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0基础题

在青藏高原有一个特殊的地带一高山流石滩,那里没有葱茏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是

一片毫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滩”,但在岩块与碎石之间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绽

放。下图为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上的蓝色花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应出现在()

A.灌丛与高山草甸之间B.高山草甸与雪线之间

C.林线以下D.雪线以上

2.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上的很多花卉都呈现蓝色,主要是为了()

A.抵抗霜冻、强风B.躲避昆虫啃食

C.避免紫外光的伤害D.减少热量散失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开展研学旅行,进行了土壤的野外观察调研。同学们成功

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年

代测定,制作了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m)地层距今年龄(年)沉积特征

o-

0.2-

沙,灰白色

0.4-夹铁锈斑

0.6-

0.8-粉沙质淤泥,

含褐黄色锈斑,

1.0-夹黑色条带

1.2-

黄土沉积,夹黑

1.4-4600±60色条带

,4780±90

1.6-湖沼沉积、黑色

.5450±80

1R-二

3.随深度增加,该采样点不同土层的变化特征是()

A.颜色变浅B.质地增粗C.有机质增加D.空隙变大

4.野外考察发现,该采样点表层有机质含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生物C.成土母质D.气候

索诺拉沙漠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冬夏两季降水,年降水量超过300毫米,位于北

部的莫哈维沙漠。当地的巨人柱仙人掌高达十几米,高举''手臂",柱顶花朵。图左为索诺

拉沙漠位置图,图右为索诺拉沙漠的仙人掌。完成下面小题。

5.索诺拉沙漠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及水汽来源分别是()

A.台风雨太平洋B.地形雨太平洋

C.锋面雨墨西哥湾D.对流雨加利福尼亚湾

6.该地仙人掌()

A.茎干表面多褶皱,有胀缩现象B.花朵白天绽放,利于昆虫授粉

C.生长非常快,存活时间比较短D.高举“手臂”,争夺水分和阳光

下图示意陇海一兰新铁路沿线由西向东三座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3030

度20

123456789101112月份123456789101112月份

甲乙

7.图中三座城市气候大陆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一乙一丙B.甲一丙一乙C.丙一乙一甲D.乙一甲一丙

8.三座城市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9.丙城市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0℃,可能是由于()

①地势较高

②冬季城市热岛效应较弱

③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较弱

④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显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严重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急剧增加,对森林

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了解干旱条件下树木径向生长特征是研究气候变化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生产力的基础。当土壤水分充足时,树木叶面气孔全部打开,有利于光

合作用。某地理研究小组将采样点设于黄土高原中部,该地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

照充足,四季分明。下图示意采样点年内及1982—2017年气象站气象资料。

4o80

40

*年平均气温―年相对湿度口年降水质20

2o751200rn70-

18

0o70

16

65

8o3014

60善20

。。

嵋1012

6o0。

55明谴

玄r10

4o密

508、

2O45-10

-206

404

2

(1)简述1982—2017年该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

(2)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对当地树木生长的不利影响。

(3)研究表明,干旱年夏季气温高则树木生长较为缓慢,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布于海洋、地质化石、土壤、植被、大气等各库里。其中,土壤有机

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管理、气候、植被覆盖等各

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有机碳输入与输出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海拔

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

)

1L关于祁连山南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垂直变化幅度更大

B.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深度呈正比

C.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南坡

D.南坡土壤有机碳堆积作用较北坡强

12.导致该山脉南北坡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大的原因是()

A.北坡气温较低B.南坡生物量丰富

C.北坡坡度较大D.南坡相对高度大

1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的原因是()

A.沟谷土壤肥沃B.沟谷堆积作用强

C.受人类干扰少D.沟谷侵蚀作用强

“一簇簇菌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碧绿的菌草生机勃勃……”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这

是我国菌草(指能“以草代木”培育菌类的植被)外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场景的真实写照,菌

草在当地被亲切地称为“幸福草”。下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

小题。

14.在自然条件下,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植被具有的典型特点是()

A.茎花现象B.垂直结构单一

C.叶呈针状D.多革质叶片

15.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中国菌草,喜欢的生长环境是()

A.湿冷B.干冷

C.湿热D.干热

16.巴布亚新几内亚引种中国菌草培育菌类会使当地()

A.水土流失减轻B.雨林破坏加剧

C.气温缓慢升高D.降水明显增多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夏季水汽收入在全年占比较大。图8为青藏高原夏季

水汽净收支和各边界水汽净收支随气压垂直分布图(海拔每上升12m,气压大致下降

IhPa)o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单位(hPa)

17.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汽收入主要来自于印度洋B.随海拔增高水汽输送渐增多

C.北边界水汽输入以暖湿为主D.450m处东边界水汽支出最多

18.仅考虑水汽收支状况,推测未来青藏高原雪线变化是()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判断

19.从气候角度分析,攀登喜马拉雅山及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坡向和时间是()

A.东坡2月B.北坡5月C.南坡7月D.西坡9月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罗浮山(23°13N〜23°25N,113°55'33"E)又称''东樵山",其主

峰海拔为1281.5m。罗浮山植物种类丰富、发育多种土壤类型。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

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指出罗浮山海拔300nl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推测罗浮山样地乔木平均密度的垂直变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3)从气候、植被的角度,分析罗浮山海拔1100m以上发育出有机质丰富的草甸土的原

因。

,拓展题

冰川零平衡线是指冰川积累区与消融区的分界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是冰川年积累与消

融量相等的位置海拔高度。冰川平衡是降水和气温等水热气候因素对冰川综合作用的结果,

冰川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下图分别表示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在1959—

2010年间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和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07004200

38503003850-6.5

196019701980199020002010(年)196019701980199020002010(年)

21.1959〜201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急剧上升时间段是()

A.1959〜1970年B.1972〜1984年C.1988〜1995年D.1996〜2008年

22.1959〜201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23.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0〜2010年零平衡线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带来的影响是()

A.海平面上升B.降水增多C.林线上升D.雪线上升

达荷美景观带是西非两热带雨林间的稀树草原带,降水集中于3~10月。研究M湖及沿

海沉积物发现,距今8400~4500年间,该景观带以森林为主:距今4500~3400年间,受几内

亚湾北部湿季上升补偿流增强影响,稀树草原逐渐取代了森林;如今,当地耕地和种植园广

布,M湖的沉积物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图示意达荷美景观带及调查地位置。完成下面小

题。

24.距今8400~4500年间,达荷美景观带森林适应干季的方式最可能是()

A.季节性的落叶B.叶片退化成刺C.枝干呈匍匐状D.根系侧向伸展

25.距今45003400年间,达荷美景观带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干旱少雨B.湿季出现短暂干旱

C.干季干旱加重D.年内光照时间缩短

26.目前该湖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主要得益于()

①全年热量充足

②河流纵贯南北

③植被演化复杂

④周边植被破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定期对林木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可以了解林木的生长状况,为森林经营提供依据。林业上

常用的森林生长量指标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指林木在整个年龄期间每年

平均生长的数量。连年生长量指林木生长进程中各年度的当年生长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型

人工纯林区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0.020

•*-长白落叶松连年生长量

一长白落叶松平均生长量

一日本落叶松连年生长量

一日本落叶松平均生长量

树龄/年

27.图示时间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年树龄长白落叶松平均生长量最大

B.长白落叶松比日本落叶松生长速度快

C.连年生长量比平均生长量达峰时间早

D.长白落叶松35年左右生长总量达峰

28.数量成熟指树木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等时的状态,据图推测长白落叶松数量成熟

龄约是()

A.25年B.35年C.42年D.49年

29.人工林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能够促进该地区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开展碳汇交易,使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

②进行林下养殖,提高森林的综合产出

③开发生态旅游,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④采伐原有树种,更换生长快的速生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①

30.根据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气候、地形等因素有关,较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天山的阿拉

套山脉和博罗科努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脉均为东西延伸,两山脉形成了不同

规模的冰川。1990〜2015年,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冰川面积不断减小,研究发现阿

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更快。下表为这两座山脉不同规模等级的冰川面积和数

量。

率修

返蝠

冰川

京25鬻0

咽1

一嘿1

二1

t

0

l

£

.

8

€、

«

«

.

«

100

£

K

130

200

250

(HF

199

CZJ

套山脉

阿拉

山收

阿拉套

N

7

250一

-

200

1

1

200

5000-5

150

6

1

5000

4800-

10“0

三~

4800

。4600-

*

g

00

0~46

忐440

星a

4400

4200-

.

衰s

200

4000-^

巨1

000

3800-4

150

K

1

3800

3600-

200

1

3600

3400-

230

0

<340

0^

199

CZ3

500

400

300

00

2

100

0

山脉

科努

博罗

枳/km

冰川面

努山脉

博罗科

努山脉

博罗科

山脉

阿拉套

2015

19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