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增分指导
(一)考前必背超级结论一一稳拿分
【考前必记22类规律和原理】
必背点1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判断
(D常见氧化剂对应的常见还原产物
KMnOLMn2+(酸性)、MnC)2(弱酸性、中性)、MnO七(碱性)
3+
K2Cr2O7>K2CrO4^CrCIO>CL、C1O2>CIO]-C「HNCh(浓)一NCh
HNO3(稀)fNOH2SO4(浓)-SO2Fe3+-*Fe2+
H2O2-H2O、OH-
(2)常见还原剂对应的常见氧化产物
2
H2S,S2--S(在氧化剂较弱时)SO2、H2so3、SO3->S01~CO-CO2
C2Ot一CO2Fe2+-*Fe3+「一b
2.氧化还原反应的5大规律
规律具体阐释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
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
性质强弱规律“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
等角度判断
氧化性或还原性较强的优先反应,如将Cl2通入FeBr2溶液中,
反应先后规律
CL先与Fe?+反应,后与反应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价态较高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价
态较低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不能交叉。如
价态归中规律
失2e-
11卜+6
HS+HS()=-S+S()+2HO+4-|^H-+4
22141220T
f1.;2e-2+1卜-2
续表
规律具体阐释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元素的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如
①C1一一般被氧化成。2,而不是更高价态的氯元素
邻位价态规律
②S2一一般被氧化为S,S单质一般被氧化为S()2
③CIO-、C1O「作氧化剂,c「作还原剂时,还原产物一般为Cl2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或配平,通常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出
得失电子
守恒关系:〃(氧化剂)X化合价变化值X变价原子个数=〃(还原剂)X
守恒规律
化合价变化值X变价原子个数
必背点2离子反应
1.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
MnO式紫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歹(橙色)、
颜色
黄色)
3+
氧化性CIO,MnO]、NO式H+)、Fe>Cr2O^~
还原性S2->HS-、SO歹、HSO-r、Fe2+,Br,C广、
水解显酸性NH3Mg2+、AF+、CU2+>Fe2+>Fe3+
2-
水解显碱性S>SO歹、HSO]、COg、HCO]、SiO歹、C10->CH3COO
既能与H+反应
HCO,、HS>HSO3,HPO广、H2POJ>HC2O;
又能与OJT反应
2.离子检验的3种方法
方法离子试剂现象注意
产生白色沉淀(AgCl)、产
--
Cl、Br~JAgN()3溶液和稀硝酸生淡黄色沉淀(AgBr)、产
生黄色沉淀(Agl)
沉
先用稀
淀s()r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盐酸酸化
法
产生白色沉淀一迅速变为
NaOH溶液
Fe2+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铁氟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续表
方法离子试剂现象注意
Fe3+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沉产生白色沉淀,氨水过量
氨水
淀时沉淀不溶解
Al3+
法产生白色沉淀,NaOH溶
NaOH溶液
液过量时沉淀溶解
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一般需加热
NHj和湿润的红色石蕊体,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湿酰胺基、NH3
试纸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配合物有干扰
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
气
BaCl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
c()r2
体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解产生无色气体,且气体
法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先加Ba。?溶液产生白色沉
BaCl2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产
SO厂
稀盐酸和品红溶液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
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静置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Br-、r氯水(少量),CCh(B。);静置分层,下层为
紫红色>
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
KSCN溶液和氯水加入试剂的
Fe2+滴加氯水(或过氧化氢溶
(或过氧化氢溶液)顺序不能错
显液)后溶液变为红色
色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Fe3+
法苯酚溶液溶液变为紫色
Na+火焰呈黄色
要透过蓝色钻玻
K+Pt(Fe)丝和稀盐酸火焰呈紫色
璃片观察焰色
Ca2+火焰呈砖红色
必背点3化学能与热能
1.燃烧热、中和反应反应热
名称概念注意事项
①燃烧热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放
在101kPa时,
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
1mol纯物质完
式时,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
燃烧热全燃烧生成指定
学计量数;
产物时所放出的
②燃烧产物必须是指定产物,如C—CO?(g)、H-*也0(1).
热量
NfN?(g)等
在稀溶液中,强酸
①强酸和强碱均为稀溶液;
跟强碱发生中和
中和反应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即
反应生成1mol液
反应热H+(aq)+OH-(aq)^=H2()(1)
态H2O时的反
\H=-57.3kJ•mol-1
应热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的6个注意
注意“+”“一”放热反应的AH一定为“一”,吸热反应的△”一定为“+”
注意单位的单位为或“kJ/mol",易漏写或错写成“mol”
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s表示固态,1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在溶液中用aq表示
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即化学计
注意数值的对应性量数与AH成正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
热数值呈相反数关系
注意燃烧热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热化学方程
注意是否符合概念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且生成指
定产物
不管化学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AH都是指物质按化学方程式完全
注意AH的意义
反应时的热效应,而不是平衡时的热效应(对于可逆反应)
必背点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L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每个周期所含元素种类数依次为2、8、8、18、18、32、32)
'7个主族:第IA族〜WA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
纵列0族:稀有气体元素)构成的族,共8列
元
(18列)个副族:第WB族〜WB族,)
索仅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所包含
(16个族)第IB族〜UB族,}
周V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共10列
I第训族1
期
(金属区(位于左下角)
表分区
【非金属区(主要在右上角)
(翎系:第六周期第MB族]
两系各包括15种元素
〔啊系:第七周期第WB族(
2.元素周期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性质同周期(左f右)同主族(上f下)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
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数逐渐增多
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最高正化合价(+1-*+7,()、最高正化合价=族序数(O、F除
主要化合价F除外),非金属元素的最低外),非金属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
负化合价=—(8—族序数)一(8一族序数)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水化物的酸性(碱性)弱)
形成非金属气态形成由难f易,稳定性逐渐
形成由易f难,稳定性逐渐减弱
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增强
⑵粒子半径比较的方法
特点比较举例
r(Li)<r(Na)<r(KXr(Rb)<r(Cs);
同主族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
厂(()2—)<r(S2-)<r(Se2-)<r(Te2-)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r(Na)>r(Mg)>r(Al)>r(Si)>r(P)>
小;阳离子、阴离子半径分别r(S)>r(Cl);
同周期
逐渐减小,但阴离子半径大r(P3-)>r(S2-)>r(Cr)>r(Na+)>
于阳离子半径r(Mg2+)>r(Al3+)
核外电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r(02-)>r(F-)>r(Na+)>r(Mg2+)>
排布相同越小r(Al3+)
(3)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本质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金
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少数例外)
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性判断
单质还原性越强或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比比依姆他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钗
若+,则B比A的金属性强
非本质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金与H2化合越容易,生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属
判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性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比
较若m\"~+MB-nB,n-+mA,则B比A的非金属性强
(4)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变化规律
性质规律特例或应用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
第IIA族、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反
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
电离能常”,分别大于同周期第mA族、VIA
离能最大,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小
电负性差值小的元素之间主要形成共价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变大;
电负性键;电负性差值大的元素之间主要形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变小
离子键
必背点5物质结构与性质
L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
能量最
①道,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1s-2s-
低原理
2p-*-3s-*3p-*-4s->3d-*4p-*5s-*4d-*5p...
②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
③洪特规则
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
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86、(11、。4)、半充满93、£15、0)和全
洪特规则
④空6°、(1°1)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0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特例
为Is22s22P63s23P63d54sl
2.分子的空间结构
(1)杂化轨道理论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
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杂化类型杂化轨道数目杂化轨道夹角空间结构实例
sp2180°直线形BeCb
2
sp3120°平面三角形
BF3
3
sp4109°28r正四面体形
CH4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认为,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
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中心原子的
价层电子对数=6键个数+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阳离子需要减去离子所
带电荷数,阴离子需要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尤、。分别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及与中
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价层电成键电孤电子VSEPR分子或离子的
实例
子对数子对数对数模型名称空间结构名称
220直线形直线形BeCl2
30平面三角形BF3
3平面三角形
21V形so2
40正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CH4
431三角锥形NH3
四面体形
22V形H2O
3.晶体类型的分类
晶体类型定义举例
如活泼金属氧化物和过氧化物(如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离子晶体K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
晶体
等)、大部分盐(如NaCl、BaSCU等)
如部分非金属单质(如。2、H?、P4等)、
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非金属氢化物(如H2O、NH3等)、部分
分子晶体
的晶体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等)、几乎
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常见的单质类共价晶体有金刚石、硅、
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具
共价晶体硼等,常见的化合物类共价晶体有
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SiC、SiO2>AIN、BN、GaAs等
金属晶体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如金属单质、合金
4.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不同类型晶体一般情况下,熔、沸点的大小关系为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①离子晶体:一般情况下,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
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同种类②分子晶体:一般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晶
型晶体体的熔、沸点越高;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反常地高
③共价晶体: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
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5.物质的溶解性
“相似相溶”规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律
氢键的影响若溶剂和溶质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随着溶质分子中疏水基团的增大及个数的增多,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减
疏水基团的影响小。如甲醇、乙醇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明显减小
6.大兀键
(1)表示符号:*m表示相互平行的p轨道的数目,〃表示相互平行的p轨道里的电
子数。理论计算证明〃<2能时可形成大兀键,解题时可作为验证大兀键书写正误的方法。
(2)计算大兀键中电子数的步骤:①确定分子中价层电子总数;②找出分子中的◎键以
及不与兀键p轨道平行的孤电子对的轨道;③用价层电子总数减去这些◎键中的电子数和孤
电子对中的电子数,剩余的就是填入大兀键的电子数。
7.晶胞相关计算
(1)“均摊法”计算晶胞占有的粒子数目:立方晶胞中,顶角、棱上、面上、体内的原
子依次被8、4、2、1个晶胞所共有。
(2)晶体密度与晶胞参数的关系:无知="3必(尤为一个晶胞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为立方
晶胞的棱长)。
(3)离子晶体的四种晶胞模型分析
晶胞类型NaCl型CsCl型ZnS型CaF2型
配位数配位数684F-:4;Ca2+:8
及影响Qo向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越大,配位数越大;另外配位数还与阴、阳
因素因素离子的电荷比等有关
(4)共价晶体的两种晶胞模型分析
结构分析
a.每个C原子与相邻4个C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b.键角均为109°28,
c.最小碳环由6个C原子组成且6个C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
d.每个C原子参与4个C—C的形成,C原子数与C-C数之比为1:2
e.原子半径r与晶胞参数a的关系:a=^
a.每个Si与4个()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b.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个“}()”,因此二氧化硅晶体
中Si与()的个数比为1:2
c.最小环上有12个原子,即6个0,6个Si
必背点6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素
对于反应aA(g)+/zB(s户cC(g),条件的变化(除变化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引
起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如表所示。
条件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
增大A(g)的浓度增大
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分
升高温度增大子运动加快,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
数增加
恒容条件下,增加A(g)的量增大相当于增大A(g)的浓度
恒容条件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
不变反应物浓度没有发生变化
体,总压强增大
恒压条件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相当于增大容器的容积,反应物浓度
减小
体,总压强不变减小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反应物分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增大子成为活化分子,单位时间内有效碰
撞次数增加
把B(s)粉碎成粉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2.化学平衡
⑴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类标志”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条件下能否推出“变量”达到“不变”。
常用到的判断标志:
①绝对标志
②相对标志
a.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对于反应前后气
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
b.如果平衡体系中的任一物质有颜色,则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方法和规律
方法判据平衡移动方向规律
〃正〉腌正向
通过比较外界条件改变的瞬勒夏特列原理——如
间,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正Vv逆逆向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
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件之一(如温度、压
©正=力逆不移动
强,以及参加反应的
Q>K逆向
通过比较Q与平衡常数(K)化学物质的浓度),平
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QVK正向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
方向
Q=K不移动改变的方向移动
(3)(在)恒温恒容平衡体系中,增加反应物的量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及体积分数变化
的4种情况
①对于可逆反应aA(g)+6B(g户gG(g),增加物质A(g)时会导致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物
质B(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物质A(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②对于反应物只有一种气体的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分析其平
衡转化率或体积分数时相当于增大压强,按增大压强考虑结果。
反应平衡移动方向A(g)的平衡转化率A(g)的体积分数
A(g)-B(g)+C(g)正向减小增大
2A(g)?B(g)+C(g)正向不变不变
3A(g)#B(g)+C(g)正向增大减小
③对于可逆反应“A(g)+bB(g)WgG(g),若起始时A和B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方投料,
物质A(g)、B(g)的平衡转化率相同,且达到平衡状态时,产物G(g)的体积分数最大。若此
时增大A(g)或B(g)的量,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G(g)的体积分数减小。
④对于特殊的可逆反应,如2NCh(g户N2O4(g),平衡后加入NO2或N2O4,平衡移动方向
不同,但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均相当于增大压强,导致NO?的体积分数减小,N2O4的体
积分数增大。
(4)改变容器容积,反应总压强、物质浓度的变化
假设在容积为V的容器中,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总压强为外,物质A
的浓度为co。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容器容积,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总压强p和物质A
的浓度c(A)有如表所示变化:
反应特点气体分子数增大气体分子数不变气体分子数减小只涉及一种气体
A(g)^=^B(g)2A(g)3A(g)
反应实例A(g)^^B(s)
+C(g)B(g)+C(g)B(g)+C(g)
平衡移
缩小容器逆向不移动正向正向
动方向
容积至5
PPo<力<2%2Pop0<p<2p0Po
c(A)c(A)>2c02coc0<c(AX2c0Co
平衡移
正向不移动逆向逆向
动方向
增大容器
111
PQPo
容积至2VP方Po<P〈Po~2-2po<p<po
c(AX^-c1
c(A)0-yc<c(A)<cCo
Li2co00
(5)3类化学平衡图像
①图(速率一时间图)
改变反应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平衡移动方向的关系如表所示[以
2sO2(g)+O2(g户2so3(g)AH<0为例]。
改变条件c(SC)2)增大C(02)减小c(SC)3)增大c(S03)减小增大压强
v-t图
1■11巨1)E
平衡移
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
动方向
改变条件减小压强升高温度降低温度使用催化剂
■
v-t图al
1■1】11
平衡移
逆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不移动
动方向
②物质参数一时间图[以aA(g)+6B(g)WcC(g)为例]
■
二
浓度一时间图二一,
(fl时刻后2应达到平衡)
含量一
----1_____________
刁1_____________
时间图
(m用催化剂,n不用催化剂)
续表
常规
类型
特殊
类型P(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大)
平衡点(拐点)前看反应速率——浓度、
压强、温度、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
平衡点(拐点)后看反应速率——浓度、曲线甲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压强、温度影响反应速率曲线乙表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必背点7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
(1)工作原理
(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一般情况)
2.电解原理与应用
(1)工作原理
(2)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
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直流电源
根据外加电源判断
负极相连的为阴极
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向阴极,从阳极流向电源
根据电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正极
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阴极上的现象是析出金属(质量增加)或有无
色气体中2)放出。阳极上的现象是有非金属单
根据电解池两极产物判断(一般情况下)
质生成(呈气态的有C12、)或电极质量减小
(活性电极作阳极)
⑶电解原理的应用
①电镀:待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
②电解精炼铜:纯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根据题中信息(如总反应或原理图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等)判断还原
第一步
剂和氧化产物、氧化剂和还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水渠建设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程序设计基本知识》教学设计
- 承包农家果园合同范本
- 劳务住宿合同范本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幕墙玻璃施工合同范本
- 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9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Module 1 Unit 1 Food and drink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五年级下册
- 许晓峰版电机拖动电子教案(全)课件
- 钢铁冶金学(炼钢学)课件
- 中医穴位养生保健课件
- 塑胶件喷油作业指导书
- 人员安全行为观察管理制度
- 个人简历及简历封面(简单实用)
- 汽车运行材料ppt课件(完整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2022《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精选ppt课件
- Q∕GDW 12067-2020 高压电缆及通道防火技术规范
- 汽车系统动力学-轮胎动力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