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隋朝是中国历史之中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隋朝建立的时间为()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下列我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的疆域最辽阔()A.东汉B.元朝C.唐朝D.南宋3、“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材料反映了唐朝衰亡的原因是()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B.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国无法与之对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4、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金刚经》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史记》5、王亮向其他朋友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与史实不符的有:()①周幽王在位时,西周发生了国人暴动②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朝③启即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④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镐京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6、《齐民要束》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居中國五大农书之首。其作者是A.祖冲之B.诸葛亮C.甄道远D.贾思勰7、33、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唐朝长安B.北宋东京C.北宋四川D.南宋临安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有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1.我国长江流域先民河姆渡居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错误:订正:2.我国有文字可考得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那时的文字是金文。错误:订正:3.周族首领周武王联合各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灭亡商朝,建立东周。错误:订正:4.孙武是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有《孙膑兵法》。错误:订正: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误:订正:9、在宋代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增多。______。(判断对错)10、杜甫人称“诗仙”,他的诗感情真挚,沉郁雄浑,被称作“诗史”。______。(判断对错)11、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________帝派军队围攻;乾隆帝在位时,土尔扈特部受沙皇俄国控制和压迫,在_________领导下,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征途。1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刘邦;项羽领导的。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13、(1)出现五代十国的根源是______。
(2)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的是______”。
(3)“杯酒释兵权”相关的北宋皇帝是______。
(4)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
(5)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______。14、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1)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____在位时,统治残暴,最后被商灭掉(2)商王__________将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3)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______。(4)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文明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5)春秋后期,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的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15、21、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1)辽——(2)西夏——(3)金——(4)元——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17、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所以这一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繁荣和开放。()18、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栗。()T.正确F.错误19、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A.正确B.错误20、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A.正确B.错误21、由于白居易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______(判断对错)22、隋文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3、唐玄宗时的宰相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24、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的故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2题,共20分)25、(1)上图所示器物是主要用什么物质铸成?
(2)如图所示的三足两耳的这类器物叫什么名字?有哪些作用?写出与之相关的两个成语
(3)该器物上有一些纹饰和书写符号,这些书写符号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它们的被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以考证的历史向前推移到哪一王朝时期?26、上一个千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1)这幅风俗名画称作什么?它能帮我们直观了解哪个时期的社会生活?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写一段文字,描绘这一时期人们的所见所闻。(150字以上,要求体现朝代特点,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军事科技等,想像符合历史真实,可以不拘泥于上图和特定节日。)
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2分)27、小红要写一篇有关“蔡侯纸”的历史小论文。她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8、学习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后;七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对这一时期的各路英雄好汉议论纷纷,贬褒不一。下面是几个好朋友的一段对话:
张明:我爷爷是个京剧迷;常看三国戏。他对我说,曹操长着大白脸;三角眼,是个大奸臣、大坏蛋。
李刚:不能这么说。京剧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的曹操是个很有作为的人;可以说是个英雄。
王华: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曹操文武双全;足智多谋,他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真是遗憾。
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9、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饿?这不是有些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0、【题文】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称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1)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3分)31、读图并回答问题。
32、读图《隋朝运河》并填写:(8分)(1)A为,B为,C为。(3分)(2)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C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3)隋朝开通大运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选:A。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的时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
注意识记隋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解析】A2、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建立和忽必烈改制(元朝经济的发展、宣政院管辖西藏)的相关内容。元朝是蒙古军队在灭亡西夏、金之后建立的,后来又灭亡了南宋,元世祖设置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超过了前代的王朝。故选B。【解析】B3、B【分析】本题考查唐朝衰亡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唐玄宗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边境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所以材料反映了唐朝衰亡的原因是,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故B符合题意,AC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解析】B4、B【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B。【解析】B5、D【分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夏商周的兴亡。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在禹统治时,他的儿子启已经有了强大的势力。禹没有用禅让的办法选择继承人,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经历了四百年,最后的国王桀,建造了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桀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在夏朝衰败时,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的国君汤,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因水患和政治动乱,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商朝最后的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失去民心。周国强大之后,武王领导伐纣灭商,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阵前倒戈,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历史上叫西周。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在周历王时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重建周朝,史称东周。故选择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解析】【答案】D6、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要必须因地制宜。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故选D。【解析】【答案】D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商业繁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北宋前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ABD不正确,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河姆渡居民”、“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生活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错误的是“粟”,应改为“水稻”。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甲骨文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商朝”、“金文”,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出现在商周,比甲骨文规范。所以,错误的是金文,应改为甲骨文。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汤灭夏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周武王”、“击败商朝军队”,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在牧野与商纣王交战,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所以,错误的是“东周”,应改为“西周”。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兴亡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孙子兵法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孙武”、“《孙膑兵法》”,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是兵家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所以,《孙膑兵法》是错误;应改为“《孙子兵法》”。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汉史学成就《史记》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史记》”、“编年体”,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西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胆地评述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的典范。所以,应把“编年体”改为“纪传体”。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解析】【答案】1.错误:粟;订正:水稻2.错误:金文;订正:甲骨文3.错误:东周;订正:西周。4.错误:《孙膑兵法》;订正:《孙子兵法》。5.错误:编年体;订正:纪传体9、略
【分析】在宋代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增多;元朝时人们的衣料开始以棉布为主.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知道在宋代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增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解析】√10、略
【分析】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感情真挚,沉郁雄浑,被称作“诗史”.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杜甫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解析】×11、略
【分析】本题考查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和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史实。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后来,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击败了沙俄侵略者。乾隆帝在位时,蒙古土尔扈特部受到沙皇俄国控制和压迫,在渥巴锡领导下,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征途。他们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祖国,乾隆帝进行了妥善安置。故填:康熙、渥巴锡。
【解析】康熙;渥巴锡12、略
【分析】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答案为:错误:刘邦;项羽;改正:陈胜、吴广.
本题以陈胜;吴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刘邦、项羽;陈胜、吴广13、略
【分析】(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2)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谏臣;他先后二百多次向唐太宗进谏,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3)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为了避免别的将领“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王位,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军官们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拘常规,破格用人和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分子,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制度.
(5)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他为“天可汗”;
故答案为:
(1)藩镇割据.
(2)魏征.
(3)宋太祖赵匡胤.
(4)殿试和武举.
(5)唐太宗.
本题考查五代十国;魏征、杯酒释兵权、武则天、唐太宗的相关史实.知道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魏征、杯酒释兵权、武则天、唐太宗的相关史实.【解析】藩镇割据;魏征;宋太祖赵匡胤;殿试和武举.;唐太宗1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商汤灭夏。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引起人们强烈不满。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部落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故本题应填夏桀。(2)本题考查了盘庚迁都的相关知识。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故本题应填盘庚。(3)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之后他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故本题应填齐桓公。(4)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本题应填都江堰。(5)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的楚国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故本题应填老子。【解析】(1)夏桀。
(2)盘庚。
(3)齐桓公。
(4李冰。
(5)老子1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契丹兴起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故填“上京”。(2)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夏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故填“兴庆”。(3)本题主要考查了金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故填“会宁”。(4)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建立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故填“大都”。【解析】(1)上京。(2)兴庆。(3)会宁(中都)。(4)大都。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分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千古传诵的抒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出自《离骚》。故本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抒情诗《离骚》。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17、×【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两宋军民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南侵,使中原和南方地区获得相对安定的社会持续发展环境;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崛起扩展之际,也在不断的汲取中原先进文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所以这一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栗。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19、×【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的钱币。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古的相关知识点。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死后,后来,忽必烈即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掉了南宋,统一了全国。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21、×【分析】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被后人尊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杜甫的诗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杜甫。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22、×【分析】【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不是隋文帝。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相关史实。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判断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用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不是唐玄宗。唐玄宗时期重用的名臣应是姚崇、宋璟。故题干“唐玄宗”错误,应将“唐玄宗”改为“唐太宗”。故选F。【解析】F24、×【分析】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的故事出自原始社会末期;不是春秋战国时期。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四、识图题(共2题,共20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青铜文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本题图片就是由青铜铸成的青铜器。(2)本题考查青铜文化。本题图片显示的就是三足两耳的器物,名字叫鼎。鼎的主要作用是炊器,用来烧煮和盛放食物;鼎是礼器,用于祭祀和庆典纪念。鼎是国家之重器,象征国家政权。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如问鼎中原,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3)本题考查甲骨文。器物上有一些纹饰和书写符号,这些书写符号的正式名称是甲骨文,它们的被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以考证的历史向前推移到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解析】(1)青铜(2)鼎鼎的作用:炊器:烧煮和盛放食物礼器:用于祭祀和庆典纪念。重器:象征国家政权(答出两个即可)问鼎中原,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任写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3)甲骨文商朝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图为《清明上河图》。宋朝城市的发展,促进了风俗画的增多。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2)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描述性的语言要有宋代社会生活特点,如民族、对外交往、瓦子、衣食住行和节日习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提倡节俭,百姓穿黑白两色衣服,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百姓穿小袖狭身短衣。宋代饮食丰富,北方人肉食以羊肉为主,南方吃鱼多。宋代百姓住房一般为茅草屋,也有茅房和瓦房相结合的,甚至还有四合院。宋代交通工具种类多,可以乘坐轿子,骑驴、骡,或乘坐牛车、驴车出行。宋代手工业发达,景德镇瓷器精美无比。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宋代商业繁荣,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城市中出现了综合游乐场所,叫作瓦舍或瓦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节日众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了。尤其是元旦,俗称春节,人们放鞭炮、穿新衣、挂年画、贴“桃符”,祭祖拜年,十分热闹。【解析】(1)《清明上河图》(3分);北宋(宋朝也可3分)。(2)学生描述性的语言要有宋代社会生活特点,如民族、对外交往、瓦子、衣食住行和节日习俗。(符合历史即可,不拘泥于图片,可以描绘宋朝的过年习俗,自由发挥均可,文字描述较好6—9分,基本表述3—5分,能动笔1—2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2分)27、错误: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理由:《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蔡侯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的。【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红要写一篇有关“蔡侯纸”的历史小论文。她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这个是不正确的;《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蔡侯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的。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8、李刚说得对。张明把曹操看作大奸臣的典型是不公正的。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兼并群雄,统一北方,使北方人民摆脱了战乱之苦;他重视发展生产,重视人才,很有政治韬略。虽然他也有多疑凶残等缺点,但主流上是功大于过的,应肯定其功业。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故王华的说法错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主要是评价历史人物曹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刚说得对。曹操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也有残暴的一面,但总体来看是功大于过的。评价历史人物应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故张明说法太片面。曹操自始至终生活在东汉末年,所以王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9、略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利弊,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片面,从不同的两个角度分析。元朝统一全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文天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这些并不矛盾,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来说。【解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0、略
【分析】【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顶层别墅出售合同范本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互动活动计划
- 2025年非营利组织财务运营计划
- 小学一年级下册班主任素质提升计划
- 建筑师个人设计与创意研修计划
- 2025年度消防安全检查工作计划
- 2025-2030中国婴儿游戏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特长生培养计划
- 2025年疫情期间 高中物理在线教学计划
- 2025-2030中国外资总部经济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典型案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技能题库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日军宣传标语大全
- 宠物医院医生合同模板
- 2024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 DB6103∕T 62-2024 宝鸡特色饮食制作规程 岐山臊子面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九章课件
- 国家计量院计量器具检定收费标准
- 数据中心储能应用需求技术报告2024
-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