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8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2014·杭州)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A.cbaB.cdaC.cbdD.bca2、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的是()A.水能B.草木燃料C.潮汐能D.化学能3、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A.化合反应B.置換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4、下列生活用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铁锅D.瓷碗5、若把一只白色雌鼠受精卵的细胞核去掉,移入一只黑色雌鼠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培养成胚胎后再植入一只灰色雌鼠子宫内发育,则生下的小鼠毛色为()A.白色B.黑色C.灰色D.黑、白相间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组成B.绿色开花植物的输导组织存在于茎中,花、果实、种子中没有C.上皮组织分布于体表或体内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作用D.癌细胞在体内毫无控制地分裂生长,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1)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

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性.

②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____;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2)现有一包粉末;可能由氯化钠;氯化铜、碳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研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填化学式);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____(填化学式);该粉末的组成有____种情况.9、(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理是____(写化学方程式),可选用如图1的装置____(填序号)制CO2.设计B装置时使用仪器a的目的是____.

(2)在反应装置的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理由是____.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____.10、2011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不同个体表现的性状各不相同,即使同卵双胞胎也有差异,这是因为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还受到____的影响.70亿人口,70亿副面孔,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的多样性.

11、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3.6亿年前泥盆纪的一种邓氏鱼(如图所示)的咬合力比任何已知生物都要强。它在啃噬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5.6×104N,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Pa。

12、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厂家对电动自行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电动自行车在7~12s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电流做了____焦耳的功。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3、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8分)1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货物A重为200N,请在图中画出货物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的力臂L.

15、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元件接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电灯后接入.

如图乙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请画出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丙所示的杠杆中;O为支点,请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10分)16、(2015•绍兴)因为“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____(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有同学质疑: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他们查阅资料得到: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②排空气集气法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表所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收集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纯度排空气集气法71%排水集气法87.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一氧化碳与氢气还原氧化铁的相关计算;解决的关键是找到两种气体的还原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准确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

【解答】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还原氧化铁,要想知道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我们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要知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我们要先用浓硫酸质量变化测出生成水的质量,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所以我们选择氢氧化钠,若先除二氧化碳会使所测水的质量变大,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a。

故选:A。2、C【分析】【解答】

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地球上很多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仔细分析各种形式的能源是如何转化的,就可以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和太阳能是否有联系.3、B【分析】【解答】解: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涉及分解反应;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故选B.

【分析】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4、C【分析】【解答】A;塑料袋的成分是聚乙烯;故A错;

B;玻璃杯是硅酸盐产品;故B错;

C;铁锅的成分是铁;铁为金属,故C正确;

D;瓷碗是硅酸盐产品;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常用生活用品的成分分析即可.5、B【分析】【解答】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在克隆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所生下的后代的性状就和“谁”一样。该克隆过程中是黑色雌鼠提供了细胞核,因此生的小鼠的体色是黑色。故答案选B。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克隆是无性生殖技术.由题干的叙述可知:材料中生下的小鼠是通过克隆技术实现的。6、B【分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

故选B.7、C【分析】【分析】(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是流动的组织,在血管和心脏组成的密闭式的循环系统中不停的循环流动。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比较。

【解答】A;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有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A错误;

B;绿色开花植物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B错误;

C;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C正确;

D;癌细胞只分裂;不分化,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导电化合物刷漆CuCl2BaCO3和BaSO46【分析】【解答】(1)①铜具有导电性;铜丝可以做电线;

②铁化学性质活泼;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2)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可推得无氯化铜,因为氯化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或二者的混合物.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可知既有“碳酸钡”又有“硫酸钡”;则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或硫酸钾.但整个推断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NaCl的存在与否.

所以,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铜,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CO3和BaSO4;该粉末的组成有碳酸钠;硫酸钾;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钠等.

答案:(1)①导电;②化合物;刷漆;(2)CuCl2;BaCO3和BaSO4;6.

【分析】(1)①根据铜具有导电性解答;

②根据铁化学性质活泼;防锈一般是控制生锈的条件完成.

(2)根据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反应想现象,依据题干中明显的现象特征为突破口.关键特征“上层溶液为无色”,“白色沉淀”.中“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中的“部分溶于”,“无色气体”,抓住这些特征可快速解答.9、CaCO3+2HCl═CaCl2+H2O+CO2↑A、B、C通过加入液体的流速来控制反应的速度CaCl2、HCl、NaCl在BC段发生的是CaCl2与Na2CO3的反应,CaCl2呈中性,与滴入的Na2CO3反应生成的NaCl溶液也呈中性,所以在BC段PH值为7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分析】【解答】(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可选用如图1的装置A;B、C制取二氧化碳,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设计B装置时使用仪器a的目的是通过加入液体的流速来控制反应的速度;

(2)由图示可知,b点溶液pH小于7,说明加入的碳酸钠与溶液中的盐酸反应,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NaCl、HCl;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原因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碳酸钠先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A;B、C,通过加入液体的流速来控制反应的速度;

(2)CaCl2、HCl、NaCl,在BC段发生的是CaCl2与Na2CO3的反应,CaCl2呈中性,与滴入的Na2CO3反应生成的NaCl溶液也呈中性;所以在BC段PH值为7,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

(2)根据图示可知,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了溶液中有剩余的稀盐酸,再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应先与稀盐酸反应,当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过量的碳酸钠会使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10、环境(环境因素)基因【分析】【解答】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70亿人口,70亿副面孔,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环境(环境因素);基因。

【分析】1;性状受基因和环境控制;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11、5.6×108【分析】【分析】知道每平方厘米的压力,利用计算.

【解答】解:s=1cm2=1×10-4m2

答:它的咬合压强高达为5.6×108Pa.12、351200【分析】【分析】本题以电动车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观察速度-时间图象,电动自行车在0~7s速度越来越快,7~12s,速度不再变化;观察牵引力-时间图象,在7~12s牵引力大小不变,由于电动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求出摩擦力的大小;(2)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利用W=UIt可求得电流做的功。

【解答】(1)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先加速;后匀速;

由牵引力-时间图象可知;在7~12s牵引力大小F=35N,因为在7~12s匀速运动,所以摩擦力f=F=35N;

(2)电流做功W=UIt=48V×5A×5s=1200J。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3、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2题,共8分)14、【分析】【解答】从A的重心画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力的大小为200N;作F的作用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段即为力F的力臂.并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