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必修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3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B.在茎的背地性实验中,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d点浓度,则远地侧的浓度一定在ab之间C.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D.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2、下列概念与现象(或事件)的关联,不正确的是()A.迁入率——一周内飞入某区域内的飞蝗占该区域飞蝗总数的60%B.竞争——由于百灵的排挤,云雀让出已占据的领域C.物种丰富度——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D.演替——一座倒塌的寺院儿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3、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缺乏氧气,则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植物体合成赤霉素、脱落酸的过程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C.植物只要受到光刺激,茎尖两侧生长素的浓度就会发生改变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4、某研究小组将某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图1)后小组成员甲绘制了图1中Ⅱ段的横切示意图(图2);小组成员乙根据资料绘制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示意图(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图1中Ⅱ段的色氨酸才可转变为生长素B.图2中的b侧与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引起的生理效应相同C.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由图3可以看出,生长素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5、下图为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的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B.果实衰老阶段生长素和乙烯表现为协同作用C.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中含量最高D.果实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下列关于缓冲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抵制外界干扰而保持pH相对稳定B.缓冲溶液通常是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D.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能用缓冲溶液作为洗脱液7、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B.进食后,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C.寒冷剌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D.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含量上升8、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驼鹿种群数量/只20030010002000250030004001706005006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岛驼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3000只B.1915-1930年该岛驼鹿种群数量增长接近J形增长C.1930-1943年间该岛驼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原因可能既有密度制约因素又有非密度制约因素D.1915-1943年,该岛驼鹿种群年龄结构先由增长型转变为稳定型,最后转变为衰退型9、某实验小组做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计数室中有气泡,计数的结果必然会偏高B.ab段酵母菌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加后降低C.bc段酵母菌的数量基本不变,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cd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与营养物质减少、种内竞争加剧有关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下左、中、右三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弯曲现象的是(箭头代表光照方向)()
A.左图中的①B.中图中的②C.中图中的③D.右图中的甲乙丙丁1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1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T细胞等1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研究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卡尔文循环的发现、DNA复制的方式——同位素标记法B.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模型建构法C.细胞器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观察——对比实验法14、科研人员对某岛屿一年内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C.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低性比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15、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显著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图示某海水立体养殖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M、N表示营养级,数字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原因是其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B.M中未利用的能量为876kJ/(m2·a)C.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76%D.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会导致浮游植物数量下降,造成牡蛎减产1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的湿度、盐碱度及光照强度等因素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都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间关系不会发生变化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17、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B.生产一消费的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相对稳定D.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均衡18、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生态园。与传统种植农业相比,立体种植(养殖)、桑基鱼塘都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和目测估计法C.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大量引进优良作物,可增加农业生态园的物种丰富度,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0、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外部因素有气候、_______、天敌、_______等。2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到_______,又从_______回到_______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_______。22、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23、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等,通过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24、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5、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一方面要控制对_______,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_______,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②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的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与_______的协调。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6、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7、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A,也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B,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曲线_____可知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_____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若要证明赤霉素能解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还应增加_____一组进行研究.在豌豆植株中,赤霉素主要产生于_____.
(3)由图B分析:当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浓度均为0.5μmol/L时,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当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浓度均为75μmol/L时,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
(4)由图B分析: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_____范围.28、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示简称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第2组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以下结论: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你认同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芹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且具有平肝降压、减肥等诸多功效。想要提高种植芹菜的产量,根据本实验结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非选择题(共1题,共7分)29、图甲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乙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结构中涉及________个神经元;含有________个突触。
(2)图乙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________(填“受到”或“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运动障碍,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且背光一侧生长快,因此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bd之间;A错误;
B、在茎的背地性实验中,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近地侧生长快,因此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d点浓度,则远地侧的浓度一定在Ob之间;B错误;
C;顶端优势中;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ef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错误;
D;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不能过高,应低于e点浓度,D正确。
故选D。2、C【分析】【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演替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这些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详解】
迁入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故一周内飞入某区域内的飞蝗占该区域飞蝗总数的60%属于迁入率,A正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与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因此由于百灵的排挤,云雀让出已占据的领域,属于争夺空间的竞争,B正确;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而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属于对种群密度的调查,C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因此一座倒塌的寺院儿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属于群落演替,D正确。3、C【分析】【分析】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
【详解】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如果缺乏氧气,则会影响有氧呼吸,进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
B;植物激素的合成主要是基因通过对酶的控制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属于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B正确;
C;当植物茎尖受到单侧光刺激时;茎尖两侧的生长素浓度或比例往往会发生变化,C错误;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和分布;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4、D【分析】色氨酸是否转变为生长素与光照无关,A错误;结合题意分析图1和2,b侧为段的背光侧,a侧为向光侧,b侧生长素分布比a侧多,细胞伸长生长比a侧快,即b侧生长素促进作用比a侧促进作用强,而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说明生长素在近地侧可能是抑制作用,B错误;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下部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他没有证明有生长素的存在,C错误;由图3可以看出,在生长素的调节下,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转录和翻译,控制产生的酶最终导致细胞伸长生长,所以生长素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D正确。5、D【分析】【分析】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表现在: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2.生长素会促进其子房的发育;形成果实。
【详解】
A;只有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促进细胞的生长,A错误;
B;果实衰老阶段生长素和乙烯表现为拮抗作用;B错误;
C;从图中看出:脱落酸在果实的衰老阶段中含量最高;C错误;
D;从图中看出:果实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6、D【分析】【分析】
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弱酸和与其对应的弱酸盐(或弱碱和与其相对应的弱碱盐)可以形成一对缓冲对,当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碱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酸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
【详解】
A;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相对稳定,A正确;
BC;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缓冲溶液通常是由一或两种化合物(缓冲剂)溶解于水中制得,调节缓冲剂的配比就可制得不同pH范围的缓冲液,BC正确;
D;“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利用磷酸缓冲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的;D错误。
故选D。7、D【分析】据图分析,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正确;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血糖含量的稳定,B正确;据图分析,激素Ⅱ是甲状腺激素,其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C正确;据图分析,激素Ⅲ是抗利尿激素,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D错误。8、C【分析】【分析】
1;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
2;种群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详解】
A;1930年数量增长到3000只;1934年数量骤降到400,没有显示种群数量在3000只附近波动,A错误;
B;1915-1930年该岛驼鹿存在多种生存压力;数量变化没有呈现指数增长,B错误;
C;1930-1943年间可能出于食物突然奇缺或大敌的大量迁入这些密度制约因素;也可能由于气温降雨等气候变化、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非密度制约因素,都会导致该岛驼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C正确;
D;由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某种程度上预测该种群未来一段时间的数量变化趋势;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该岛驼鹿生活环境和资源的变化,不能由简单的数量变化反推某个时间段种群的年龄结构,D错误。
故选C。9、A【分析】分析曲线图: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其中ab段种群数量增长率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种群数量逐渐增长;bc段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d段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详解】
A;气泡会占据计数室的空间,导致计数室中的菌体个数计数偏小;最后导致计数结果偏小;计数室内的气泡,可影响菌液的随机分布,使计数产生误差。A错误;
B、ab段曲线的斜率先增加后减小;所以酵母菌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加后降低,B正确;
C、bc段酵母菌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C正确;
D;cd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的积累和种内竞争加剧有关;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B: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左图中由于旋转的作用使得a、b两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相同,所以①中的胚芽鞘会直立生长,中图中,②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了一侧,故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由于没有尖端,此时单侧光不起作用);③中虽有单侧光,由于感光部位尖端被锡箔小帽套住,导致单侧光不起作用,故③直立生长;右图中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故a中生长素的含量高于b中;尽管有单侧光照射;但是由于旋转器的作用,使得c;d中的生长素含量相同,故右图中的结果是:由于琼脂块都放在了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由于其中含有生长素,故都会向对侧弯曲。
【详解】
A、左图中切去尖端胚芽鞘上a、b两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相同,故左图中的①不弯曲,A错误;
B;中图中的②②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了一侧;故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B正确;
C、中图中的③中虽有单侧光,由于感光部位尖端被锡箔小帽套住,导致单侧光不起作用,故③直立生长,C错误;
D;右图中的甲乙丙丁;琼脂块都放在了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且其中含有生长素,故都会向对侧弯曲,D正确。
故选BD。11、A:C:D【分析】【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A正确;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B错误;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ACD。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2、A:C: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方式有神经系统参与;内分泌系统参与和免疫系统参与,即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图中③为神经递质;⑤为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等,⑧可以代表激素,即三者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
C;⑧可表示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C错误;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只有浆细胞,D错误。
故选ACD。
【点睛】13、A:B:D【分析】【分析】
1;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用的是模型建构法;
3;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详解】
A、卡尔文用14C作标记发现了CO2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转移途径,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的发现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两者都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绘制种群增长曲线(“J”或“S”型曲线)属于构建数学模型,均采用了模型建构法,B正确;
C;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C错误;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观察;用到了自身状态的前后对比观察,采用了对比实验法,D正确。
故选ABD。14、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性比进行统计的结果。秋冬季社鼠种群中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该季节社鼠种群数量相对较少;春季社鼠种群中雌性仍多于雄性,但性比有所下降,而社鼠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时,社鼠种群中雌性数目接近于雄性,此时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夏季社鼠种群中雄性多于雌性,此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详解】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
B;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B正确;
C;由图可知;在9~11月份,社鼠雌性个体明显多于雄性个体,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C错误;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D错误。
故选CD。15、A:D【分析】【分析】
分析图形:图示表示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中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6553kJ/(m2•a),流向M3281kJ/(m2•a),流向遗体残骸6561kJ/(m2•a);M同化的能量为3281+2226=5507kJ/(m2•a),其中有2019kJ/(m2•a)用于呼吸作用,流向下一营养级386kJ/(m2•a),流向遗体残骸2102kJ/(m2•a);N同化的能量为386kJ/(m2•a),其中有217kJ/(m2•a)用于呼吸作用,流向遗体残骸168kJ/(m2•a)。
【详解】
A;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海参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A正确;
B、图中M的同化量为=3281+2226=5507kJ/(m2•a),图中M中未利用的能量为=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遗体残骸的能量=(3281+2226)-2019-2102-386=1000kJ/(m2•a);B错误;
C;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86÷(3281+2226)=7%;C错误;
D;牡蛎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会造成牡蛎减产,D正确。
故选AD。16、A:B【分析】【分析】
1;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禁止。
【详解】
A;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正确;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会发生变化,而生物种类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变化,C错误;
D;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禁止,D错误。
故选AB。17、A:C:D【分析】【分析】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
【详解】
A;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下列特征:①结构平衡;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
BC;②功能平衡;即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B错误、C正确;
D;③收支平衡;即输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与消耗的物质和能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CD。
【点睛】18、A:C【分析】【分析】
1;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3;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
A;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正确;
B;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而目测估计法是用来调查物种丰富度时的统计方法,B错误;
C;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实现了对光能的充分利用,C正确;
D;大量引进优良作物;可能导致本地其他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反而使得农业生态园的物种丰富度降低,进而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传染病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C、H、O、N、P、S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23、略
【解析】①.光、声、温度、湿度、磁力②.物理过程③.无机环境④.生物。24、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丙和丁),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除此以外部分的能量未被利用。
(3)种群S型增长的K值称作环境容纳量;影响S型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天敌、栖息地空间等),与此时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因此若环境不变捕捞前后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
(4)鱼塘生态系统中因捕捞造成大量鱼类生物输出;因此对于输入的能量和物质都要增大,持续不断地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点睛】
本题是生物的生态学知识点的考察,通过能量金字塔来完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相关问题,难度适中,多为一般性的概念考察,在做题时需要通过题干与知识点结合来处理具体的问题。【解析】水平(空间)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传递给丙和丁、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分解者不变环境条件不变,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不变由于捕捞造成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要不断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25、略
【解析】①.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②.适度③.物质、能量④.结构⑤.功能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6、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7、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A可以看出: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由图B可以看出:随激素类似物甲含量(0μmol/L﹣50μmol/L)的升高;微型月季生根越多,即起到促进作用,但(50μmol/L﹣100μmol/L)微型月季生根变少,则说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促进作用减弱;随激素类似物乙含量的增加,微型月季生根越少,即起到抑制作用.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1)如图A;比较曲线1;4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比2、4可知生长素抑制顶芽的生长,综合比较可得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1、4可知顶芽对侧芽有抑制作用,比较1、3可知细胞分裂素可降低顶芽对侧芽的影响,故可得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若要证明赤霉素能解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遂宁四川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舟山2025年浙江舟山市银龄医师招募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文联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招聘教研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2025年新疆伊犁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7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电池转换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木质餐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固体抗菌添加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内销服装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精度吹泡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全球与中国市场头戴式耳机深度研究报告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质量评估幼儿园准备工作详解
-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说课王金莉-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 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一级-模拟真题01含答案
-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复习课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 2024年中考物理科技创新题型(教师版)
- 经营性房屋租赁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
- 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正式版)
- 煤矿技术员必须会的知识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