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D/04/wKhkGWeixvKAQ56bAAEZu3ck_Kc114.jpg)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D/04/wKhkGWeixvKAQ56bAAEZu3ck_Kc1142.jpg)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D/04/wKhkGWeixvKAQ56bAAEZu3ck_Kc1143.jpg)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D/04/wKhkGWeixvKAQ56bAAEZu3ck_Kc1144.jpg)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D/04/wKhkGWeixvKAQ56bAAEZu3ck_Kc1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2008年上海生物,18)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B.C.D.2、如图表示欧洲灰鹭在1928~1977年间的种群数量波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得该种群的数量波动呈周期性B.图示欧洲灰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0只C.图中a处该种群以恒定的增长率在增长D.在1928~1977年间欧洲灰鹭的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种群B.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D.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4、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B.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D.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5、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与选项中的哪个坐标曲线相符()
A.B.C.D.6、青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1~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未受人类干扰,封闭的某天然湖泊中的青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青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龄级2龄3龄4龄5龄5龄体长/cm20~5050~7070~85>85>85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1070610538352352大网眼渔网捕获量/条总数0012571107836标记个数——173127100100A.该湖泊中3~5龄青鱼的数量约为12000条B.两次捕捞间隔的时长不影响青鱼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C.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D.栖息于不同水层的青鱼形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7、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结果。如图为生态系统进行自我调节的模式图,其中生态平衡“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A~C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生态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保持相对稳定B.一般而言,C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为了让所有生态系统都达到“置位点”,我们应大量植树造林D.水体污染导致水中生物死亡并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8、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资源,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下图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该生态系统遵循了自生、循环的生态学基本原理C.沼气池的建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D.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和林地上的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若某种水蚤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蚤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降低B.水蚤种群密度为1个/cm3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D.若在水蚤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进行培养,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10、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下列思路和做法可取的是()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C.建立“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11、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a点和c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约为2b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大12、生物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叫作群落季相。下列关于群落季相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群落季相更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季节性变化不会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C.群落季相的形成与植物和动物的协同进化有关D.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等13、下图表示夏季北温带常见湖泊不同水深含氧量、温度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
A.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含氧量B.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C.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D.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14、一个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其中一部分为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R),另一部分可用于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P)。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为GP=NP+R,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GP值总和一般等于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R值总和B.输入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等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GP值C.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NP)可随着物质被循环利用D.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一般呈现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15、我国某公园湖中出现一条长80cm左右的鳄雀鳝,此鱼源于北美,尖嘴长牙,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由于鳄雀鳝的存在,湖中的其他鱼类数量越来越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鳄雀鳝属于外来物种,引入后能迅速生长、繁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本地缺乏天敌的制约B.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C.随意放生鳄雀鳍,会导致本地鱼类的生态位发生改变,最终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鳄雀鳝与湖中其他鱼类的关系为种间竞争16、我国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现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B.生态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_______减少,_______增加,植被破坏,水、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18、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19、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______20、群落的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______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1、根据群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2、空心莲子草是恶性入侵杂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科研人员对该入侵植物开展了相关研究。
(1)空心莲子草是水陆两栖草本植物(图1);科研人员调查了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群落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2所示。
由结果可知;空心莲子草入侵会导致物种丰富度________,进而改变群落的________方向。
(2)空心莲子草主要通过节部生根形成不定根(图1)迅速繁殖;在种间________过程中占据优势。科研人员推测空心莲子草还可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毒害本土物种,为此开展了实验研究,其结果如图3所示。
与用_______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随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和根系)浸提液浓度升高,三种牧草种子细胞膜损伤率增大,进而________种子的萌发。以上实验是否可以证明推测,如果可以,请说出理由;如果不可以,请补充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心莲子草由于繁殖能力强;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________(写出一个)等原因;会取代本地优势种从而造成生态危机。
(4)科研人员提出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空心莲子草的入侵,请你写出一条可行性方案。__________23、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合成AFB1解毒酶。
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酵母细胞导入AFB1解毒酶基因后,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到AFB1解毒酶基因存在酵母细胞内。实验发现酵母菌中没有检测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工程需遵循其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地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
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模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网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外来种福寿螺畜牧食量大与繁绒速度快;对树木信息地水植物的现成威胁。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常用于浅水富营养化水体治疗。为研究福寿螺对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养养饮食情况,科研人员在株培轮叶黑藻和花狐尾藻的水槽中放入福寿螺,测得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变化化如图所示。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中N;P等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污染。引入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能够得到控制,该治理摘施随顺的生态学基础原理主要有_________,引入的轮叶黑藻、花狐尾藻应该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至少回答出两条)。
(2)福寿螺对藻类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填写“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数据分析;福寿螺偏好取食_________,福寿螺对两种沉水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
(3)大蒜种植物区中;福寿螺存在于逃逸现象,研究发现大蒜分流的大蒜素可以有效杀灭福寿螺,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素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福寿螺,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7分)26、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碳量。
西黄松生态系统。
生产者活生物量。
(g/m2)
死有机质。
(g/m2)
土壤有机碳。
(g/m2)
净初级生产力。
(g/m2·年)
异氧呼吸。
(g/m2·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总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_________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____________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_________(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蓝藻为原核生物,同时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同时也是分解者;生产者绝大多数是绿色植物,也有少部分是单细胞生物和原核生物,综合所述,可知A项正确。2、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下降;连续暖冬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详解】
A;由图可知;温度的变化使得该种群的数量出现波动,但没有呈周期性,A错误;
B、图示欧洲灰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0×103只;B错误;
C;图中a处该种群以恒定的增长速率在增长;增长率下降,C错误;
D、由图可知,在1928~1977年间欧洲灰鹭的环境容纳量均为4000×103只;基本不变,D正确。
故选D。3、A【分析】【分析】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2、种群的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④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
【详解】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符合种群的概念;是一个种群,A正确;
B;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错误;
D;K值由环境资源量决定。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种群密度;但不能增加该种群的K值,D错误。
故选A。4、C【分析】消费者的摄入量=消费者的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详解】
A;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能量之比;④不能表示植食动物的同化能量,②也不能表示植食动物的同化能量,且图示中两者为同一营养级,A错误;
B;⑤⑥⑦⑧中包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散失的能量;B错误;
C;由于植食动物粪便是指摄入后未被同化的部分;包含在⑦中,C正确;
D;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植物呼吸消耗,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因此①+⑤不能表示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错误。
故选C。
【点睛】5、A【分析】【分析】
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
由图可知;该种群原本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有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幼体被捕食,该种群的幼年个体和老年个体均较少,中年个体较多。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6、A【分析】【分析】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
A;第一次捕捞和标记数量为:610+538+352=1500;第二次捕捞量为:1257+1107+836=3200,其中标记数为:173+127+100=400,所以该湖泊中3~5龄青鱼的数量为:1500×3200/400,约为12000条,A正确;
B;若捕捞间隔时间过短;会导致第一次被捕捞标记的鱼难以再次捕捞,导致比实际数值偏大,所以两次捕捞间隔的时长会影响青鱼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B错误;
C;该种群处于一个封闭的天然湖泊;所以没有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
D;栖息于不同水层的青鱼;是同一物种,没有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D错误。
故选A。7、C【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题图分析;图中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
【详解】
A;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时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
B;一般而言;A、B、C的种类越多,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正确;
C;其中生态平衡“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大量植树造林也不能让所有生态系统都达到“置位点”,C错误;
D;水体污染导致水中生物死亡并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进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偏离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C。8、A【分析】【分析】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工程。
【详解】
A;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并没有提高,A错误;
B;由图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主要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循环、自生等,B正确;
C;由题图可看出沼气池的建造;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C正确;
D;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和林地上的植物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C【分析】【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增长率逐渐降低,当种群密度达到24个cm3;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其数量达到最大。
【详解】
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资源空间有限,所以出生率降低,A正确;
B、水蚤种群密度为1个/cm3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但由于种群数量少,所以此时不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刻,B错误;
C、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不一定降低,例如当种群密度为1cm3,增长率为30%,增长量为0.3,而当种群密度为8个/cm3时;增长率大约20%,增长量为1.6,C错误;
D、从图中看出当种群密度达到24个cm3,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其数量达到最大,可以推测当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种内斗争进一步加剧,出生率将小于死亡率,增长率为负值,D正确。
故选BC。
【点睛】10、A:B:D【分析】【分析】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实现生态再生;使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实现经济再生,使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总收入大于或等于资产的总支出,保证系统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社会效益方面要充分满足社会的要求,使产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大于或等于社会的基本要求,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生态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效益能协调增长,实现高效益持续稳定的发展。
【详解】
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的多级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正确;
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弱温室效应,B正确;
C、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的生产模式,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C错误;
D、要维持生物圈的稳态,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制定政策上,首先要考虑环境效益,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上,D正确。
故选ABD。11、C:D【分析】【分析】
由图甲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该种群的K/2。
【详解】
A;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所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
B;c点比a点种群数量大;所以种内斗争程度较高,B错误;
C、b点对应与种群的K/2,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C正确;
D;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可得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大,D正确。
故选CD。12、A:C:D【分析】【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属于多个物种。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
A、群落季相是指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而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周期性的,群落季相的更替也具有周期性,A正确;
B、群落中的各种植物生长期、繁殖期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某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习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B错误;
C、群落季相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植物与传粉动物等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的结果,C正确;
D、阳光、温度、水分等都会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D正确。
故选ACD。13、B:C【分析】【分析】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详解】
A;植物的分层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因此水生生物群落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光的穿透性(光照强度)、温度、氧气,A错误;
B;自养型生物需要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因此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的残骸,水生生物的遗体残骸会遗落在水体底部,因此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B正确;
C;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C正确;
D;湖泊发生的初生演替过程会经历水生植物阶段、湿生植物阶段、和陆生植物阶段;D错误。
故选BC。14、B:D【分析】【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光能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呼吸消耗量/总初级生产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没有分解者,因而可按照能量值的比例关系,绘制出食物网。
【详解】
A;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GP值总和一般大于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R值总和;A错误;
B;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一般就是输入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
C;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NP)不能被重复利用,C错误;
D;由于能量在营养级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一般呈现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D正确。
故选BD。15、A:B:C【分析】【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鳄雀鳝源于北美;属于外来物种,引入后在自然环境中能迅速生长、繁殖的原因可能是在本地缺乏天敌的制约,且环境条件适宜,A正确;
B;外来物种的入侵会通过捕食或种间竞争对本地物种形成选择;可能会使本地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B正确;
C;鳄雀鳝被放生后;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鱼类的生态位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最终会引起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C正确;
D;鳄雀鳝不仅抢占其他鱼类的食物、栖息地等;还对其他鱼类等动物进行捕食,故其与湖中其他鱼类的关系为种间竞争和捕食,D错误。
故选ABC。16、B:C:D【分析】【分析】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详解】
A;适当增加食物链的环节;使每个环节都能获得产品,可增加对能量的利用率,但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也越多,因此食物链和营养级不是越多越好,A错误;
B;生态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B正确;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C正确;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解析】①.人均耕地②.燃料需求18、略
【解析】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化学能20、略
【解析】①.物种组成②.物种数目21、略
【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群落水平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位及群落的演替等。
【详解】
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类型。解题关键是要明确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不同,进一步掌握群落在外貌和物种组成上的差异。【解析】①.外貌②.物种组成四、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分析】
1;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拓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生态入侵的途径主要有4种:自然传播、贸易渠道传播、旅客携带物传播、人为引种传播。
2;据图分析;图2中入侵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比对照群落低;图3中实验的自变量是牧草的种类、空心莲子草浸提液浓度和提取部位,因变量是牧草种子细胞膜损伤率。
【详解】
(1)根据图2分析;与对照群落对比,入侵群落的丰富度指数降低,说明空心莲子草入侵会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进而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
(2)图1中显示;空心莲子草主要通过节部生根形成不定根,进而大量繁殖,在种间竞争过程中占据优势。图3中对照组的提取液浓度应该是0,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结合柱状图分析可知,随着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和根系)浸提液浓度升高,三种牧草种子细胞膜损伤率都增大了,进而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以上实验使用的是空心莲子草浸提液,还不能证明空心莲子草还可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毒害本土物种的推测,若要证明推测,还需要将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植物种植在一起,检测空心莲子草是否能释放毒害本土物种的化学物质。
(3)空心莲子草由于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会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还缺少捕食者,因此其会取代本地优势种而造成生态危机。
(4)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可以寻找空心莲子草的竞争者,如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也可以引入空心莲子草的天敌或寻找对空心莲子草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入侵的概念,了解生态入侵的途径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能够根据图2判断生态入侵产生分后果,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解析】降低演替竞争蒸馏水抑制不可以,需要将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植物种植在一起,检测空心莲子草是否能释放毒害本土物种的化学物质缺少捕食者/生长迅速(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寻找空心莲子草的竞争者,如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繁殖/引入空心莲子草的天敌/寻找空心莲子草的寄生植物/寻找对空心莲子草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3、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Ⅰ表示提取总RNA的过程,并以此为模板逆转录为cDNA;Ⅱ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
【详解】
(1)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等微生物细胞常常需要先用CaCl2处理;使得酵母细胞成为感受态,便于目的基因导入。
(2)检测AFB1解毒酶基因应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若没有检测到AFB1解毒酶;可能是因为酵母细胞中AFB1解毒酶基因没有表达(或没有转录和翻译)。
(3)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4)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只有这样地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并能够根据流程图分析两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名称,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答题。【解析】CaCl2处理DNA分子杂交技术酵母细胞中AFB1解毒酶基因没有表达(或没有转录和翻译)脱氧核苷酸序列适当的比例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或“1+1>2”)24、略
【分析】【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的总和;群落中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这些生物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瓶有光照即有能量的输入,较为稳定,B瓶没有光照即没有能量的输入,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所以不如B瓶稳定。
【详解】
(1)A瓶中微生物;浮游模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网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争夺阳光和养料,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2)B瓶没有光照;藻类无法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降低;植物的种群密度降低,为浮游动物提供的氧气和食物不足,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识记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生物群落竞争降低没有光照;藻类无法光合作用降低氧气和食物不足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5、略
【分析】【分析】
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3;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类、狼和兔等都是捕食关系。
4;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让合同补充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即食虾球罐头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国风饼干设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分切加工合同范本
- 2013合同范例附件
- 2025-2030年户外多功能哨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按摩手套指压按摩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掌上艺术鉴赏APP终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在线TOC分析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上海工业厂房合同范本
-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5年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国有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联考四川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供电营业规则》
- 企业员工退休管理规章制度(3篇)
- 执行总经理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