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3课《女娲造人》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女娲造人》课时:1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审核学生姓名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神话故事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2.掌握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3.培养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快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把握主要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聚焦细节,学习联想想象。学习过程先行预学:一、认识作者及神话作者;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神话: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由此便产生了童话。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的神话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积累生字新词。荒凉寂寞蓬勃疲倦莽莽澄澈掺和非凡气概灵敏泥潭绵延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像自己一样的生物。第二部分(5~16自然段)写女娲造人的过程、方法。第三部分(17~18自然段):写女娲想出使人类繁衍的办法——男女结合。4、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疮伤

枯藤

泥潭

眉开眼笑 B.原野

贱落

荒凉

世世代代C.蓬勃

山崖

搅混

非凡气概 D.泥浆

开辟

麻烦

兴高彩烈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新知研学班级将开展讲故事比赛,故事可以是袁珂的《女娲造人》,也可以是自己改写的古代神话。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1.下面是“神话故事会”评分表,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分表进行讨论修改。“神话故事会”评分表评价维度具体要求分值评分故事内容故事完整,主题积极10分想象合理,情节生动10分人物鲜明,细节真实10分有自己的原创或改写30分语言表达语句流畅,语气生动10分语速恰当,音量适中10分辅助表现表情丰富,眼神自然10分手势自然,体态端庄10分总分100分任务二、课文是根据《风俗通》等古籍中的有关记述改写的神话故事。先默读课文,了解大意,再阅读教科书第144页“阅读提示”中《风俗通》的记述,梳理分析《风俗通》原文。梳理分析神话内容神话蕴含的意义人的来源女神女娲所造中国人是神的孩子造人方式女娲抟黄土、洒泥浆造人人生来有差异、有等级造人材料黄土、黄泥中国人与黄土大地密不可分任务三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注意课文改写后增加或删减的内容。先自主考以下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1)经过想象和改写、哪些情节变得更合理了?女娲造人的行为更合理了。通过增加事情的起因、经过等内容,让情节更有逻辑,如女娲孤独的情感流露和灵机一动的思考,使女娲造人的行为事出有因。即便难以解释的原因,也用“说也奇怪”增强了情节的连贯性。(2)哪些改写和想象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对细节的想象和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比如女娲抟土时“掘起”“掺和了水”“揉团”“放到地面上”等动作细节,突出了女娲的细心;再如,造人成功后“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的神态细节,突出了女娲的母性;劳作时,“晚霞”“星星”“月亮”等环境细节,既表现时间的更迭,又突出女娲的勤劳。改写后,神话的意蕴有什么不同?改写后的神话删除了等级观念的内容,更突出人情事理,在女娲的神性之外增强了母性光辉,让人联想到中国人是女娲的孩子。写作特色:1.联想、想象丰富,合情合理作者在原有简单故事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与大胆新奇的想象,如女娲造人的原因、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使文章情节更具体,故事内容更丰满人物形象更鲜明。同时,这些联想与想象,既符合人的特点,也合乎现实生活情理。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在叙述多件事情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人来到世间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作者对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详写,对造人之前的世界景象则略写。两种造人方法,作者详写了第一种,略写了第二种。这是因为第一种方法更能体现女娲造人的精神,也是第二种方法的基础,这样安排突出了重点。三、迁移拓学仿照课文的写法,改写《夸父逐日》。先对照注释,读懂故事,再四组,每人改写一句,完成故事接龙。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④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注释】①走:跑。②入日: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河、渭:黄河、渭水。④北:向北方。⑤邓林:桃林。可以仿照课文的改写方式,比如增加细节,让故事情节逻辑严密,人物形象生动。可以学习课文的写法,运用口语化的词语、长短适宜的句子、形象生动的语言,使故事更适合讲述。四、反思结学神话想象在奇幻之中蕴含着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尊崇与肯定。它非无根之木,它既遵循一定的情理逻辑,又与时代精神、人类信念相互交融,从而构建出一个个既神奇又令人信服的神话世界,让我们能从这些古老故事中不断挖掘出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启示。五、达标测学1.下列神话人物都源于中国的是(D)A.伏羲

女娲

嫦娥B.宙斯

赫拉

雅典娜C.潘多拉

普罗米修斯

丘比特D.夸父

阿波罗

亚当2.下列神话人物都源于中国的是(A)A.伏羲

女娲

嫦娥B.宙斯

赫拉

雅典娜C.潘多拉

普罗米修斯

丘比特D.夸父

阿波罗

亚当3.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A.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