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改造我们的学习学习目标1.筛选并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2.学习本文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和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3.理解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修辞对论证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难点:驾驭文章采纳的多种论证方法。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导学基础学问(一)历史背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路途在党内的统治,但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尚未肃清,仍旧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党中心确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初,中共中心集中在延安的120多名高级干部学习马列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5月19日,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肃穆地提出了党内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任务。同年七八月间,党中心号召全党加强调查探讨,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性熬炼。这是全党整风的预备阶段。(二)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三)字词:1.字音字形肤浅(fū)谆谆(zhūn)逻辑(jí)谬种(miù)有的放矢(shǐ)华而不实(huá)钦差(qīn)竹笋(sǔn)臆造(yì)滥调(làn)2.词语释义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特别感动。闭塞眼睛捉麻雀:比方盲目办事毫无目的。瞎子摸鱼:比方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马虎大意。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漆黑一团:①形容特别黑暗,没有一点儿光明。②形容没有一点儿希望。③形容一窍不通。④形容一无所取。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三、总体感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确定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的成就,指出这些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以此证明我们的学习必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其次部分:这一部分总结了在学习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从反面说明白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原则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把主观主义的看法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看法作比照分析,反对理论和实际分别的主观主义学风,进一步证明改造学习的重要性。第四部分:这一部分针对学习中存在的缺点,提出改造学习的三项建议。四、学习课文1.《改造我们的学习》本论部分“一”共7句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7句话的层次关系:第1句是论点,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详细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是从正面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第2至6句从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相识(由“幼年”到“现在”)及其发展过程(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和“抗日斗争以来”两个阶段)两方面绽开论述。第7句是小结,说明这都是很好的现象。2.本文的其次部分已经谈到“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为什么还要“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请简要分析。明确:这不是简洁的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更深化。文章的其次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相关现象,还没有深化地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缘由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阅历主义”,并运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的看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看法比照,旗帜显明,突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3.第三部分第16段中的对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形象地讽刺了哪类人?明确:修辞手法:从句式上看,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上看,运用了双关(表面上是描写外在形态,事实上是描写思想作风)的修辞手法;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上看,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这副对子讽刺了只会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4.就全文来看,能否将本文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改造”替换为“改进”或“改善”?明确:不能。“改进”“改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变更,“改造”是从根本上变更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善”,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的学风极为不满,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变更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5.本文在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明确:论证结构清楚明白。文章在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见”;本论部分(文中的一、二、三)阐明白提出这一主见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论证方法丰富多样。一是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是非分明,劝服力强。对比是一种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通过比照,确定什么,否定什么,旗帜显明,可以增加文章的劝服力。本文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甚至句中都采纳了正反对比法。通过对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条理清楚。比如,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了典型的对比论证,把主观主义的学习看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看法,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比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文章的第一部分谈取得的成果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其次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二是举例论证。文中常引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如文章本论的第一部分在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用二十年来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识、学习和发展等概括性的事例作为论据,论证论点。本论的其次部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的缺点”时,列举了不注意探讨现状、不注意探讨历史、不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个方面的情形,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的。在后面接着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别”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探讨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探讨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探讨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探讨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等典型事例,使论证充分有力。三是引用论证。作者在列举事例的同时,为了增加劝服力,有时还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来加以论证。如本论的第三部分,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化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动身,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看法时,作者则引用了斯大林关于“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的论述,从而增加了论证效果。自我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宏大力气是科学,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问体系也是科学。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很多重大变更都与科学______。哥白尼的地心说、牛顿力学理论、蒸汽机与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直到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等,这些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诞生与______,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发展水平的凹凸是其______的重要因素;同样,对一个民族、国家的人口素养而言,科学意识、科学水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确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科学______。因此,()。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休戚相关应用战斗力无微不至B.休戚相关应用竞争力无所不在C.休戚相关运用竞争力无微不至D.休戚相关运用战斗力无所不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科学既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宏大力气,又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问体系。B.科学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问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宏大力气。C.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问体系是科学,改造自身、造福世界的宏大力气也是科学。D.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宏大力气是科学,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问体系也是科学。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科学家攸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B.从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看,科学的发展攸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C.在现代国民教化及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学问的普及与发展是不行或缺的D.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及国民教化中,科学学问的普及与发展应引起人们的关注4.下列对各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伸绽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运用了明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用在于推动情节发展,预示伏击战的到来。B.华老栓去刑场给儿子买“药”时,康大叔给他人血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滴”,其中“红的”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展示华老栓的内在性格。C.“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这副对联,其用意在于批判主观主义学风。D.“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本句由三个假设复句构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构成层层深化,说明主观主义学风的危害,从而强调改造我们的学风的必要性。

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第一空,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休戚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亲密。语境中指“人类社会的很多重大变更”与“科学”的亲密关系,应选“休戚相关”。其次空,应用:①运用;②属性词,干脆用于生活或生产的。运用:依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语境中指“科学理论和技术”运用到生活、生产中,选“应用”更恰当。第三空,战斗力:军队作战的实力。竞争力:参加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实力。语境中指“科学发展水平的凹凸”体现着“竞争力”,应选“竞争力”。第四空,无微不至: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依据上文“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知,此处应选“无所不在”。2.答案:B解析: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的开头,有领起下文的作用。陈述对象应为科学,最好以“科学”开头,故解除C、D两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