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4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言论。
人物。
A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孔子。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韩非。
D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者。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
董仲舒。
A.AB.BC.CD.D2、1915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权度法》。在传统度量衡标准暂无法遽废的条件下,该法将国际通用单位标准体系与中国传统的重量等单位标准体系同时列为法定的度量衡标准体系,并规定了两者之间法定的换算比。《权度法》的颁布A.有利于国内商品市场的发展B.旨在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C.实现了度量衡管理的现代化D.加速了传统度量衡的消亡3、在桑海帝国,穆罕默德·杜尔统治时期,把帝国分成十个省,各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他还指定一些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在廷巴克图和杰内等重要城市还派有总督。材料表明当时桑海帝国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城市治理日益凸显C.已经确立中央集权D.政治秩序逐渐稳定4、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机关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A.反映了三权分立思想B.体现了近代代议制政体的基本特征C.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D.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5、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建立的相同点有。
①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其领导者。
②都实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
③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
④都建立在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文景之治: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尊奉________的思想,采取“________”政策。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________”7、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__________。明成祖设立______________8、一二·九运动。
(1)“华北自治运动”激起1935年的_______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
(2)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_______”的抗日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3)抗日救亡运动也就此掀起高潮。9、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10、两宋社会的变化。
①公正平等: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②宽松和谐:________显著减少;政府________对社会的控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性11、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________进行互市交易,________贸易也相当活跃12、郑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概况:15世纪前期,________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3)影响。
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________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13、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________》。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它确立的________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与在此前后发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夺取政权A.正确B.错误15、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下图现象;这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A.正确B.错误16、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A.正确B.错误17、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A.正确B.错误18、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向外进行殖民扩张,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36分)19、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是汉族以及诸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一起参与中国国家构建的共同历史成果;中国的疆域,是分别由数十个不同民族世代居住的历史家园共同构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思想”中关于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天下的思想,不过是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从先秦时代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而构成“天下”的主体民族——“华夏”自身,就是在“中国”从部落联合体社会向初期国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由众多的部族和民族通过“中原化”“华夏化”而共同形成的。——(日)王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材料二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刑楚、犹,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戒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丰,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清)雍正帝编纂《大义觉迷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华夏”的认识。结合所学,概述先秦时代“华夏”的形成和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雍正的民族观,结合所学,概述“我朝”使“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的史实,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因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渐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换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渐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摘编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二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一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指出材料一中近代中国出现的新现象;并说明其影响。
(2)提取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21、问天之路。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迈入新时代。
(1)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的梦想从未间断,请将下列各时期人类探索天空的成果与相应的区域匹配。(填写字母)
ABC美国莱特兄弟试飞飞机BC美国莱特兄弟试飞飞机
E象形文字与太阳神画像D玛雅羽蛇神金字塔E象形文字与太阳神画像F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F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人类对于“问天之路”认识途径的变化。
(3)“问天之路”的前行;得益于生产技术的不断突破。结合所学,完成时间轴。(填写字母)
B.电动机C.电子计算机
A.打制石器B.电动机C.电子计算机
D.铁制农具E.磨制石器F.蒸汽机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归纳影响人类探索天空的因素。D.铁制农具E.磨制石器F.蒸汽机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首次入主白宫。共和党保守派希望艾森豪威尔回到20年代传统的共和党的老路上去。在他们心目中,新政以来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无异于“滑向社会主义”,而共和党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才是美国社会的正宗。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二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赢得总统竞选。他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
——摘编自韩铁《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和党保守派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艾森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的基本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24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
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
时间。
宪法。
内容。
分析。
英国。
1689
《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侨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饮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议会与国王权力的再分配。
美国。
1787
1787年宪法。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三款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第九款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人境的人,在一八0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
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解决办法。
法国。
187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行政权:行政权力归于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立法权: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议案。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
共和深与保皇源力量的显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信息形成观点并举例加以论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际关系中的权力结构从根本上影响着国际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变革。欧洲自18世纪以来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等几个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形成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治理体系既因先天不足又因两霸相争难有作。冷战结束后,世界面临百年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也面临进一步变革。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是造福全人类的客观要求。——摘编自徐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合理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6、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2)三国的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27、你认为当时苏联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法家的思想,排除。C项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排除;D项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排除。2、A【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的北洋政府《权度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对度量衡的管理,有利于解决当时国内度量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A项正确;北洋政府的目的并非是与国际接轨,排除B项;北洋政府的统治下并未实现度量衡管理的现代化,排除C项;传统度量衡直至今天仍未消亡,排除D项。故选A项。3、C【分析】【详解】
桑海帝国通过行省管理地方,同时在行政管理方面实行专人负责,这种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当时的桑海帝国已经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排除A;题干主旨是国家管理而非城市治理,排除B;题干只罗列了桑海帝国的管理制度,并未提及管理效果,排除D。4、B【分析】【详解】
据材料“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可得出选民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是近代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立法权,并未提及行政权、司法权,无法反映出“三权分立”的思想,故A项排除;孟德斯鸠主张建立议会,并不能有效的防止专制独裁,故C项排除;“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故D项排除。5、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二国际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都建立在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C正确;第二国际成立时,马克思已经逝世,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D排除,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所以,①处为黄老无为;②处为与民休息;③处为文景之治。【解析】黄老无为与民休息文景之治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丞相内阁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二·九运动是北平学生发起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其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解析】北平学生一致抗日9、略
【分析】【详解】
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解析】赵构临安南宋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到宋代,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所以,①处为贱民数量,②处为放松了。【解析】贱民数量放松了11、略
【分析】【详解】
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解析】榷场民间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概况: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影响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消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解析】明成祖红海半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它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与在此前后发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目标是救亡图存,故题干说法错误。15、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利用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下图现象,所以材料说法错误。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而是要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故题目表述正确。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18、B【分析】【详解】
鸦片战争是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发动的,题干描述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36分)19、略
【分析】【详解】
(1)认识:根据材料“而构成‘天下’的主体民族——‘华夏’自身;就是在‘中国’从部落联合体社会向初期国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由众多的部族和民族通过‘中原化’‘华夏化’而共同形成的。”可知,“华夏”是由众多部族和民族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概述: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中,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民族观:根据材料“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雍正认为华夷俱是中国(华夷一家)。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加强对台湾、东北、新疆、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管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史实即可。【解析】(1)认识:“华夏”是由众多部族和民族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概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民族观:华夷俱是中国(华夷一家)。史实:收复台湾,在台湾设府;反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平定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新疆设立伊利将军;在西藏册封宗教领袖,派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治;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20、略
【分析】【分析】
(1)
“新现象”;指出材料一信息“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得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由材料信息“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得出: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由材料信息“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得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产生与发展等角度分析。
(2)
本题是开放性设问,首先,提取材料观点并表明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观点”,依据材料二信息“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得出:欧洲是靠掠夺亚洲财富得以兴起和强大的观点过于片面。“评析”,结合所学知识从欧洲从亚洲获得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是其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欧洲自身经济的发展;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其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解析】(1)新现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晶滞销;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等。
影响:“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产生与发展。
(2)观点:欧洲是靠掠夺亚洲财富得以兴起和强大的。评:该观点过于片面。析:A.欧洲从亚洲获得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是其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欧洲自身经济的发展: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其社会经济发展。21、略
【分析】【详解】
(1)A是苏美尔文字;对应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及A对应⑤;B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诗歌,即B对应②;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即C对应③;D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成果,即D对应⑥;E是古埃及文明成果,即E对应④;F是苏联文明成果,即F对应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人类对宇宙认识途径的变化是人类从最早通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来接近天空到发明飞机、火箭、卫星来探索天空与宇宙。
(3)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及推广使用,即①对应D;18世纪60年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试制成功,解决了当时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对应F;19世纪60年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即③对应B;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即④对应C。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影响人类探索天空的因素可从受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理论的突破;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的支持;军备竞赛等方面归纳。(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解析】(1)①F②B③C④E⑤A⑥D
(2)人类从最早通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来接近天空到发明飞机、火箭、卫星来探索天空与宇宙。
(3)①D②F③B④C
(4)受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理论的突破/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的支持/军备竞赛等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2、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他们心目中;新政以来联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无异于‘滑向社会主义’,而共和党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才是美国社会的正宗。”结合所学可从违背了美国传统;滑向社会主义、不应干预经济等方面概括共和党保守派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
(2)依据材料一“艾森豪威尔也曾表示,政府在国内事务上的作用是确保公平,而不是直接指导全国的经济生活。”及材料二“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可得出艾森豪威尔在经济指导思想上由基本反对国家干预转变为有限度的国家干预。依据材料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顺应需要进行调整,表明国家干预经济已不可逆转、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简要评价这一变化。【解析】(1)看法:违背了美国传统;滑向社会主义;不应干预经济;
(2)变化:由基本反对国家干预转变为有限度的国家干预。
评价:顺应需要进行调整,表明国家干预经济已不可逆转;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五、论述题(共3题,共24分)2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新唐书》《宋史》《金史》《元史》中表彰名教的数量,可以得出趋势: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宋明理学形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理学形成并成为统治思想等分析回答。【解析】示例1:趋势: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原因:学术上;儒学强调纲常名教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教育上,儒家经典是封建教育及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总之;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纲常名教被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其在正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示例2:趋势: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
原因:政治上;宋朝之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思想上,宋明理学形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名教,维护封建统治;文化教育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总之,宋朝之后,随着理学形成并成为统治思想,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正史中表彰名教的列传数也大大增加,并且把凸显君权的忠排在孝之前。2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对英美法三国政治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体现了妥协的色彩,因此可以得出观点:政治妥协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论述:首先总论,政治妥协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下面三个事例举一个就行。以英国为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权利法案》——议会与王权的妥协“光荣革命”后,议会为了避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决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自己的权力,于是1689年制定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与王权相互妥协的产物,但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此后,英国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里,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解析】参考答案观点:政治妥协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论述:政治妥协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下面三个事例举一个就行。
举例1;英国《权利法案》——议会与王权的妥协“光荣革命”后,议会为了避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决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自己的权力,于是1689年制定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与王权相互妥协的产物,但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此后,英国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里,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举例2;美国1787年宪法——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1787年宪法的制订过程充满了斗争和争论,最终通过政治妥协而产生。这部宪法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相互妥协的结果。尽管这部宪法是各方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但它却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举例3,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妥协1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翻译(英语)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多功能抑尘车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导电银浆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新光源助航灯光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第十四届全运会七人制橄榄球联合队传球运用分析
- 2025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黄冈市红安县中医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消防员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分管农业副镇长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非晶硅合作协议书
- 麦肯锡-成都国际空港产业新城产业规划市委书记汇报版-20161228
- 酒店式公寓短租合同
- (高清版)JTGT 3331-04-2023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必刷)
- 肾功能不全抗生素选择课件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2022)
- 子宫脱垂病例护理讨论
- vte病人的健康宣教
- 铁路集装箱现状分析报告
-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730中外音乐史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
- 财政内部监督制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