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1D/wKhkGWeiwJqAK3FuAAIW-surcrE502.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1D/wKhkGWeiwJqAK3FuAAIW-surcrE5022.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1D/wKhkGWeiwJqAK3FuAAIW-surcrE5023.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1D/wKhkGWeiwJqAK3FuAAIW-surcrE5024.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1D/wKhkGWeiwJqAK3FuAAIW-surcrE5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
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
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B.甲和乙C.甲和丙D.乙和丙2、下列关于物质检验和区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检验NaOH、NH4NO3、CaCO3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O2、CH4、CO2C.用与熟石灰研磨区分CO(NH2)2、NH4Cl、(NH4)2SO4D.用观察溶液颜色区分CuSO4溶液、Na2SO4溶液、FeSO4溶液3、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部向后仰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83050反应后质量/g20待测4616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0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A.熟石灰B.硫酸钾C.过磷酸钙D.氯化铵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7、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A.盛夏,太阳把稻田里的水晒热B.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裤子会发烫C.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D.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8、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解决问题的是()A.NaOHB.Ca(OH)2C.CaOD.BaCl29、根据我国能源发展规划,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的10%,到2020要达到15%,对能源的正确认识是()A.自然界的能源是守恒的,永不枯竭B.太阳的能量给地球带来了云、雨、风浪和滔滔江河C.自然界可以长期为人类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D.剧烈的核反应会发生强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利用核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重核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11、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是____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___W。12、行驶中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汽油2kg,则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____J的热量.(汽油热值4.6×107J/kg)1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为3:2,则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____,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
14、对生物的生存来说,变异分为____变异和____变异。对生物的后代来说,变异可分为____变异和____变异。15、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1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FeCl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
a.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
b.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c.另取a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在c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没有____;可能含有____.(填化学式)1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
18、太阳能电池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智慧结晶,某研究所为了研究需要而设计制造了一块电池板,相关数据如下表:。电池板接收面积(m3)输出电压峰值(V)输出电流峰值(A)SUI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知: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P1(W/m2).则设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P0(W),若不计太阳光通过太空及大气层的能量损失,已知半径为r的球面面积为4πr2,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r=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12分)20、如图所示;请画出宣传牌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并画出以B为支点宣传牌静止时所受的另一个力F及其力臂L.
21、如图中活塞抽水机的柄是一根弯曲的杠杆;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20分)22、(2015•温州)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23、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相似之处.工业上排放的尾气常含有二氧化硫,需用烧碱溶液或石灰浆吸收.试一试,写出二氧化硫与烧碱.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毛细血管有哪些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25、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根据P=W/t=Gh/t可知;比较功率的大小,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测量体重和爬楼的高度来比较功率的大小或者根据爬相同高度,测量体重和时间进行比较。
【解答】根据P=W/t=Gh/t可知;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或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要计算功率的大小时,需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得出功率。故乙和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2、C【分析】【解答】A;取样品;加水溶解,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气体燃烧的是甲烷,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氯化铵、硫酸铵加入熟石灰研磨都会生成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取样品;观察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显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溶液,无色的是硫酸钠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有助燃性;甲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性分析;
D、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硫酸钠溶液显无色进行分析.3、C【分析】【解答】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由于质量不变,所以电动车的动能减小,电动车的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变小,故A叙述错误;
B;电动车行驶过程中;以电动车为参照物,驾驶员相对于电动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驾驶员相当于电动车是静止的,故B错误;
C;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和;
B;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C;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
D、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4、C【分析】【解答】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待测值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所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8g,故甲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34g,故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是34g;由质量守恒定律,因为18g+16g=34g,所以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5、D【分析】【解答】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6、D【分析】【解答】解:
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
C;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
D;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
(4)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7、B【分析】【解答】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由于裤子与滑梯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裤子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故此题选B。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的改变,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般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它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间要存在温度差。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由于裤子与滑梯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裤子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8、D【分析】【分析】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可用碱或其它物质进行中和。据此分析,即可正确选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解答】A;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A能解决问题;
B;硫酸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B能解决问题;
C;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C能解决问题;
D;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不能解决河流水质酸化,故D不能解决问题。
故答案为:D9、B【分析】【分析】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可相互转化和转移,但能为人类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有节制地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利用新型的、可再生的能源.
【解答】解:A;自然界的能源守恒是指它的总量;但很多能源却无法被人类所利用,因此,如果不加节制,总有枯竭的一天,故说法错误;
B;地球上水的三态循环、水能的获得都是由太阳的能量提供的;这是正确的;
C;自然界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资源;故说法错误;
D;核能可以在人类的控制下缓慢释放;从而被人类所利用,故说法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裂变【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核裂变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明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故答案为:裂变11、100050【分析】【解答】水平推力F=100N;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10m,所以推力做的功W=FS=1000J;
物体的速度为v=0.5m/s,所以推力功率
【分析】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用W=Fs计算功;本题中告诉的是运动速度,故功率可用变形公式计算功率。12、做功9.2×l07【分析】【解答】解:①刹车片发热;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使刹车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
②2kg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放=mq=2kg×4.6×l07J/kg=9.2×l07J.
故答案为:做功,9.2×l07.
【分析】①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二是热传递.
②知道汽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mq求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13、2:11:2【分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两支路的电流之比:
===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I=可得,R1和R2的阻值之比:
===
由P=UI可得,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
故答案为:2:1;1:2.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支路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之比,根据P=UI求出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14、有利不利可遗传的不可遗传的【分析】【解答】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生物的变异根据能否传给后代,而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15、23对23条【分析】【解答】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条。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而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一般成单存在。
【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16、Na2CO3CaCO3、Na2SO4、FeCl3NaNO3【分析】【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能溶于硝酸的白色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能溶于硝酸的白色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和氯化铁,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所以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硝酸钠,不影响题中的实验现象,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CaCO3、Na2SO4、FeCl3;可能含有NaNO3.
故答案为:Na2CO3;CaCO3、Na2SO4、FeCl3;NaNO3.17、2NaOH+CO2=Na2CO3+H2O有气泡产生氯化钠【分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溶液反应时一开始是酸碱中和溶液质量增加,中和完成后会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溶液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放缓,至C点反应正好结束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从图象可以看出,溶液在AB段质量增加的比BC段要快,所以可以判断AB是中和反应,BC段是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溶液质量增加放缓,两物质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到达C点时溶液中的反应正好消失,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18、【分析】【分析】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工具;太阳能是总功,产生的电能是有用功.
根据公式总功W=P1S;有用功W=UI,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直接判断.
【解答】解:根据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的概念,结合地球面积S=4πr2,则r=又因为S=所以r=.
故答案为:.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2题,共12分)20、解:
【分析】【解答】解:宣传牌所受重力在其重心上;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示意图;
B为支点;则宣传牌受到一个向右的拉力,其作用点在A点,过点A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即为拉力示意图,然后过支点B做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用L表示,即为其力臂.如图所示:
【分析】(1)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2)首先确定另一个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这个力,再根据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出其力臂.21、解:反向延长F的作用线;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员工社保合同范本
- 包装度设计合同范本
- 产品授权合作合同范本
- 制衣行业采购合同范例
- 做钢材合同范例
- 城际铁路运输与区域旅游市场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一支黄花清理承包合同范本
- 买入反售合同范例
- 买卖院子合同范本
- bim施工合同范本
- 改革开放的历程(终稿)课件
- 职位管理手册
- IPQC首检巡检操作培训
- 餐饮空间设计课件ppt
- 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
- (中职)Dreamweaver-CC网页设计与制作(3版)电子课件(完整版)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行政人事助理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全文详解PPT
- BP-2C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 (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