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计算型选择题型强化提升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20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2.擀猴桃中含有苯丙氨酸(CgHuNO?)等十多种氨基酸,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下列关于苯
丙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丙氨酸属于有机物B.苯丙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苯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5g
2(TC时,按下表数据配制NaCl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溶液序号①②③@
资料卡片
NaCl的质量/g616263620。(2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50。(2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
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
3.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25的溶液是
A.①B.②C.③D.④
4.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5.7%B.6.0%C.6.4%D.13.8%
5.下列关于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50。(2,溶质的质量变大
D.向④中加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6.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只含Zn和ZnO),加入到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05g
B.7.3g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C.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5g
D.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0%
7.某校化学项目研究小组对含有Na2so八Na2sO3、Na2s的混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进
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1%,则含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B.46%C.32%D.23%
8.以下四种含钠、氯、氧元素的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高氯酸钠(NaClCMB.氯酸钠(NaCICh)
C.亚氯酸钠(NaCKh)D.次氯酸钠(NaClO)
9.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将6.5g某锌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
为0.19g,若该样品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该杂质可能为
A.铝B.铁C.镁D.铜
10.同学们在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时,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水蒸发),结合硝酸钾在不同
温度下的溶解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
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0
20℃50g水①②③④
A.①中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4%
C.③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0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1.9g
11.四氟化硅(Si耳)主要用于水泥和人造大理石的硬化剂。四氟化硅中氟元素为-1价,则硅
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2C.-4D.-2
12.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桃红、凝
试卷第2页,共6页
脂、群青、沉香……,如桃红: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花汁制成,
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在红花(G5H口。6)分子中,氢、氧两元素质量之比为
A.1:4B.2:1C.1:8D.1:15
13.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将8g氧化铜放入左
边烧杯,右边放入8.2g铜和锌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混合物中铜和
锌的质量比为
A.65:17B.17:65C.17:130D.65:34
14.某金属混合粉末由Mg、Al、Zn、Fe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6g该金属混合粉末与足
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得到0.3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粉末的组成不可能的组合是
A.A1和FeB.Mg和ZnC.Mg和FeD.Fe和Zn
1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常见的盐,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A_
2NaHCO3=Na2CO3+H2O+CO2T0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3.7g,置于敞口容器内加热
至充分反应,记录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totit2t3Ut5t6
剩余固体质量/g13.712.812.411.811.110.610.6
A.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g
B.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53:84
C.实验过程中共产生二氧化碳3.1g
D.除去Na2c0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将混合物充分加热
16.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湿法炼铜的技术。某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
铜,向50.0gCuSCU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待溶液中CuSC>4反应完全后,过滤,
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4g。则原溶液中CuSCU的质量分数为
A.20%B.16%C.10%D.8%
17.某实验小组用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30g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不考虑溶质损失),
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滤液的pH与加入溶液质量的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0.88g
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34g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D.b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AA.
18.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Na2CO3+CO2T+H2Oo现将一
定质量的NaHCOs、NaOH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余31.8g
固体。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0.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NaHCOs和NaOH的质量比为21:2
B.原固体加热共生成7.2g凡。
C.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D.取两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另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消
耗HC1的质量不相等
19.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生成COz和
CO的质量比为11:21,则生成CO与H2O的质量比为
A.3:8B.4:9C.7:9D.7:12
20.现有一定质量的Mg和MgO的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B.3.2gC.4.4gD.5.8g
21.用图1装置焙烧MnCC>3(白棕色固体)制取MnO”发生的反应为:
A
2MnCO3+O2=2MnO2+2CO2,当温度高于300℃时,MnO?会分解,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卷第4页,共6页
A.加热后,可先观察到石英管中白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B.为了得到较纯净的MnO”温度应控制在300℃左右
C.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为30.2g,则剩余固体的成分是MnO?和M/Os
D.当温度在600~900℃时,固体中镒元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22.向含有9.5gMgCL和3.65g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
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向a点对应溶液滴加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a-b段与b-c段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1
C.d点对应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0.65g
D.b-c段的反应为:MgCl2+2NaOH=Mg(OH为J+2NaCl
23.某溶液可能含有HC1、CuCb、CuSCU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
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钢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领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个沉淀的质量/g
33.1
23.3
0氢氧化领溶液的质量/g
A.d点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
B.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C.c点到d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总质量在减少
D.原溶液含有HC1、CuCb和CuSCU
24.CO、H2还原FezCh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Ch中不断通入H2,不
剩余固体质量
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xlOO%)随温度的变化曲
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
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即
稷
及
画
温度/℃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600-650℃
D.be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共含有20个原子,故B说法正确;
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1x8):(16x6)=9:1:12,故C说法
错误;
D.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6+1x8+16x6=176,故D说法正确。
故选:Co
2.D
【详解】A、苯丙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苯丙氨酸由C、H、0、N四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C、苯丙氨酸中C、H、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x9):(1x11):14:(16x2)=108:11:
14:3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苯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x9+1x11+14+16x2=165,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
“g”,通常省略,选项错误,故选D。
3.B4.A5.B
【解析】3.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溶液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g:
100g=3:50,不符合题意;
B、溶液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g:100g=4:25,符合题意;
C、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6g:100g=13:50,不符合题意;
D、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g:100g=9:25,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溶液①中溶的质量为6g,溶剂的质量为100g,故
6g
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X100%Q5.7%,故选A;
6g+100g
5.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为36g,溶剂的质量为
100g,所得溶液恰好为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A说法错误;
B、向④中加水,溶剂增多,故溶液的质量变大,故B说法正确;
C、2(T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5()oc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将④加热至50℃,
答案第1页,共13页
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④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液的组成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
故c说法错误;
D、④恰好为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向④中加NaCl固体,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
固体,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由Zn+H2SC)4=ZnSO4+H2T、ZnO+H2SO4=ZnSO4+H2O,则有H2sOgZnSCU,所
HSO.-ZnSO,
0N44161X
得溶质为硫酸锌,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98161
98100gx9.8%
100x9.8%x
解得x=16」g,故A说法错误;
B、由A可知,得到溶质硫酸锌的质量为16.1g,,则硫酸锌中锌的质量为
16.1gx^-xl00%=6.5g,即为7.3g固体混合物中锌元素的质量,则7.3g固体混合物中氧元
161
素的质量为7.3g-6.5g=0.8g,故B说法错误;
C、由B可知,7.3g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8g,则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为
°・8g+(*77xl0°%)=4.05g,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7.3g-4.05g=3.25g,设生成氢气的质量
65+10
Zn+H,SO=ZnSO+H,T
442v
为y,则有652,云=”丁解得产°・坨,故C说法错误;
OJJ.ZJg
3.25g>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3g+100g-0.1g=107.2g,则反应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100%惑15.0%,故D说法正确;
107.2g
故选:D。
7.D
【详解】分析Na2s04、Na2sO3、Na2s三个化学式的特点可知,不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
关系如何,其中的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可得,
该混合物中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x2):(32x1)=46:32=23:16;又因为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61%,则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分数一共为1-61%=39%,则该混合物中钠元素的
23
质量分数是39%x=23%;
故选:D»
答案第2页,共13页
8.D
]6x4
【详解】A、高氯酸钠(NaCICU)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必/100%。52.2%;
B、氯酸钠(NaCK)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100%々45.1%;
C、亚氯酸钠(NaCIC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I?2/100%235.4%;
D、次氯酸钠(NaCl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21.5%;
23+35.5+16
故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次氯酸钠(NaClO);
故选:Do
9.D
【详解】设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则:
Zn+H2SO4=ZnSO4+H2T
652
6.5gx
65_6.5g
x-0.2g
现有6.5g某锌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19g,故样品中含有的杂质
在同为6.5g时,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应小于0.19g或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2A1+3H2SO4=A12(SO4)3+3H2TFe+H2SO4=FeSO4+H2T
546,562
6.5g0.72g6.5g0.23g
Mg+H2SO4=MgSO4+H2T
242,
6.5g0.54g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可知,6.5g铝、铁、镁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均大于0.19g,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该杂质可能为铜。
故选D。
10.B
【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g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为31.6+2=15.8g,所
以在20℃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硝酸钾,形成的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B、20℃,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5.8g,所以继续加入1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最终
答案第3页,共13页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15.8g,溶质质量分数为x100%224%,选项正确;
C、③中温度为60℃,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溶解度有单位,单位为g,选项错误;
D、60℃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5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55g,所以20g硝酸钾全部溶于水,
形成60℃的不饱和溶液,10℃硝酸钾溶解度为20.9g,此温度下5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10.45g,
故析出晶体20g-10.45g=9.55g,选项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四氟化硅中氟元素为T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
和为0,可列式为:x+(-l)x4=0,x=+4,所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2.C
【详解】某物质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A原子的原子数):
(B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B原子的原子数);此题中,111/1110=(1x12):(16x6)=1:8,
故C正确。
13.B
【详解】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天平仍然平
衡,说明左右两盘增重质量相同,左侧加入8g氧化铜,反应无气体产生,故增重8g,右侧
增重质量为8g,可知产生氢气质量为8.2g-8g=0.2g„
设锌的质量为尤
Zn+2HC1ZnCL+H?T
c65x,<
652—=------x=6.5g
20.2g6
X0.2g
混合物中铜和锌的质量比为(8.2g-6.5g):6.5g=17:65„
故选B。
14.D
【详解】设生成0.3g氢气需要Mg、AhZn、Fe四种金属的质量分别为x、y、z、
Mg+2HCl=MgCl2+H2T
242
X0.3g
24x
——--------X=3.6g<6g
20.3g
答案第4页,共13页
2Al+6HC1=2A1C13+3H2T
546
y0.3g
—54=7^y-y=2,7g<6g
60.3g
Zn+2HCl=ZnCl2+H2T
652
z0.3g
65z
—=------z=9.75g>6g
20.3g
Fe+2HCl=FeCl2+H2T
562
m0.3g
56m
—=------m=8.4g>6g
20.3g
综上,生成0.3g氢气需要Mg、Al、Zn、Fe四种金属的质量分别为3.6g、2.7g、9.75g、8.4g,
某金属混合粉末由Mg、Al、Zn、Fe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6g该金属混合粉末与足量的
盐酸充分反应,得到0.3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种金属的质量大于6g,另一种金属的
质量小于6g,这样两种金属混合与足量盐酸反应才能得到0.3g氢气;
A、A1的质量小于6g,Fe的质量大于6g,则该金属混合粉末可能由A1和Fe组亦不符合
题意;
B、Mg的质量小于6g,Zn的质量大于6g,则该金属混合粉末可能由Mg和Zn组亦不符
合题意;
C、Mg的质量小于6g,Fe的质量大于6g,则该金属混合粉末可能由Mg和Fe组成,不符
合题意;
D、Fe和Zn的质量均大于6g,则该金属混合粉末不可能由Fe和Zn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o
15.C
【详解】A、原混合物中钠元素来自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由题干可知,碳酸氢钠
受热易分解,使碳酸氢钠中钠元素完全转移到生成物碳酸钠中,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23x2\
10.6gxJx100%=4.6g,故A不符合题意;
123x2+12+3x16)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13.78-10.68=3.坨,设参加反应碳酸氢钠
答案第5页,共13页
的质量为尤,
A
2NaHCO3Na2cO3+H20+CO2T
16818+44=62
x3.1g
168_x
~62~Tlg
解得X=8.4g
在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3.7g-8.4g=5.3g
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5.3g:8.4g=53:84,选项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选项B可知,实验过程中共产生二氧化碳为y,
4
2NaHCO3Na2cO3+H20+C02T
168_8.4g
石一丁
选项错误,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则除去Na2c03固体
中混有的少量NaHCCh可将混合物充分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分析】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固体减少的质量
561606464-56=8
x10.4g-10g=0.4g
160_x
~T~0Ag
x=8g
8g
原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言xl00%=16%
50g
【详解】故选B。
17.B
【详解】A、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滤液pH<7,
则说明酸过量,则滤液中含有氯化氢和氯化钙,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
答案第6页,共13页
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设与碳酸钠反应的
盐酸的质量为X,则:
Na2CO3+2HCl=2NaCl+H2O+CO2T
10673
10gx10.6%7.3%x
106_10gx10.6%
~73~7.3%x
解得x=10g
则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30g-10g=20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则
CaCO3+2HC1=CaCl2+H2O+CO2T
7344
20gx7.3%y
73_20gx7.3%
44~y
解得y=0.88g
该选项分析正确;
B、结合前面分析可知,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再结合氯元素守恒,设此时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为z,则
HCI〜NaCl
36.558.5
30gx7.3%x
36.530gx7.3%
58^5-z
解得z=3.51g
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a点时溶液中的盐酸还未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氯
化钠和氯化氢,则共有三种,该选项分析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be段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12=CaCO3i+2NaCl,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B。
18.A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发生
答案第7页,共13页
AA.
反应为:@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Na2CO3+CO2T+H2O,贝i]乘I]
余的固体为碳酸钠,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
反应:CO2+Ca(OH)2=CaCO3^+H2O,可得关系式:2NaHCC)3〜Na2cCh〜CCh〜CaCCh
解:设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y
2NaHCO3〜Na2CO3〜CO2〜CaCO3
168106100
xy20.0g
168_x
WO=20.0g13.6g
106y一.
WO-20.0gy=21.2g
设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自
NaHCO3+NaOHMz2cq+H2O
8440106
zm31.8g-21.2g=10.6g
84z
l06=W^
40m
W6=l0^W=4g
则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OH的质量比为:(8.4g+33.6g):4g=21:2,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
为:8.4g+33.6g)x^-x100%+4gx^xlOO%=0.6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0.6g-j^xlOO%
=5.4g,不符合题意;
C、由题干信息可知,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氢钠
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
为碳酸钠,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取两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T,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HCl+NaOH=NaCl+H2O,另一
A不
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即2NaHCO3=Na2CO3+CO/+H2O,
A.
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2HC1=2NaCl+H2O+CO2T,两份等质量的原
混合物中含有等质量的钠元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与盐酸反应后最终钠元素都转化为氯化
答案第8页,共13页
钠中的钠元素,与钠元素结合的氯元素的质量相同,而氯元素为盐酸中的氯元素,所以取两
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另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消耗HC1的质
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9.D
【详解】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Hx,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卜。
1212
贝U碳元素质量=15x(―x100%)+21xx(—x100%)=12x
4428
12
则甲烷的质量二12x4-(—xl00%)=16x
16
4
则氢兀素质量=16xx(--x100%)=4x
16
2
贝IJ水的质量=4%+(―x100%)=36%
18
则CO与H2O的质量比为21%:36x=7:12。
故选D。
20.B
【详解】本题考查技巧性计算。设分别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
Mg和MgO的质量依次为犬、丁,则:
Mg+2HCI=MgCl2+H2T
242x36.5
x100gx7.3%
24_x
2x36.5-100gx7.3%
解得x=2.4g
MgO+2HCI=MgCl2+H2O
402x36.5
y100gx7.3%
40二y
2x36.5-100gx7.3%
解得y=4g
由于是Mg和MgO的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物的
质量应大于2.4g,小于4g。故选B。
21.C
答案第9页,共13页
【详解】A、MnCC>3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镒和二氧化碳,MnCOs是白棕色
固体、二氧化锦是黑色固体,故加热后可先观察到石英管中白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300℃时对应的剩余固体为二氧化镒,当温度高于300℃时,MnOz会分解,
因此为了得到较纯净的MnOz,温度应控制在300℃左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46.0gMnCOs中镒元素的质量为460gxe/100%=2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55+12+16x3
可知,镒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氧化镒的质量为22g+[后1r1。。%尸8.4g,设
MnQs开始分解时的质量为相
28.4g
316x
284~28.4g
故M%O3开始分解时的质量为31.6g,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为30.2g,则剩
余固体的成分是MnO和Mn/^,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当温度在600~900℃时,由图2可知,MM。?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才开始分解,因此固体
中镒元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当温度到900℃时M%C)3完全分解为MnO,剩余固体质量减
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镒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剩余固体中铳元素的质量分
数变大,故当温度在600~900℃时,固体中铳元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说法正确,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详解】由图可知,向含有MgCL和HC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酸性减弱pH值增大,因止匕a-b
段表示氢氧化钠先与盐酸的反应;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和氯化钠,此时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因此b-c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c-d段
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答案第10页,共13页
A、由图可知,a点时溶液pH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还未开始,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
有氯化镁和盐酸,向a点对应溶液滴加AgNCh溶液,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
沉淀,因此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设消耗氢氧化
钠的质量为X,
HC1+NaOH-H2O+NaCl
36.540
3.65gx
36.53.65g.
——~x=4g
-40"X
b-c段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设消耗氢氧化钠的
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7J+2NaCl
9580
9.5gy
959.5g
80^—>=8g
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则a-b段与b-c段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密:至=1:2,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mm
C、由图可知,d点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d点对应溶液中的
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不变,则d
点对应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氯化镁、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总和,即
9.5gx.2I。。%+365g乂x100%=10.65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4+35.5x21+35.5
D、由分析可知,b-c段发生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单元第1课二、《打开图像文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第五单元《等量关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 专题04:追及、相遇问题-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练习分类专题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B 2a-2b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Unit 4 Hobbies(story tim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Unit 6 Meet my family Part A Let's spell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第二课一、《创建简单查询》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Unit 1 Lets count!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译林版一起)
- 202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2024年保密法培训课件
- 怀念战友混声四部合唱简谱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word版
- 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三管三必须”
- 印刷包装行业复工安全培训课件
- 蜜蜂的社会结构和功能
- 电气八大管理制度
- 财政投资评审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审计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