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基础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基础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基础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基础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基础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问点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时要受到大气的减弱作用。据此回答1~2题。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作用,下列四组连线中正确的是()A.对流层—水汽—紫外线B.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红外线C.平流层—臭氧—红外线D.对流层—二氧化碳—可见光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无关的是()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些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低云覆盖的白天,天空仍是光明的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减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产生乙现象的缘由可能有()A.天空多云B.天空晴朗C.地势较低D.地势平坦学问点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使近地面大气温度上升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③5.“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缘由是()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亮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加地面辐射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汲取大气辐射较少6.“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A.汲取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D.汲取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关键实力综合练进阶训练其次层1.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削减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削减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缘由分别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散射与反射B.汲取和散射C.汲取和反射D.散射与汲取[探究题]读“温室效应模拟试验图”,完成3~4题。3.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是()A.都是空气B.都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一般空气D.一般空气和二氧化碳4.试验效果()A.阴天比晴天好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C.早晚比中午好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易错题]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据图完成5~6题。5.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6.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B.阻挡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减弱太阳辐射,削减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A.①增加B.②增加C.③减弱D.④增加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9.当地时间2月1日,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在2024年首次喷发,火山灰形成巨大的“蘑菇云”进入大气层,形成火山灰云。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云”,减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____和________。(2)“蘑菇云”增加了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____。(3)从理论上讲,“蘑菇云”会使当地白天地面温度不至于________,夜晚温度不至于________,昼夜温差会变________。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交通信号灯用红灯示停、绿灯示行是因为()A.红光简单被汲取B.绿光简单被反射C.红光不简单被散射D.大气的斜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的形式干脆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干脆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辐射,称为散射辐射。两部分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2~3题。2.以下对北京的干脆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A.太阳高度B.气温改变C.降水改变D.大气干净度3.由图可知()A.阴天时太阳高度角的日改变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改变也大B.散射辐射的改变,只取决于天气的改变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减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改变大于晴天D.晴天时参加散射作用的物质少,散射辐射较弱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减弱作用(汲取、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4~6题。4.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的纬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缘由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5.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缘由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6.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缘由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2018年3月28日,北京再现雾霾天气,PM2.5超过500,污染严峻。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7~9题。7.①到④的粗细改变,是由于()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的减弱作用D.大气的保温作用8.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长波辐射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干脆热源C.③减弱了太阳辐射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9.出现雾霾天气,会使()A.①减弱B.②增加C.③增加D.④增加[真实情境—生活情境]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天气状况表”,完成10~11题。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日最高温北京28℃上海25℃哈尔滨24℃西宁22℃10.据表推断,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哈尔滨D.西宁11.据表推断,对四个城市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上海夜间温度最低B.该日北京最高气温会出现在12时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D.该日西宁紫外线强度最大12.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出现“白夜”的最低纬度要比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低18度。“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亮的,其主要缘由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汲取作用B.反射作用C.散射作用D.折射作用1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③④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低层大气汲取的④要多于大气干脆汲取的①,这说明白________________。(3)应用图示原理,简述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缘由。(4)简述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年温差(气温年较差)小的缘由。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由A到B过程中太阳辐射总量约削减一半,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B、C、D三种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按发生的先后依次排列为________。(3)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____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一直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________,称为________辐射。(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干脆来源于________,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必备学问基础练1.答案:B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汲取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汲取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故选B。2.答案:A解析:A项所叙述的现象,缘由是多云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因而气温较高,所以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无关;B项所叙述的是云层的反射作用;C项所叙述的现象是大气的散射作用;D项所叙述的现象也是大气散射作用的结果,依据题意选A。3.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乙地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路程较短,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最可能是当地多云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较强,故选A。4.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减弱作用——汲取、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汲取增温,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干脆热源。5.答案:B解析:晴朗且大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6.答案:D解析:增加“烟气”就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汲取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关键实力综合练1.答案:B解析: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事实上是减弱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A错误;二氧化碳削减,对地面长波辐射的汲取削减,B正确;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中悬浮颗粒就会发生散射,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达不了地面,这样地面汲取的太阳辐射就会削减,C错误;雾霾的出现加强了夜间的大气逆辐射,D错误。2.答案:A解析: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蓝紫波散射得比较多,属于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云为白色的缘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反射无选择性,故呈现白色,故选A。3.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本试验主要模拟温室效应。因此,应选择温室气体与一般空气进行试验。依据两图的对比,甲管内在太阳光照耀后使品红溶液向右移动距离远,因此,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般空气。4.答案:B解析:因为此试验结果只有太阳光照耀后才能得出结论,所以晴天比阴天好,中午比早晚效果好。砂石比热容小,升温快,效果更明显,因此,B选项正确。5.答案:B解析:冬春季节,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耀北墙,在北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可通过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故选B。6.答案:C解析: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减弱过强的太阳辐射,并削减作物水分蒸腾,故选C。7.答案:D解析:依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削减,气温有所下降。故选D。8.答案:C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所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好,霜下得也晚了。故选C。9.答案:(1)①②(2)③(3)过高过低小解析:第(1)题,读图推断①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②表示大气的汲取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蘑菇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作用和汲取作用,即①和②。第(2)题,由上题分析知,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为③。第(3)题,理论上,“蘑菇云”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和汲取作用,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晚上气温不至于过低,当地昼夜温差会变小。学科素养升级练1.答案:C解析:由于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简单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状况下(如大雾天)也简单被望见,不简单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简单被散射,故选A。2~3.答案:2.B3.D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大气的受热过程。第2题,干脆辐射主要与太阳、大气有关,气温改变不会对太阳干脆辐射产生影响,B正确;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A错误;天气的阴晴确定了降水改变,进而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弱,C错误;大气干净度越高,太阳辐射被减弱得越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越大,D错误。第3题,太阳高度角的日改变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与天气无关,A错误;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亮度有关,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到达地面的干脆辐射增加,散射辐射也增加,B错误;云层减弱的是穿透大气层的那部分太阳辐射,无法对散射辐射起到减弱作用,C错误;晴天时,大气透亮度高,参加散射的物质少,故散射到地面的辐射也少,D正确。4~6.答案:4.A5.D6.A解析:解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图中每个箭头的含义。①代表减弱作用,②代表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⑤代表大气辐射。第4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弱。第5题,四川盆地比青藏高原海拔低,空气中CO2和水汽能剧烈地汲取地面长波辐射,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第6题,长江中下游平原阴雨天气比华北平原多,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7.答案:C解析:图中箭头粗细表示能量多少,①到④箭头变细,是由于大气的减弱作用,导致能量不断削减。8.答案:B解析: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A、D错。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干脆热源,B对。③表示大气逆辐射,不影响太阳辐射,C错。9.答案:C解析:出现雾霾天气,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增加,故③增加,④减弱,④的减弱会使地面汲取的太阳辐射削减,故地面辐射②也会相应减弱,雾霾位于大气层,不影响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10.答案:B解析:阴雨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结合图中天气符号可知,上海为阴雨天,昼夜温差最小,故选B。11.答案:D解析:上海为阴雨天,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较高,A错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B错误;该日哈尔滨最高气温24℃,为夏季,C错误;西宁该日为晴天,且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故紫外线强度最大,D正确。12.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亮的,其主要缘由是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