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疆域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
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点:
(1)东至点: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经度:135。E)
(2)西至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上。(经度:73。E)
(3)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我国最北的乡一北极乡)。
(纬度:53°N)
(4)南至点: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我国最南的城市——三沙市)。(纬度:4°
N附近)
3、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4、国界线、海岸线:陆地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⑴陆上邻国14个。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
度尼西亚。
(3)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有2个,分别是朝鲜、越南。
第1页
6^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岛屿和海峡: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台湾海峡;第二大岛是海南
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琼州海峡。
8、我国的三大半岛: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9、34个省级行政单位:
(1)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直(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三(镇、
民族乡)。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临海省:(自北向南):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桂、
琼
(3)有陆上邻国的省: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9个省)
简述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优越性: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优越性:陆上与许多国家接
第2页
壤,便于直接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东临太平洋,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
国的贸易往来
中国的地形
1、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东部以
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2、地势: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第
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
丘陵为主。
(3)三级阶梯分界线:(右图)
①第一、二级阶梯以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一
横断山脉为界;
②第二、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
巫山一雪峰山为界。
地形剖面图:
不蚯8090110
沿3。°Z线中国地势剖面图
①青藏高原②四川盆地③巫山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东海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黄海
a太行山
中国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
第3页
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
青藏高原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四
大内蒙古高原D地形坦荡,一望无际
高黄土高原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原
云贵高原C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典型)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内部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
四I
大准喝尔盆地H纬度较高,内部戈壁广布
盆
地柴达木盆地K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J内部多低山、丘陵、平原,“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三东北平原E200米以下,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大
平华北平原F又叫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G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简答题:
1、试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影响:
第4页
①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③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2、为什么我国发射的载人飞船着陆点大多选择在内蒙古高原?
①地广人稀;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观测、搜救;③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着陆。
中国的气候
一、气温:
1、冬季气温特点:
(1)分布规律:南北温差大、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影响因素:
①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获得光热差异大。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
地近,受其影响大。
③气温之最: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冬季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
2^夏季:(右上图)
(1)分布规律: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影响因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北方白天日照时间比南方长,
因此夏季南北普通高温。
②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因此
青藏高原夏季的气温不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
③气温之最: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主要原
因是:地形因素)。
第5页
3、温度带:
(1)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
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划分为E热带、D
亚热带、C暖温带、B中温带、A寒温带和
F青藏高原区。
(2)热带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雷州半
岛、台湾南部、海南岛;亚热带主要分布
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暖温带主要分布
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中温带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喝尔
盆地;寒温带分布于漠河附近;高原气候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
二、降水: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右图)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总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类型:(下图)
(1)A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干湿地区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⑵B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第6页
(3)C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D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
少雨;气温年较差较大
(5)E高原山地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
冷,年降水量较少。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脉。
4、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夏季风强,形成“南旱北涝”;夏季风
弱形成“南涝北旱”。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简答:
1、试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原因: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其影响大,加剧了南北的温差。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位置在哪些?原因是什么?
位置: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试分析其原因。
①海拔低,气温高;②地形封闭,热量不容易散发;③离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4、试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①国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②地形复杂多样;③海陆差异大,跨多个干湿区。
(2)影响:①动植物资源丰富;②开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经营;③形成各具特色
的地域文化。
5、为什么中国南方是“鱼米之乡”,而同纬度的西亚和北非等却是热带沙漠?
①中国东部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而西亚和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蒸
发量大。
6、“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地形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1)地形区:横断山脉。
第7页
(2)形成原因:①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候的垂直变化显著;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
丰富,降水充足。
7、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对我国气候有显著影响,列举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①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
②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③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
⑤大致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界线
⑦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8、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为什么?
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四川盆地受周围山脉的阻挡,尤其是北部高大山脉阻挡了冬季风,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边
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四川盆地气
温偏高。
中国的河流
一、河湖概况:
1、河流的作用:灌溉、养殖、航运、
发电和旅游等。
2、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1)注入太平洋:黑龙江、④黄河、
②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2)注入印度洋:⑤雅鲁藏布江。
(3)注入北冰洋:⑥额尔齐斯河。
(4)京杭运河
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青海湖(咸水湖)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比如我国最大的内流河⑦塔里木河。
4、内、外流区: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约占全国总
面积的2/3,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第8页
5、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
美别水量汛用含沙量有无结
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大小快也大小冰期
特征小在大有
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我国夏季
泰昭一港河
以北河流
降水多,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原因降小雨较植被少冬温在
量小DP以下
降水少,流量小,形成枯水期。秦
大长小无
特征
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现象。秦岭一淮河
以南河流降水植被冬温在
原因雨季长
量大茂盛0c以上
二、长江:
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
各拉丹冬峰,流经青、藏、川、云、渝、
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
政区域),最终注入东海。是我国长
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
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长江干支流大部位于亚热带(温度带),无结冰期。
3、全长约6300千米,干流形状呈“V+W”形。
4、河段划分:源头到宜昌是上游,由宜昌到湖口是中游,由湖口到入海口是下游。
5、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落差大)
6、长江通干支流通航里程长,且可四季通航,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2/3,被称为「黄
金水道”。
7、水利枢纽-三峡:首要任务一防洪
8、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图中的⑥,
在武汉注入长江)
9、生态环境:
(1)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洪涝灾害、生污染、泥沙淤积等。
(2)治理:全流域营建防护林;,上游防止水土流失、草场退化,保护生态环境。中游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裁弯取直、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航道;污染治理等。
三、黄河:
第9页
F
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
个省级行政区域),向东注入渤海(内海)。
2、全长约5464千米,干流形状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
河流。
3、主要支流:洗河、涅水、②汾河、①渭河(最大的支流)。
4、流经气候区及干湿区:自西向东主要流经高山高原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及温带
季风气候区,流经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5、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6、小浪底水利工程(图中的一处)。
7、河段划分:源头到C河口是黄河的上游,河口到D桃花峪是黄河的中游。
8、生态环境:(见上图中文字)
①问题:上游宁夏至内蒙古河套一段河段和下游山东境内,初春或初冬时节出现凌汛现象。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②治理:在上游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如防止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
工作,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修建水利工程。下游加固大堤。
9、黄河上游水患:凌汛
(1)凌汛的概念: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不需要
记)
(2)发生地点: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
(3)发生时间:初春、初冬。
(4)发生河段的判断依据:河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简答:
第10页
1、试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1)南方地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
(2)华北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含沙量大,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3)东北地区:比华北地区河流水量较大,含沙量小,结冰期更长,且春季积雪融化,形
成春汛,夏季风来临又形成夏汛。
2、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黄金水道”,分析其原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①江阔水深,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②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③支流众多,且南北分布,增加通航里程;④主要流经亚热带区
域,无结冰期,四季通航;⑤流域内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⑥与南
北向铁路、运河、海运等其他运输方式实现联合运输(水陆交通便利)
3、试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1)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
(2)危害: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能力降低,容易导致洪涝灾害。
(3)对策:①中上游植树造林;②退田还湖。
4、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试分析其水能丰富的原因。(地形+气候)
①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②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支流众多,水量
大。
5、试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原因:黄河中游水土大量流失,进入华北平原,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2)措施:加固堤坝,长久之计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小浪底调水冲沙。(生物措
施+工程措施)
6、试分析黄河凌汛的形成原因、发生凌汛河段的判断依据。
(1)原因: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
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堤决口。
(2)依据:河水从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河段)。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第11页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分类:
(1)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草地、林地。
(2)建设用地可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沙漠、石山等。
2、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
用①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比例构成不合理
利②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可利用草地
34.48%林地31.86%
沙漠,耕地
荒漠等V2.68%
15.72%
不刊用的上电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在东部湿
中国土地利用臭型示毒田
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
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⑵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5)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荒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这些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
4、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土地基本国策:
(1目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乱占耕地、草场退化、乱砍滥伐、土地污染、水土流
失。
(2)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
1、我国的水资源:
(1)分布特点: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同降水、河流分布)
第12页
总体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时间上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
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冬春季节降水少,
河流处于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
(2)解决措施:
①通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②通过兴建水库等工程,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②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基本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和天津。
③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2、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1)农业用水:废弃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推广耐旱、耗
水量少的作物;减少使用农药、化肥。
(2)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消耗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
处理,达标排放。
(3)家庭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简答:
1、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①总量丰富;②类型齐全,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2)劣势:①耕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②后备耕地不足;③比例构成不合理。
第13页
2、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说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
(1)问题:①乱占耕地;②草场退化;③乱砍滥伐;④土地污染。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试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解决措施。
(1)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解决措施:兴修水库。
(2)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
4、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①分布不均;②人均占有量少;③浪费和污染严重。
6、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培育良种,种植耐旱作物等
工业节水:重复、循环使用,治理污染等
家庭节水:一水多用、节水器具、少用洗涤剂、清洁剂等
中国的农业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农业生产部门分为种植业、林业、
渔业、畜牧业和副业。
2、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东部种植业区和西部牧业区。
(2)东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为主)。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
第14页
业最发达的地区(河湖众多)
(3)西部地区农业分布
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绿洲(天山山麓地带)和河谷地带(青海的涅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的祁
连山麓地带的河西走廊(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4)南北种植业差异: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北方地区旱地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南方地区水田水稻、油菜、甘蔗
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宜林则林:地形陡峭,发展林业,利于可
以保持水土。
(2)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
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3)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
适宜发展畜牧业。
(4)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
适宜发展渔业。
A城郊型农业(靠近城区,市场需求量大)
B种植业C林业D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挑战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与对策建立商品粮基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信息技术监测等)
第15页
思考题: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1)自然条件:①光照;②热量;③水分;④地形;⑤土壤。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②市场需求量;③国家政策;④农业技术水平。
中国的工业
1、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
物质条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分类:
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
3、工业的空间分布(3沿)
(1)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2)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岸经济地带(上海、南京、武汉、
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带)
(3)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核心区。
(4)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蠹地转点工生中心有利条件
①辽中南重工北叁沆羯1・丰方杓资源(煤、铁、石油)
也大连2.便利的木咕克通
*3,矿产资源丰富
②京津金北方盾大非京1.科技力量堆单
的蜂舍怪天津2.文通发之
工业W地3、矿产资源丰富
③长江三南我苫量大上考1,科技力量强大
冽的球合性向京2.水山交通使H
工业W池杭州3、市场广阔
④珠江三角以轻工业广州1.临远港臭、东南亚,多侨乡,
洲为主的标深财有利于引迨黄金,先进技术和
合械工业球*■辽烧险书.
叁地2.交通方便
3.双黑牝势
第16页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②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科技
力量雄厚;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不利:水资源不足
③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工业
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市场广阔。
不利:矿产资源不足,尤其是能源矿产缺乏。
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发展
的有利条件是:临近港澳、东南亚,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交
通便利;海外市场广阔。不利:能源不足
3、高新技术产业:
(1)涵义: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
(2)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3)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
年)湖北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我国三大高科技产业聚集区:殳
江三角洲I、珠江三角洲I、环渤海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方向的差异:
①沿海——科技园区型②沿边一一贸易导向型③内陆——国防军工型
(7)西安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示范区。
简答:
1、辽中南工业基地以什么部门为主?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部门:重工业为主。
(2)有利条件:①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②临黄、渤海,京哈、哈大铁路
交汇,水陆交通便利;③城市和人口密集,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工业基
地面临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不利条件:能源和矿产缺乏。
3、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第17页
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②人才众多;③资金雄厚。
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①经济发达;②市场广阔;③水陆交通发达。
5、举例说明哪些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在哪些?
(1)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中国交通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2)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3)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4)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运输运速运价运量适合的运输
工具
航空运输飞机最快最高最少贵重、急需、量少等货物运输(受天气影响大)
公路运输汽车较慢较高较少短途运输,鲜活、易变质货物,灵活方便,门对
门服务
铁路运输火车较快较低较大远程量大货物运输(起止点均不是港口城市,即
无水路)
水路运输船最慢最低最大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起止点均是港口城市,
即沿河、沿海)
2、运输方式的选择:
J贵重或急需货物、数呈
1不大」
画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寓装修施工合同
- 五人合资经营合同样本
- 股权转让及承销合同
- 2024年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6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 商业合同审核标准大全
- 中学2024年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执行、完成情况
- 品牌推广合同(三)
- 合同范文:专业虚拟主机托管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A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按月退费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
- 2025-2030年中国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人力资源部门2023年度招聘效果分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单元综合测试卷(北师版 2025年春)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广东珠海高新区科技产业局招聘专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试卷和答案(泉州二模)
- 员工行为守则及职业道德规范
- 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国土个人工作总结样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