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湛江联考)在西夏尚未建国时,党项首领李继迁”潜设中官,全异羌夷之体,曲延儒士,

渐行中国之风”;夏毅宗即位后,用本土的马匹换取中原的《九经》《唐史》《册府元龟》及宋正至朝

贺仪等,重新修订国家礼乐。这反映了西夏()

A.扩大汉族官比例

B.借鉴西周礼乐制度

C.与北宋友好往来

D.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2.(2024山东部分学校摸底)南宋学者叶适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

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这表明叶适主张()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节度使制

C.扩大地方权力

D.崇尚重文轻武

3.(2024河北衡中调研)战国时,有思想家指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

悌,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国用《诗》、《书》、

礼、乐、孝、悌、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礼乐社会

B.严格控制臣民

C.讲究师出有名

D.实行军功爵制

4.(2023广东江门一模)隋末唐初名将秦琼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被塑造为勇武可嘉的代表,而在

明代讲史小说书写中,则被描绘成关羽式的忠义双全典型,实现了由乱世骁勇向开国儒将的形象转

变。这一角色转换反映出()

A.历史人物价值不断提升

B.人物评价缺乏客观标准

C.民众的历史认知被颠覆

D.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

5.(2024湖南部分学校联考)汉武帝扩充乐府机构的规模,乐府的任务包括搜集民歌、制作歌词、重

第1页共10页

视采纳民间的“新声变曲”等。乐府在采风时十分注意搜集反映民意的诗歌,并根据这些诗歌对地

方官员的执政情况和为官品行来进行评判。这()

A.折射出政治的民主化

B.缘于王国问题的解决

C.有助于国家吏治建设

D.维持了地方社会安定

6.(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宋仁宗时期,朝廷普遍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

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一现象表明北宋时期()

A.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B.干弱枝强的局面逐渐形成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革

D.实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7.(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龙虎纹

青铜尊(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图1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图2安徽阜南出土的

龙虎纹青铜尊龙虎纹青铜尊

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

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8.(2024河北高三开学检测)秦汉时期,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核心是各种层级的文书行政,

包含文书命令下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

以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

B.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

C.由下而上的官员考核途径

D.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低下

9.(2023广东清中等四校高三联考)北宋设置了许多路级机构,主要有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

和提点刑狱司等。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漕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

第2页共10页

的军政,除安抚司外,其余统称“监司”。止匕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彼此监

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I,崇文抑武

10.(2024江西南昌摸底测试)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

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

丽”。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理学思想参透基层社会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

H.(2024湖北黄冈调研)下表是不同时期出土的曾国(湖北随州)铭文。据此可知,曾国()

曾公味编钟、曾侯舆编钟、曾伯□黛盖铭文相关内容对比

曾公映编钟曾侯典编钟曾伯□黛盖

皇且(祖)建于南土,敝(蔽)蔡南门,质(誓)应京社,适于王遣命南公,营宅讷土,克狄淮夷,印燮

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汤(阳)君此淮夷,临有江夏繁阳,金道锡行

A.受封南土镇抚淮夷

B.实力增强冲击礼乐制度

C.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D.营宅纳土传播中原文化

12.(2024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唐律要求任何人出卖奴婢、牛、马、骆驼、骡、驴,都必须于出卖

三日内向市司领取“市券”。”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法律还要求对那些试图伪称所

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以及市司“不时过券”者给予惩罚。上述材料表明()

A.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国家严格限制私人交易的规模

C.政府对市场贸易严格管理

D.唐朝以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13.(2024湖南名校大联考)“剑舞”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舞蹈,基本形式是执剑而舞。其最初起源于军

队,后经演变,融合西域服饰、舞蹈风格,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杜甫诗中曾描

述:“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骏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据此可知,剑舞的流行

第3页共10页

体现出唐代()

A.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B.豪华奢靡的宫廷生活

C.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D.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

14.(2024湖北孝感起点考)在元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富商赵国器在临终前将他的儿子扬州

奴托付给好友李实(东堂老),但扬州奴在父亲死后肆意挥霍,把家财败光,最终沦为乞丐。之后因艰

苦生活的磨炼,他痛改前非,变得勤俭刻苦。最后,东堂老把赵家的产业交还给扬州奴。与材料直接

相关的是()

A.政府转变传统经济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C.封建等级秩序逐渐崩溃

D.理学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15.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社会里,出现了大量由女性书写的作品以及预设读者为女性的作品,甚至家

族内才女的作品集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重要文化资产之一。这反映的社会氛围是()

A.心学强调人欲也是天理,形成解放个性的风气

B.受西学和基督教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C.商业文化发达,旧有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和瓦解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带动大众文学的盛行

16.(2024湖南永州一模)清代前期,湖南湘乡县农民“收早稻后,又种迟薯,山农以此充食,岁居大

半”;四川资阳县农民”多种薯以为食,省谷出果”;在台湾,“人皆食地瓜,大米之产,是为贩运,以

资财用”。这()

A.说明经济作物推广导致人地矛盾加剧

B.折射出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基本形成

C.为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创造了条件

D.表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有所加强

二、非选择题

17.(2024河北唐山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国家的赋税、徭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和治

安等事,绝大部分都是由乡、里官吏们直接承担的……秦统一全国后,普遍实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

的地方基层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4页共10页

材料二楚国灭亡以后……项梁曾经到过关中地区,触犯刑法,被逮捕关入栋阳县(今陕西西安东北)

监狱。他动用自己的关系网,请托斯县狱掾曹咎,修书一封……安然出狱……越郡东南迁徙,定居于

会稽郡吴县……吴中人士敬仰项氏名族,久闻项梁大名,对于项梁的到来,归心低首,纷纷依附在他

的门下……连郡县长官都对他另眼相看,成为会稽郡府、吴县县廷的座上客。

——摘编自李开元《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基层组织,并概括其基本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项梁的哪些经历违背秦朝的规定?说明什么问题。

18.(2023广东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

末者,富”。秦统一前夕,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说:“民农贝U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

主位尊。”齐国多濒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

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战国时期,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偏向于分权,商业政

策得以延续。

——摘编自周振鹤《随无涯之旅》

材料二元朝政府曾四次“禁商泛海”,但加起来不过十年时间,元朝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

的方针。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禁海外互市”,郑和下西洋停止后,朝贡贸易走向衰落,私人海外走私

贸易成为主要形式。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仍有严格规定,并严禁与日本

贸易。清朝初年,实行禁止沿海人民出海贸易的政策。随着台湾被纳入清廷统治,海禁开放,同时朝

廷又先后颁布了各种管理条例,对船的长宽、载量和可载人数等予以限制。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和齐国商业政策的不同,并概括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2)有观点认为,元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请表明你对此观点的态度,并结合

材料二和元明清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

19.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燃料获取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不少篇章提及采伐薪柴的方法、数量、时间以及薪柴的市场价格。唐宋以降,北方燃料问题愈发突

出。宋代发生了木柴、木炭的危机,即传统燃料危机。

——摘编自赵九洲《宋代传统燃料危机问题新论》

第5页共10页

材料二关于宋代燃料危机的不同观点

现象分析观点

大雪严寒天气导致人畜大量死亡现象频发,民众砍伐桑

枣等经济林木屡禁不止等现象都说明宋代燃料危机现

现象1:《宋史》等记载,北宋

象突出。观点一:宋

开封有15个年份出现燃料安

因为燃料危机,宋代大量用煤炼铁,导致了钢铁品质的代发生了

全事件,导致人畜大量死亡的

严重下降,黄维等人对出土的宋代铁钱进行测定,发现严重的燃

就有8个年份。

有的含硫量竟高达1.94%;使用煤炭烧制瓷器,釉中的诸料危机

现象2:唐宋以来民众砍伐桑

多物质都可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影响成品瓷器的外观与

枣,政府屡禁不止。

质地,使得工艺水平大打折扣

现象3:汉代生铁含硫量一般在

引发开封燃料安全事件只是雨雪、战争等造成的“供给

万分之三左右,宋代生铁含硫观点二:宋

难足”,而非资源枯竭。

量却普遍较高。宋代华北定窑代并不存

桑枣等林木不仅热值高,市场上更易售卖且售价更高。

与磁州窑名满天下,但宋以后在全局性

砍伐桑枣主要与燃料特性及经济利益驱动有关。黄维在

都急剧没落的燃料危

同一篇论文中也指出陕西、山西等地区用煤炼铁和用木

炭炼铁都是同时存在的,用煤炭冶铁一直都不是普遍的

——摘编自柴国生《“燃料荒”还是“燃料危机”:

再论宋代燃料安全问题一一兼与赵九洲商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传统燃料危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同哪种观点,试说明理由。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研究中史料问题

的认识。

20.(2024山东部分学校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

明清时期,在宗法社会貌似坚硬的外壳之下,潜流暗动,社会风尚的变迁,社会伦理的背离倾向,商人

地位的提升,文人士大夫遂情达欲的生活旨趣,虽然不足以立即改变总的道德秩序和社会面貌,但却

持续不断地腐蚀和动摇着传统社会的基石。中国社会正在冲破传统,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礼教背景下的宗法家族生活

明清时期,宗族仍是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调节机制。但是,宗法的约束效力逐步涣散,特别是明

代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社会伦理的背离倾向日趋明显。经研究者统计,至少在清代前期,

大家庭所占比例已不是很高,最为普遍的家庭还是由父母和子女结合成的三角。明清妇女地位也有

第6页共10页

了改善的迹象,如在一些士绅家庭中,女子读书作文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在中下层家庭中,妇女再婚

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商人精神与社会风尚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正式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念,商人本身也逐步建立起了道德自尊。传统

价值取向的变迁,导致明代中后期社会出现了崇商的趋势。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消费观念

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追求奢侈享乐的风尚。在商业繁荣的背景下,以戏曲

为代表的通俗文化也得到了高度发展。

文人士大夫的清雅生活

明代中后期,在工商业经济和城市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信条愈

显苍白无力,社会道德价值体系面临深刻的危机。有悖于正统道学的理欲观念,成为明清文人士大夫

张扬个性、满足精神和物质欲望的生活方式的思想基础,也助长了追求声色犬马的享乐之风。

——摘编自袁行霖、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上述材料中明清社会生活的“因循”与“躁动”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者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2)分析明清社会生活“因循”与“躁动”并存的原因。

第7页共10页

答案

1.D据材料可知,西夏采用了汉族政权的制度并引进中原典章书籍,这表明这一时期西夏已深受汉

族文化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提及选用儒士,未提及汉族官员比例情况,排除A项;材料本意是西夏

借鉴中原制度而非借鉴西周礼乐制度,排除B项;西夏建国之初曾与北宋发生多次战争,材料信息也

不能断定西夏与北宋友好往来,排除C项。

2.C据材料“唐失其道……大不可安者”可知,唐朝政治制度的缺陷是地方藩镇权力太大,而宋朝

矫枉过正,中央过于集权,虽然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但是对外却不能巩固国防,对外战争败多胜少,说

明叶适主张扩大地方权力,故选C项。

3.B据材料“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必兴至王”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如果国家遵从儒

家的礼乐教化,国家就会贫弱,可见其反对德治、仁政,主张加强对臣民的控制,反映了法家的思想主

张,故选B项。

4.D据材料“实现了由乱世骁勇向开国儒将的形象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受到理学和

心学的影响,更加强调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封建统治的突出作用,所以当时的秦琼形象变成了开国

儒将,故选D项。

5.C据题干可知,汉代乐府采风十分注意搜集反映民意的诗歌,并根据这些诗歌对地方官员的执政

情况和官员品行来进行评判,这一做法显然有助于国家吏治建设,故选C项。

6.D据材料“状元登第……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可知当时科举取士得到了社会

的普遍认可,具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反映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方针下,文人士大夫得到了社会的尊崇,

故选D项。

7.A据材料可知,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与安徽阜南出土的商代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

表明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故选A项。

8.A根据材料“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

7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

官员考核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排除D项。

9.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地方上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和制约,这体现了事权分化的

特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北宋的军权并不独立,不易形成割据,排除B项;北宋军政分离,

影响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崇文抑武,排除D项。

10.A据材料信息可知,与宋代等级制度中对于官民服饰的严格规定相比,实际生活中,民间服饰色

彩五彩斑斓,这体现宋代社会控制相对松弛,故选A项;民间服装色彩与理学无关,排除B项;社会成

员身份是趋于平等,并非平等,排除C项;封建等级仍然存在,“瓦解”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11.A据“曾公田求编钟”中“涉政(征)淮夷,至于繁汤(阳)”及所学(分封制)可知曾国被封于南

土,以拱卫王室,故选A项。

第8页共10页

12.C由“必须于出卖三日内向市司领取‘市券"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对那些试图伪称

所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给予惩罚”等可知,唐律的规定表明政府对市场贸易活动有

严格的规范进行管理,故选C项。

13.A据材料可知,剑舞起源于军队,其艺术形式体现出阳刚之气,剑舞的流行反映出唐代昂扬向上

的精神面貌,故选A项;据材料“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可知,剑舞在民间也流行,其艺术特征无法

体现宫廷生活的豪华奢靡,排除B项;据材料“融合西域服饰、舞蹈风格”可知,剑舞的演变是民族

文化交融的结果,是剑舞本身的艺术特征,而非其流行所体现出来的,排除C项;剑舞在宫廷、民间广

泛流传,与文人雅士的追求无关,排除D项。

14.D据材料“勤俭刻苦”“东堂老把赵家的产业交还给扬州奴”可知,材料体现了理学所强调的

诚信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体现了个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说明当时理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到市民阶层,故选D项。

15.A明代中晚期,在江南地区城市发达、手工业兴盛、商品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