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群落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乔木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结构一定相同
2.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中国圆田螺、苏氏尾蛆蚓、羽摇蚊的幼虫等。中华绒鳌蟹
(俗称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在稻田中饲养河蟹,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下列有
关该稻田的解题思路,错误的是()
A.水稻、杂草、螺、蚯蚓、蚊、蟹等所有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
B.稻田区别于麦田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C.相比于传统农田,该稻田的能量传递效率极大地提高了
D.河蟹的存在有利于维持该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
序正确的是()
A.地衣一苔辞阶段一草本阶段一灌木阶段一森林阶段
B.苔解阶段一地衣一灌木阶段一草本阶段一森林阶段
C.苔辞阶段一地衣一草本阶段一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一苔解阶段一灌木阶段一草本阶段一森林阶段
4.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
C.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小且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
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02,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5.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
B.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征,它们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缺少水分的环境
C.荒漠植物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夜间开放
D.沙漠动物往往是恒温动物,以适应沙漠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
6.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7.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
某地区选用杜仲树(树皮为珍贵滋补药材)作为主要的退耕还林树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复杂B.群落演替方式为次生演替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产生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8.热带雨林的鸟类种类多于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垂直结构不同B.时间结构不同
C.水平结构不同D.群落演替不同
二、多选题
9.随着样方面积的扩大,样方内的物种种类随之增加,最初增加很快,之后逐渐缓慢,形成
一条曲线,叫作种一面积曲线(如图所示);根据种一面积曲线不仅可以估算群落的物种数,
还可以作为自然保护生物学中确定保护区面积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时,样方面积最好是S3
B.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群落的种群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D.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1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
B.任何生态群落进行次生演替的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C.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围湖造田可改变群落的结构但不会使群落发生演替
11.绵亘万里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已构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防线,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
B.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种植符合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三北防护林工程可以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三北防护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强于热带雨林
三'判断题
12.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群落。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3.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14.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15.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2)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答】A、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
B、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乔木阶段,B错误;
C、若环境条件恶劣,物种多样性可能下降,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
型,C正确;
D、第N年时,甲、乙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的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Co
【解题思路】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苔解阶
段一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
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
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解题思路曲线图:图中甲表示初生演替,乙表示次生演替。
2.答案:C
3.答案:A
【解答】裸露的岩石上先生长出地衣,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为苔辞植物
的生长创造条件;接着是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后是顶级群落森林阶段。
故答案为:Ao
【解题思路】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苔辞阶段-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
阶段一森林阶段。
4.答案:C
【解答】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表皮有角质鳞片,这样的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
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生活,A不符合题意;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能抵
抗干旱,B不符合题意;
C、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
粒大、呈深绿色,适合在林下的弱光下生存,C符合题意;
D、白天光照强、温度高,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多。因此,荒漠生物群落中的
仙人掌白天高温环境下气孔关闭,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D不符合题
忌、O
故答案为:Co
【解题思路】(1)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
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荒漠中的生物有耐旱的特征。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
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
缺乏水分的环境。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骆驼刺植株才
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m。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草原耐寒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抵抗干旱;动物
大多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援的动物种类多,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
植物生活在林下,有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
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
(3)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为了适应环境从而生存下来,生物的结构总
是与功能相适应。
5.答案:D
【解答】A、荒漠里物种非常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A正确;
B、由于年降水量稀少,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荒漠中的植物的根系发达,有利
于水分的吸收,抵抗干旱,B正确;
C、荒漠中仙人掌通过形成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夜间开放,从而有利于保持水分,
C正确;
D、沙漠动物往往是变温动物,如蜥蜴、蛇等,它们的体温是变化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解题思路】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
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荒漠是由旱生、强旱生低矮木本植物,
包括半乔木、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为主组成的稀疏不郁闭的群落。从植被的角度来说,
荒漠是分布于干旱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荒漠气候具有以下特点:(1)终年少雨或无雨,年
降水量一般少于250毫米,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2)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
较差大,多晴天,日照时间长。(3)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
成沙暴,冬季更多。荒漠中在水源较充足地区会出现绿洲,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利于生活与
生产。
6.答案:C
【解题思路】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
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场方发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
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演替。故答案选C。
7.答案:D
【解答】A、某地区选用杜仲树(树皮为珍贵滋补药材)作为主要的退耕还林树种,增加了
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故A正确;
B、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为次生演替,故B正确;
C、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发生次生演替,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故C正确;
D、生物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故D错误。
故答案为:Do
【解题思路】(1)初生演替,指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行为。
(2)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
因大部分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由其他地方进入或残存的根系、种子等重新生长而发生的。
可认为它是原生演替系列发展途中而出现的。这种逐渐发生的演替系列称为后成演替系列。
(3)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
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按照产品形式分为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和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
值。
(4)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些作用
和服务能确保自然产品的持续生产,在使用过程中却不受损坏。
(5)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指物种在未来某个时候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经济利益的潜能。人类在
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自然界中搜寻新物种及其新功能。
8.答案:A
【解答】与草原相比,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
的分层现象,为多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热带雨林的鸟类种类多于草原。
故答案为:A
【解题思路】理清垂直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
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
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
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
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9.答案:B,D
10.答案:A,C
【解答】A、通常情况下,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
最终呈“S”型,A正确;
B、受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次生演替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形成森林,B错误;
C、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预测种群数量的变
化趋势,C正确;
D、围湖造田可改变群落的结构,也会使群落发生演替,D错误。
故答案为:ACo
【解题思路】1、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
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J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
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
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
一森林阶段。
3、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
的数量特征。
4、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1.答案:B,C
12.答案:错误
【解答】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叫做群落,所以森林中
所有的树木不是一个群落,该说法错误。
故错误。
【解题思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一个由各种组分相互配合而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它是多种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③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整体。
⑤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⑦群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的整体。
⑧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的整体。
⑨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的更大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13.错误
14.正确
【解题思路】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
的特点可描述为:(1)群落发展有顺序、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
演替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即演替是由群落控制的。(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
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 维护 合同范本
- 2025年广告学教程教案:探索人工智能在广告领域的应用
- 2025年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标准教案《巧取乒乓球》
- 科技产品推广中互动性问题的设计与运用
- 南通小区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 2024年12月广西贵港桂平市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8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菏泽百叶声屏障施工方案
- 陶粒砂浆回填施工方案
- 跌水 施工方案
- 东莞幼儿园防撞条施工方案
- GB/T 24503-2024矿用圆环链驱动链轮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广东省广州仲元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试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卫生部病历管理规定
- 4《海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ZZ-2022039戏曲表演赛项基础知识试题答案(70公开题)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核心要点解读
- T-CERS 0007-2020 110 kV及以下变电站 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金属焊接和切割作业教案
- 定制公司用工合同范本
- 《遥感地质学》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