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DB11-T 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DB11-T 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DB11-T 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DB11-T 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60.35

B05

备案号:62703-2019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orchardsmicroirrigationengineering

2019-09-26发布2020-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659—2019

果园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园微灌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果园微灌工程的新建、改建与扩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50769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

SL/T246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DB11/T558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11/T1528农业灌溉用水定额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果园orchards

种植果树的园地。

3.2

果树fruittree

果实或种子可食用的树木,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等。

3.3

微灌microirrigation

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水流或水滴,湿润植物根区土壤的灌水方法,包括滴灌、微喷

灌、涌泉灌(或小管出流灌)等。

1

DB11/T1659—2019

3.4

滴灌dripirrigation

利用滴头、滴灌管(带)等设备,以滴水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或栽培基质的灌水方法。

3.5

微喷灌microsprayirrigation

利用微喷头、微喷带等设备,以喷洒的方式,实施灌溉的灌水方法。

3.6

涌泉灌bubblerirrigation

利用稳流器稳流和小管分散水头,实施灌溉的灌水方法,也称小管出流灌。

3.7

水源首部系统controlheadsystemofwatersources

集中布置的加压设备、过滤器、施肥(药)装置、量测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3.8

田间首部系统fieldcontrolheadsystem

田间轮灌组或灌溉小区安装的施肥装置、压力表、过滤器、稳压阀、电磁阀等设备的总称

3.9

施肥(药)装置fertilizer(chemical)device

用于向灌溉水内添加肥料(药)的装置,包括压差式施肥(药)罐、文丘里施肥(药)器、注肥(药)

泵、灌溉施肥机、比例施肥(药)泵等。

3.10

设计耗水强度designeddailywaterrequirementofcrop

设计水平年灌溉植物耗水高峰月份日均耗水量。

3.11

设计供水强度designedwaterapplicationrate

满足设计耗水强度、过滤器反冲洗等用水需求的日均供水量。

3.12

计划湿润层plannedwettedsoildepth

制定灌溉制度时计划湿润的土层厚度。

3.13

2

DB11/T1659—2019

土壤湿润比percentageofwettedsoilarea

在计划湿润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的体积比。

4基本要求

4.1果园微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及监理单位应有相应技术能力。

4.2果园微灌工程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材料和设备。

5工程规划

5.1规划原则

5.1.1工程规划应与当地农业规划、节水灌溉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等相协调。

5.1.2工程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植物、灌溉试验、社会经济状况、劳动力等方面的

基本资料。

5.1.3平原区果园面积大于100hm2、山区果园面积大于75hm2宜分为规划阶段与设计阶段进行。

5.1.4工程规划应包含水源工程、首部系统、管网规划和设备及材料选型。规划图的比例尺不宜小于

1/5000,并应提出规划及设计报告。

5.2规划要求

5.2.1工程规划应分析当地水量、水质,确定设计供水能力。

5.2.2工程设计保证率应不低于90%。

5.2.3新建果园微灌工程应进行水资源评价。

5.2.4直接取用地表水的工程应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5.2.5通过调蓄工程供水作为水源的工程应依据水文手册或图集分析计算设计水文年的径流量和年内

分配,计算调蓄工程容积,调蓄容积计算应符合GB50485的规定。

5.2.6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有关规定。

5.2.7灌溉方式应按照经济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等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化选择。

5.2.8微灌工程管网布置应依据地形、果树株行距、管理维护方便程度和投入等因素,通过方案比较

确定。

6工程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工程设计应根据果园规模、树种、株行距、栽培与管理方式等确定具体灌水方法与田间管网布

置形式,改(扩)建工程还应考虑树龄等因素。

6.1.2工程设计应依据果园管理特点设计轮灌区和设置首部系统。

6.1.3设计图的比例尺不宜小于1/2000。

6.2设计参数

6.2.1设计耗水强度宜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宜参考表1来确定,未列出的其他果树

可依据树体状况参考表1确定。

3

DB11/T1659—2019

表1设计耗水强度取值表

果树设计耗水强度(mm/d)

苹果5.0-6.0

仁果类

梨4.0-5.0

露地果树樱桃3.0-4.0

核果类

杏、桃、李4.0-5.0

浆果类葡萄3.0-4.0

设施果树3.0-4.0

6.2.2果园土壤水分上限范围宜为田间持水量的90%-100%,下限范围宜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

6.2.3计划湿润层宜依据表2选取。未列出的其他果树可依据树体状况参考表2确定。

表2计划湿润层取值表

果树土壤计划湿润层(cm)

苹果60-80

仁果类

梨60-80

露地果树樱桃60-80

核果类

杏、桃、李40-60

浆果类葡萄40-60

设施果树冷棚、温室栽培的果树40-50

6.2.4土壤湿润比宜依据表3选取。

表3土壤湿润比取值表

树种土壤湿润比(%)

露地果树滴灌25-35

露地果树微喷灌30-45

设施果树微灌30-50

6.2.5灌溉水利用系数,滴灌不应低于0.9,微喷灌、小管出流灌不应低于0.85。

6.2.6微灌系统应具备过滤、施肥、控制、计量和监测等功能,宜根据各类设备的流量与水头损失关

系曲线确定首部系统设计水头,首部设计水头损失不宜低于0.1Mpa。

6.2.7地形变幅较大的微灌系统宜分区布设或配置稳压设备。

6.2.8微灌系统轮灌区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

[qv]≤20%........................................(1)

式中:

[qv]——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

6.2.9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设计净灌水定额与设计灌水周期的计算方法应符合GB50485的要求,

设计净灌水定额同时应符合DB11/T1528的要求。

6.3设备选型

6.3.1过滤系统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

a)首部应配套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应针对水源类型采用相应的组合过滤形式;地表水、雨水等灌

溉水源宜采用砂石过滤器、筛网或碟片过滤器两级过滤;地下水灌溉水源宜采用旋流过滤器、

筛网或碟片过滤器两级过滤;

4

DB11/T1659—2019

b)在轮灌区或灌溉分区设置施肥装置时应配套筛网或碟片过滤器等二次过滤装置;

c)筛网(碟片)过滤器不高于130µm或不低于120目;

d)筛网(碟片)过滤器应布置于施肥装置出水侧。

6.3.2施肥装置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

a)集中统一管理的果园宜采用比例施肥泵、灌溉施肥机、文丘里施肥器等施肥设备;

b)分散分户管理的果园宜采用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等施肥设备;

c)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比例施肥泵等施肥设备应采用旁接方式。

6.3.3果园微灌工程宜优先选择滴灌管(带)灌溉方式,地形变幅较大时宜选取压力补偿式滴头或滴

灌管,滴头流量不宜高于4L/h。

6.3.4果园微灌工程应在地势低处设置泄水井和泄水阀,在地势高处设置进(排)气阀。

6.3.5特殊生育期需要加湿的果园宜同时配备微喷系统。

6.3.6果园微灌工程应安装计量设施。

6.3.7集中统一管理的果园微灌工程宜配置灌溉自动控制系统。

6.3.8流量与压力变幅较大时果园微灌供水工程宜配备变频装置。

6.4管网设计

6.4.1果园微灌管网系统应包含干管(分干)、支管、毛管等:

a)干管(分干)宜沿道路、渠系布置,支管宜结合田块、毛管铺设长度等情况优化布置;

b)采用微喷灌、小管出流等灌水方式时,毛管宜沿行向布置;小管出流宜与树盘结合,树畦直径

不宜大于行距的1/3;

c)滴灌管(带)作为毛管时,滴灌管(带)宜沿行向布置;成龄果树行距≥3m宜采用双行布置;

果树行距小于3m宜采用单行布置;滴灌管布设位置宜为树冠投影的1/3-1/2处;

d)滴灌管(带)地面布置时宜与防草布相结合,放置于防草布下方;

e)滴灌管围绕树干环形布置时,宜铺设聚乙烯(PE)作为输水毛管。

6.4.2微灌干管、分干管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6.4.3镇墩、支墩设置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

a)山丘区干管铺设地形坡度大于20%、管径大于50mm时,应根据管道铺设方式每隔一定距离设

置镇墩或支墩,应在转弯、分叉处设置镇墩;

b)平原区管径大于110mm时,应在转弯、分叉处应设置镇墩。

6.4.4二级首部宜安装在阀门井内。

6.4.5微灌系统管网水力计算应符合GB50485的规定。

7工程建设与管理

7.1工程施工与试运行

7.1.1隐蔽工程施工时应减少对果树根系的破环。

7.1.2施工期宜选择在果实收获后进行。

7.1.3管道施工应符合GB50268、GB50485的规定。

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