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_第1页
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_第2页
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_第3页
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_第4页
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剥脱性骨软骨炎学习目录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病理改变:

关节面碎裂关节形态不规则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1.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2.关节活动受限、弹响、绞锁及关节肿胀

影像学表现

1.自关节面剥脱的小姑快,密度较高,边缘锐利。2.有明显硬化环形成。3.完全剥脱并移位者表现为关节面下透亮缺损区,周边明显硬化,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完全剥脱的表现为关节面下透亮区及周边硬化。不完全剥脱的可见密度较高的小骨块。诊断要点关节结核鉴别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学习目录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病理改变:1.细胞坏死2.缺血损伤3.充血修复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髋部压疼、活动受限、跛行及4字试验阳性;晚期还可出现肢体缩短、肌肉萎缩和畸形。

影像学表现

骨小梁紊乱,中断,以后股骨头软骨下骨囊性变、夹杂硬化。随病变进展,修复障碍,病变区出现线性透亮区,围以硬化骨,呈现新月征。晚期出现塌陷,变形,半脱位,关节间隙变窄。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新月正、股骨头塌陷、变形。诊断要点髋关节结核鉴别诊断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学习目录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病理改变:

血供障碍缺血坏死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1.髋部疼痛、乏力和跛行,可间歇性缓解2.患侧下肢稍短,可有轻微畸形。3.后期可伴有轻度肌肉萎缩

影像学表现

1.初期:髋周骨质轻度疏松。2.早期:骨质硬化及发育迟缓,关节间隙增宽,骨骺边缘出现“新月征”。3.进展期:骨骺变扁平呈不均匀性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或正常。4.晚期:若治疗及时可恢复正常,反之会继发退行性关节病出现骨质增生和间隙变窄。股骨头骨骺密度升高,变扁平、节裂或囊变。幼儿出现髋关节间隙增宽和二次骨化中心外移。诊断要点髋关节结核鉴别诊断髌骨骨折学习目录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病理改变:

多为外伤性,横断骨折,粉碎性骨折多见。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1.髌骨局部肿胀、疼痛。2.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3.常有皮下瘀斑。4.伴有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1.膝关节侧位、轴位及斜位片,斜位可常规采用外旋45°位。2.粉碎性或星状骨折3.横断骨折4.纵行骨折CT表现:显示X线摄片不能的骨折线。横形骨折时,需结合骨三维成像进行诊断。

影像学表现直接暴力所致粉碎型骨折或星状骨折,断端移位不大。诊断要点间接暴力所致横形骨折,根据外力大小及肌腱撕裂程度不同,断端多上下分离错位。与二分髌骨相鉴别。鉴别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学习目录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病理改变:

多为外伤性,有手或肘部着地摔伤史或肩部直接暴力击伤史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1.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2.老年人较多。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4.伤肢纵轴叩击痛。5.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

成人:

1.裂隙样骨折

2.外展型损伤

3.内收型损伤

老年人:多表现为嵌压或嵌插骨折,骨折线位置高

儿童:肱骨上段青枝骨折或骨骺分离CT表现:

CT轴位扫描能显示易被X线摄片重叠而漏诊的骨折线。肱骨解剖颈下2-3cm骨折。多见于成人。诊断要点骨折概述(一)疲劳骨折临床表现局部触及固定骨性包块,压痛明显局部疼痛,逐渐加重,并引起功能障碍。

病理改变慢性不完全骨折好发于跖骨、胫腓骨

疲劳骨折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骨折线横行、光滑,骨折线周围可有骨膜反应,皮质增厚,局部增生硬化。大的管状骨疲劳骨折线发生于一侧骨皮质,不贯穿骨干。2.CT表现

CT扫描可在疲劳骨折不规则骨硬化中发现骨折线。3.MRI表现骨折线呈低信号,新的骨痂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骨化的部分信号相对增高。骨髓广泛水肿,骨外软组织肿胀。影像学表现临床与病理

病理骨折是指骨内的病变破坏了骨的正常结构,或全身骨疾患造成骨失去正常支持能力,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产生的骨折。(二)病理骨折1.X线表现可以显示局部原有的病变,合并有不规则的骨折线。良性病变局部为囊状破坏,骨皮质变薄。恶性病变表现为骨折线模糊、疏松,骨折部位常见溶骨性破坏。

2.CT、MRI表现CT发现骨破坏比X线敏感,在破坏区的骨骼内可见有骨折线的存在。MRI显示骨髓的病理变化及骨质破坏最敏感,为病理骨折提供更明确的诊断。(二)病理性骨折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三)骨骺损伤

骨骺损伤为干、骺愈合之前骨骺部发生的创伤。

骨骺损伤的Salter-Harris分型示意图(三)骨骺损伤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骨骺移位、分离,骺板增宽,先期钙化带模糊或消失。

CT表现显示结构重叠的骨折移位的情况。CT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骺板的骨桥。

MRI表现清楚显示骨骺损伤,在T2WI上骺板表现为高信号,骺板急性断裂表现为局灶线性低信号。干骺端及骨骺骨折在T1WI上为线性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影。骺板纤维桥和骨桥表现为连接骨骺和干骺端跨越骺板的低信号区。参考指南《骨与关节影像诊断必读》陈晓光人民军医出版社《骨关节影像学》王云钊科学出版社《骨关节X线诊断学》

李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骨伤科影像诊断学》尹志伟人民卫生出版社《骨肿瘤诊断图谱》

李瑞学天津科技出版社《骨与关节MRI》

浩上海科技出版社《骨与关节软组织疾病影像学鉴别诊断》

徐爱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骨折概述概念:

由于外力作用,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故称为骨折。

临床分类:其中有创伤骨折、疲劳骨折和病理骨折,儿童可发生骨骺分离、青枝骨折及骺软骨骨折。临床表现

有明确外伤史,骨折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短缩变形和功能障碍等。查体:闻及或触及骨的摩擦音。轻微的骨折局部可有压痛。严重的创伤应注重其合并的软组织的挤压或撕裂伤、内脏的损伤及创伤性休克等。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骨折线是骨折的直接征象。一般表现为锐利的透明线;特殊表现形式:①带状或线状密度增高影;②骨皮质皱折、成角、凹折、裂痕;③骺离骨折(骨骺分离)。骨折的对位对线:判断标准:以近折片为基准,观察远折片移位的情况。对位:骨折两端位置关系。

A.横向错位---指远折端向内、外、前后错位

B.纵向错位---远折端缩短(重叠)移位和远折端延长(分离)移位。

对线:

骨折片轴线之间的关系。

A.纵轴成角---两折片纵轴相交成角的方向来表示。

B.纵轴旋转---按解剖学标准姿势为基准说明两折片旋转关系。(2)CT表现:是X线摄片的重要补充,可显示的隐匿骨折、骨性重叠及结构复杂部位的骨折。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严重骨折的整体情况。(3)MRI表现:骨折在T1WI上表现线样低信号,与骨髓的高信号形成明显的对比,T2WI上为高信号,代表水肿和肉芽组织;由于骨折后骨折端血肿及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与演变过程不同可表现多种信号。

肩胛骨骨折CT表现CT重建三维图像(剔除胸廓后):肩胛骨见横行、斜行骨折线透明骨折线X线表现颅骨顶骨多条骨折线青枝骨折X线表现左胫骨下段内外侧骨皮质隆突骺离骨折X线表现腕关节桡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愈合①肉芽组织修复期:骨折线在X线平片上仍能显示,断端尚可活动。②骨痂形成期:在X线片上骨痂呈梭形,但骨折线仍可见。③骨折愈合期:骨痂范围与密度逐渐增加,骨痂与骨质界线不清,骨折线逐渐消失。④塑形期:骨结构按照力学原则,根据人体负重需要,应力大的部位骨量增加,不需要的骨痂被清除。骨小梁贯通断端、骨皮质连续、骨髓腔再通,骨折痕迹基本消失。骨性愈合X线表现桡骨远段可见骨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骨质疏松骨关节感染骨缺血性坏死关节强直关节退行性变骨化性肌炎骨折线是骨折的直接征象,可伴有特殊表现形式临床检查多以X线与CT为主,MRI较少使用有明确外伤史,骨折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短缩变形和功能障碍诊断要点参考指南《骨与关节影像诊断必读》陈晓光人民军医出版社《骨关节影像学》王云钊科学出版社《骨关节X线诊断学》

李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骨伤科影像诊断学》尹志伟人民卫生出版社《骨肿瘤诊断图谱》

李瑞学天津科技出版社《骨与关节MRI》

浩上海科技出版社《骨与关节软组织疾病影像学鉴别诊断》

徐爱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脊柱骨折病理改变:

间接暴力所致多见胸腰段脊柱多见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1.颈椎骨折:颈部疼痛、活动障碍,高位截瘫或者休克;2.胸腰椎损伤: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肠麻痹等症状。3.脊柱骨折可并发脊髓或末尾马尾神经损伤,截瘫。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1.单纯性压缩骨折以胸腰椎最多见。2.椎体爆裂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3.骨折并脱位CT表现:横断位扫描结合骨三维成像,可以了解椎体的骨折类型,累及的范围,有无碎骨片挤入椎管内,并测量骨性椎管的狭窄有无或程度。

影像学表现Colles骨折学习目录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病理改变:间接暴力所致

手掌侧触地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腕部剧痛,不能活动,局部肿胀明显手指呈半屈曲位,不敢握拳“餐叉状”畸形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骨折线横形发生于桡骨远端,距腕关节面2~3cm处,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常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或下尺桡关节分离。老年患者骨折常呈粉碎并可波及关节面。

骨皮质断裂,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诊断要点与史密斯骨折鉴别鉴别诊断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气胸与液气胸肺挫伤肺撕裂伤与肺血肿气管及支气管裂伤学习目录

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1.病因肋骨骨折一般由外来暴力所致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时,开放性骨折多见于火器或锐器直接损伤。2.症状与体征局限性疼痛或放射性疼痛,有骨质破坏。3.实验室X线胸片上大都能够显示肋骨骨折,病理改变完全性骨折不完全骨折影像学表现X线、CT表现X线直观显示骨折线及形状。CT发现肋骨骨折。X线为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作为补充,MRI应用较少。外伤史。诊断要点诊断明确

鉴别诊断锁骨骨折学习目录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病理改变:

1.多发生在锁骨中段1/3或中外1/3交界处。2.由于间接外力作用于手、肘及肩部,外力向胸部传导所致。

临床与病理临床表现:

1.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幼儿多为青枝骨折。2.局部肿胀、压痛或畸形。3.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4.伤侧肢体活动受限,肩部下垂。

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

1.青枝型骨折锁骨上皮质断裂,下缘凹折成角,不发生错位;

2.错位型骨折骨折端分离、错位、重叠或成角,骨折近端向上移位;

3.粉碎型骨折远折端向内移位时可使碎骨片由水平变为直立,易刺破动脉或压迫神经引起症状。CT表现:

是目前确定该骨折最好的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尤其对关节面的骨折优于X线,且可行骨三维成像以便了解锁骨骨折与邻近骨组织的关系。右侧锁骨骨折X线表现右侧锁骨骨折,断端向上成角右侧锁骨骨折X线表现右侧锁骨骨折,伴远断端明显向下错位右锁骨骨折X线表现远端向内下方移位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粉碎性或错位性骨折诊断要点骨关节创伤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骨折的典型影像表现。2.熟悉骨关节创伤的影像检查手段。3.了解各种骨关节创伤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骨折主要内容

第二节关节脱位

第三节关节软骨及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骨折

由于外力作用,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故称为骨折。其中有创伤骨折、疲劳骨折和病理骨折,儿童可发生骨骺分离、青枝骨折及骺软骨骨折。

有明确外伤史,骨折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短缩变形和功能障碍等。查体:闻及或触及骨的摩擦音。轻微的骨折局部可有压痛。严重的创伤应注重其合并的软组织的挤压或撕裂伤、内脏的损伤及创伤性休克等。(一)创伤骨折1.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骨折线是骨折的直接征象。一般表现为锐利的透明线;特殊表现形式。①带状或线状密度增高影;②骨皮质皱折、成角、凹折、裂痕;③骺离骨折(骨骺分离)。骨折的对位对线:

判断标准:以近折端为基准,观察远折端移位的情况。对位:骨折两端位置关系。A.横向错位---指远折端向内、外、前后错位B.纵向错位---远折端缩短(重叠)移位和远折端延长(分离)移位。

对线:

骨折片轴线之间的关系。A.纵轴成角---两折片纵轴相交成角的方向来表示。B.纵轴旋转---按解剖学标准姿势为基准说明两折片旋转关系。(一)创伤骨折

1.影像学表现

(2)CT表现:是X线摄片的重要补充,可显示的隐匿骨折、骨性重叠及结构复杂部位的骨折。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严重骨折的整体情况。

(3)MRI表现:能更敏感发现隐匿骨折和骨挫伤,清晰的显示关节软骨,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显示脊柱脊髓的损伤。结构复杂及重叠部位的骨折显示不如CT。

(一)创伤骨折

肩胛骨骨折CT表现CT重建三维图像(剔除胸廓后):肩胛骨见横行、斜行骨折线透明骨折线X线表现颅骨顶骨多条骨折线青枝骨折X线表现左胫骨下段内外侧骨皮质隆突骺离骨折X线表现腕关节桡骨远端骨骺分离2.骨折的愈合

①肉芽组织修复期:骨折线在X线平片上仍能显示,断端尚可活动。②骨痂形成期:在X线片上骨痂呈梭形,但骨折线仍可见。③骨折愈合期:骨痂范围与密度逐渐增加,骨痂与骨质界线不清,骨折线逐渐消失。④塑形期:骨结构按照力学原则,根据人体负重需要,应力大的部位骨量增加,不需要的骨痂被清除。骨小梁贯通断端、骨皮质连续、骨髓腔再通,骨折痕迹基本消失。(一)创伤骨折骨性愈合X线表现桡骨远段可见骨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3.骨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②骨质疏松;③骨折畸形愈合;④骨缺血性坏死;⑤创伤性关节病;⑥骨化性肌炎;⑦骨关节感染;⑧神经血管损伤。(一)创伤骨折股骨头坏死X线表现右侧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密度增高,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二)疲劳骨折长期、反复、多次的外力作用于正常骨的某一部位引起的骨折。骨折起病慢,最初的症状为局部疼痛,逐渐加重,并引起功能障碍。长途行军的战士、体育竞赛的运动员、舞蹈演员或其他劳动者发生率高。

1.X线表现早期检查可无发现,有时可见压痛部位细微骨折线,基本为横行,无移位。2.CT表现CT扫描可在疲劳骨折不规则骨硬化中发现骨折线。疲劳骨折X线表现胫骨中上段见骨折线,局部骨皮质增厚,周围层状骨膜增生

(三)病理骨折病理骨折是指骨内的病变破坏了骨的正常结构,或全身骨疾患造成骨失去正常支持能力,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产生的骨折。

1.X线表现

可以显示局部原有的病变,合并有不规则的骨折线。2.CT、MRI表现

CT发现骨破坏比X线敏感,在破坏区的骨骼内可见有骨折线的存在。MRI显示骨髓的病理变化及骨质破坏最敏感,为病理骨折提供更明确的诊断。病理骨折X线表现溶骨型骨转移瘤。右肱骨中段及肋骨溶骨性骨破坏伴病理骨折(白箭),肩胛骨肩峰及喙突亦见骨破坏(白箭)(四)骨骺损伤骨骺损伤为干、骺愈合之前骨骺部发生的创伤。Salter-Harris分型:Ⅰ型:骨骺与干骺端完全分离,整个骺板的所有层都断裂。此型骨折多发于婴幼儿期,预后良好;Ⅱ型:骨骺分离加干骺端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的薄弱区再向干骺端延伸,引起干骺端小撕脱骨折片,最常见;Ⅲ型:为骨骺骨折延伸至干骺端,骨折波及关节面,可部分与干骺端分离,骺移位整复良好者,预后良好,此型不常见;Ⅳ型:为骨折线从关节面开始,穿过骨骺、骺板和干骺端的骨折。由于横跨骺板断裂,其内出血机化形成纤维桥。纤维桥进一步骨化形成骨桥。常影响骨发育或引起畸形;Ⅴ型:骺板的压缩性损伤,由于强大的垂直挤压暴力,使骺板部分或全部的软骨细胞压缩而严重破坏。此型损伤虽少见,预后不好,可导致骺板早闭或骨发育畸形。

骨骺损伤的Salter-Harris分型示意图距小腿关节骨骺损伤X线表现Salter-HarrisⅣ型:骨折线从关节面开始,从内踝侧穿过骨骺、骺板和干骺端。

第一节骨折

1.锁骨骨折骨折的部位多发生在中段。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直接外力或传导暴力和剪切应力均可造成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1)临床表现:局部肿胀、压痛或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伤侧肢体活动受限,肩部下垂。

锁骨骨折

(2)X线表现:①青枝型骨折锁骨上皮质断裂,下缘凹折成角,不发生错位;②错位型骨折骨折端分离、错位、重叠或成角,骨折近端向上移位;③粉碎型骨折远折端向内移位时可使碎骨片由水平变为直立,极易刺破锁骨下动脉或压迫神经引起症状。

(3)CT表现:是目前确定该骨折最好的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尤其对关节面的骨折优于X线,且可行骨三维成像以便了解锁骨骨折与邻近骨组织的关系。右侧锁骨骨折X线表现右侧锁骨骨折,断端向上成角右侧锁骨骨折X线表现右侧锁骨骨折,伴远断端明显向下错位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肱骨内、外上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

(1)临床表现:肘部疼痛,肿胀明显,肘部畸形,活动障碍,髁上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2)X线表现:①伸直型②屈曲型

(3)鉴别诊断: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相鉴别。肱骨髁上骨折X线表现A伸直型;B屈曲型克莱斯Colles骨折

是指发生于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3cm以内的骨折。

(1)临床表现:感腕部剧痛,不能活动,局部肿胀明显,手指呈半屈曲位,不敢握拳,如伴正中神经损伤,可有手指麻木等表现。其典型体征为“餐叉状”畸形(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枪刺状”畸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

(2)X线表现:骨折线横形发生于桡骨远端,距腕关节面2~3cm处,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常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或下尺桡关节分离。老年患者骨折常呈粉碎并可波及关节面。

Colles骨折X线表现

Colles骨折X线表现

史密斯Smith骨折

少见,骨折发生机制与Colles骨折相反,暴力从腕背侧而来迫使腕掌屈。骨折远端向掌侧近侧移位。

(1)临床表现:前臂远端肿胀、疼痛、压痛、局部活动功能障碍,腕部畸形与Colles骨折相反,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腕呈屈曲状。

(2)X线表现:桡骨远端横断骨折,骨折片远端向掌侧移位,常发生桡腕关节向前脱位。

Smith骨折X线表现

股骨头骨折发生于股骨头的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常见于老年人。(1)临床表现:患肢局部疼痛或有压痛,功能障碍。常发生于髋关节脱位,合并有股骨头内下方或上部骨折,亦可呈粉碎性骨折。

(2)X线表现:显示透明骨折线。对髋关节脱位者CT检查可发现X线片不易显示的骨折线。外伤容易导致其血供中断,而产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颈骨折X线表现左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缩短

股骨颈骨折X线表现右股骨头颈型骨折,骨折远端像外上方移位

股骨颈骨折X线表现A.左股骨颈嵌入型骨折,骨折线为一不规则致密线,股骨颈缩短;B.右股骨头颈型骨折C.右股骨头下型骨折,伴股骨头变形坏死,密度增高胫腓骨干骨折

(1)临床表现: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不能负重行走,或有成角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腓骨单骨折时,除有时可有骨擦感外,患者尚能行走。

(2)X线表现:

①胫腓骨双骨折呈横行、斜行或粉碎性。②胫骨干骨折常发生于中下1/3处,横行、斜行、螺旋行或粉碎性骨折。胫骨上1/3多为疲劳性骨折。③腓骨干骨折较少见,为上段的横行、斜行或粉碎性骨折。右胫腓骨干双折X线表现

脊柱骨折分为次要损伤和重要损伤,前者包括横突、棘突、关节突、椎弓峡骨折,后者包括压缩和楔形骨折、爆裂骨折、安全带性损伤及骨折脱位。影像表现:X线是首选的方法,有助于较全面了解损伤部位。但当损伤部位明确时,可直接行CT检查。X线不能显示出椎管内受压情况,凡有中柱损伤或有神经症状者均须作CT检查。。(二)X线表现脊柱的骨折X线表现A.第11胸椎压缩性骨折;B.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C.第5骶骨骨折

挤压骨折示意图及CT横断位图像

完全爆裂骨折示意图及CT横断位图像

第一节骨折

局部疼痛、肿胀,会阴部、腹股沟部或腰部可出现皮下瘀斑,下肢活动和翻身困难,患侧下肢可有短缩畸形为主要表现,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死亡率高。(一)临床表现骨盆骨折:指发生在组成骨盆的骶骨、尾骨、髋骨、耻骨、坐骨等部位的骨折。

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时应进行CT检查,结合CT三维重建成像,了解骨折部位及骨折线的累及部位、移位情况,以及一些合并症。CT可在多个平面上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骨折,或髋臼骨折的移位情况。

骨盆骨折根据受力来源可分为:1.压缩型2.分离型3.中间型

依据骨盆环稳定性分类:稳定性骨折,不稳定骨折。(二)X线表现(三)CT表现

骨盆骨折影像学表现横断位左髂骨骨折

第二节关节脱位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joint)是指损伤引起构成关节各骨之关节面相互之间失去了正常解剖关系,又称脱臼。关节脱位可分为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和习惯性脱位。外伤性关节脱位:常见脱位关节有疼痛、压痛、肿胀、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

(一)临床表现常规应用X线摄片,绝大部分脱位可明确诊断,但某些轻微半脱位的诊断不明确时,常需作准确的关节测量或拍摄健侧片对比才能得出结论。X线片不易显示或解剖关系复杂的关节脱位,如寰枢关节脱位等脊柱脱位、足部脱位等,CT扫描并三维重建观察脱位骨关节的位置关系。关节内积血、关节软骨骨折和韧带肌腱撕裂时,选用MRI全面评价损伤程度。(二)影像学检查

第二节关节脱位1.X线表现(1)前脱位:①喙突下型;②盂下型;③锁骨下型(2)后脱位:2.CT和MRI表现CT扫描易显示骨片撕脱的位置和大小,三维重建显示脱位各骨的位置。MRI对隐匿骨折和骨髓水肿非常敏感,可发现X线片不易显示的骨折、软骨损伤、韧带损伤、肩袖撕裂和关节囊积液等。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和老年人,临床上可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和方肩征。肩关节脱位可分为肩关节半脱位、前脱位、后脱位。前脱位最常见。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X线表现A.喙突下型:示肱骨头向前下移位于喙突下方,肩胛盂空虚;B.盂下型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示肱骨头向前下移位于肩胛盂下方,伴肱骨大结节见撕脱骨片影,肩胛盂空虚X线表现:①后脱位侧位:尺、桡骨近端向肱骨远端的后上方移位,关节对位关系丧失;正位:尺、桡骨近端和肱骨远端重叠;②侧方脱位正位:尺、桡骨近端向肱骨远端的侧方移位,关节对位关系丧失;侧位:尺、桡骨近端和肱骨远端相互重叠。肘关节脱位相当常见,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可分为后脱位和侧方脱位。多见于摔倒时手掌着地导致尺、桡骨向肱骨下端的后上方移位,引起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X线表现A.正位片: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向肱骨远端外侧移位,对位不良;B.肘关节侧位片:示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向肱骨远端后上方移位,对应关节丧失。髋关节外伤性脱位并不常见。髋关节脱位根据股骨头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后脱位、前脱位和中心型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1.X线表现

①髋关节后脱位②髋关节前脱位③中心型髋脱位

2.CT和MR表现螺旋CT并三维重建技术可明确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情况。MRI在显示周围关节囊、韧带肌腱撕裂,盂唇骨折以及中心型骨折对盆腔内部组织损伤的情况。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影像学表现A.正位:右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髋臼外上份见骨片分离移位;B.CT三维重建:示右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关节对位不良;C.CT冠状位重建:髋关节股骨头位于髋臼外上方;D.CT矢状位重建:髋关节股骨头位于髋臼后方

第二节关节脱位

脊柱的寰枢椎脱位可分为过伸性损伤和过屈性损伤,一般以过屈性损伤较多见。寰枢椎间关节脱位可合并骨折,常见齿状突骨折,还可伴有寰椎椎弓和侧块骨折。可损伤压迫脊髓或延髓。寰枢椎脱位1.X线表现①寰枢关节前间隙增宽②脊椎椎管前、后缘连线错位③齿状突与寰椎侧块的关节失常

2.CT表现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寰枢椎关节的对位情况,是否合并骨折,骨折的位置和骨片移位,以及椎管狭窄的程度等。

3.MR表现怀疑脊髓损伤时,MRI能很好显示。寰枢椎脱位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影象学表现A.寰枢关节张口位片:齿状突颈部骨折,并向右侧偏移,左侧寰枢关节间隙增宽;B.颈椎侧位片:齿状突颈部骨折,寰枢关节前间隙增宽;C.颈椎CT矢状位重建像:齿状突颈部骨折,远折端移位,后方椎管狭窄;D.颈椎MR扫描T2WI矢状位:齿状突颈部骨折,后方椎管狭窄,局部脊髓受压,信号增高。关节软骨及软组织损伤可在创伤条件的影响下单独发生,如外力的创击、关节过度屈伸及退行性改变等造成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也可在骨与关节创伤时同时发生,如各种骨折、关节脱位伴发的韧带撕裂等。病因:急性外伤如撞击或骨折可引起关节软骨损伤;慢性劳损也可引起软骨软化,或形成退行性骨软骨炎。影像学上多用MRI观察关节软骨损伤。显示关节软骨损伤脱落、软骨组织的磨损、软骨周围肿胀等。对继发的病理改变,MRI则不如X线和CT。(一)关节软骨损伤

第三节关节软骨与软组织损伤包括关节囊损伤及肌肉、肌腱、韧带撕裂等。较常见的有膝交叉韧带撕裂、肩袖撕裂等。肌肉、肌腱及韧带撕裂分为完全撕裂和不完全撕裂。临床表现:局部肿胀、疼痛和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完全撕裂则关节不稳定,出现异常活动。影像学检查:MRI检查为无创伤诊断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最佳方法。X线摄片能够显示关节囊损伤及肌肉、肌腱、韧带撕裂引起的软组织轮廓的变化和骨骼的变化,如撕脱骨折。CT显示较复杂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撕脱骨折优于X线摄片,能够显示急性损伤引起的软组织血肿等。(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青年人多见于急性外伤为运动性损伤;中老年人反复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与年龄和职业有关。病变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屈伸活动障碍。继而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患者患肢有乏力、疼痛或不适感,部分人有关节弹响、“绞锁”现象。研磨试验和半月板弹响试验大多呈阳性。

影像检查以MRI为主。半月板损伤(一)临床与病理

第三节关节软骨与软组织损伤半月板损伤MRI表现A.MRI矢状位B.MRI冠状位:半月板损伤,外侧半月板前、后角均可见点状、小片状信号增高影,未累及半月板边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