐书•魏征列传》,有删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
(2)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答案】
(1)将他们交付给交陆的将领张奕,让他们在战争中效力,暗中另外命令张奕
杀掉他们。
(2)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但是心中知道基本的原则和道理,凭借事实情况处
理事务,人人都心悦诚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效”,效力;“阴”,暗中;“别”,另外。
(2)“素”,平时;“大体”,基本的原则和道理;“处事以情”,状语后置,应为“以
情处事”。
.真题.感__知___
(2023年•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子①用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日:“晋阳
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
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
日:“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笫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
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到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业合作保密协议书模板(针对新能源项目)
- 2025年度文化创意园租院子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商标同使用许可及品牌授权及广告合作协议
- 个性化定制家具配送合同
- 2025年度农药化肥品牌授权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度物业公司员工晋升激励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食堂转让合同附带品牌形象改造合同
-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下册第十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 2025年度单方面解除合作协议通知书及后续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个人资产转让协议版:个人股权质押合同
- 冀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5 单词短语预习复习单
- 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 钢筋工工艺与实习(第二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最全幻灯片(最新)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
- 煤矿从业人员考试题库全答案(word版)
- 洞顶回填技术交底
- 最简易的帕累托图制作方法简介PPT通用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课程标准
- 初二下分式混合计算练习1(附答案)
- (完整版)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及其解答
- 抗震支架施工安装合同
- JJG 657-2019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检定规程(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