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河口梁家苹果是东营特色农产品,已申报国家工商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地理标志”将为其打上鲜明的东营地域烙印,如图切开的梁家苹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由雌蕊发育而来B.②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②内胚有两片子叶D.①为②的发育提供营养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C.突变体的体质增强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3、地衣常生活在树干或岩石上.实际上,地衣是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形成的()A.细菌与藻类B.细菌与苔藓植物C.真菌与苔藓植物D.真菌与藻类4、据报道,每年3月间,湖南省南岳广济寺附近都会有“群蛙聚会”的奇观,对此现象的成因,错误的分析是()A.该处多水田,利于蛙产卵繁殖B.该处污染少C.该处僻静,人为干扰少D.该处香客满堂,吸引众多青蛙前来聚会5、【题文】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将青蛙的卵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们不会发育成蝌蚪B.如果出现久旱的天气,青蛙的数量会减少,而其它两栖动物的数量不会减少C.只有青蛙是变态发育,其它两栖动物不是变态发育D.青蛙有“抱对”的行为,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将濒危动物迁出;进行特殊保护。

③将濒危动物领养回家④建立种质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____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____。8、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_______遗传特性。9、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10、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______,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11、动物所有的运动都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____.12、不论医学将来如何发展遗传病始终都是不可根治的.____.13、家兔的心脏分成4个腔,有两条循环途径:____循环和____循环.14、【题文】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15、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生物学家根据其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将其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如图的概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A~G所代表的内容。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F____G____

(2)被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它们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____组织,保证体内水分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的运输畅通无阻;它们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的____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有的还能帮助种子进行____,因此它们成为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17、判断题:病毒都是由被杀死的细菌或病毒制成的。18、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根尖。19、生物变异对自身都有害。______(判断对错)20、胚胎发育的营养从羊水中获得,废物排到羊水中.______(判断对错)21、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22、夏天,食品、衣物上会长出青绿色、黑色等霉斑,这颜色是霉菌菌丝的颜色.______(判断对错).23、古代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9分)24、【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5、【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6、【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A;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A错误;

B;②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B错误;

C;苹果属于双子叶植物;②种子内的胚有两片子叶组成,C正确;

D;胚内的子叶为②种子萌发提供营养;D错误.

故选:C.

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1是果皮,2是种子.

明确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解析】C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解答】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一种果蝇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产生的变异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表明该变异不适于21℃的环境;是不利变异;在气温升高到25℃,其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表明该变异适于25度的环境,在25度的环境中是有利变异。因此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3、D【分析】解: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植物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联合体;真菌是主要成员。在地衣中,藻类植物分布在内部,菌丝缠绕并包围藻类。在共生关系中,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生物体制造有机养分,而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并围裹藻类植物细胞,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湿度。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真菌的内容;可结合共生来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解析】D4、D【分析】试题分析:青蛙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借助于水游动和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水中.该处多水田,利于产卵繁殖;青蛙皮肤裸露,对水污染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环境污染少,有利于青蛙生存;是因为该处僻静,人为干扰少,有利于青蛙的生活繁殖;此处香客满堂,只会干扰青蛙的生活,不会吸引青蛙前来聚会.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生活环境.【解析】【答案】D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且幼蛙与成蛙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因此,两栖动物都属于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繁殖离不开水,如果出现久旱的天气,数量会减少的,青蛙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是体外受精.

考点: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析】【答案】A6、D【分析】【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据此答题.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动、植物遗体有机物【分析】【解答】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8、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双亲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明确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新个体基本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优点: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它们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植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为选择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即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本质区别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

【解析】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双亲

9、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抗体【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特点。明确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为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解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抗体10、受精卵【分析】解:有性生殖指的是在生殖过程中由亲本产生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结合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玉米;小麦的生殖。而无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等。

故答案为:受精卵。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解析】受精卵11、略

【分析】

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较高等的动物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如哺乳动物的运动则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骨连接起到支点的作用;较低等的动物不是靠运动系统来进行运动的,如单细胞的动物草履虫就没有运动系统,其整个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其运动时靠纤毛的摆动而在水中旋转前进.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据此判断.

12、略

【分析】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以前,人们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在对遗传病的研究中,弄清了一些遗传病的发病过程,从而为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提出了新的治疗措施.但是这类治疗只有治标的作用,即所谓“表现型治疗”,只能消除一代人的病痛,而对致病基因本身却丝毫未触及.因此遗传病目前还不能得到根治.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13、略

【分析】

家兔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回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故答案为:体;肺.

【解析】【答案】家兔是哺乳动物;其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与人类的一样,家兔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分为四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有两条血液循环路线:体循环、肺循环;血缘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释放能量,因此家兔是恒温动物.

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生命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可结合生命树来分析。【解析】【答案】×15、孢子种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一(或1)两(或2)输导果实传播【分析】【解答】(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又根据子叶数目的多少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茎中没有形成层,如高粱、玉米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如花生、菜豆等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由图可知;A代表用孢子繁殖的植物;B代表用种子繁殖的植物;C代表藻类植物;D代表蕨类植物;E代表裸子植物;F代表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G代表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它们一般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体内水分和营养的运输畅通无阻.它们一般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有的还能帮助种子传播,因此它们成为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故答案为:(1)孢子;种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一(或1);两(或2)

(2)输导;果实;传播.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预防传染病时,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析】【答案】错17、×【分析】【解答】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的概念。18、×【分析】【解答】解: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孔的作用,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19、×【分析】解:生物产生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自身都有害。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产生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解析】×20、×【分析】解: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获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气和养料.

故答案为:×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解析】×21、√【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染色体的形态特点。明确人的染色体组成及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使染色体成单存在。因此,人体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故题干叙述正确。​故选T。【解析】T22、×【分析】解: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因此“夏天,食品、衣物上会长出青绿色、黑色等霉斑”,这颜色是霉菌孢子囊的颜色而不是霉菌菌丝的颜色,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1)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2)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特点.【解析】×23、×【分析】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而不是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

故答案为:×.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

熟记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解题的关键,可结合生物进化树图来分析,明确古代爬行类进化成了鸟类和哺乳类.【解析】times四、其他(共3题,共9分)24、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25、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