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1大气的垂直分层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1大气的垂直分层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1大气的垂直分层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1大气的垂直分层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高频考点11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2题。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地球表面2.关于大气分层叙述正确的是()A.极光现象出现在平流层B.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C.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D.高层大气的极光可以反射无线电信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3~6题。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改变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4.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 D.高层大气5.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缘由是该层()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能见度好6.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 D.Ⅲ层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运用,如下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7~8题。7.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上升气温改变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8.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 D.热层9.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大气垂直分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概括A、B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改变特点。(3)简述平流层相宜飞机飞行的缘由。(4)某地近地面气温为30℃,这里的对流层厚度为12km,那么这里对流层顶的气温为________℃。

答案精析1.B2.C[第1题,依据图示可知,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而平流层则是位于对流层以上至55千米左右高度的大气层。故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中。第2题,极光现象出现在高层大气中;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对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的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信号。]3.B4.A5.D6.D[第3题,依据大气气温垂直改变的特点,对流层(Ⅰ层)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在平流层(Ⅱ层)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上升,在高层大气(Ⅲ层),随着海拔上升,气温先降低,后上升。故选B。第4题,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能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第5题,平流层能源来源于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有利于高空飞行。第6题,电离层位于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中,为高层大气(Ⅲ层)。]7.D8.A[第7题,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因此气温改变规律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8题,水汽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流层。]9.(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