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读下图,回答问题。1.上面的图2,分别表示图1所示节气地球上四地的昼夜长短情况(空白部分表示昼,阴影部分表示夜),则四地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④①③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2.图1中E五点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A>B>C>D>EB.C>D>B>E>AC.B>A=D>C>ED.B>A=D>E>C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充足B.热量丰富C.降水丰沛D.土壤肥沃3、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A.正确B.错误4、如图为某年9月连续两天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9;20题。
两图反映了()A.甲天气系统势力减弱B.乙地经历了连续性降水C.丙地东北风转西北风D.丁地由晴天转阴雨天气5、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读下列三幅民居景观图(①窑洞②竹楼③蒙古包),完成3-4题。
下列选项中民居与其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①--土层深厚B.②--寒冷干燥C.③--河网密布D.③--温和湿润6、不适宜作为海南特色经济发展的是()A.油气化工和汽车制造B.木材加工和有色冶金C.热带水果花卉生产与加工D.海洋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8、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矿物化学元素地壳岩石9、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A.旱地耕作、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水田耕作B.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C.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D.河谷农业、旱地耕作、绿洲农业、水田耕作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读图;回答19~20题.
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是()A.人口密度B.植被密度C.降水量D.蒸发量11、人民网报道: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全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含量达到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致使最近100多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据此完成21~22题。
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图中()A.E增强B.G增强C.I增强D.J增强1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一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13、【题文】以下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C.与获得利润的多少无关D.增大能源消耗14、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图1为西辽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图2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关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B.种植业区向畜牧业区过渡地带C.温带森林与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D.季风气候与高原气候的过渡地带15、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图甲是死海沿岸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图,图乙是死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上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减少C.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____和共同性,属于____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暖、____、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酸雨等。17、【题文】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指流域内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18、地理信息技术中的信息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等获得的数据。地理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被称为____。19、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减少污染;绿色消费,____;重复使用,____;____,循环再生;保护自然,____。20、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其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下左图为民勤县周边景观图。材料二下右表为民勤县2017年1月2日日出日落时间表。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民勤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春季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3)民勤2017年1月2日的昼长为________,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________(填“南半球”或“北半球”),未来六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4)夏至日民勤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21、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相比,突出的优势表现在水源。22、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3、读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7分)(1)按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甲为____。(2)在垂直方向上,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天气以为主。(2分)(3)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锋,在图中用字母____代表。(从A、B中选择)目前C、D两地可能有降水的是。(4)乙地气压系统的名称为24、该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4点即可得满分)(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难,原因有哪些?(3分)评卷人得分六、材料题(共2题,共8分)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材料二在遥感影像中,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图l甲地区)特别显眼,这样的区域是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而形成的“圈图农场“(图2)。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材料三乙国地形图(1)简述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6分)(2)乙国主导产业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4分)(3)卡维尔(kavir)一词在波斯语中意为“盐碱滩”。这片荒无人烟的地区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主要由干涸的河床、荒漠高原、滩涂及盐碱滩组成。简述卡维尔盐漠的成因。(4分)(4)为什么伊朗畜牧业以高原牧场为主?(6分)26、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材料一: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地广人稀;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城镇相对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资源丰富,原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材料二: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8)。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图9)。(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4分)(4)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1.图1所示,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的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而越往北昼越短,故四地由南向北排,即白昼从长到短排,选B项。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D项正确。【解析】【答案】1.B2.D2、A【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但是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故选A。【解析】A3、B【分析】流域开发与整治要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故选B。【解析】B4、C【分析】解:读图可知;根据等压线数值看可以判断,甲天气系统势力增强;受冷锋影响,乙地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丙地东北风转西北风;丁地一直是晴天。
故选:C。
判断气压类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
判断某点风向:作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判断天气与天气系统:与高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与低气压对应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析】C5、A【分析】解:窑洞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其环境特征为黄土广布;土层深厚、降水较少;傣家竹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气候湿热;蒙古包为蒙古族民居,主要分布于温带草原地区。
故选:A。
读图可知;①为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②为竹楼,分布在我国西南;③为蒙古包,分布在温带草原区。
本题以“三幅民居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民居的自然环境,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解析】A6、B【分析】【分析】海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资源优越,适合发展热带旅游,热带水果充足,适合发展热带水果花卉加工;利用便捷的海运,可以发展油气化工和汽车制造。不适宜发展木材加工业和有色冶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7、C【分析】【分析】江南丘陵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呈酸性,黏重贫瘠,一旦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强烈,形成寸草不生的类似荒漠的景观,被称为“红色荒漠”;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南方红漠化的自然原因;“红色荒漠”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8、C【分析】本题考查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富集起来而形成的,矿物是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综上可知,C对,ABD错。故选C。
【解析】C9、B【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特点。青藏高原海拔高,地理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适宜发展河谷农业;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绿洲农业;北方地区,降水时间短,降水比南方少,发展旱地耕作;南方水热资源丰富,发展水田农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解析】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C【分析】解:A;我国人口密度以黑河-腾冲一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不符合题意。
B;我国植被密度东大西小;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很接近,故正确。
C;受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很接近,故正确。
D;蒸发量受气温的影响;其分布规律应该是南多北少,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不接近,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根据图中数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湿润系数大,西北地区湿润系数小;而我国的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东多西少,自东南向西北地区降水量越来越少,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湿润系数较大的地方,年降水量较多,植被覆盖率也较高。所以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是降水量和植被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掌握选项中的自然因素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即可解答。【解析】BC11、BD【分析】解: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图中E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G为大气逆辐射,I为地面辐射。J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所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主要与G和J有关。
故选:BD。
材料中显示;全球变暖的趋势愈演愈烈,影响地表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吸收的热量增多,以及大气逆辐射增多。在图中找出代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以及大气逆辐射的字母。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变暖有关知识,图文结合,才能正确解题。【解析】BD12、BC【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缓解了人地关系的压力;增加了经济收入;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不利:可能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缺乏;对迁入地:有利: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利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不利:可能加重迁入地的环境压力。故选BC项。【解析】【答案】BC13、AB【分析】【解析】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解析】【答案】AB14、BC【分析】解: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带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不符合题意。
B;图示西辽河区域是种植业区向畜牧业区的过渡带;故正确。
C;图示西辽河区域是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故正确。
D;我国季风气候与高原气候的过渡地带主要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读图可知;图中西辽河位于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重要的过渡带,如是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带,是种植业向畜牧业的过渡带;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带;是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带;是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等.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该区域是我国多个地理事物的过渡带,要熟悉地理环境,尤其是过渡带的区域更应该多加关注.【解析】BC15、AB【分析】解:A.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温度升高,蒸发加强,这是死海湖面不断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故A符合题意;
B.死海水源主要来自约旦河;上游工农业的发展大量引用河水,使得注入死海的水量减少,进而导致死海面积不断缩小,故B符合题意;
C.死海为东非大裂谷北段延伸裂谷带上形成的断层湖;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故C不符合题意;
D.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且其为内陆盐湖,并不适合围湖造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死海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人为原因:大量引水灌溉,流入死海或者咸海的水量减少。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重点掌握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解析】AB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普遍性全球性臭氧层的破坏【分析】【分析】环境问题有些存在局部地区;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这些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比如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酸雨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学生理解全球性,而非局部。17、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指对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包括水能资源的开发、航运、灌溉、养殖等。【解析】【答案】错误18、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室内实验数据库【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信息源指的是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室内实验等获得的数据。地理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被称为数据库。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解答填空。19、节约资源环保选购多次利用分类回收万物共存【分析】【分析】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个人环境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人类除了使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身行为外,还必须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读图,民勤位于西北内陆,气候特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特征为植被为旱生植物为主;河流特征为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水源短缺。)本题考查主要自然灾害类型。(2)本题考查2)本题考查昼长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该地植被覆盖率低,纬度较高,降水少,蒸发量大。春季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沙尘暴、寒潮、干旱等。年(3)本题考查月3日的昼长为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民勤2016年1月2日的昼长为9小时31分;小时2016分;1月2日,91月2日至6月22日前后(夏至日),316月22日前后(夏至日)至7月2日,太阳直射点1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南半球;未来六个月指1月2日至7月2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向北移到北回归线;【解析】(1)温带大陆性气候(或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以旱生植物为主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水源短缺(2)沙尘暴、寒潮、干旱等(3)9小时31分钟南半球先向北移,后向南移(4)75.5°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21、×【分析】【解析】我国东北老工业区,水资源不足,而德国鲁尔区位于莱茵河、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水资源充足。考点:本题考查中外工业区的比较分析。【解析】【答案】错误22、×【分析】【分析】日界线是180度经线;根据时区的划分,从0度经线开始,向东到180度经线,划为东时区,向西到180度经线,划为西时区。所以180度经线西侧是东十二区,东侧是西十二区。
【点评】时区划分。掌握时区的分布规律,了解时区划分的方法,要注意两个时区,0时区跨东经、西经各7.5°,组成一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东经度一侧是东十二区,西经度一侧是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区时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早一天。早一天是早到某个日期一天。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3、略
【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1)甲的气压中心高,故为高压,就其气流状况而言为反气旋;(2)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3)影响我国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图示A处为冷锋,B处为暖锋;目前C位于冷锋的冷气团一侧,为雨区;(4)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解析】【答案】(1)反气旋(2)晴朗(3)冷AC(4)锋面气旋2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交通、工农业基础和政策等方面分析。(2)珠三角吸引外资的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政策等方面分析。(3)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从经济腹地、经济发展基础、科技与人才等方面分析。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比较分析。【解析】【答案】(1)(4分)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答出四点即可得4分)(2)(3分)临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1分),许多地方是侨乡(1分);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1分)。(3)(3分)南岭阻隔,经济腹地小(1分);产业基础薄弱(1分);科技实力、人才队伍与长三角相比均处于劣势(1分)。六、材料题(共2题,共8分)25、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赁合同样本范本
- 2025普遍采用的铁路运输合同权利质押协议范本
- 2025购销合同标准文本3
- 土石方运输及回填合同
- 2025最详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唐山市曹妃甸区交通运输局招聘交通执法辅助人员真题
- 2024年祁阳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南通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马鞍山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岗位招聘真题
-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 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传奇歌后邓紫棋》课件
- 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一期)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技术标
-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侵爆复合破坏效应
- 《无人机操控培训材料》课件
- 化工厂节能降耗培训
- 2024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版科技创新合伙人股权期权激励与业绩考核协议3篇
- DB37T 4796-2024水平定向钻进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