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防灾减灾+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防灾减灾+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防灾减灾+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防灾减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说出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主要手段。2.结合生活实际及相关实例,学习个人在面对灾害时应采取的白救与互救措施。【学习重难点】丁解防灾减灾措施【学法指导】通过“情景感知-原理说明-实践应用-共同建构”的思路,并结合相关实例,加深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学习过程】一、导入:情境导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引导提问遇到灾害我们该怎么做。二、自主学习1.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有哪些措施?2.个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包括哪三个方面?三、合作探究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2019年4月份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6次4级以上地震,其中,5级以上地震1次;4月24日4时15分,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发生里氏6.3级地震,由于当地民房改造工程完成较好,只有少量房屋出现墙体裂缝等情况。材料二2019年4月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共造成全国71.4万人次受灾,33人死亡,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6万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其中,4月11日广东省深圳市短时极端强降雨造成11人死亡。1.假如是地震多发区,自救与互救的措施有哪些?2.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3.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洪灾中的自救与互救包括哪些方面?4.汛期在山区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应该如何逃生?【课堂小结】画出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当堂检测】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据此回答1~2题。1.减灾防灾的主要目的是()①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②战胜自然灾害③杜绝自然灾害④减轻灾害发生的损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3.2014年5月8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截至2014年5月11日20时统计,此次过程造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自治区)23市77个县(市、区)121.6万人受灾,3人死亡,2.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500余间房屋倒塌,9200余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93.1千公顷,其中绝收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判断,我国此次灾害类型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其原因是什么?83(2)当遭遇突发洪水时,个人怎样才能获得逃生机会?(3)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或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4)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与地震不同,主要是在进行的,如何进行互救?【课后作业】一、单选题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2月22日18时17分在厄瓜多尔(南纬2.15度,西经76.91度)发生里氏7.5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应对地震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时建筑物倒塌会把人埋压和砸伤,所以要掌握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B.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C.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用手帕、衣袖等捂住口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2.下列不属于地震来临时保障安全的关键是()A.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B.要远离高大建筑物C.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D.地震发生时应快速跳楼逃生2019年5月18日以来,湖南、重庆、贵州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据统计,灾害造成上述3省(直辖市)9市28个县(市、区)25万人受灾,2人死亡(重庆),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据材料回答3~4题。3.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是()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④准备逃生物资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4.同学们进行互救演习时,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见方式有()①抛救生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