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修5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5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修5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2、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火山、洪涝、干旱B.火山、地震、干旱、洪涝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3、下列具有因→果关联的灾害是A.暴雨→泥石流B.洪涝→台风C.火山→沙尘暴D.滑坡→地震4、读“中国部分生物灾害局部分布图”;图中A;B、C、D区域代表性的生物灾害依次是。

A.飞蝗;水稻螟虫;小麦锈病;松毛虫B.水稻螟虫;小麦锈病;棉铃虫;松毛虫C.棉铃虫;小麦锈病;水稻螟虫;松毛虫D.松毛虫;小麦锈病;水稻螟虫;棉铃虫5、下图为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图,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特别储备的物资是。

A.冲锋舟B.棉帐篷C.矿泉水D.食物6、下图所示关于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后的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5题,共10分)7、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8、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9、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初;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35℃的超低温天气,受灾严重的范围广。下图是美国地形简图。

(1)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受灾范围广的原因?

(2)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对美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3)简述美国中西部冬小麦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11、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占年部量%)。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1)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分别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是台风多发地区,海水暴涨容易引发风暴潮,南方沿海地区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且南方水面不会冰冻,海景房位于海边,受海浪侵蚀,海岸受侵蚀后退,海景房多填海而成,地基不稳定,地表易下沉塌陷,故“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和成因。2、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可知,地震是持续时间最短,干旱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选择A项。3、A【分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山区的暴雨能够引起泥石流,A正确;台风的强降水容易引起洪涝,B错误;火山和沙尘暴关系不大,C错误;地震会引起滑坡,D错误。故答案选A。4、C【分析】试题分析:A位于新疆地区盛产棉花;有棉铃虫影响;B位于华北地区主要是小麦,有小麦锈病影响;C位于长江流域,主要是水稻,有水稻螟虫影响;D位于横断山区,主要是森林,有松毛虫影响,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生物灾害分布5、A【分析】b、c两地分别是武汉、合肥,主要是洪水灾害,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特别储备的物资是冲锋舟。选择A项。6、D【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震发生时避难注意事项。

【详解】

地震发生后多人冲向楼梯可能会发生踩踏事件,应该就地躲避,故①错误。当被困在废墟中,可以敲击水管呼救,不要大喊大叫,要保存体力,故②正确。遭遇泥石流时,应该向着山谷两侧的斜上方跑,以避开泥石流,不能沿着山谷往下跑,因为泥石流的速度很快,故③错误。地震发生时就地躲藏,并用书包保护头部是正确的,一旦有重物掉落,避免头部受重伤而伤及生命,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二、综合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详解】

(1)小题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小题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解析】(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8、略

【分析】【详解】

(1)小题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小题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解析】(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9、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

读图;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根据材料,降雨持续时间长,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考点: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形成原因。【解析】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2分)山高、坡陡、谷深。(2分)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3分)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3分)10、略

【分析】试题分析:

(1)此次灾害是北极寒冷气流;即北极涡旋强烈南下造成的,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中部大平原对寒冷气流缺少阻挡,成为寒冷气流的南下通道,使得受灾在范围广。

(2)电力通讯设施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人们生活。冰冻天气会使冬小麦冻死冻伤,对冬小麦生长构成威胁,影响粮食收成。使疾病流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这是不利的影响。但是寒流导致来年病虫害减少,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是有利影响。

(3)防御低温冻害;可采取加强对超低温冻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培育和栽培抗低温冻害的小麦品种,提前浇水抗寒等措施。

【考点定位】寒潮的影响与防御措施。【解析】(1)冬季北极寒冷气流强烈;(1分)受纵列地形影响易于寒冷气流南下。(1分)或(北极寒冷气流强烈南下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中部大平原成为寒冷气流的南下通道。)

(2)不利:造成美国中西部地区大面积交通瘫痪;影响人们生活(1分);电力通讯设施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人们生活;(1分)冰冻天气会使冬小麦冻死冻伤,对冬小麦生长构成威胁,影响粮食收成;使疾病流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1分)

有利:来年病虫害减少;有利于农业生产(1分)雨雪缓解旱情;(1分)

(3)加强对超低温冻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报;(1分)培育和栽培抗低温冻害的小麦品种;(1分)提前浇水抗寒等(1分)。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干旱的成因和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

干旱主要是因为:①降水少;②蒸发旺盛,③水分下渗严重。读图可知A地华北地区,春季,锋面雨带未到达,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升温,且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形成春旱。B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在7;8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形成伏旱。C地为华南地区,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形成冬旱。

(2)

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说明地表保水能力差;渗漏或流失严重。①地位于云贵高原,当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②地为海南岛。地形中部为山地,地势中央高四周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径流快,而且比较短,蓄水能力差,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3)

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因此空间上东南多;西北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季风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点睛】【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