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E/wKhkGWekN2eAST5MAAIzZpdcSog602.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E/wKhkGWekN2eAST5MAAIzZpdcSog6022.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E/wKhkGWekN2eAST5MAAIzZpdcSog6023.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E/wKhkGWekN2eAST5MAAIzZpdcSog6024.jpg)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E/wKhkGWekN2eAST5MAAIzZpdcSog6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建立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2.通过分析物质循环的模式图,培养运用理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尝试探究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4.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过程,说明生物富集的危害,认同应采取措施减少危害。学习重点:分析碳循环的过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学习难点:1.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知识梳理1.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2.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3、大气中的CO2库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和一些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进入非生物环境(大气)的主要方式: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碳的循环形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碳的存在形式:好意思报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生物群落中则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7、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特点: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生物所占营养级越高,其体内这些物质的浓度越高。8、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达标检测1.(2024·安徽·高考真题)磷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磷经岩石风化、溶解、生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分解,进入环境后少量返回生物群落,大部分沉积并进一步形成岩石。岩石风化后磷再次参与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元素年周转量比碳元素少B.人类施用磷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不会改变磷循环速率C.磷参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2.(2024·河北·高考真题)天然林可分为单种乔木的纯林和包含多种乔木的混交林。人工林通常是在栽培某树种后,经多年持续去除自然长出的其他树木进行抚育,形成单种乔木的森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交林的多种乔木可为群落中的其他物种创造复杂的生物环境B.人工林经过抚育,环境中的能量和物质更高效地流向栽培树种C.天然生长的纯林和人工林都只有单一的乔木树种,群落结构相同D.与人工林相比,混交林生态系统物种组成更复杂3.(2024·河北·高考真题)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古籍中描述了很多体现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农作行为。下列对相关描述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A.“凡种谷,雨后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种谷,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区中草生,茇之”描述了要及时清除田里的杂草,体现了种间竞争对生物的影响C.“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杂种植,体现了两物种没有共同的生态位D.“六月雨后种绿豆,八月中,犁䅖杀之……十月中种瓜”描述了可用犁将绿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种瓜,体现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4.(2024·江西·高考真题)假设某个稳定生态系统只存在一条食物链。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段时间内这条食物链上其中4种生物的相关指标(如表,表中“—”表示该处数据省略)。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4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排序,正确的是()物种流经生物的能量(kJ)生物体内镉浓度(μg/g)生物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越大)①—0.0315.64②—0.08—③1.60×106—1.05④2.13×108——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5.(2024·甘肃·高考真题)土壤镉污染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种植富集镉的植物可以修复镉污染的土壤。为了筛选这些植物,某科研小组研究了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镉后植物A和B的生长情况,以不添加镉为对照(镉含量0.82mg·kg-1)。一段时间后,测量植物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植物体镉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镉浓度(mg·kg-1)地上生物量(g·m-2)地下生物量(g·m-2)植物体镉含量(mg·kg-1)植物A植物B植物A植物B植物A植物B对照120.7115.123.518.02.52.72101.642.515.27.210.15.55105.235.214.34.112.97.41097.428.312.12.327.411.6A.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下,植物A和B都发生了镉的富集B.与植物A相比,植物B更适合作为土壤镉污染修复植物C.在被镉污染的土壤中,镉对植物B生长的影响更大D.若以两种植物作动物饲料,植物A的安全风险更大6“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掉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到相对“零排放”。土壤储碳量是指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总量,这些碳主要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减缓温室效应需要各国配合B.“碳中和”是指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C.增加农田土壤储碳量,可缓解温室效应D.生态系统平衡阶段,植物吸收CO2的速率大于生物释放CO2的速率7.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混合种(养)殖,下图为某稻蟹共作系统内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杂草、水稻、藻类等生产者C.水稻可利用河蟹粪便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D.稻蟹共作模式生态系统可不依赖外部投入实现物质循环8.微塑料(尺寸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易被生物所摄食或误食而进入食物链,无法被生物消化或排出体外,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下图为某水域物种间与不同营养级间微塑料的丰度分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单个个体摄入的微塑料丰度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B.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一般情况下脊椎动物会捕食无脊椎动物C.由于微塑料难以降解故只在该生态系统内循环往复D.用壳多糖替代塑料制作食品包装袋可一定程度缓解微塑料污染9.在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都是循环的B物质的流动是不循环的,能量的流动也是不循环的C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能量的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D.物质的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能量的流动是循环的10.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记载如下: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收集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5 整式的化简》听评课记录1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2合并同类项》听评课记录
- 通海口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卷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一
- 月业务经理聘用协议书范本
- 二手房房屋买卖协议书范本
- 2025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限公司面向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4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2025年招聘(技术类和业务类岗位)【4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家庄市长安区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一汽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特殊家长课后沟通技巧培训
- 【MOOC】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心内科心衰一病一品护理成果汇报
- 2025检验检测中心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2024年总经理助理年终工作总结(3篇)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