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章认识细胞
第1节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1.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
------------目镜(观察)
粗准焦螺旋——镜筒
(一般调节)
——转换器(转换镜头)
细准焦螺旋.
—物镜(观察)
(精细调节)》一载物台
差J通光孔
镜臂-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压片夹•
反光镜(反射光线)
镜柱
镜座
起放大作用的结构:物镜、旦第。调节光线的结构:反光镜、遮光器。调节焦距的结构: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
施
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对光:①选择目镜;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安放装片:将带有字符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字符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4)调整焦距与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
②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清晰。
(5)整理和收放:①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②用纱布擦净镜体,用擦镜纸擦目镜和物镜;③再转动转
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并将镜筒降到最低,竖立反光镜;
④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注意: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与长度呈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长度呈正比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③观察像与实际标本方向相反(偏哪往哪移、旋转180。、倒立放大的像)。
④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应该薄而透明。
⑤反光镜调节凹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显微镜上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依次移动或转动这三个部位,移动或转动哪个部位时污点随之移动,就说明污
点在哪个部位上。
(6)显微镜高倍和低倍下的区别:
视野范围亮度细胞的大小细胞的数目
低倍大亮小多
高倍小暗大少
2、常用的探究器具
(1)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镜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3、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腐肉生蛆”为例):
(1)提出问题I:蛆是从哪儿来的?
(2)|作出假设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3)|实验①实验变量: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接触;
②其他相同的因素:肉的状况(如是否新鲜)、温度条件等;
③实验记录:猪肉腐烂的变化情况、有无蛆的产生等。
(4)|得出结论|:蛆不是由腐烂的肉产生的。
4、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假设是对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旌。假设虽然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2)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其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方面;
(3)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变化的因素)。如,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是变量;
(4)实验需遵循已不原则①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组);②控制单一变量;③增加重复次
鳌。
(5)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注意:1、对照实验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重复实验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3、控制单一变量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2节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学说: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黑
观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Z1圈
vi(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Z2\国
L,J(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形态)
6z
3-剧
Xs(刮取):先用凉开水漱口(除去食物残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z4
x(园:将牙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Z5
vi圜(盖片):用镶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以免产生气
旬)
一
。
S
6
(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
部;
(7)阚(吸水):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①细胞膜:分隔细胞和周围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
稳定
③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④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动物细胞模式图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
性状: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
染色体二DNA(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
第3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①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③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⑤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中央大液泡,(植物的颜色、味道、气味都储存在液泡中)
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有关
⑥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⑦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1)阐(擦片):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匾|(滴水):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撕)(取材):用镜子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撕的表皮不宜过大,长、宽
各为0.5cm;
(4)圜(展平):用被子或解剖针把材料展平,以防止由细胞的重叠而影响观察的效果;
(5)圄(盖片):用镶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目的是避免
产生气泡;
(6)园(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
部;
(7)阚(吸水):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注意事项:
(1)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2)当生物材料无色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染色—把一滴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
灾,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染色后用干净的吸水纸将临时玻片标本擦拭干净。(擦滴取展盖染
吸)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
结构名称功能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壁保护、维持细胞正常形态✓X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维持细胞内部稳定✓✓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线粒体细胞呼吸作用✓✓
叶绿体细胞光合作用✓X
液泡与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X
注意:1.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
细胞壁
洋葱鳞片的表皮细胞、根尖的各个细胞都没有叶绿体。2.只有成熟
细胞膜
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
细胞核共有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液泡植物特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细胞质
线粒体
<1.如果滴加液体浓度过高,细胞容易失水皱缩。滴加液体浓度过低,细胞容易吸水胀破(动物细胞)。
2.涂片必须是液体的材料制成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虽经过涂抹,但不是液体,所以称为装片。一整只草履虫制成的
也是装片。
3.气泡边缘呈黑色,内部空白,轻压会变形。
:4.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时滴加的是清水,动物细胞滴加的是生理盐水,染色的时候滴加的是碘液。
5.显微镜用专门的擦镜纸擦,而玻片用纱布擦
6.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7.动物细胞形态多样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8.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破裂的原因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9.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所以没有叶绿体的不一定是动'
物细胞。
10.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大液泡。
:-11.若细胞膜被破坏后,细胞中有用的物质会往外流。
12.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动物细胞体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植物细胞体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
>和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
13.线粒体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第二章生物体的组成
第1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
1、细胞分裂
⑵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
⑵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角度;①染色体复制加倍;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③染色体向细
胞两端移动;④细胞质分成两份;⑤形成两个新细胞。
分裂的过程:先核裂,后质裂,再生膜。(植物细胞还会形成新的细胞壁)。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2n-4n-2n细胞分裂计算公式:aX2n(a是原有细胞个数,n是分裂次数)
⑶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的增多。
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染色体的复制加倍。
2、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⑴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1.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形态与原细胞一样,但体积偏小。
2.细胞不会无限生长,也不会无限分裂。癌细胞会无限分裂。
?-3.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而不是细胞核。
4.细胞在分裂、分化、生长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
:5.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3、组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
⑴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神结肌):
人体的基本组织功能举例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皮肤表皮层
肌肉组织运动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血液、骨、肌腱、韧带、脂肪、淋巴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分布在脑、脊髓内
⑵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保薄输机):
植物组织名称功能分布
分生组织有分裂、分化的能力根尖、茎尖
保护组织保护作用叶的表皮
薄壁组织营养作用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根、茎、叶内的导管和筛管
机械组织支持植物体或者承受机械压力木质部、韧皮部
第2节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一般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但是能独立的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它们广
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等环境中。
3、草履虫:(1)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纤毛
(2)一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水沟中
(3)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表膜
(4)结构和功能
①纤毛:纤毛摆动,旋转前进口沟
②表膜(即细胞膜):呼吸、排泄
③口沟:食物进入细胞内食物泡
④食物泡: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⑤伸缩泡:排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大核:营养核
⑥细胞核<
-----食物泡
小核:生殖核
⑦胞肛:排出食物残渣-----细胞核
-----细胞质
4、变形虫:(1)食物主要是单细胞生物
■-伪足
(2)主要生活在池塘或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
(3)伪足不仅具有运筋|功能,还具有围住食物完成|取食|的作用。
5、(应激性)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6、营养方式:自养(绿色植物、带藻的)、异养(基本除绿色植物的所有生物)
7、实验:观察草履虫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有阳光和氧气)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
(2)在载玻片上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
(3)用低倍镜观察。
【易错提示】
"1.纤毛不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运动结构。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颜料,最先变色的是食物泡。
'3.草履虫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第3节多细胞生物
1、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⑴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器官的总和。
⑴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⑴植物体的细胞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
⑵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
区别: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4、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无论是高等动物体,还是绿色开花植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这些多细胞生物体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
在功能上相互配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莲藕、土豆都属于植物的茎,萝卜、甘薯属于植物的根。
2.橘子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筋络”、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3.保护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的根茎叶,分生组织一般分布在茎尖,:
芽等顶端部位。
4.具备六大器官的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其余的植物不完全具备六大器官。
:5.绿色开花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补充知识
【命题点1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
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一需要五能够一除外)
1.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但绝大部分生物(包括植物)吸入的是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少
数生物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2.人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包括排汗、排尿、呼气;植物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包括呼气和落叶。:
排便属于排出食物残渣,不是排出代谢废物。
.3.植物也具有应激性(向水性、向光性、向肥性等)。
’4.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5.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的,珊瑚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命题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光照、温度、空气、土壤、水分。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能适应环境: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十分发达、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等
(2)生物能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等。
(3)生物能依赖环境:鱼离不开水。
【命题点3]植物的多样性
1.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群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藻类、苔群和
蕨类植物用抱子繁殖,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2.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群植物
藻类植物苔薛植物蕨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植株矮小,通常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没有根、茎、叶的分
结构特
的分化有输导组织,有假根(固着作用,不能吸化,内有输导组织
点
收水和无机盐)
代表植衣藻(单细胞),肾蕨、卷柏、满江
地钱、墙群、葫芦辞
物水绵、海带等红
与人类大气中氧气的主①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叶薄,远古时期的蕨类
生活的要来源(90%)只有一层细胞);②(形成泥炭)植物埋在地下变
关系成了煤。
共同点靠抱子繁殖后代
3.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基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银杏、苏铁、松、杉、柏等。
(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大豆、玉米、桃、梨等。
:【易错提示】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水面泛绿的原因是由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
3.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均属于被子植物。
【命题点3]动物的多样性
一、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登柱)
动物类群主要特征代表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直旦
腔肠动物水蛆水母珊瑚虫
无肛门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
扁形动物涡虫绦虫睾吸虫
n(除涡虫外,多数营寄生生活)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线形动物蛔虫钩虫丝线虫
有口有肛门(蛔虫等营寄生生活)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
环节动物蚯蚓沙蚕和水蛭
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
软体动物缢蛭、河蚌、扇贝等
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
(最大的动物类节(分为昆虫类、甲壳类、蛛形类、多蝗虫、植株、娱蚣、虾。
群)足类)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寄生在人的小肠中)
(1)体表有角质层(2)生殖器官发达(3)消化器官简单
2.蚯蚓:①身体前端有环带;②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实验时要用浸水的棉球轻擦体表:
保持湿润,利于呼吸);③运动灵活的原因一一身体分节
3.昆虫:节肢动物中最多的类群是昆里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2)腹部体表的气n用于呼吸时气体进出,呼吸器官是气管;
(3)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所以需要定期蜕皮,脱去的是外骨骼。
(4)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所以将其腹部放入水中蝗虫会窒息而亡。
'【易错提示】
1.珊瑚虫是腔肠动物,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的。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的运动能
力更强。
2.雨天,蚯蚓爬出地面是为了进行呼吸。蚯蚓靠刚毛辅助运动,沙蚕靠疣足来辅助运动。
3.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
4.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比如乌贼、章鱼、鲸鱼等。但所有的软体动物都具有外,■
套膜。
;5.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二者身体都分节,不同点在于环节动物身体分的体节是:
相似的,节肢动物只是分节。
二、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1.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鳏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
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鱼适于游泳的特点:
①鳞片:外有黏液,起保护身体。②侧线:感知水流。③鳍:起协调作用。④身体呈流
线型:减少游泳时的阻力。⑤用鳗呼吸:口和鳏盖后缘交替张合。水一口一鲤丝一鳗盖
后缘。经鳗的水中溶解气体成分的变化: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头部妪干部尾部
(3)鱼离不开水的原因:鱼只能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一旦离开水,鲤丝会粘连,无法
进行气体交换。
【易错提示】
1.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无脊柱。
:2.鱼向前游泳的动力来自尾和躯干部的摆动。
3.学会判断“真假鱼”:章鱼、鲸鱼属于软体动物;鳄鱼、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属于
>哺乳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海马是鱼。
4.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鲤鱼、鳗鱼
2.两栖动物
(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盹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代表动物:大鲸、蛛螺、蟾蛛、蛙。
3.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
壳
(2)代表动物:乌龟、鳄鱼、蜥蜴、蛇。
(3)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所以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易错提示】
1.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1)肺比较发达,可以满足陆地生活对氧气的需要;(2)
皮肤表面覆盖鳞片或甲,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3)卵产在陆地上(有卵壳)。卵生。
2.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海龟(爬行)、海豹
(哺乳动物)等。
3.爬行动物不一定生活在陆地上,如乌龟、鳖等可营水陆两栖生活,但它们的生殖过程是
在陆地上进行的。
]4.两栖动物成体的肺结构简单,用皮肤辅助呼吸。皮肤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4.鸟类
(1)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气囊辅助呼吸;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2)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外部形态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
翼。
②内部结构特征:骨骼轻、薄,长骨中空;胸骨高耸形成龙骨突;胸肌发达;呼吸作
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消化速度快;
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
(3)鸟的双重呼吸:吸气时,吸入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直接进入气
囊;呼气时,气囊的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①吸气时气体进入的路径:气管一肺f气囊;呼气时气体排出的路径:气囊一肺f气
萱。
②双重呼吸:一次呼吸在胸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③双重呼吸的意义:大大地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①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②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鸟类、哺乳动物。
"【易错提示】
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只能暂时贮存空气,辅助呼吸。
5.哺乳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生殖哺育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了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①门齿一一切断植物纤维;②犬齿一一撕裂肉食;③臼齿一一磨碎食物
兔有发达的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与它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狼有门齿,臼齿和发达的犬齿,与它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易错提示】
1.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哺乳动物的成活率,不能提高哺乳动物的产卵率。
2.少数哺乳动物的体毛退化,如鲸等。
3.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点是体温恒定;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共同点是产硬壳卵。
三、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
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生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促进物质循环(作为消费者)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命题点1]生物的分类
1.生物分类的目的: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了解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类的单位:
(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特点:①分类单位越大,动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
小,动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②独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
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4.双名法
(1)提出:瑞典科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一书中正式提出。
(2)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姓名(有时可以省略)
(3)写法:①生物学名部分:拉丁文、斜体;②命名者姓名部分:正体
'【易错提示】
.1.两者可自然交配生出具生殖力的后代,属同一种。即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都属于人
这个物种。马和驴虽然可以繁殖后代(骡子),但骡子不具有生殖能力,所以马和驴不
属于同一物种。
"2.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主要依据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
来分类。因为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比较稳定,所以常常作为分类的
主要依据。
3.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还能结合其他生活习性和地理
分布。
【命题点2】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菌落:
①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②菌落的特征:
细菌霉菌
大小较小较大
形态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呈絮状、绒毛状、蛛网状
颜色多为灰色,少数为黄白色红、褐、绿、黑、黄等
③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为细菌真菌的生存提供营养)一高温灭菌(杀
死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及其抱子)一冷却(防止高温杀死要培养的细菌和真菌)
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一恒温培养(提供适宜的温度)。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无处不在。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①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②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易考提示】
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条件。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需
要氧气。
2.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而来的。所以一个菌落中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3.由多个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不一定是菌落,因为其中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4.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步骤是:配制培养基一高温灭菌一冷却接种一恒温培养
2.细菌
(1)大小:十分微小。
(2)形态分类:杆状(杆菌)、球状(球菌)、螺旋状(螺旋菌)
(3)结构特点:单细胞生物
①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细菌只有处区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
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②特殊结构:荚膜(起保护作用,通常有致病性有关);鞭毛(有助于运动)
(3)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
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星差)。
(4)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5)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休眠体一一芽抱(芽抱小而轻,能随风飘散;芽抱在适宜环境中
即可萌发。)
【易错提示】
1.巴斯德的“肉汤腐败”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
生。巴斯德还发明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2.芽抱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但细菌数量没有增加,因此芽泡不是细菌的繁殖:
体,是休眠体。
3.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大多数细菌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充当生物圈的分解者,还有部分细菌寄:■
生在其他生物体内,充当消费者。
3.真菌
(1)种类:多细胞真菌(青霉、蘑菇等)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等)。
(2)真菌的结构:
(3)酵母菌:
①形态:无色、卵形的单细胞个体。②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
内有液泡。
③营养方式:异养。④生活方式:腐生。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
⑤生殖方式: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条件不适宜时进行抱子生殖。
(4)青霉菌:
①形态: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分成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
②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③营养方式:异养。
④生活方式:腐生(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的生活)⑤生殖方式:抱
子生殖。
(5)蘑菇:
①形态:都是由菌丝构成。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地下部分是菌丝
(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
②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③营养方式:异养。④生活方式:腐生
⑤生殖方式:抱子生殖。抱子着生在菌褶(菌盖下面呈放射状排列的薄片)表面,成熟后散
落下来,在适宜条件下萌发。
【易错提示】
;1.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生物。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称为原核生物。
:2.真菌的生殖方式主要为抱子生殖。
3.青霉和曲霉的区别在于疱子的着生方式。青霉呈扫帚状,曲霉呈放射状。
4.酵母菌和蘑菇等真菌不属于植物的原因是没有叶绿体。
:5.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4.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材装修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气压表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大学毕业设计中期报告范文
- 2025年中国双粱小车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 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冷拔钢丝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建安材料合同范本
- 包租饭店合同范本
-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抢救流程图
- 装载机驾驶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库(500题)
- Web前端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六个一
- 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 第一讲视觉文化概述
- 第一章 通风供氧式生物反应器-1
-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报警记录模板
- GB/T 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练习题(一课一练+单元+期中+期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